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货检查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即来料质量控制,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IQC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IQC检验。
三、检验要求1. 检验项目:根据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尺寸、材料成份、性能等。
2. 检验方法: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目测、测量、化学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等。
3. 检验设备:确保使用的检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4. 检验标准:明确检验项目的合格标准,包括上下限、容许偏差等,以便判断检验结果的合格与否。
5. 检验样本:根据统计学原理,确定检验样本的数量和抽样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6. 检验记录: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包括样本编号、检验日期、检验员等信息,以备后续跟踪和分析。
四、检验流程1. 来料接收:接收供应商送达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并进行验收。
检查外包装完好性,确认送货单与实际货物一致。
2. 样本抽取:根据抽样计划,从接收的货物中抽取样本进行检验。
3. 外观检验:对样本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色泽、气味等方面的评估。
4.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样本进行尺寸测量,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5. 材料成份检验:根据产品要求,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样本进行成份分析,确保材料成份符合要求。
6. 性能测试:根据产品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对样本进行性能测试,如强度测试、耐磨性测试等。
7.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确定样本是否合格。
8.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生成检验报告,包括样本信息、检验结果、不合格项等内容。
9. 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样本进行分类和处理,如退货、返修等,并记录处理结果。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进货检验是指在进货过程中,对所购买的货物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货物的质量、数量和规格符合要求,以保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进货检验的工作流程和要求,提高进货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作业流程1. 接收货物在货物到达时,由仓库人员接收货物,并进行货物清点和验收。
确保货物的数量与运输单据一致,同时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2. 查验货物外观对货物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无变形等。
同时,对货物的标识、商标和生产日期进行核对,确保货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 进行抽样检验根据进货检验标准和要求,对货物进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的数量和方式应根据货物的特性和重要性进行确定。
例如,对于食品类货物,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不同批次的货物进行检验。
4. 进行质量检验根据货物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对抽样的货物进行质量检验。
例如,对于食品类货物,可以检查其外观、气味、口感等指标,以确保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5. 进行数量检验对货物的数量进行检验,确保进货数量与采购订单一致。
可以采用计数、称重等方式进行数量检验,以避免数量差异导致的损失和纠纷。
6.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货物的批次、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信息。
对于不合格的货物,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退货或索赔。
7.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进货检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货物的名称、规格、批次、检验结果等信息,并附上相关的检验记录和证明材料。
三、作业要求1. 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得到正确执行。
2.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货物的质量和数量。
3. 检验仪器和设备应符合检验要求,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规范、清晰、完整,便于查阅和追溯。
5. 对于不合格的货物,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不良品进入生产环节或销售流通。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料检验1.1 定义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1.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1.4.1 全检方式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1.5.1 允收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
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
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
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
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
“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书面许可。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货检验是指在企业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时,对所采购的物料进行检验和评估,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进货检验的目的是保证所采购的物料能够满足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企业在进行进货检验时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作业流程1. 接收物料- 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 核实物料的数量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确保没有漏发或多发的情况。
2. 外观检查- 对物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是否平整等。
-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划痕、变形等质量问题。
3. 尺寸检查- 根据物料的规格和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检查。
- 检查物料的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材料检查- 根据物料的材质和要求,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对物料的材料成分进行检查。
- 检查物料的硬度、密度、化学成分等是否符合要求。
5. 功能性检查- 对某些特定物料,需要进行功能性检查,以确保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 检查物料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磨性等是否符合要求。
6. 抽样检验- 对大批量物料进行抽样检验,以减少检验成本和时间。
- 根据抽样标准和方法,从批量物料中随机选取样品进行检验。
7. 检验记录-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所采用的检验方法。
- 记录物料的批次号、供应商信息、检验时间等相关信息。
8. 判定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物料是否合格或不合格。
- 对不合格的物料,需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作业要求1. 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能够正确使用检验设备和工具。
2. 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检验,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范,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作业记录应清晰、完整,方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货检验是指在企业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时,对所采购的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进货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避免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帮助检验员准确、高效地进行进货检验工作。
二、检验前准备1. 确认检验物料:根据采购订单和物料清单,核实待检验的物料种类和数量。
2. 准备检验设备:根据不同物料的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称重器、显微镜、测量工具等。
3. 准备检验标准:根据企业的质量标准和产品要求,准备相关的检验标准和规范。
三、检验操作步骤1. 接收物料:当物料到达时,检验员应与供应商的送货员一同进行物料的验收。
检验员应核对物料的种类和数量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并记录相关信息。
2. 外观检验:对物料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检查是否有损坏、变形、腐蚀等问题。
根据检验标准,对外观缺陷进行评估和记录。
3. 尺寸检验: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要求。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对。
4. 材料检验:对物料的材料成分进行检验,如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塑料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等。
根据检验标准,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5. 功能性检验:对物料的功能进行检验,如电子产品的电气性能测试、机械产品的运转测试等。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 包装检验:对物料的包装进行检验,包括包装完整性、防潮性、防震性等。
根据检验标准,评估包装的质量,并记录相关信息。
7. 样品留存:根据企业的要求和产品特点,留存一定数量的样品作为备案和后续检验的参考。
四、检验结果处理1. 合格品处理:对于经检验合格的物料,可以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或仓储环节。
记录合格品的数量和相关信息。
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经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协商处理方式,如退货、更换等。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货检验1.1目的进货检验就是为了有效控制供方不合格品进入仓库,确保供方所提供的产品能满足公司及客户的质量要求。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外购或委外加工的原材料、零部(配)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1.3职责负责供方物料的质量判定与质量状态的标识1.4作业程序1.4.1进货检验部分1、进货检验根据采购部下发的物资采购订单每周汇总表做好检验准备,准备好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卷尺,角度尺等)、工艺、零件图纸、检具及检验标准等;2、仓管员收到送货单后进行检验,根据送货单上的订单号,规格,核对产品是否正确。
核对无误后根据 MIL-STD-105E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检验合格后在送货单上签字,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次日交质管部;3、产品经检验判定合格后须贴好合格标签,并做入库处理。
产品不合格须贴不合格标签,作退货或挑选处理,并立即开出《不合格品处理单》,经质管部长或以上领导审核签字后及时反馈供方、业务,检验员还须对退货的产品以及不良品挑选过程作好跟踪和验证;4、对于供方送检的新产品的首件,进货检验员要填写《首件检验表》交研发部门确认,最终由检验部门来判定该产品是否合格,确认后立即将确认结果传真供方。
5、各项记录要规范填写,数据要真实,特别是现象的描述要清晰、易懂,必要事可以用简图来描述。
1.5检验方法1.5.1外观检验:一般采取目测,手感,样板对照等;1.5.2尺寸规格检验:卡尺,卷尺,角度尺,千分尺,螺纹环规等;1.5.3承重测试:按指导书要求加载相应的重物作禁止和滚动测试;1.5.4组装测试:与配套的产品进行组装。
1.6检验项目1.6.1管材类1、依采购订单型号,规格与送货单核对,有无质保书;2、管材表面擦拭干净,检查表面有无焊道开裂、模具压痕及材质麻点、凹坑等,方管四处R角是否一致;3、检查尺寸是否正确,方管及圆管壁厚公差±0.05;4、管材直线度、平面度、扭曲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公差范围参照《管材的质量要求》;5、表面要求无严重的划伤,无明显的麻点凹坑,无锈斑等;6、一般管材接头管≤2%, 如有特殊要求则不可有接头管;7、特殊管材类检查捆包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因保护不当导致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划伤。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来料质量控制)是指对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旨在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QC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就绪,包括检验仪器、量具、试剂等。
b. 确认检验样本的数量和要求,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c. 检查检验记录表格,确保填写正确的信息。
2. 样品接收与标识a. 检查来料是否完好无损,包括外包装是否破损、密封是否完好等。
b. 根据公司的标识要求,为每一个样品分配惟一的标识码,并在检验记录表格上进行记录。
3. 外观检查a. 根据产品的外观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
b.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评估,如显微镜、光源等。
4. 尺寸和分量检查a. 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分量标准,使用适当的量具进行测量和称重。
b. 将测量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确保样品符合要求。
5. 功能性检查a.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如开关测试、电气性能测试等。
b.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6. 包装检查a. 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完整性、标识的准确性等。
b. 根据公司的要求,对包装进行开箱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7. 检验记录和报告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包括样品标识、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
b. 根据公司的要求,生成检验报告,并将其归档保存。
三、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1. 数据分析a. 定期对IQC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识别供应商和材料的质量趋势。
b.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改进措施a.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包括供应商培训、材料替代、工艺改进等。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为了确保企业进货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制定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规范进货检验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批进货产品的质量可靠。
二、进货检验流程1. 接收货物a. 确保货物送达时完好无损,无明显破损或者变形。
b. 检查货物包装是否完好,无泄漏、破损等情况。
c. 根据货物清单核对货物数量和型号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外观检验a. 检查货物外观是否整洁、无污渍、无划痕等。
b. 检查货物颜色、图案、标识等是否与样品或者要求一致。
c. 检查货物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氧化、腐蚀等现象。
3. 尺寸检验a. 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b. 检查产品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范围。
4. 功能性检验a.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
b. 检查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符合产品性能指标。
5. 材料检验a. 根据产品的材料要求,进行材料的检验。
b. 检查材料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6. 包装检验a. 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b.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能保护产品免受损坏。
7. 检验记录a. 在进货检验表格中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b. 如发现不合格项,应详细记录并通知供应商采取相应措施。
8. 判定结果a.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货物是否合格。
b. 如发现不合格项,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商议解决方案。
三、进货检验标准1. 外观标准a. 货物外观应整洁、无明显污渍、划痕等。
b. 货物颜色、图案、标识等应与样品或者要求一致。
c. 货物表面应无明显的氧化、腐蚀等现象。
2. 尺寸标准a. 货物尺寸应符合规定的标准范围。
b. 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3. 功能性标准a. 货物应能正常工作,符合产品性能指标。
b. 功能性测试结果应与产品说明书或者要求一致。
4. 材料标准a. 货物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b. 材料应无明显的缺陷、污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和适用范围
规范来货质量检查作业,确保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适用于配送中心外协产品进货检验工作。
2.0检查员必备条件和检查方式
自然光、100W以上灯光照明、光源和物体在2M以内,目视距离在400MM~600MM之间,正视或30度~60度平视观察。
3.0检验内容
3.1实木产品
3.1.1外观检查
A、整体色泽:包括整体颜色、纹理等,根据色板、样板对产品进行对色,并在缺陷部位标注。
要求拼板平面要对纹理。
拆装产品要集齐对色。
B、油漆局部缺隙的检查包括:泪油、不平、桔皮、针孔泻油、杂色、反底、不够油、松动、爆裂等。
用粉笔把把缺陷圈起来,写明油漆局部的缺陷。
3.1.2结构检查,整装产品检查一套,拆装产品抽一套全部装配后检查。
A、稳定性、牢固性检查,检查连接处榫接、胶合强度根据该连接处的使用受力情况施加压力,无响声、无松动现象即为合格。
B、餐椅、茶几、餐台等方、棒形脚产品要上固定平台检查,四脚平稳,板状脚产品检查连接缝应均匀,连接缝小于0.1mm,即一张80克纸不能进去,连接处的工艺线要平滑,均匀。
3.1.3五金和产品外包装检查
A、固装产品装好后,检查外观同时查看五金件应无氧化、生锈和损
坏情况。
拆装产品五金件的配件数量要拆包检查一套,确定配件
外观无生锈、缺损。
B、外包装检查,检查数量,全检
包装应符合防护要求,标识正确。
包装紧凑。
封口胶、包装带是否打紧、合理。
特殊的包装如出口、定做要求。
检查外包装箱上是否印上包装人员工号。
3.2板式产品
3.2.1外观检查
A、整体颜色要求:单板、实木、宝丽板、氢氨板的颜色与色板保持一
致。
手感好、平滑、纹理基本一致。
无明显杂色。
如有缺陷,用粉
笔注明缺陷。
B、油漆部件局部缺陷的检查包括:泪油、不平、桔皮、针孔、泻油、反底、不够油、多粒、漆面爆裂等。
C、视面外观缺陷评判标准见下表:
3.2.2结构检查,拆装产品第一次送货时试装一套
A、板式固装产品检查稳定性,用力推是否摇晃,连接处是否牢固,用力
摇不松动,没有响声为合格。
B、拆装产品的结构检查要把部件和配件集齐后按装配图顺序安装,在安
装过程中检查孔位是否正确,拆装件连接强度的并且判断、装好拆装件用力推,拆装件不松动不错位为合格。
3.2.3五金件的检查
A、固装产品装好后,看五金件是否有氧化,生锈和损坏情况。
B、拆装产品五金配件数量在每次拆包检查一套,不少配或错配,外观无生锈、缺损等。
3.2.4包装检查,检查数量全检。
A、包装符合防护要求,包装标识应正确。
B、包装应紧凑,封口胶、包装带应打紧、合理。
C、特殊的包装要按要求符合。
3.3软体沙发
3.3.1外观检查
A、整体工艺查看,全套停放在同一方位看是否有明显的工艺差错。
B、在沙发面料上,真皮和仿皮的颜色是否基本一致,纹路粗细是否均
匀,车线颜色是否配上皮的颜色(布艺同样方法检查花纹两边要对称,座位同屏上的花纹一样,全套表面上无杂色)。
C、力保皮部成品内外检查:“外查”看皮套或布套的四角周围是否符合
要求,线条要顺直、圆位部分要均匀,屏座凹凸处线条要平整顺直,左右两边要对称,工艺位等位置统一。
“内查”海绵饱满的地方有没有到位,扶手连接处要紧密,严禁露出拉手布。
拆装沙发,螺杆牢固无松动。
成型产品表面不露枪钉,无凹凸不平现象,在直线或弧线的要符合工艺要求。
真皮、孔洞、颗粒、中根和光泽难对配的地方。
皮套或布套上无断线跳针、浮成、抢线、多针孔、多线。
D、沙发安装:脚、扶手、以及配件是否符合要求,木沙发脚的颜色、
花纹、大小是否一致,金属配件不得氧化、划花等损坏。
3.3.2结构检查:
承受力、牢固性检查,在座位和扶手、靠屏拼上用手按或人坐,应无响声、无松动。
3.3.3外包装检查
A、检查配件数量。
B、包装应符合要求,在沙发外围应特别加强防护。
C、有特殊要求时包装应按要求包装。
D、标识要清楚。
3.4钢制家具类产品检查
3.5床垫类产品检查
4.0检查不合格时的处理
4.1单件产品只有当产品外观、结构、五金件、功能及包装检查全部合格时,该产品才算合格。
4.2拆装产品试装如发现一件不合格,则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不须再做抽检。
4.3固装产品在10件以下时检一件发现不合格,则整批判为不合格;10件以上(含10件),如抽检一件不合格时,增加抽检5件,如果再发现有不合格,则整批判为不合格。
5.0检验标识:检验合格的货品可直接入仓存放,不合格的货品不得入仓,单独堆放或暂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