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福建省厦门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名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语文试卷第Ⅰ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0分)人生漫漫,路途迢迢,风光无限。
时而驻足,静听风雨: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________”的朝暮之变(欧阳修《醉翁亭记》),也有“雾凇沆砀,(2)________,上下一白”的苍茫雪景(张岱《湖心亭看雪》);有“云横秦岭家何在,(3)________”的云遮雾锁、大雪封路(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也有“(4)________,枳花明驿墙”的山野之趣(温庭筠《商山早行》)……而脚步匆匆间,往事零星闪烁,细品世事浮沉,品味人生酸甜苦辣:有“(5)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的惆怅愤懑(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有“(6)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苦闷迷茫(李白《行路难》),有“有弟皆分散,(7)________”的别离之苦(杜甫《月夜忆舍弟》),也有“(8)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世事难以圆满的乐观旷达(苏轼《水调歌头》),“(9)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豁达淡然……期望诸君:阳光下,坦然面对风雨;月色中,淡然品味甘苦!人生之路酣畅洒脱,肆意昂扬!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① (cáng)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在时隔163年后首次与马首重聚圆明园,一起亮相“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
十二兽首原是圆明园海晏堂前水力钟喷泉的构件,该组喷泉代表东方的十二生肖文化与西式喷泉建筑相融合。
兽首特殊的红铜材料、()的制作工艺、巧妙的结构设计,不论在当时还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艺术造② (yì)、审美水平和科技价值。
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包括十二兽首的众多珍贵文物被无情烧毁、非法掠夺……艰难又坎③ (kě)的流散文物回家之路也就此开始。
2023-2024学年北京朝阳区八十中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

2023北京八十中初三(上)期中语文2023.11班级姓名考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已于10月8日圆满闭幕。
随后,以“心相约,梦闪耀”为主题口号的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大幕又将开启。
为了让同学们对杭州亚残运会有更多了解,学生会准备借助以下新闻材料制作展板,开展宣讲活动。
请阅读材料一,回答第1-3题。
(共6分)材料一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将借助科技手段,通过歌舞表演、主题短片等多种表现形式,诠.释“残健共融,携手同行”的理念,展现残障人士的不屈精神。
①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介绍,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将延续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文化自信、科技温暖、情感动人等多种特质,展现“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精神,以杭州的市花——“金桂之花”的变化演绎来展现“欢迎、拼搏、成就”的精神内涵。
②开幕式上,健全舞者将与轮椅舞者配合舞蹈,展示出运动员们在奔.赴梦想的征途上携手向前的感人场景。
③开幕式旨在以温情浇灌“金桂之树”,释放出象征着梦想与荣耀的“金桂之光”,让全场情感升温。
④在主题歌环节中,将由志愿者带领观众用手语伴随同唱,让公众切身感受杭州亚残运会的温暖。
从“金桂之花”到“金桂之树”再到“金桂之光”,不仅是两个亚运一脉相成的温暖祝福,也是对所有运动员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聚小而多,最终在赛场上一朝折桂、精彩绽放的生动演绎。
1.有宣讲员同学对材料中加点字读音存在困惑,也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诠释”中“诠”字的读音为quánB.“残健共融”应为“残健共容”C.“奔赴”中“奔”字的读音为bēnD.“一脉相成”应为“一脉相承”2.第二段的四个句子中有一句存在表达欠妥,请找出该句并加以修改。
(2分)选择:第句修改:3.有的同学不太理解画波浪线句中“一朝折桂”的含义。
请参考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加以解释。
(2分)【注释】晋代郤诜评价自己“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河北初三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北初三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苛(kè)求绰(chuò)号折(zhé)腰妄自菲(fēi)薄B.悄(qiǎo)然候(hóu)鸟胆怯(qiè)锐不可当(dǎnɡ)C.提(dī)防洞穴(xué)挑剔(tī)怏怏(yànɡ)不乐D.校(jiào)对肖(xiāo)像憎(zènɡ)恶伛偻(lǚ)提携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仰慕凛冽鞠躬尽瘁一代天娇B.阴诲嬉闹眼花潦乱夜色苍茫C.取缔笼罩重峦叠嶂抑扬顿挫D.迁徙羁拌脍炙人口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错误。
B.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C.资料显示,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被采伐或毁掉。
D.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要高度重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2分)A.桃花开了,粉得像霞,梨花开了,白得像雪。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分)①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②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
③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
④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2024北京陈经纶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陈经纶中学2024-2025第一学期初三语文学科期中监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运用(共15分)陈经纶中学要组织主题为“江山如此多娇”的研学活动。
对于研学地点的选择,学校向同学们征求建议。
同学们在准备推荐文案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他们解决。
1.在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研学活动的主题。
(1分)2.甲组同学推荐“天下第一山”——泰山泰山,风景壮丽。
①重峦叠嶂姿态各异,苍松巨石气势磅礴,烟云薄雾变幻莫测。
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在静穆..中透着神奇。
②为什么泰山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呢?这与泰山的历史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③在泰山脚下发现的距今六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五千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实证了泰山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④在漫长的岁月里,泰山不仅慷慨地为华夏先民提供了生存的庇护..,更给他们带来了精神驰骋..的广阔领域。
(1)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安静而严肃”的意思,所以“静穆”一词没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的意思,所以“发祥地”一词没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袒护、掩护”的意思,所以“庇护”一词没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的意思,所以“驰骋”一词有错字。
(2)推荐文案中的第①~④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3.乙组同学推荐“山城”——重庆重庆,地处华夏西南,长江、嘉陵江襟带而过,群山环围,丘陵广布,有“山城”之誉。
磁器口古镇,坐落在重庆沙坪坝区。
嘉陵江汤汤,自西向东蜿蜒穿行,它带走了无数的春花秋月,也积淀了无尽的精致与感动,镌刻..着悠久的历史印记与丰富的人文记忆。
磁器口以瓷煊赫,因瓷闻名。
明清时期,这里曾有过“白日千帆过,入夜万点明”的繁盛①民国时,更是西南举足轻重的商业名埠;即便是现在,洗尽铅华之后的它,仍不负“小重庆”的眷眷浓情。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2023.11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ID号。
3.练习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练习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举办了“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准备将成果集结成册。
请你作为编审小组的成员之一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小语同学的演讲稿节选,请修改完善。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非凡”的抵达【甲】向上,冲上九(xiāo),从300公里到4亿公里,嫦娥、祝融、羲和……曾经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国人的宇宙探索抵达了曾经可望而不可(jí)的浩瀚苍穹【乙】向下,潜入深海,中国载.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在海洋最深处探索更多的未知,领略更多的风景。
向山而行,翻越崇山峻岭,中国高铁以非比寻常的速度抵达一个个偏远山寨;向海而行,跨越广袤海洋,中国跨海大桥以多项世界之最的技术创造抵达创新高峰。
中国人民心怀梦想,脚步不停,开辟出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激励中国人奋勇争先的不懈动力。
作为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自强不息,用奋进与拼搏使我们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1)小语对文段中拼音处该使用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定主意,请帮她指出有误的一项(2分)A.“九xiāo”,意思是天之极高处,“xiāo”应写作“霄”。
B.“jí”,在此处是接近、靠近的意思,应写作“即”。
C.“载”,在此处的意思是装载、承载,应读作“zǎi”。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金秋十月,北师大实验中学开展了“探寻中国大学足迹”的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从“走进清华园”“走近北大红楼”“线上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三个方面进行资料搜集和考察。
下面几段文字是他们撰写的探究报告,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请用正楷字书写“探寻中国大学足迹”八个字作为手册的标题。
(1 分)下面是同学们找的一则介绍清华园的材料,请阅读文字,完成第2-4 题。
人们经常把清华校园称为“清华园”,其实严格来说,“清华园”是专指以工字厅为主体的一组清代园林①这组园林始建于十八世纪初的清代康熙年间,建成于乾隆年间,可谓历史悠久。
清华园曾经是康熙时期皇族的京郊别墅——熙春园的一部分。
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东部的熙春园及西部的近春园。
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招(zhì) 莘莘学子的青睐②东部的熙春园,即今之【举世瞩目】的清华园的前身。
据考证,康熙时期编辑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东部的熙春园编辑、印刷的。
咸丰即位后,又将东园更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
现在我们所说的清华园,是指清华大学所在的本部校园,包括了最早的熙春园的全部,常被用来代指清华大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第1 页(共 12 页)清华园的秋景,千般旖旎,万种风情,令人【趋之若鹜】。
一位诗人曾有 过这样的描述:“清华园的秋,炽.烈又缠绵……秋风所至,翻覆纤手,摇落满树金辉。
”名园美景如斯,但更令人【拍手称快】的是其蕴含的“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的清华精神。
这种精神传承百年,在清华结出了累累..硕果,培养了 一批又一批在国人眼中【炙手可热】的学术大师、经世之才。
这种精神还将(rú) 养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招 zhì ”此处的意思是“指招来;引起 ”,应写成“招致 ”。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佝偻..作态(niúní)..(gōu lóu)瞥.见(piě)自惭形秽.(huì)忸怩B亵渎.(dú)矫.揉造作(jiāo)箴.言(zhēn)给予..(jǐyǔ)C强.聒不舍(qiǎng)矗.立(chù)惊骇.(hài)泥泞.(nìng)D箱箧.(qiè)恪.守(kè)自吹自擂.(lěi)游弋.(y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断章取意形销骨立剪影李代桃僵B理致易明间不容发宽佑彬彬有礼C 旁骛不可名状濡养俯拾即是D秘诀治裁眼花缭乱可望而不可及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潮。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挺进。
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的....。
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A.瞬息万变B.络绎不绝C.胸有成竹D.人迹罕至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首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三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了千年的智慧,维系了文化的根脉,推进了文明的传承。
初三学生开展了“墨香字韵话古今”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1-7题。
专题一体悟汉字之美作为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方块字,汉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象意境美,还具有深层的意蕴美。
汉字有形象意境之美。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派生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动作的关联。
后来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益,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汩汩的水声。
”宗先生的深刻,不仅在于揭示了象形字的形象,而且进一层显现了形声字(占汉字绝大比例)的形象意境美,那种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联觉之中表现出来的美。
汉字有深层意蕴之美。
如在汉字的结构形状中,古代取象于天地间万物,蕴含着自然之美。
在甲骨文中,“虎”有虎形,“鹿”有鹿形,“鱼”有鱼形,“鸟”有鸟形,各示其特征及美,虎之斑纹,鹿之双角,鱼之乐水,鸟之丰羽,反应出各自的意蕴美。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为汉字运用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在处理汉字时面临着诸多困难,有人认为汉字与人工智能扞格难通。
然而,随着研究逐渐增强和技术不断进步,这些困难正在被逐渐克服。
相信汉字的高度表意性,在未来的智能系统中能够发挥巨大优势。
1.请你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潜”指“隐藏,不露在表面”,应读为“qián”。
B.“汩汩”指“水流动的声音”,应读为“mì”。
C.“蕴含”指“内里含有”,所以“蕴含”一词中有错别字。
D.因为表示“把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所以“反应”一词中没有错别字。
2.《现代汉语词典》、中“扦”有“金属、竹子等制成的针状物”的意思,“格”有“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街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素质教育期中测试试卷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正楷书写:写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3分)二、积累与运用(34分)1.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我躺着,听船底(chánchán)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A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B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莫起来……C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D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Chánchán( ) 恣睢()()(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3)文段中有四处标点(ABCD),使用错误的是()2分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3.文学常识填空。
(3分)(1)《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年冬天写的一首词。
“沁园春”是,“雪”是。
(2)《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这部书是作者用毕生之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标题中“世家”是指。
4.古诗文默写。
(10分)(1)《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人迹板桥霜。
(5),肯将衰朽惜残年。
5.名著阅读。
(4分)《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等。
6.课文理解。
(4分)(1)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阐述了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道理。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您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
(2)你认为鲁迅的《故乡》最突出的写作特色?请选择你理解最深的一点,联系课文,谈谈你的体会。
7.综合性学习。
(6分)公元2007年10月,有着50多年历史的中国航天事业翻开新的一页: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划破云霄,飞入太空,奔向月球……(1)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我国把这颗探测器命名为“嫦娥”的原因。
2分(2)请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典诗词名句。
2分①②(3)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阿波罗11号”在1969年7月20日登陆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说出了“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的肺腑之言。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中“一小步”和“一大步”的意思?2分三、阅读(53分)(一)古诗赏析。
5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1)第二句连用了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二)现代文阅读(13分)转基因食品其实很环保①自去年抗虫害转基因水稻和植酸酶转基因玉米获得安全证书以来,媒体和网站上有关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就没有平息过。
一般人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媒体也爱传播“美国把中国人当成小白鼠”“世博会禁止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玉米让老鼠死绝”之类的谣言吓唬人。
但这属于低层次的争论。
怀疑者主要是缺乏生物学知识的外行和另有用意的组织,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转基因食品在被批准上市前都已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检测,其安全性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在学术界并无疑议。
美国人普遍食用转基因食品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迄今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
②转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则是属于层次高一些的问题,在学术界内也会引起争议。
但是对此的担心也是有意无意地被夸大了。
经常被提及的是担心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后,其花粉与周围的其他植物、特别是该作物的野生种进行杂交,造成“基因污染”。
例如担心转基因水稻的基因会“污染”了野生水稻,所以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就不计划种转基因水稻。
这其实并非转基因作物特有的问题。
种植传统的作物同样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例如杂交水稻的基因也可能会“污染”了野生水稻,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就不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种杂交水稻。
和传统作物相比,转基因水稻不过是在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增添了一个额外的基因而已,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差别,为什么对这么一个基因就那么担心呢?③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被人为夸大,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保护的实际益处又经常被忽略。
当前种植得最多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两类: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农民选择种植这两类转基因作物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降低了生产成本,潜在的好处是有助于环境保护。
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由于天生就能抵抗主要害虫的侵袭,种植它们大幅度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又减少了用于生产、运输、喷洒农药所耗费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废料。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能够抵抗草甘膦,这样农民就可使用这种广谱、低毒的除草剂来除杂草,而不必像种植传统作物那样使用更有针对性、但是毒性也更大的除草剂。
有人也许会问,如果什么除草剂都不用,那不是更环保吗?但是不用除草剂,就要靠耕作除草,那样不仅费时费力,还耗费燃料,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坏环境。
④已研发成功、还未开始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中,有的对环境保护也大有好处。
例如中国自己研发的植酸酶转基因玉米。
这种玉米主要是要作为牲畜的饲料使用。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磷,但是这些磷存在于植酸中,大部分没法被牲畜吸收、利用。
因此牲畜以玉米为饲料,容易患缺磷症,为此往往要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通常用磷酸氢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玉米中的植酸多数不被消化,随粪便排出,冲入河流、海洋,对环境造成磷污染,其后果是使水体富营养化。
植酸酶转基因玉米含有大量的植酸酶,能把植酸分解掉,这样牲畜就可以吸收、利用玉米中的磷,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减少了磷污染。
又如,美国将在2012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抗旱转基因玉米,减少灌溉,对保护水资源也很有好处。
⑤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保护的益处是实实在在的,而它们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从未发生过,即使发生了也不可怕。
某些“环保组织”却把转基因作物当成恶魔,竭力阻挠其研发和推广,这不是很讽刺吗?所以对这样的“环保组织”,完全可以称之为伪环保。
(选自2010年12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9.媒体和网站上有关转基因作物争论的焦点是什么?(3分)10.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1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迄今”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12.转基因作物的环保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三)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11分)胡适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
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
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
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
〖A〗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
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
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B〗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
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13.本文的论点是。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相结合。
(3分)14.这篇演讲行文流畅,层次清晰。
其基本的论述思路是:提出赠言→→→表达希望和祝愿。
(2分)15.“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请写出一句与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古诗句(要求是至少连续的两句)。
(2分)16.指出文中画线的两句话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4分)〖A〗〖B〗(四)送报的少年(10分)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
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
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
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
少年便下楼去了。
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
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
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