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 (2015-2018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2015-2018年)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和要求,根据《中共泗县县委泗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

意见》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镇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辖12个行政村(社区),现有贫困人口6270人,贫困村6个。2014年,全镇财政收入484.8万元元,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5150万元,增长8.3%;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2

万元,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5元,增长11.8%。

镇党委、镇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危房改造、雨露计划等项目,扶贫开

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2—2014年,丁湖镇贫困人口由1.01万人

减少到6270人,3年累计脱贫3830人,年均脱贫1276人。其中,2014年脱贫1048人,脱贫率16.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坚

持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以系统规划为引领,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以增强内生动力为关键,坚持内生为主与外力为辅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整体提升与分类扶持相结合,扶贫攻坚与镇域发展相结合;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努力激发“三大”活力,着力加强“四基”建设,全面推进“1334”扶贫攻坚行动;不断提升扶贫绩效,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提升镇域经济实力;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全面发展,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内生为主与外力为辅相结合原则。在有效整合资源中充分释放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的叠加放大效应,在积极借助镇外资源中充分拓展和挖掘社会扶贫的空间和潜力;更加注重“造血”功能,在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原则。既坚持政府主导、行政力量有效推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又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不断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3.坚持整体提升与分类扶持相结合原则。进一步把扶贫攻坚与扶贫到户有效衔接,把贫困村脱贫规划编制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同步推进,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切实做到贫困底数清楚、扶贫规划科学、

攻坚措施得力,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

4.坚持扶贫攻坚与镇域发展相结合原则。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和布局、各方力量向扶贫攻坚集中和汇聚,真正形成全面小康引领、多维联动攻坚的新局面。

(三)主要目标

以“提前两年脱贫”为总体目标,突出贫困户增收、贫困村集体经济增强和贫困村面貌改善,实现“两增加、两改善、两提升、两增强”。

两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明显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2015年度,减少贫困人口1000人以上;2016年度,减少贫困人口1200人以上,3个贫困村出列;2017年度,减少贫困人口1500人以上,2个贫困村出列;到2018年,实现6270贫困人口整体脱贫,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20%的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

两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2018年在全面实现农村网化工程的基础上,村级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全面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贫困农户无住房、住房不安全等问题。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统筹发展。公共文化资源向贫困村倾斜。标准化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不断加快,大病保险享受对象的补偿待遇不断提高,卫生院有全科医生。

两提升:贫困人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以“文明户”评比、“泗州好人”评比、劳动技能培训等为载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弘扬正能量,引领新发展。

两增强: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到2018年全镇财政收入1000万元,年均增长2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粮经比达到7:3;土地流转率达到40%,三次产业由32.9:40.1:27调整为27.2:42.6:30.2。

三、重点工作

按照“1334”扶贫攻坚行动部署,聚焦6270贫困人口和6个贫困村,以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支撑,加快实施就业工程、创业工程,增加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把贫困人口带起来、扶起来,同步实施兜底工程,增加基本保障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把贫困人口兜起来。

(一)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抓住全县打造南北两条产业扶贫示范带契机,确定脱贫主导产业,因户施策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特色种植扶贫。在椿韩、苗尤、石丁村发展脱毒山芋2万亩,带动300多贫困户1000多贫困人口脱贫;在吴圩、椿韩村发展4火龙果、薰衣草、猕猴桃以及2000亩苗木花卉特色种植,带动150户贫困户600贫困人口脱贫。在宿灵泗快

速通道发展林下种植油用牡丹10000亩,带动50贫困户发展。二是现代养殖扶贫。依托强英鸭业扶持贫困户新建肉鸭养殖棚50个,带动50多户贫困人口就业;依托庆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水面,辐射带动樊集村、向阳村、索滩村100多户贫困人口就业。依托永辉养殖有限公司、淮猪保种和开发利用项目,发展生猪养殖,带动200多户贫困人口就业。三是光伏产业扶贫。在索滩等6个贫困村建6座6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电站,每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6万元,带动1000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四是电商扶贫。积极搭建电商平台,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开办网店自主创业。五是生态旅游业扶贫。通过争取资金、招商引资、合资、集资、入股等多种方式,在樊集村、向阳村、索滩村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沱河湿地休闲旅游文化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道路通畅工程。把实施贫困村通畅工程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位置,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2015-2018年,投入2000万元,完成道路升级改造工程50公里,覆盖6个贫困村,实现6个贫困村通水泥路。二是安全饮水工程。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等指标,规划和统一实施贫困村安全饮水到户工程,维修或新建安全饮水设施,全面解决贫困村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2015-2018年,解决安全饮水贫困人口6270人,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其中,2015年,投入1000万元新建水厂1处。三是电力保障工程。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力度,2015-201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