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由副粘病毒引起鸡新城疫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
常呈急性败血症状。
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便稀、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危害严重。
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不久又在英国新城发现,世界各国均有流行记载。
有强毒株和弱毒株两类。
病毒分为低毒力型(即缓发型)、中等毒力型(即中发型)、强毒力型(即速发型)3型。
多数高强度毒力株常属嗜内脏型新城疫病毒。
鸡科动物都可患罹本病。
家鸡最易感,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性更高。
珠鸡、火鸡、雉、孔雀也能感染。
鸭、鹅对本病有抵抗力。
哺乳动物对本病有强大抵抗力,但人偶有感染而患结膜炎。
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可达 44℃,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呈昏睡状。
冠和肉髯暗红色或黑紫色。
嗉囔内常充满液体及气体,呼吸困难,喉部发出咯咯声;粪便稀薄、恶臭,一般2~5天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唯病情较轻,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运动失调,头向后仰或向一边弯曲等,病程可达1~2个月,多数最终死亡。
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只能依靠严格消毒、隔离和用灭活苗和活苗疫苗接种预防。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
是由禽副流感病毒型新城鸡新城疫疫病毒(NDV) 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野禽及观赏鸟类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
家禽发病后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伴有神经症状,成鸡严重产蛋下降,粘膜和浆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高。
鸡新城疫(ND)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
常呈现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各种鸡和各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幼鸡和中鸡更易感染,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降低。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等均可传播病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
《鸡新城疫》课件

人员管理
限制人员进出养殖场,进 出人员需进行消毒和防护 。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如利巴韦林、阿糖腺苷等,可在 发病初期使用,抑制病毒复制。
抗生素治疗
用于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如头 孢菌素、氟苯尼考等。
中药治疗
如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草药,具 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
CHAPTER
04
鸡新城疫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鸡新城疫》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鸡新城疫概述 • 鸡新城疫的症状与病变 • 鸡新城疫的预防与控制 • 鸡新城疫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鸡新城疫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鸡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
详细描述
鸡新城疫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潜伏期一 般为3-5天。感染后,病鸡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咳嗽、下痢等症状,严重时 会导致死亡。
综合防治措施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定期 消毒等,降低鸡群感染鸡新城疫的风险。
对养殖户的建议
1 2 3
提高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
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保 持鸡舍通风良好,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 。
严格执行防疫程序
养殖户应按照兽医部门的指导,制定合理的防疫 程序并严格执行,确保鸡群得到及时、有效的免 疫保护。
CHAPTER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鸡新城疫的病原学特征
鸡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具有包膜和特殊的病毒粒 子结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鸡群,引起鸡只死 亡和产蛋量下降。
禽的传染病(鸡新城疫)

模块四 禽的传染病
2022/2/9
1
2022/2/9
2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制
2022/2/9
3
【概述】
又名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 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鸡等家禽的以中后 段消化道粘膜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 传染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2. 速发嗜肺脑型:属典型ND,主要侵害呼吸 和中枢神经系统。
➢ 症状:初中期:咳嗽,喘气(部分死亡); 中后期:歪头,转圈,排淡绿色甚至血染稀 便,翅腿麻痹甚至瘫痪,死亡。
2022/2/9
12
【临床症状】
鸡新城疫:患鸡中枢神经紊乱,扭头、扭颈等 神经症状(速发嗜肺脑型)
2022/2/9
13
【临床症状】
20
【病理变化】
在鼻腔、喉头和气管内常积有大量污秽粘 液,其粘膜充血及出血。气囊粘膜有充血 或出血。肺有时可见瘀血或水肿,或有间 质性肺炎。心尖、心冠脂肪、心耳外膜常 有针尖状出血点。脑膜充血或出血。 产 蛋鸡卵巢出血变形。
2022/2/9
21
【病理变化】
鸡新城疫:患鸡喉头气管粘膜出血 (速发嗜肺脑型)
2022/2/9
22
【病理变化】
直肠和泄殖腔出血溃疡和卵泡出血
2022/2/9
23
【诊断】
初诊:根据流行特点(鸡发病,鸭、鹅不发 病)、临床症状(嗉囊炎;绿色粪便;呼吸 困难,咯咯声;神经症状)、剖检病变(腺 胃乳头出血;肠道岛屿状坏死等),结合药 物治疗效果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必须分离病毒,进行实验室诊断,如 HA-HI实验、血清学实验、RT-PCR。病料一 般采脾、脑和肺。
鸡新城疫:患鸡腺胃乳头出血(速发嗜内脏型)
鸡新城疫简介

鸡新城疫
有时可见神经麻痹、瘫痪。
鸡新城疫
未受刺激时较为正常,一旦受到惊吓, 便出现头颈扭曲。
鸡新城疫
平衡失调,倒地挣扎。
鸡新城疫
呈观星姿势。
鸡新城疫
腺胃乳头出血,它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鸡新城疫
肠道淋巴结出血、坏死。
鸡新城疫
盲肠扁桃 体出血、 溃疡及坏 死。
鸡新城疫
慢性病例十二指肠黏膜岛屿状坏死。
• 鸡新城疫十二指肠壁 上突出的出血溃疡。
• 气管粘膜纤毛脱落、 粘膜固有层有细胞浸 润。
• 鸡新城疫腺胃乳头黏 膜上有出血点。
慢性
因极度贫血心肌色彩变淡,血液不 如急性黏稠,稀薄而呈现淡红色。 肝、肾、脾无特殊病变,脑膜充血 或出血,脑实质肉眼病变不显,仅 在组织学检查时呈显著的急性化脓 性脑炎变化。
(四)、发病季节和危害
鸡新城疫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冬春寒 冷季节较易流行,常呈毁灭性流行。 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 龄鸡。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 率也高,世界各地严重危害养鸡业。
五、鸡新城疫症状
鸡新城疫
潜伏期2~7d,症状表现三种类型。 症状
最急性型
急性型
亚急性或 慢性型
最急性型
二、鸡新城疫临床诊断
以呼吸 困难, 下痢, 神经机 能紊乱, 黏膜和 浆膜出 血为特 征
直肠黏膜条状出血或点状出血
三、鸡新城疫病原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 病毒,属 于副粘病 毒科, 副 粘病毒属, 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球形,直 核酸为单 径为120-300nm,大小180cm 链RNA。
左右。有囊膜和纤突。
鸡新城疫
病鸡发热,精神不振,伏地不动 或翅下 垂,闭目呆立 。
鸡新城疫怎么治疗?鸡新城疫用什么药?

鸡新城疫怎么治疗?鸡新城疫用什么药?鸡新城疫怎么治疗?鸡新城疫用什么药?鸡新城疫是养鸡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在秋季是高发季节,感染率和致死率高,所以养鸡场一旦发现鸡群有鸡新城疫的症状,一定要及时隔离治疗。
那么鸡新城疫怎么治疗?鸡新城疫用什么药?鸡新城疫怎么治疗?鸡新城疫用什么药?鸡新城疫是养鸡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在秋季是高发季节,感染率和致死率高,所以养鸡场一旦发现鸡群有鸡新城疫的症状,一定要及时隔离治疗。
那么鸡新城疫怎么治疗?鸡新城疫用什么药?鸡新城疫传播途径鸡新城疫也叫亚洲鸡瘟,是一种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野禽及观赏鸟类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
家禽发病后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伴有神经症状,成鸡严重产蛋下降,粘膜和浆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高。
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
常呈现败血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扭脖子等等的表现症状,各种鸡,各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幼鸡和中鸡更易感染,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降低。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等均可传播病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目前,在大中型养鸡场,鸡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况下,鸡新城疫主要是以一种非典型的形式出现,应引起重视。
鸡新城疫的症状有哪些?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为3-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1、慢性型: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
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
一般经10-20天死亡。
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接近末尾的鸡群。
2、急性型:病初体温高达43-44°C,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
鸡新城疫的概述及防控措施

鸡新城疫的概述及防控措施【摘要】鸡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鸡只或者鸟类粪便传播,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等症状。
为了有效防控鸡新城疫疫情,可以采取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疫苗接种等措施。
加强监测与早期预警机制、加强养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鸡新城疫的传播,保障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鸡新城疫、疫情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防控措施、生物安全、疫苗接种、监测、预警、养殖管理1. 引言1.1 什么是鸡新城疫鸡新城疫,又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禽类传染病。
该病病原体主要有H5N1、H5N6等,可以感染包括家禽在内的多种鸟类,甚至对人类也有一定的传染性。
鸡新城疫在家禽养殖业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
鸡新城疫的主要特点是高致病性和极易传播。
病毒通过飞沫、粪便等途径传播,症状包括高烧、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严重时会导致大规模禽类死亡。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控制是最有效的手段。
要加强对鸡新城疫的监测和防控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和安全。
1.2 鸡新城疫的危害鸡新城疫是一种致命的禽类传染病,对养殖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鸡新城疫会导致禽类感染后迅速死亡,造成禽类养殖数量的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鸡新城疫还会导致养殖业的生产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影响养殖场的正常运作。
由于鸡新城疫的高传染性和致命性,一旦疫情爆发,可能会引发广泛的传播,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及早认识和了解鸡新城疫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非常关键,以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禽类健康安全。
2. 正文2.1 疫情传播途径鸡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鸡、鸭、鹅等禽类动物。
该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容易引起禽类大规模死亡,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
鸡新城疫

HN
L
5’
F1(437Aa)
注: Arg: 精氨酸(碱) ;Gln : 谷氨酰胺; Phe:苯丙氨酸(中); Gly:甘氨酸(中); Lys:赖氨酸(碱); Leu:亮氨酸(中)
五、诊断
1.症状与病变:抓住主要特征。
2.实验诊断: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 集抑制试验(HI)。
六、防制
1.一般性的综合防制措施。
症状:咳嗽、喘气、零星死亡,产蛋下降(变形蛋) (母鸡)
病变:气管充血、渗出、卵巢充血。
4.缓发型ND(非典型ND)
症状:有轻微的咳嗽、喘气,零星死亡。 病变:气管充血,肠粘膜充血。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鸡、鸽、其它多数鸟纲
鸟纲包括:鸵鸟属于平胸总目,鸡(鸡形目)、鹅(雁形目)、鸽
(鸽形目)和麻雀(雀形目)属于突胸总目。
7.传播途径:水平,垂直?
8.合并感染:易与其它呼吸道病合并感染。
四、病原学特点
分类---NDV属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 禽副粘病毒(9个血清型,NDV属于Ⅰ型--NDV,鸽PMV-I,水禽PMV-I)
结构----
有囊膜 ,100~500nm,单股负链 RNA病毒 。病毒的二种重要抗原成 分分别为:神经氨酸酶(NA)-血 凝素(HA)和融合蛋白(F),此 外还有核蛋白(NP)、基质蛋白 (M)、磷蛋白(P)和大分子蛋白 (L)。
Fusion (F) protei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P P NDVgenome 3’ (RNA)
M
F
1758bp
F0 protein
弱毒株
HVR
LaSota 株
D26 株 Queensland株 Ulster株
鸡新城疫(Newcastale Disease)

鸡新城疫(Newcastale Disease)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
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V) 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野禽及观赏鸟类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便稀、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死亡率高,对养鸡业为害严重。
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不久又在英国新城发现,世界各国均有流行记载。
有强毒株和弱毒株两类。
病毒分为低毒力型(即缓发型)、中等毒力型(即中发型)、强毒力型(即速发型)3型。
多数高强度毒力株常属嗜内脏型新城疫病毒。
鸡科动物都可患罹本病。
家鸡最易感,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性更高。
家禽发病后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伴有神经症状,成鸡产蛋量下降,粘膜和浆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高。
一、病原鸡新城疫病毒(NDV)是禽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核酸为单链RNA。
鸡副粘病毒有9个血清型,即APMV-1至APMV-9。
新城疫病毒是APMV-1,而从火鸡和其他鸟类分离的病毒APMV-3与APMV-1有交叉反应。
根据毒力的差异将NDV分为3类,即:①速发型毒株(包括嗜内脏型和嗜脑肺型);②中发型毒株;③缓发型毒株。
NDV血凝素可凝集人、鸡、豚鼠和小白鼠的红细胞。
溶血素可溶解鸡、绵羊及人O型血红细胞。
鸡是NDV最适合的实验动物和自然宿主。
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以骨髓保毒时间最长。
NDV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一周左右,在56℃存活30~90min,4℃可存活一年,-20℃可存活10年以上。
一般消毒药均对NDV有杀灭作用。
二、流行病学与发病机理NDV可感染50个鸟目中的27个目240种以上的禽类,但主要是发生在鸡和火鸡。
珍珠鸡、雉鸡及野鸡也有易感性。
鸽、鹌鹑、鹦鹉、麻雀、乌鸦、喜鹊、孔雀、天鹅以及人也可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发病日龄: 人工发病试验:任何日龄。
3.与病型有关的因素: 病毒毒力:超强毒—内脏型;强毒—神经型; 中等毒力或以下毒株—非典型; 抗体水平:低水平(如1:16)以下--典型 中等水平或以上--非典型; 日龄:中小日龄--典型;成龄--非典型
4.死亡率:速发嗜内脏型达90%,其它较低。
疫苗稀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射、鼻内、眼内、刺种、擦肛接种通常采用生理盐水稀释。 气雾或喷雾免疫前的湿度应在70%以上。 气雾免疫(1 000羽份加250mL水)常用于1月龄以上的鸡,喷雾免疫 用于小于1月龄的雏鸡(1 000羽份加500mL)。 鼻内或眼内接种每1 000羽份加50~60mL左右生理盐水稀释,每禽1 滴;若眼内与鼻内共用,则生理盐水用量加倍。 刺种或羽毛囊涂抹接种每1 000头份用25~30mL生理盐水稀释。
Fusion (F) protei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P NDVgenome (RNA) 3’
1758bp
P
M
F
HN
L 5’
F0 protein
F2(116Aa)Cleavage site 弱毒株
LaSota 株 D26 株 Queensland株 Ulster株 HVR 112 Gly — — — Arg Arg Arg 113 Arg — Lys Lys — — — 114 Gln — — — — — — 115 116 Gly — — — Arg — — — 117 Leu — — — Phe Phe Phe
灭活苗:无增殖活性,有众多优点。
优点:提高抗体水平;加强抗体水平均一 性;无毒力, 适合各种日龄;受循环抗体的影响不明显;联合接种无 干扰等。
缺点诱导应答较慢;诱导回忆反应较差; 成
本较高;只可用于注射;一般用 于加强 免疫或辅助活疫苗联合接种。
(2)免疫接种的基本程序
免疫顺序 首免 二免 三免 四免 五免 日龄 1 10 25~30 55~60 产蛋前 所用疫苗种类和方法 Ⅱ系滴鼻、点眼 Ⅳ系和灭活苗分针注射 Ⅰ系肌注结合Ⅳ系饮水 Ⅰ系 肌注结合Ⅳ系饮水 灭(5)加强与禽流感等的联合免疫。
3.ND免疫的注意事项
(1)应不断修改免疫程序
(2)修改免疫程序的依据
(3)疫区应尽早使用Ⅰ系疫苗
(4)发生本病时应果断选择主动或被动免疫 (5)杜绝鸡群中存在漏免的个体 (6)加强其他呼吸道病的免疫防制
NDV
F1:55kD 二硫键
F1(437Aa)
强毒株
F48E8株 YG97株(鹅源) Herts株 Lys — Lys — Arg —
注: Arg: 精氨酸(碱) ;Gln : 谷氨酰胺; Phe:苯丙氨酸(中); Gly:甘氨酸(中); Lys:赖氨酸(碱); Leu:亮氨酸(中)
五、诊断
1.症状与病变:抓住主要特征。 2.实验诊断: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 集抑制试验(HI)。
5.传染来源:病鸡,隐性感染鸡。 6.流行季节:秋冬最多。 7.传播途径:水平,垂直? 8.合并感染:易与其它呼吸道病合并感染。
四、病原学特点
分类---NDV属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 禽副粘病毒(9个血清型,NDV属于Ⅰ型--NDV,鸽PMV-I,水禽PMV-I)
结构---有囊膜 ,100~500nm,单股负链 RNA病毒 。病毒的二种重要抗原成 分分别为:神经氨酸酶(NA)-血 凝素(HA)和融合蛋白(F),此 外还有核蛋白(NP)、基质蛋白 (M)、磷蛋白(P)和大分子蛋白 (L)。
活疫苗的缺点:
灭活疫苗的优点:
安全高效:不存在散毒的可能,可以制备多联苗,实现一针防多病。 比较稳定:基本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 水平均一:可以使禽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均一性好,维持时间长。 保存简单: 保存条件简单4 ℃和常温均可。
灭活疫苗的缺点:
价格偏高:一般由强毒灭活制备,需要添加蜂胶或油乳剂作为佐剂, 成本略高。 劳动强度:费时费力。 局部反应:尽管相对副反应较低,但接种部位通常有严重局部反应。
病变:腺胃、肌胃、盲肠扁桃体、泄殖腔出
血、溃疡(多处肠道淋巴集合组织可能形 成钮扣状坏死)。
2.速发嗜肺脑型(属典型ND)
主要侵害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动画)。
症状:
初中期:咳嗽、喘气(部分死亡) 中后期:歪头、转圈、甚至瘫痪、 死 亡。 病变:喉头气管粘膜出血、气囊壁增厚, 部分可能有消化道出血。
NA和HA可以合称为HN,HN蛋白 主要负责病毒粒子趋向细胞,并与 细胞受体(细胞膜上寡糖链末端的 神经氨酸)的结合,并使之破坏, 使F蛋白充分接近宿主细胞,从而促 进病毒与细胞的融合。
F蛋白负责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融合, F蛋白无活性前体F0的形式合成,经 宿主细胞蛋白酶裂解产生二硫键连 接的F1和F2两个亚基之后才具有融 合活性 。
3.中发型ND(非典型ND)
症状:咳嗽、喘气、零星死亡,产蛋下降(变形蛋)
(母鸡) 病变:气管充血、渗出、卵巢充血。
4.缓发型ND(非典型ND) 症状:有轻微的咳嗽、喘气,零星死亡。 病变:气管充血,肠粘膜充血。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鸡、鸽、其它多数鸟纲 鸟纲包括:鸵鸟属于平胸总目,鸡(鸡形目)、鹅(雁形目)、鸽
蛋壳退色、软壳蛋增多
活疫苗的优点:
经济:由弱毒接种细胞或鸡胚后收集尿囊液冻干后制备,成本低,且 有增殖能力,接种剂量少,价钱便宜。 实用:可以通过饮水、鼻内、眼内、气雾或喷雾、肌注或皮下等方法 进行大规模使用。 有效:在使用饮水、鼻内、眼内、气雾或喷雾等方法免疫可以刺激机 体产生局部免疫(黏膜表面),并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快速:产生有效免疫应答所需时间短,一般接种后7天左右即可产生 作用。 传递:疫苗活毒可以从免疫鸡传递给未免疫鸡。 安全性:使用不当,有引发轻微症状或感染的可能(副反应),疫苗 毒长期存在,干扰检疫,且有时会成为出口的限制;制备疫苗时未采 用SPF、息生或GF胚有可能含有污染的其它的病原(日本歧阜HVT- REV和CIAV)。 干扰性:易受母源抗体干扰而影响免疫效果;不同种活疫苗间也存在 相互干扰(NDV和IBV)。 均一性:免疫后鸡群抗体水平不整齐。 稳定性:需要低温-20℃甚至更低-80℃或-196℃保存,容易受药 物(消毒和抗病毒药物)
分离培养-----
通常在发病早期采集气管、肺、
脾、脑等组织器官,处理后经尿
囊腔接种9~11日龄鸡胚,收获
尿囊液用HA和HI试验鉴定。
毒力测定----通过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 MDT)、 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 病指数(ICPI)以及6周龄鸡静脉 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可测定 毒力。
允许进口欧盟养禽场新城疫免疫不能用1 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大于 0.4的活疫苗(La Sota疫苗值0.3~0.5, Ⅰ系疫苗为1.4)
hemagglutination
F2:12.5kD
NH(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F(Fusion protein)
5’-L-HN-F-M-P-NP-3’
Fig.1. The model structrure of NDV
鸡新城疫(嗜GHH内脏速发型):患鸡素囊积液,高度膨胀。
鸡新城疫:腺胃粘膜(尤其是腺乳头出血)
鸡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ND)
一.概述
1.概念:由NDV引起 鸡 多病型、高度接 触性 传染病。分4型,即速发嗜内脏型、 速发嗜肺脑型、中发型和缓发型
2.特征:速发嗜内脏型 嗉囊积液,冠髯发绀;腺胃、肌胃、 盲肠扁桃体、 泄殖腔粘膜出血、溃疡; 发病急,死亡快、具毁灭性。
3.历史,分布,危害
反应阶段:接种后大约12~15天方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效应单一:仅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 质量不一:受佐剂的质量及制备程序的影响较大,质量较难控制。
几种常用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法
免疫接种方法的类别:
主要诱导局部免疫的方法:肌注(im)、皮下(sc)、翼膜刺种(ww)、羽 毛囊涂抹、滴肛或擦肛。 主要诱导全身免疫的方法:气雾(aer)、饮水(dw)、鼻内(in)、眼内 (io)、喷雾(sp)和浸喙(bd)等方法。 气雾与喷雾免疫区别:气雾免疫雾滴直径(玻片法)较小一般小于 50μm,喷雾免疫指雾滴在80~120 μm的雾滴直径。
六、防制
1.一般性的综合防制措施。 2.免疫防制(动画)
(1)疫苗的种类
弱毒活疫苗:有增殖活性。
品系 毒力与抗原性 适合日龄 Ⅰ 最强 25-30以上(加强) Ⅳ(La Sota) 中等 各日龄(辅 助) Ⅱ (HB1) 最弱 7-14日龄(基础) 使用方法 注 射 各方法
饮水,滴鼻
注:克隆30、克隆83和N79均源于Ⅳ系,但 在保持母系疫苗抗原性强度的同时, 毒力下降, 特别适合于雏鸡的首免。
1926年 印度尼西亚爪哇 (又名亚 洲鸡瘟)英国 新城(学名新城疫)近80 年来,ND已传遍世界。
本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经常 大流行(到处都有,鸡的头号传染病)
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分为4个型:
1.速发嗜内脏型(古典型,为典型ND)
主侵害消化道。 症状:嗉囊积液、严重下痢、呼吸急促、冠 髯发绀、极度衰竭、急性死亡。
饮水、气雾或喷雾免疫通常采用不含有消毒剂的深井水、凉开水或纯 净水。 可考虑饮水、气雾或喷雾免疫的水中加入脱脂奶粉(0.1%)、明胶 (1%)或山梨醇( 0.2% ),以保护疫苗的活力。 饮水免疫的用水量为每10日龄左右每1 000只鸡约10 000mL水,30日 龄约为20 000mL水,60日龄以上约为40 000mL水。 饮水免疫前应停水3个小时。 饮水免疫最好保证在30min内饮完。 饮水免疫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阳光相对较弱的时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