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 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通用)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通用)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yōu xián xiàn mùqīng tíng féi zàoxīwàng càn làn měng liègǎi biàn二、比一比,再组词。
佛(_______)拢(_______)沾(_______)卷(_______)痕(_______)拂(_______)笼(_______)站(_______)倦(_______)很(_______)三、把词语与解释连起来。
荒野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滋润。
湿润纵情的欢乐聚会,闹饮。
突然宽广平坦的地方。
狂欢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碰触表示发生得很急促;忽然。
急急忙忙接触;碰撞。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邯郸(___)(___)梅(___)竹(___)(___)心(___)气玲珑(___)(___)(___)精(___)采(___)(___)问切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填序号)①功夫②工夫(1)最近我比较闲,有的是(______)去看戏。
(2)徐悲鸿画的马很见(______)。
①保存②保管(3)我们要(______)自己的实力,争取在下次战斗中全歼敌人。
(4)他负责(______)队里的工具,从来没出过差错。
六、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初读课文,填空。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班级:姓名:分数: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40分)同学们,第七单元我们刚刚学完,快来检查一下我们的掌握情况吧!这次测验一定要仔细读题,认真完成呀!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而且我会写得很好。
(10分)nǎo nùnán ɡuòwūɡu i dàxiǎn shén wēi( ) ( ) ( ) ( )máo dùn pǔsùdānɡchūxiānɡtíbìnɡlùn( ) ( ) ( ) ( )二、我会用“\”划掉加点字在括号里的不正确的读音。
(6分)和睦相处(chǔchù)匀称(chēnɡchèn)重量(liánɡliànɡ)到处(chǔchù)称一称(chēnɡchèn)测量(liánɡliànɡ)三、我会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10分)旦()每()()()荒()奴()()()四、我会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
(4分)千里之行,。
,金无足赤。
百尺竿头,。
,眼见为实。
五、我会在用错的字的下面画上横线,并在()写出正确的字。
(2分)1、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功呀!()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漫地问。
()六、我会选恰当的词语来填空。
(4分)骄傲谦虚1、小利()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看我的成绩多好!”2、我们班的班长是个()的人,从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
聪明愚蠢3、()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4、自己不认真学习,只想在考试时能抄别人的,这种想法是最()的。
六、我会在下面两部分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使它们的意思完整。
(4分)老奶奶高兴极了,他那两道浓眉紧锁着。
爸爸在思索,她那满脸皱纹都展开了。
妹妹高兴极了,他那双眼睛眨都不眨。
弟弟在听故事,她拍着手又蹦又跳。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应用(30分)(一)课内阅读(16分)科利亚()下铲子,()在台阶上,用手()着脑门想。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课后练习)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课后练习)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wěi dàbǎo cún jīng yàn jìlùshèhuìdàyuēshǒu shùōu zhōu二、比一比,再组词。
潮(_______)胞(_______)毫(_______)坦(_______)减(_______)嘲(_______)饱(_______)豪(_______)担(_______)喊(_______)堂(_______)阵(_______)容(_______)维(_______)插(_______)党(_______)陈(_______)谷(_______)堆(_______)稻(_______)三、读古诗,猜节日,连一连。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中秋节天阶夜色凉如水,我看牵牛织女星。
元宵节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端午节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浦酒话升平。
七夕节四、补全四字成语,并选用两个造句。
没(____)打(____)(____)弓(____)影(____)底(____)蛙刻(____)求(____)画(____)添(____)杞(____)忧(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我会选择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A.激动 B.感动①小兰同学想尽办法帮我找到了丢失的课本,我十分(_____)。
②山区里的小朋友见到我们(_____)万分。
(2)A.热情 B.热烈 C.热闹①节日的街道可(_____)了。
②我们来到电视台,叔叔(_____)地接待我们。
③校长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_____)的掌声。
六、读一读,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考题)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考题)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 zòu cìjīkēlìshìxiàn nǎo daichūxiàtán qín tuǐjiǎo yán liào qiāo gǔ二、比一比,组词语。
软(_______)拢(_______)视(_______)优(_______)饮(_______)珑(_______)观(_______)扰(_______)档(_______)耍(_______)悄(_______)躺(_______)挡(_______)要(_______)稍(_______)淌(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一圈图画有力的羽毛一幅翅膀乌黑的燕子一对小黑点有趣的图画一个小圆晕可爱的翅膀四、补充成语。
春(___)秋(___)(___)干(___)燥五(___)丰(___)层(___)尽(___)(___)平(___)稳面(___)耳(___)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A 仰望B 俯视C 眺望D 注视1.(_____)星空,无数的星星在眨着眼睛,好像有许多话要多我们说。
2.我目不转睛地(_____)着刺猬的一举一动。
3.站在长城城墙之上,(_____)大地,哇,真是一片大好河山。
4.李白站在黄鹤楼上,(_____)朋友远去的方向,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六、“把”字句、“被”字句练习。
1.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森林被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严严实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gǎn jíwǔdǎo ào màn yún chē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ìlùdàyuēwēn dùjiǎn ch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组词语。
经(______)载(______)飘(______)晒(______)乱(______)径(______)栽(______)漂(______)洒(______)刮(______)三、想一想,连一连。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早发白帝城》 [宋]苏轼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望洞庭》 [宋]叶绍翁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赠刘景文》 [唐]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夜书所见》 [唐]刘禹锡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头(___)脑(___)牙(___)爪(___)(___)知秋(___)(___)尽染天(___)云(___)春(___)秋(___)五、选择填空。
琢磨揣摩1.读书时我们可以试着(_____)作者的想法。
2.在互动的学习中,能充分体会到切磋(_____)的乐趣。
灵敏敏捷3.他联想丰富,才思(_____)。
4.她是个反应(_____)的人。
六、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补充句子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得.___________2.改成“被”字句密密层层的枝叶把人们的视线挡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
小女孩一根火柴也没有卖掉。
小女孩回家会挨爸爸的责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修改病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字音正确的是()A. 沉默(mò)B. 灵巧(líng)C. 摇曳(yè)D. 突破(tū)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舞动B. 悄悄C. 突然D. 骄傲3.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我们要去公园玩。
B. 小鸟在枝头唱歌。
C. 她跳舞的样子很美。
D.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ABB式结构的是()A. 红彤彤B. 绿油油C. 金灿灿D. 白茫茫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小明跑步的速度很快。
B. 妈妈做的菜香喷喷的。
C. 这个苹果很甜。
D. 天气变得很热,我们都出汗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7.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的字是()()天,()气,()云,()水。
8. 下列句子中,缺少的字是()小河 ____________ 河水 ____________9.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一个()字,可以()一句()话。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小明在公园里放风筝。
B.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苹果。
C. 我把书包放在了桌子上。
D. 天气变得很冷,我们都穿上了厚衣服。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15分)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小鸟学飞》小鸟想学会飞,于是它向老鹰请教。
老鹰告诉小鸟:“学会飞,首先要学会坚持。
每天都要努力练习,不要放弃。
”小鸟听了老鹰的话,每天都坚持练习。
它飞过了山川,飞过了河流,飞过了森林。
终于有一天,小鸟飞到了天空,它高兴地喊道:“我会飞了!我会飞了!”问题:小鸟学会飞的原因是什么?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秋天的田野》秋天到了,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啊!稻谷金黄一片,高粱红彤彤的,棉花白茫茫的。
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忙碌着,收割着丰收的果实。
问题:秋天田野里有哪些景色?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一、卷面书写。
(3分)要求: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
(46分)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3分)扎.根(zāzhā√)呢.喃(ne ní√)猎.人(liè√niè) 嘴馋.(cán chán√) 缓.和(huǎn√hǎn) 猜测.(cè√zé)2.看拼音,3.我会区分同音字。
(4分)cōnɡ,( 聪)明( 匆)忙)zhòng,沉( 重)( 种)树)jī,感( 激)打( 击))hū,( 忽)然似( 乎))4.连一连。
(4分)雄伟的音乐会缓慢地跑热闹的气息暗暗地爬浓浓的树林茫茫然地猜测幽深的乐曲急火火地望着5.给加点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4分)(1)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 凝视)(2)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
( 或许)(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
( 刹那)(4)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高超)6.选择恰当的AABB式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填序号)(4分)A.轻轻柔柔B.敲敲打打C.斑斑驳驳D.叽叽喳喳(1)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C)地洒在地上。
(2)当微风拂过,那声音(A)的,好像呢喃细语。
(3)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D)的鸟叫。
(4)小雨滴(B),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7.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3分)(1)他们的声音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2)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
(√)(3)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他笑得前俯后仰。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同学们把桌椅摆得__整整齐齐__。
(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训练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lòu yǔwèi yǎng pàng zi zuòzéizhān jiāo lìhài bào zhùchǎo jià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坪(________)瓣(________)钓(________)拢(________)评(________)辫(________)钩(________)扰(________)三、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连一连。
《大青树下的小学》乐于思考,敢于提问《花的学校》美好童心,伟大母爱《不懂就要问》民族团结,生活美好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摇(____)晃(____)张(____)舞(____)提(____)吊(____)(____)疾(____)快(____)红(____)赤(____)干(____)燥(1)我发现所填的字都是_______。
类似这样的四字词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
(2)为了让小表弟尽快明白这个道理,我讲得______。
(3)幸好他______,把花瓶接住了,要不然准摔得粉碎。
五、沙场点兵(选词填空)。
缝驴货董1.(_______)子跑的很快。
2.衣帽子店进了很多的(_______)物。
3.裁(_______)做的一手好衣服。
4.明明家有个古(________)花瓶特别的好看。
六、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改下面的句子。
妈妈送了我漂亮的一个文具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挑着担,有...骑着马,有的的.赶着毛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25 矛和盾的集合学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第1课时【预习导航】一、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做到以下三点: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读——把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确,并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考考自己吧!招架 坚持 一般 蜗牛 坦克 矛盾大显神威 乱成一团 合二为一 胜利者3.你能找到合适的解释吗?连一连吧!大显神威 外表庞大的东西。
难以招架 充分显示自己的威力。
庞然大物 不容易抵挡。
二、预习课文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照课文插图,你能指出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三、搜集资料,了解一下坦克的各个部分及作用。
【课堂探究】一、探究发明过程。
1.发明坦克的呢?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读完后,根据下面的提纲,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考考你的眼力:你能不能很快地从1-4自然段中中找出几个带“然”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上这几个带“然”的词语,来把我们聪明的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讲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体会坦克的威力无比。
1.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能比的呢!大家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1.“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不便和解决的方法写下来,作为“我的奇思异想”,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改进,收入自己的“资料袋”。
25 矛和盾的集合第2课时学校班级姓名【达标训练】一、拼准确,写规范。
máo dùn jí hã jìn gōng cháng chù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左抵()()()二()一()()大物难以()()大显()()紧张()()三、选词填空。
1.在这紧张危机的关头,发明家()产生了一个想法。
2.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3.(),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4.可是,这样()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1.秋天到了,落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的月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下面的语段,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小洞()坦克()轮子()履带2.想一想,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矛能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盾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坦克既能__________________,又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想……我上幼儿园时,好多小朋友分不清楚:哪只鞋是左脚的、哪只鞋是右脚的。
我就想,如果我能想出一个法子,帮助小伙伴们分清左右,那该有多好哇!我上四年级的时候,一天,看见一位盲人滑倒在泥水里,又吃力地挣扎着站起来。
我就想:如果我发明一种手杖能够报警,盲人也就不会滑倒了。
当我去乡下奶奶家,看到三头小猪失去了父母,吱吱哇哇叫着找奶吃,我就想,如果我能设计一种有三个奶头的喂奶瓶,小猪就可以亲亲热热地在一起吃奶了。
我爱想,想了好多好多,还会想好多好多。
想前想后,想左想右,我能实现我的想法吗?1.在下面的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办法一()盲人一()小猪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
(1)当“我”看到好多小朋友分不清哪只鞋是左脚的,哪只鞋是右脚的,“我”就想到 ________ 。
(2)当“我”看到一位盲人滑到在泥水里,有挣扎着站起来。
“我”就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看到三头小猪失去了父母,吱吱哇哇叫着找奶吃,“我”就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活中,你是否像小作者一样多看多想呢?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说说吧!我看到 _我想到自评:师评:26 科利亚的木匣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1课时【预习导航】一、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的句子多读几遍。
2.和同桌合作读读下面的词语。
躲避当初台阶木匣小手锯随便仍然原因果然变化3.把你认为难写难记的生字写在田字格中,和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好。
二、预习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的。
课文一共有( )自然段。
( )自然段写埋木匣;( )自然段写挖木匣;(请写在下面,以便课堂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一、学习“埋木匣”部分。
1.找句子:四年前,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的呢?请快速默读课文(1-3小节),找出关键句,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读这几句写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的句子,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二、学习“挖木匣”部分。
1请快速默读课文(5-12小节),找找哪些句子是写科利亚挖木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走五步能挖到的原理。
为什么第一次走十步挖不到,而第二次走了五步能挖到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你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中明理,拓展内化,揭示主旨。
1.读句子: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联系上文,说说你理解了科利亚受到的启发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科利亚的木匣第2课时学校班级姓名【达标训练】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打“√”。
1.战争开始的时候,科里亚刚学数.(shǔ shù)数.(shǔ shù),只会数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