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合集下载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也称财务报告要素或会计报表要素,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目标,按其经济特征, 对会计对象(或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所做的大类的划分,是财务报告最根本 的组件,也是设置账户、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记录的基础。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营利性组织会计要素的内容 1、资产 概念
九种情况:
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2、所用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3、负债增加,所用者权益减少 4、负债内部一增一减 5、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减少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7、资产增加,所用者权益增加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二)、资产、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 (2)偿还期不同。 (3)两者享受的权利不同 (4)两者风险程度不同 内容:
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 利润
4、收入 概念: 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 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6、经济业务发生不会打破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二、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一) 经济业务及类型 四种类型: 1、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一增一减 3、资产和权益同增 4、资产和权益同减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 会 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特征:
1、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 2、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3、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

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
净利润
利得: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会计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等式,它是表明各会 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一)基本会计等式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 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静 态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资源。 1、特征 资产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权利。 资产必须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 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动态会计等式的作用: 表明了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 果; 是建立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收入
其他业务 收入
投资收益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特征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有之。 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费用的构成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 有权。 1、特征: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投入资本及 其增值。 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实收资本(投资者 直接投入部分)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素:收入
收入:是指一级财政的资金来源。它是国家为实现
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一般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收入
专用基金收入
资金调拨收入
财政周转金收入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素:支出
支出:是指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的 再分配。
一般预算支出
基金预算支出
支出
专用基金支出
的经济资源。
资产
财政性存款 有价证券 预拨款项 暂付及应收款项
财政周转金资产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素:负债
负债:是一级财政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
以资产偿付的债务。
应付及暂 收款项
负债
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 算举借的债务
借入财政周转金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素: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
净资产
各项结余 预算周转金 财政周转基金
预算会计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由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
单位会计工作性质、内容及任务不同,所以,
各会计主体的会计要素的构成和各会计要素 的内容也不同。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素:资产
资产:是一级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
净资产
结余
行政单位会计要素:收入
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
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拨入经费
预算外资金收入
收入
其他收入
行政单位会计要素:支出
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
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二、业务题 [资料]某企业月初资产总额400000元,负债总额 18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20000元。本月发生下列 经济业务: (1)接受某单位投资的机器设备1台,价值300000元。 (2)用银行存款20000元归还长期借款。 (3)购进一批材料,价值10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4)收到购买单位的预付购货款12000元,存入银行。 (5)用银行存款8000元购买股票。 [要求] (1)逐项分析上述业务发生后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三个要素增减变动的影响; (2)月末,计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的总 额,并列出会计等式(69.2万元,17.2万元,52万元)
四、收入
日常活动形成的,使所有者权 益增加的,与投资者投入资本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 定义 • 特点 • 分类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 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 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 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 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四)等号右边的会计要素一增一减,增减额相等
例如:A企业从银行借款偿还B企业欠款1000元。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A.会计科目 B.会计账户 C.会计要素 D.资金运动 2.下列会计要素中,称为动态会计要素的有(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E.利润 3.所有者权益包括( )等。 A.长期投资 B.实收资本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4.由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称为( ) A.损失 B.费用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土地使用权 B.实收资本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6.下列资产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 短期投资 B. 存货 C. 预付账款 D. 无形资产 7.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在以银行存款 30万元购进材料,并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借款后,资产 总额为( )。 A.60万元 B.90万元 C.50万元 D.40万元

《会计基础》2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课件

《会计基础》2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课件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B 投资者有权 按投资比例分享 企业利润等
C 投资者有
法定的管理

净资产 投资
企业的权利

者投

资形

企业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实收资本:投资者 直接投入企业部分
盈余公积:按规 定比例从实现的 利润中提取部分
投入资本
所有者 权益
资本公积:资本在 投入过程的增值等
利得与 损失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 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 之为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 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得利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 认。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A 投资者对企业 净资产的所有权
▲第二,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成正方向变 化;
※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第三,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成反方向变 化。
※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 ※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
收入
费用
利润
扩展(综合)会计等式
(3)扩展(综合)会计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对扩展会计等式的理解
结束
作业:复习、预习、做课后习题。 End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会计基本等式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复习
六个会计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 哪些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的占用
(资金用到哪里去啦)? 哪些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的来源
(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会计等式的概念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主要名词术语1.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而成若干个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

2.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4.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债券投资和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5.固定资产——是指持有期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

6.无形资产——是指能够长期使用、不具有实物形态、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

7.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8.流动负债——是指应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9.长期负债——是指应在一年以上,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10.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1.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2.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3.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14.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

15.会计等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

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下列企业中不具有法人地位的是()。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C.合伙企业 D.公司制企业答案:C2.下列筹资渠道中,不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是()。

A.国家投资 B.发行股票C.发行债券 D.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答案:C3.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资产1.货币资金;2.应收及预付款项;①应收票据;②应收账款;③其他应收款;④预付账款;3.存货;4.对外投资;5.固定资产;6.无形资产。

二、负债1.应缴款项;2.应付及预收款项;①应付票据②应付账款③其他应付款;④预收账款;3.应付工资和津贴补贴;4.应交税金;5.借入款项m三、净资产1.固定基金;2.事业基金;3.专用基金;4.事业结余;5.经营结余。

四、收入1.行政单位收入;①拨入经费;②拨入专款;③预算外资金收入;④其他收入2.事业单位收入;①财政补助收入;②上级补助收入;③事业收入;④经营收入;⑤附属单位缴款;⑥其他收入。

五、支出1.经费支出;2.事业支出;3.经营支出;4.销售税金;5.成本费用;6.上缴上级支出;7.对附属单位补助;8.拨出经费;9.专款支出;10.拨出专款。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即反映各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

它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

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

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综合会计等式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会计等式与会计要素重点

会计等式与会计要素重点
包含
长期股quan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三、负债
〔一〕负债的定义、特征及其确认条件
现时义务
1.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当的义务。
2.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如:合约约定、法律法规规定〕,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如:企业习惯的做法、公开的承诺、公开宣布的经营政策〕。
例如:某企业多年来制定一项销售政策,即对于售出商品提供肯定期限内的售后保修效劳。预期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效劳属于推定义务,应当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特别提示)
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约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二〕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分类
相关内容
流动负债
含义
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归还的债务。
包含
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
收入、费用、利润
〔二〕会计等式
根本恒等式
①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
②收入-费用=利润
扩展恒等式
资产
=负债+全部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二、资产
〔一济利益;〔有用〕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操纵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借:销售费用贷:估计负债
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当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现金、实物资产、提供劳务、转为资本等〕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