四年制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培养目标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培养目标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以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中药开发应用为主要任务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制剂研发、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能够在中草药种植、加工、质量控制、药物开发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 建立坚实的中药学理论基础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理论基础,掌握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中药分类、药材鉴别、中药分析、中药质量控制等知识,为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2. 掌握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技能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的相关技能,包括中草药种植、加工、提取、分离纯化、中药制剂研发等方面的技术。
同时,还应该掌握中药成分分析、药效评价、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技能,以提高中药开发的成功率和质量。
3. 具备独立开展中药研究的能力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独立开展中药研究的能力,包括中药成分分析、药效评价、中药质量控制、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同时,还应该能够独立设计中药研究方案、采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并从中获得有效的研究结果。
4.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能够在团队中承担领导、协调和沟通的角色,有效地组织团队成员完成任务,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5.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诚信、勤奋、创新的态度,在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中药制剂研发等工作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学院、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学院:药学院(college of pharmacy)专业代码:100801专业名称:药学(pharmacy)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管理、使用、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分析、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专业特色:主要覆盖中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范围较宽,适应面较广,适用于生产、检验、流通、管理、使用、研究与开发领域。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掌握药剂学、药理学、生药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药物制剂、体内药物和药物分析的基本方法。
3.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 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选择药物分析方法、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等能力。
5.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 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四、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六、相近专业中药学七、课程体系普通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FoxPro、体育与健康、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综合教育课程: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军事与国防教育、公益劳动、社会志愿者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毕业教育与鉴定、形势与政策教育、药品营销学、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及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药学类学科概论、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临床药理学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说明与要求1.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2周,活动内容可自拟,也可选定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由教师指导,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中药资源与开发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景气度 专业与职业匹配度: 6发展前景指数: 6全球化指数:5毕业深造指数: 1职位级别指数:3应届就业率指数: 7舒适度指数: 6创业指数:1毕业三年薪酬指数: 4毕业两年薪酬指数: 3毕业一年薪酬指数:3学习压力指数:6当前值平均值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学习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调查分析中药资源和中药材培养生产、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更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受到系统的中药资源与开发的专业基本训练,具有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原料的生产、加工,中药新药开发和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栽培、中药材鉴定、中药原料采购、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工作 介 绍本专业主要学习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调查分析中药资源和中药材培养生产、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更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受到系统的中药资源与开发的专业基本训练,具有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原料的生产、加工,中药新药开发和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中医药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植物生理和生态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中药分析化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药理学、中药材加工和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新药开发概论、药事法规100806W: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专业级别:本科所属专业门类:药学类报读热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药材栽培、中药资源生产、保护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中药资源与质量鉴定等相关领域从事中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生产、质量控制和中药材经营基地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中药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的中药资源与栽培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的资源与质量鉴定、栽培技术与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的基本能力。
中药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

中药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
中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质量控制、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1.培养中药学科的专门人才:培养具备中药学科专业理论基
础和专门技能,能够从事中药学科的研究、生产、管理、
教育、开发和创新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2.掌握中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对中药学科的
基本理论和知识有系统的掌握,了解中药的来源、性质、
药效、制剂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熟悉中药相关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熟悉中药的制备、提
取、分离、纯化和药物评价等相关技术与方法,具备中药
研发和生产的实践能力。
4.掌握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掌握中国药典
和国家标准等相关规范和方法,能够从事中药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5.发展中药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中药创新能力和科研能
力,能够开展中药新药开发、药效评价和相关的临床研究。
6.增强中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备中药安全意识,能够负
责中药药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和监督检验工作。
7.提高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业能力和
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中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总之,中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药学科综合素质、专门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中药研究、生产、管理和推广等方面的需要,促进中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中药材资源的种植、加工、开发与利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对这个专业充满了热爱与激情。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中药资源与开发工程师,致力于中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一、目标定位作为一名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中药资源与开发工程师。
我希望能够在中药资源的种植与开发领域中取得突出的成果,为推动中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做出贡献。
二、学习计划1. 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我将专注于学习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中药材的种植、鉴定、提取与分析等内容。
我将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2. 科研训练: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跟随导师进行科研训练,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我将拓宽视野,提高科研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交流与合作:参加学术会议和专业讲座,与业界专家和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
主动与同学进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实践经验1. 实习实训:结合专业特点,参加中药资源与开发领域的实习实训活动,亲身参与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等环节。
通过实践,熟悉中药资源与开发工作的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实践能力。
2. 科研实践: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亲自开展实验研究,参与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通过科研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3. 社会实践:参与相关中药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挑战,培养对行业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参加志愿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职业发展1. 初级阶段:毕业后,我将寻求与中药资源与开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进入行业进行初级职业工作。
在这一阶段,我将注重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2. 中级阶段: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争取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责任。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基础设置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基础设置一、专业背景中药资源与开发是一门专注于中药的研究领域,旨在挖掘和利用中药资源的潜力,开发中药的有效组分,并探索中药的应用领域。
这门专业需要学生掌握中药资源的种类、质量评价、加工技术以及中药的化学分析方法。
二、专业课程设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主要科目:1. 中药资源学这门课程介绍了中药资源的基本分类、采集方法和保存技术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中药资源的植物学分类学知识和中药材的采集、鉴别和贮藏技术,掌握中药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日常管理方法。
2. 中药质量评价学中药质量评价学主要涉及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中药材的质量鉴别、鉴别方法和质量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准确评估中药材的质量,并为中药的开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3. 中药加工学中药加工学培养学生掌握中药材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技术。
学生将学习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掌握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以及中药饮片的干燥、浸出、分离纯化等加工技术,为中药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4. 中药分析学中药分析学主要介绍了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
学生将学习中药的常用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操作,掌握中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为中药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手段。
5. 中药开发与临床应用这门课程主要探讨中药的开发潜力和临床应用前景。
学生将学习中药的现代开发过程和临床应用的前沿动态,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践与实习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实践与实习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学生在实践和实习中将参与中药材的采集、质量控制、制剂制备和分析测试等实际工作,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就业前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毕业生可在医药企业、中药制药厂、科研机构、药检部门等单位就业。
他们可以从事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生产、中药分析检测以及新药研发工作。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中药资源与开发是一门专门研究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的设立和发展对培养中医药人才,推动中药产业发展,保护中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的概况、教学内容、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概况中药资源与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培养掌握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及中药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人才。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科基础主要由植物学、生物学、化学、药学、中药学等基础学科组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植物学、化学分析、生物技术、中药鉴定等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中药资源实践应用技能。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有机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学等领域。
毕业生可以在医药制药企业、科研院校、医院、中药材生产企业等领域工作。
教学内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植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中药质量评价、中药资源保护等方面展开。
学生将学习到中药资源的采集、加工、贮藏和使用技术,能够熟练掌握中药资源的生物鉴定、化学分析、质量评价等相关技能。
此外,还需要学习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中药的特点、功效等。
就业前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因此,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医药制药企业、科研院校、医院、中药材生产企业、药品监管部门等领域就业。
在医药制药企业可以从事制药技术员、药物研发、中药生产工艺员等工作;在医院可以从事中药制剂员、中药房主任、中医药临床研究员等工作;在中药材生产企业可以从事中药材栽培、提取、加工等工作。
总之,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推动中药产业发展,保护中药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为推动中药事业发展,保护中药资源做出贡献。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说明(2008年)作者:嘴哥轮已被分享1次复制链接教学计划修订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说明(2008年)基本原则1、树立大中药教育理念,构建同一的医药平台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多技能”的原则。
保证执业中药师考试课程教学[中药学(含中药炮制)、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
2、加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课程,在三、四年级相对宽松,便于学生考研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个性培养。
基本原则3、在不影响课程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为缓解教研室师资和实验室压力,尽量将药学类各专业同一门课程或同一教研室承担的不同课程分学期均匀开设。
4、加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在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用基础实验化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的基础上,将无机、有机、物化、分析四大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开设《药用基础实验化学》,实现了实验基础教学公用平台。
5、在中药类专业专业基础课方面,整合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知识,创新了《医药学基础》课程,进行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主要课程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课程类型公共课:(11门 920学时 51.1学分)专业基础课:(7门 630学时 35学分)专业课:(6门549学时、30.5学分)专业平台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基础实验化学、仪器分析、医药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英语、计算机等。
专业方向课程1.中药生产与研发方向: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方剂学、中药分析、分子生物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工程学。
2 .中药资源与利用方向:植物生理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品种学、药用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中药材加工学、植物遗传与育种学基础、药用植物栽培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基
11 创业基础
1~4 32
8
24
2
础
阶 段
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96 64 32
6
0.5 0.5 0.5 0.5 5.4
课 程
小计
878 464 414 52.5
毕
业
占必修课百分比 理论:实践
37%
1:0.84
36%
实
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限选)
1
32
8
24
2
2
及
调
13 基础化学
专 业 课 程
32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33 植物生态学 34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加工 35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中医学基础(限选)
文献检索与利用(限选)
医药拉丁文(限选)
急救保护(限选)
市场营销(限选)
药事管理学(限选)
医药产业经济学(限选)
小计
占必修课百分比 理论:实践
理论、实践、学分总计
理论:实践 必修课
周学时数
开课门/次
任选课
限选课
专业综合技能培训
毕业实习
社会实践
创新创业素质拓展
总学时、总学分 合计
理论:实践
授课 学期
学时数 总计 理论 实践
学分
第一学年
1 学期
2 学期
2周 16周 18周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3
4
5
6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周学时数
第四学年
2
3
3815 1885 1930 216.5
1:1.02
说明: 1.思政课、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大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的实践课机动安排,具体方案相关部门另订并具体实施。 2.选修课的安排见附录:广西医科大学本科各专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49%
2368 1355 1013 147
1:0.74
36 24.2 23.4 20.1 25.6 21.3 23.9 14.4
46/65
1 10
8
10 11
9
10
6
1~8 240 240 0
15
1~7 407 290 117 26.5
1~6 80
0
80
5
8 648 0 648 18
机动 72
0
72
7
8
学期 学期
18周 20周
6
66 36 30
4
3.7
5
36 36
0 2.5
2
5
50 34 16
3
2.8
6
48 30 18
3
2.7
5
50 34 16
3
2.8
6
78 40 38
5
4.3
6 111 51 60
7
6.2
6
68 34 34 4.5
3.8
7 108 54 54
7
6
7
45 30 15
3
2.5
7
36 30
6 2.5
1.7
6
16 16
0
1
0.9
7
16 16
0
1
0.9
2
16 16
0
1
1
2
44 24 20
3
4
20 20
0 1.5
5
24 18
6 1.5
6
24 20
4 1.5
7
36 30
6 2.5
7
24 24
0 1.5
2.4
毕
业
1.1
实
1.3
习
及
1.3
调
2
查 报
1.3 告
1128 699 429 72
48%
1:0.55
15%
1:0.9
15%
2
84 66 18 5.5
3 103 64 39 6.5
3
60 30 30
4
4.7 5.7 1.7
18 药用植物学
专 业 阶 段 课
专 业 课 程
19 药理学 20 中药学
程
21 中药鉴定学
4
64 34 30
4
4
72 54 18 4.5
4
64 64
0
4
5
68 34 34 4.5
3.6 4
3.6 3.8
22 中药药理学
5
72 42 30 4.5
4
广西医科大学四年制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教学进程表
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23 药用植物栽培学
24 波谱分析
25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
26 植物分类学
27 中药资源学
28 中药制剂分析
29 天然药物化学
30 中药炮制学
31 中药药剂学
专 业 阶 段 课 程
1
72 36 36
2 36
1~4 144 16 128 9
2
2
2
2
3 形势与政策
1~6 32 32
0
2
0.4 0.4 0.3 0.3 0.3 0.3
4 英语
1~4 280 170 110 17.5
4.4 3.9 3.9 3.9
思
德 5 大学生安全教育 修
1~4 24 18
6 1.5
0.4 0.4 0.4 0.3
养 6 大学生心理健康 ·
1
32 20 12
2
2
人 文
7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48 32 16
3
3
素 质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4
8
2
2
·
行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32 16
3
3
为 科 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5 38 12 26 2.5
0.9 0.4 0.9 0.3 0.7
1 120 60 60 7.57.5 Nhomakorabea查
报
自 14 医学统计学
5
72 42 30 4.5
4
告
然 科
15
有机化学
2 130 70 60
8
7.2
学
16 分析化学
3
40 20 20 2.5
2.2
小计
362 192 170 22.5
占必修课百分比 理论:实践
生
人体解剖生理学(限选)
物
医
学
生物化学(限选)
17 植物生理学
广西医科大学四年制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教学进程表
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1 军事理论与技能 2 体育
授课 学期
学时数 总计 理论 实践
学分
第一学年
1 学期
2 学期
2周 16周 18周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3
4
5
6
学期 学期 学期 学期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周学时数
第四学年
7
8
学期 学期
18周 2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