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色彩的美丽课题:感知色彩——彩虹(第1课)教学目标:1. 通过视觉、听觉,感知和欣赏美丽的彩虹色彩美,初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 学习使用表现彩虹的方法并装饰彩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美丽的彩虹色彩美,并用简单的线条装饰彩虹。

难点: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彩笔、水彩颜料等。

学生:记录纸、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彩虹吗?为什么?2.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欣赏美丽的彩虹,感受它的美丽之处。

(板书课题)二、观察欣赏,感知色彩美。

1. 播放彩虹课件(有声音、动画) 师:欣赏完彩虹图片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2. 师:你觉得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彩虹有几种颜色?(学生自由说)师总结:刚才你们说的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彩虹的美,现在老师要带你们更仔细地欣赏一下彩虹。

(出示课件)你们看,彩虹就像一座美丽的桥,它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组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桥,多美呀!你们喜欢吗?3. 你们想不想画一画美丽的彩虹?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彩笔,用彩笔画出来的彩虹虽然也很美,但是缺少了点什么,你们知道缺少什么呢?(动画出示颜料搅拌的情景)对呀!我们还可以在彩虹上添加颜色,让彩虹变得更美丽!想一想,彩虹上的这些颜色可以怎么画呢?(学生自由说)4. 教师总结:(板书)好!让我们一起动手画一画美丽的彩虹吧!画出这座美丽的彩虹桥来!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彩虹,还自己动手画出了精美的彩虹画,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自己画的是哪一幅彩虹画?为什么要这幅画?你认为哪一幅最美丽?(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总结:这节课通过欣赏、绘画彩虹桥,培养了同学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一年级人美版下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一年级人美版下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一年级人美版下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1.一年级人美版下册教学计划第1篇一、学情分析: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和自己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对待这些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我们在情感态度上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小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力创新力方面发展的空间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激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爱好,让孩子们能发明美,有创新美的想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22课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还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为使教学更方便有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便安排,适当补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与爱好。

熟悉色彩,了解美术学习用具,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教法学法认真备课,精心打算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沟通做好课前打算工作。

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纳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船本课旨在通过学生的感知和信息捕捉,实践研究性的研究过程。

学生将学会用不同特点的形状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同时,通过探究性研究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学生将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了解和认知船的过程中,学生将潜在地启示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通过创造,学生将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教学重点: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寻找有关船的图片、画刊插图或影视盘等图象资料。

2.开展折纸船航行游戏,启发构思。

3.展示图片,进行艺术欣赏。

4.观察折纸船航行游戏后,任意摆放各种船。

想象这些大小各异的船是生活中的哪种船?这些船能改变成理想中的什么船?5.选用彩纸,折成有特征的形状,再剪去折掉的部分,形成设想中的船型。

在用不同的彩纸剪花纹装饰船身,形成有功能的船。

6.在利用剪贴船剩下的彩纸,剪纸条降,分别以平贴和浮贴的形式表现水域状态。

7.给自己的船命名,讲一讲船的功能。

第二课:植物生长本课旨在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通过课堂研究与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观察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动情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表现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教具准备:水彩笔、纸。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讨论这个植物会是什么,他长大了又会是什么?3.布置观察任务:a.观察小草有几张叶子?b.有哪些颜色?c.叶子是什么形状的?4.师生小结:植物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个生长时期色彩、形态都有所不同。

5.欣赏、讨论书上的范画及照片,引导学生明白范作是如何将植物生长过程反映出来的。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色彩的魔力——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主要的颜色和其对应的名称。

2. 能够运用基本的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达。

3.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

2.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彩色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准备一些色彩鲜明的图片或物品,用于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色彩鲜明的图片或物品,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鼓励他们描述所见的颜色。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如此多彩?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主要的颜色,并逐一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提问学生:你们都知道哪些颜色?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每组选取一种颜色进行描述,其他组员猜测是哪种颜色。

2. 学生用彩色画笔或颜料在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给它们起个名字。

四、创作与展示(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简单的创作,可以画画、拼贴等形式。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回顾所学的颜色名称和特点。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名画或色彩艳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描述其中的色彩运用。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色彩,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通过练习和创作,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摘要: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课程年级:一年级下册2.课程类型:美术教案3.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第一课:认识色彩2.第二课:学习线条和形状3.第三课:了解静物画4.第四课:动物世界5.第五课:人物绘画6.第六课:风景画7.第七课:创意绘画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观察分析法: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实践操作法: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正文: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本册教材共包含七课,分别涵盖了色彩、线条和形状、静物画、动物世界、人物绘画、风景画和创意绘画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运用观察分析法、实践操作法、情境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色彩、学习线条和形状、了解静物画等。

通过观察实物,学生将学会如何观察和分析,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通过动手绘画,学生将掌握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将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案标题:《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并掌握人物的基本构图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3.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人物构图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的人物构图要素,如头部、身体、四肢的比例关系;- 熟悉人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并能将其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学习人物表情的表达方法。

2.人物构图技巧- 学习将人物进行比例缩放的方法,如近景、远景等;- 探索不同角度的人物构图,如正面、侧面等;- 利用不同线条的绘画技巧,突出人物的动态特点。

3.人物构图实践- 绘制具有故事情节的人物形象;- 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创作人物形象;- 学习欣赏他人的作品,借鉴和互相学习。

教学步骤:第一课:人物构图基础知识1.引入:介绍人物构图的重要性,并和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不同人物形象的特征。

2.讲解:讲解人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比例关系,并进行示范演示。

3.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人物构图练习,并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

第二课:人物构图技巧1.引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不同角度和比例缩放的人物构图方法。

2.讲解:讲解不同角度和比例缩放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多个示例的展示和解释。

3.实践: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进行不同角度和比例缩放的练习,并进行自我评价。

第三课:人物构图实践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将所学的人物构图技巧应用到创造性的绘画作品中。

2.讲解:介绍绘制具有故事情节的人物形象的步骤,并展示相关示例。

3.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故事情节,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人物形象,并进行作品展示和互相欣赏。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评估学生在绘画技巧、构图方法和创造性表达等方面的掌握情况;3.评估学生在展示和欣赏他人作品时的态度和能力。

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构图和绘画方法;2.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3.教学结束后,鼓励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绘画实践中。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色彩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
-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色彩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 能够运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
1. 色彩的定义和分类
- 主要颜色和辅助颜色
- 冷色和暖色
- 三原色、三间色和六间色
2. 色彩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 色相、明度和纯度
- 对比和协调
3. 运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 利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意境
- 运用色彩进行造型和构图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色彩,并讨论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概念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定义和分类,并展示相关图片进
行说明。

3. 色彩构成:解释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
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4. 对比与协调:讲解对比和协调的概念,并展示不同对比方式
和协调方案的例子。

5.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创作实践活动,要求他们运用
所学的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6.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讨论色彩运用的效果和感受。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
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
- 学生对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理解。

- 学生能够辨认和运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 学生展示的作品能够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意境。

参考资料
-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材
- 色彩理论相关资料。

(新版)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含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十九课。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造型表现方面: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方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1、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鼓励儿童用绘画和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他们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3、教会学生认识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并学习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画法。

4、指导小朋友学习拼贴,泥工,纸工等基本的制作方法。

5、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作画和制作,培养动脑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教材分析:教材包括二十个课题。

教学安排考虑幼小衔接的内容,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画,难免缩手缩脚,教师的鼓励在此时 最管用。
进行个别针对性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欣赏评价
1,作业展示:请大家一起欣赏“大合影” 。
2,自评互评: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 最明显?
3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 :艺术大师们在表现自己时,特
别重视面部神情的刻画 (课件欣赏徐悲鸿、 凡•高等画家的自 画像)。透过他们的神情,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世 界。-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 过欣赏名家名作,增加美术文化含量,提高修养。
二、发表质疑1,请表演的学生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 们的头发有何不同之处?(长短、发型、颜色……)
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
特点。(大小、形态、位置……)3,再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 点。(长短、大小、肥瘦、形态……)
4,比较脸型。(胖、瘦、长、短、方、圆……)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 明显?为什么?
画中毛绒绒可爱的小貓,正让一对小姐弟玩得不亦乐乎,小 貓亦跳跃于其间!庭院里,梅花、山茶正开得缤纷,姐姐拿 着漂亮的彩旗,弟弟拿着红线绑着的孔雀羽毛,似乎正在比 賽看誰的東西能吸引小貓的注意。这下可让小貓伤透脑筋 了,真不知该选谁才好?而全画铺陈,无论山石皴法,婴儿 口、眼、与手皆表現的活灵活現, 让驻足画前的您,剎那间, 彷彿听見自己往日童婴時期嬉戏的欢愉喜悅。本画虽无款 印,然观本幅笔墨,与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及其接近;无论山 石皴法,婴儿口、眼、与手,皆无一不神似;而画幅尺寸大 小二者亦复相若。种种的风格表現,应可认为是出自于同一
3,作品的构图是否基本合理?表现是否肯定、自信和流畅, 较少或没有反复涂
改的现象?4,能否参与同学间的相互观察和交流,倾听别人对自己相 貌特征的描述?是否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画,并发表对别人 作品的看法。
教学具准备:教师:大画纸、课件。 学生:小镜子、彩色水笔、油画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课前请几位学生用硬纸遮住脸部,由老师带领依次进入教 室。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你凭什么判断得这么准? (身材、 个头、衣服……) 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 性。
出自画像。通过这样的示范,无疑给学生的描绘提供了“拐 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
五、巡视指导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只要能描绘出自己的某一个特征, 就是好的。
2,让学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样样都描绘得 太细巧,反而增加了难度。
3,可用些夸张的手法,如:胖脸更胖;瘦脸更瘦;爱笑的 嘴更大、更弯;爱哭的没了眼;……-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 的无穷变化。
四、感受实践1,讲解演示作画方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 上分步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方法:a.根据脸型勾画轮廓;
b.添画头发和五官(抓特点、添表情);c.上色(可线描);
d.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教师示范几个被夸张的自画像)2,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就请你把画好的自己剪下来 贴在老师画像的旁边,我们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 好吗?3,作画要求: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 己的相貌。 (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喜、怒、 哀、乐的表情) 由学生先找出老师的面部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画
运用发现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 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 深度发展的规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发型、五官、 脸型……)
2,说一说: 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 (喜、 怒、 哀、乐时的五官变化)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 情。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欣赏封内作品《冬日戏婴图》
「冬日戏婴图」是北宋末的苏汉臣所绘,苏汉臣是北宋 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难后,跟隨宋室,迁居钱塘。详細生卒 年已经不可考,大致的活动时间为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中 期。他早年曾当过民间画工,宣和年间被征入徽宗画院。擅 长画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婴題材最为人所赞赏。画画的 人最知道人物是最难画,苏汉臣会被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所喜 爱的原因就在于苏汉臣的人物非常唯妙唯肖,连最难画的小 孩童粉嫩透紅的皮肤都画的无懈可击,真正令人赞叹不已, 难怪故宮每次外展,不论到哪里都带着冬日戏婴图展出,实 在不愧是馆藏精品。
隐性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 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作 品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提高审美的观察能 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 要特点并进行 表现,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教学评价:1,是否对自画像感兴趣?能否表现出自己的形象特点和表 情?2,能否通过镜子观察并说出自己的脸部特征,能比较别人 脸部的不同之处。
这节课,我是从激趣、观察、探究、评说、描绘、欣赏入手 进行教学的,旨在鼓励学生通过游戏找出同学的相貌特点; 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通过交流和表演进一步感受 人物表情变化规律;通过教师的示范发现自画像的表现手 法;通过自我表现体会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 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 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位画家手笔,也可归为苏汉臣另一幅卓越出色的作品,今载 于故宮书画录第三冊。
第一课《画自己》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业类型:绘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学生在假期中可能会画画,可 能就没有拿过画笔。因此,这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方式可以生动活泼,不必拘泥于 一定的形式。在表现方法上可适当作一些有关发型和五官的 指导,最后让学生以观察和回忆为主,自由地表现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