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提取

合集下载

核酸提取步骤及注意事项

核酸提取步骤及注意事项

核酸提取步骤及注意事项---摘要核酸提取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重要步骤,用于从样本中纯化和获得核酸。

本文将介绍核酸提取的基本步骤,并指出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核酸提取的基本步骤1. 样品准备: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核酸提取,如细胞、组织、血液等。

样品应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以保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提取过程中,应保持样品的纯净度,避免污染和降解。

2. 细胞破碎:使用适当的方法破碎细胞膜,如机械破碎、化学溶解、超声波破碎等。

破碎时应注意温度控制、避免核酸降解,以及避免悬浮液的污染。

3. 溶解和脱脂:加入适量的溶解缓冲液和脱脂试剂,使核酸从其他杂质中分离。

溶解和脱脂过程应遵循规定的条件和比例,确保高效分离和纯化。

4. 酶解和消化:添加酶解缓冲液和酶解试剂,以去除蛋白质、RNA等杂质。

在酶解和消化过程中,应注意适当的时间和温度,以避免核酸的降解和损失。

5. 提取和纯化:通过离心、过滤、凝胶电泳等方法,将核酸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和准确性,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核酸。

6. 纯化和检测:使用柱层析、电泳、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对提取的核酸进行纯化和检测。

纯化和检测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2. 注意事项1. 工作区域:核酸提取应在干净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避免外界污染和其他干扰因素的干扰。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2. 工具和试剂:使用高质量的工具和试剂,避免因质量差的材料而导致实验出现问题。

试剂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限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避免使用已过期或变质的试剂。

3. 操作规范:在核酸提取过程中,应根据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规范。

严禁接触裸露的皮肤、吸入有害气体,必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4. 试剂交叉污染:为避免试剂交叉污染,应使用干净的工具,确保每个步骤使用新的试剂和材料。

严禁在不同实验或样品中混用相同的工具,以避免导致污染和误差。

核酸提取经典方法

核酸提取经典方法

核酸提取经典方法
核酸提取是分离和纯化生物样本中的核酸分子的过程。

经典的核酸提取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细胞破碎和裂解:将细胞或组织样本破碎和溶解,以释放核酸。

常用的方法包括机械破碎、化学裂解和酶裂解等。

2. 蛋白质去除:将裂解后的样品进行蛋白酶处理,以去除蛋白质等杂质。

可使用蛋白酶K处理、苯酚/氯仿法或硅胶膜法等。

3. 酒精沉淀:通过加入适量的醇类,如乙醇或异丙醇,使核酸沉淀下来。

通常会加入盐类,如氯化钠或乙酸钠,以调节溶液的离子浓度。

4. 洗涤:将核酸沉淀物进行洗涤,以去除沉淀物中的杂质。

常用的洗涤方法包括乙醇洗涤法、酚/氯仿洗涤法或硅胶膜洗涤法。

5. 溶解:将洗涤后的核酸沉淀溶解于适当的缓冲液中,以得到高纯度的核酸。

常用的溶解缓冲液包括Tris-HCl缓冲液或无酶水。

上述方法是常见的经典核酸提取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核酸提取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如今,还有各种基于磁珠、
膜片、筛膜、电泳和自动化设备等的高通量、高效、自动化的核酸提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核酸提取纯化方法

核酸提取纯化方法

核酸提取纯化方法引言核酸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主要包括纯化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的过程。

在研究领域,纯化高质量的核酸样品对于准确分析和解读生物信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核酸提取纯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离心柱法和磁珠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1. 酚-氯仿法酚-氯仿法是一种传统的核酸提取纯化方法,它基于核酸在酚和氯仿两相体系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原理。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待提取的样品,如细菌培养物或组织样品。

2.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溶液,同时加入破碎剂(如玻璃珠或硅胶),彻底混合。

3.离心样品,使得酚相和氯仿相分离。

4.分离上层透明的水相,其中富含 DNA 或 RNA。

5.加入冷异丙醇或乙醇,沉淀核酸。

6.通过离心将沉淀的核酸分离。

7.用缓冲液溶解核酸沉淀,获得纯化后的 DNA 或RNA 样品。

酚-氯仿法提取的核酸样品质量较高,适用于小规模样品的提取。

然而,由于该方法对操作者的技巧要求较高,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酚和氯仿对人体的损害风险,所以目前已逐渐被离心柱法和磁珠法取而代之。

2. 离心柱法离心柱法是一种基于硅胶膜和纤维素膜的核酸提取纯化方法,凭借其简单、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添加细胞裂解缓冲液到待提取样品中,通过细胞裂解将核酸释放到溶液中。

2.准备离心柱,将离心柱放入收集管中。

3.将样品溶液加到离心柱中,使其通过硅胶膜或纤维素膜。

4.通过洗涤液洗去杂质。

5.加入低盐缓冲液或水,洗脱核酸。

6.将洗脱的核酸收集到新的收集管中。

离心柱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快速且对样品的处理量较大,能够同时提取多个样品。

然而,该方法对于某些特殊样品(如富含多酚化合物或多糖的样品)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干扰。

3. 磁珠法磁珠法是一种新兴的核酸提取纯化方法,它利用了磁珠的磁性和高亲和性,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取纯化核酸。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磁珠混悬液,并加入样品。

核酸提取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酸提取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酸提取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档将介绍核酸提取的基本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核酸提取流程1. 准备样本:使用适当的方法采集样本,并将其放入离心管或样本收集器中。

2. 细胞破碎:使用细胞破碎缓冲液将样本离心管/样本收集器中的细胞破碎。

3. 核酸溶解:将细胞破碎液转移到离心管中,并加入核酸溶解液。

充分混合并孵育一定时间。

4. 蛋白质沉淀:加入蛋白质沉淀剂,使蛋白质沉淀形成。

离心样本以去除蛋白质沉淀。

5. 取出上清液:小心地将上清液完全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并避免带入任何沉淀。

6. 酒精沉淀:加入适量冷酒精,使核酸沉淀形成。

离心样本以沉淀核酸。

7. 洗涤:去除酒精,使用70%乙醇洗涤核酸沉淀,以去除杂质。

8. 干燥:离心样本以去除乙醇,并将核酸沉淀在室温下干燥。

9. 溶解:使用核酸溶液溶解核酸沉淀,以获得最终的核酸提取物。

2. 注意事项- 操作前确保实验室中的工作区域及设备已经彻底清洁,并且消毒所需器材。

- 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 确保使用的试剂及其浓度、质量得到了验证,并按照提取试剂的指导书进行操作。

- 注意避免样本污染,避免核酸降解和污染的情况发生。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滤液器等器具进行操作。

- 样本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离心速度和时间,以避免影响核酸的质量。

- 核酸提取中的步骤应在恒温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温度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 在每个步骤结束后,及时标记和记录样本信息,减少错误。

- 技术操作前后,仔细清洗所有的设备和工作台,避免交叉污染。

以上是核酸提取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问题,请随时咨询。

核酸提取经典方法

核酸提取经典方法

核酸提取经典方法核酸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步骤,用于从生物样本中提取DNA或RNA。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核酸提取方法:1. 酚-氯仿法:这是最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之一。

它通过酚的溶解和蛋白质的沉淀来分离DNA或RNA。

该方法适用于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等不同来源的样本中提取核酸。

2. 硅胶柱法:这是一种基于硅胶柱的核酸提取方法。

样本先经过细胞裂解,然后通过硅胶柱进行吸附和洗脱,最终得到纯净的DNA 或RNA。

硅胶柱法具有高效、快速和高纯度的特点。

3. 盐析法:盐析法利用核酸和盐的相互作用来分离DNA或RNA。

通过调节盐浓度,可以使核酸从溶液中沉淀下来。

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提取核酸的情况,例如从细菌培养物中提取大量的DNA。

4. 磁珠法:磁珠法是一种基于磁性珠子的核酸提取方法。

样本中的核酸先与磁珠结合,然后通过磁力将磁珠和核酸一起分离出来。

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和易自动化的特点,适用于高通量的核酸提取。

5. 高盐法:高盐法利用高盐浓度来沉淀DNA或RNA。

通过加入高盐缓冲液,可以使核酸结合起来形成沉淀物。

该方法适用于从血液等样本中提取核酸。

6. 隔离法:隔离法是一种通过细胞壁溶解和蛋白质去除来提取核酸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从真菌和植物等样本中提取核酸。

7. 酚氯仿异硫氰酸胍法:该方法是酚-氯仿法的改进版,通过加入异硫氰酸胍来进一步去除蛋白质。

该方法适用于从细胞培养物或组织样本中提取核酸。

8. 碱裂解法:碱裂解法利用高碱性溶液来裂解细胞,并中和后沉淀核酸。

该方法适用于从血液、组织或细菌培养物中提取核酸。

9. 酶裂解法:酶裂解法利用酶来降解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连接,从而分离核酸。

该方法适用于从酶可溶化的样本中提取核酸。

10. 玻璃纤维柱法:玻璃纤维柱法利用玻璃纤维柱进行核酸吸附和洗脱。

样本先经过细胞裂解,然后通过玻璃纤维柱进行纯化。

该方法适用于从血液或组织样本中提取核酸。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样本类型和优缺点。

核酸提取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酸提取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酸提取流程及注意事项1. 简介核酸提取是从生物样本中分离纯化核酸的过程,是进行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核酸提取的基本流程,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提取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核酸提取流程核酸提取的基本流程如下:步骤一:样本处理- 将样本收集至离心管中,并确保样本来源明确和标识清楚。

- 根据实验需要,进行样本预处理步骤,如组织粉碎、细胞裂解等。

步骤二:细胞裂解- 使用适当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对样本进行裂解。

- 考虑使用机械破碎、化学裂解或酶裂解等方法根据样本类型进行处理。

步骤三:蛋白质去除- 加入适当的蛋白质沉淀剂,如氯仿、酚/氯仿等,将蛋白质沉淀下来并分离。

步骤四:核酸沉淀- 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或其他适当的溶剂,将核酸沉淀下来。

- 使用离心等方法将核酸沉淀回收。

步骤五:核酸洗涤- 使用洗涤缓冲液对核酸沉淀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污染物。

- 使用离心等方法将洗涤后的核酸沉淀回收。

步骤六:核酸溶解- 加入适量的溶解缓冲液,使核酸完全溶解。

- 定量测定溶解后的核酸浓度,并保存在-20°C或更低温度下。

3. 注意事项- 样本处理过程中要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纯净性。

- 制备细胞裂解缓冲液时,要根据样本类型和研究目的作出合理选择。

- 注意在蛋白质去除步骤中避免蛋白质和核酸的干扰。

- 在核酸沉淀过程中,处理时要避免核酸的降解和损失。

- 核酸洗涤时,要严格控制洗涤时间、温度和离心速度,以提高洗涤效果。

- 核酸溶解过程中,要充分溶解,避免出现团块和有机溶剂残留。

以上是核酸提取流程及注意事项的基本内容,希望对您的核酸提取实验有所帮助。

生化实验报告提取核酸

生化实验报告提取核酸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酚-氯仿法提取DNA。

3. 了解RNA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本实验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该方法利用酚和氯仿的相溶性将蛋白质和脂质等杂质去除,从而得到纯净的DNA。

三、实验材料1. 细胞样本:新鲜的植物叶片、动物组织等。

2. 试剂:酚、氯仿、异丙醇、氯化钠、Tris-HCl缓冲液、EDTA、蛋白酶K等。

3. 仪器:高速离心机、电子天平、移液器、离心管、烧杯、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 样本处理- 将细胞样本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Tris-HCl缓冲液和EDTA,用研杵充分研磨。

- 将研磨后的样品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孵育1小时。

2. 核酸提取- 向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酚和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 向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 向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用70%乙醇洗涤沉淀,干燥后溶解于适量的Tris-HCl缓冲液中。

3. RNA提取- 将细胞样本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Tris-HCl缓冲液和EDTA,用研杵充分研磨。

- 将研磨后的样品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RNA提取试剂盒中的试剂,充分混匀。

- 8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即为RNA。

五、实验结果1. 通过酚-氯仿法提取的DNA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比值约为1.8,说明DNA纯度较高。

2. 通过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RNA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比值约为2.0,说明RNA纯度较高。

六、实验讨论1. 核酸提取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质等杂质的去除是关键步骤。

核酸提取方法三种

核酸提取方法三种

核酸提取方法三种核酸(DNA或RNA)的提取是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这些提取方法可分为化学法、机械法和磁珠法三种。

1. 化学法:化学法是最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试剂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得核酸被释放出来。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胰蛋白酶、SDS、EDTA、蛋白酶K等。

首先,组织样品需经过细胞破碎,方法可以是机械破碎或液氮冲击。

接下来,将样品中的蛋白质通过蛋白酶处理,以去除干扰。

然后,加入一定的试剂将DNA 或RNA稳定起来,并用氯仿醇萃取法或硅胶柱纯化法来分离核酸。

最后,用适当的缓冲液溶解核酸,使其适合后续实验使用。

2. 机械法:机械法适用于提取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中的DNA或RNA。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力量破碎细胞壁和细胞膜,释放细胞质中的核酸。

机械法提取核酸的方法有刀切法、研磨法和玻璃珠破碎法等。

在刀切法中,样品被切成细小片段,然后用块状试剂研磨,最后用缓冲液洗净,使核酸溶解。

研磨法和玻璃珠破碎法则通过高速旋转或震荡的方法,利用玻璃珠等硬质物体对样品进行破碎。

3. 磁珠法:磁珠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核酸提取方法。

它利用表面修饰的磁性珠,通过磁场的作用来实现核酸的捕获、纯化和洗脱。

这种方法常用于自动化的核酸提取设备中,并通过磁力分离技术简化了传统柱层析法的操作步骤。

在磁珠法中,首先制备表面修饰的磁性珠,以使其能够选择性结合DNA或RNA。

然后,将样品与磁珠混合,使核酸与磁珠结合。

通过磁场的引导和离心沉降,磁珠与被结合的核酸被分离出来。

最后,通过洗脱步骤,将核酸从磁珠上解离,使其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

总结:核酸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能够从组织样品中提取出纯度较高的DNA或RNA。

化学法、机械法和磁珠法是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

化学法利用试剂破坏细胞和核膜,使核酸被释放出来;机械法通过物理力量破碎细胞壁和细胞膜,释放细胞质中的核酸;磁珠法则利用表面修饰的磁性珠来捕获、纯化和洗脱核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提高盐(KAc或NH4Ac)浓度并降低温度(冰浴),使蛋白 质及多糖杂质沉淀,离心后除去沉淀;
➢ 上清液中的DNA用酚/氯仿抽提,反复抽提后用乙醇沉淀 水相中的DNA。
基因组DNA-其它方法
根据细胞裂解方式的不同有:
➢ 物理方式:玻璃珠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冻融法
➢ 化学方式:异硫氰酸胍法、碱裂解法 ➢ 生物方式:酶法
➢ 浓盐法:
利用RNP和DNP在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将二者分离
➢ 有机溶剂抽提法:
有机溶剂作为蛋白变性剂,同时抑制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 密度梯度离心法:
利用不同内容物密度不同的原理分离各种内容物
质粒DNA-碱裂解法
碱裂解法原理
➢ 染色体DNA比质粒DNA分子大得多,且染色体DNA为线状分 子,而质粒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 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在提取过程中辅以相 应的去杂质的方法
核酸分离、纯化
蛋白质的去除:
➢ 酚/氯仿抽提 ➢ 使用变性剂变性(SDS、异硫氰酸胍等) ➢ 高盐洗涤 ➢ 蛋白酶处理
核酸分离、纯化
多糖的去除:
➢ 高盐法:用乙醇沉淀时,在待沉淀溶液中加入1/2体 积的5M NaCl,高盐可溶解多糖。
➢ 复性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 有基因组DNA的污染
➢ G+菌、酵母质粒的提取,应先 用酶法或机械法处理,以破壁
DNA分离、纯化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 采用吸附材料吸附的方式分离DNA时,应提 供相应的缓冲体系
➢ 采用有机(酚/氯仿)抽提时应充分混匀,但 动作要轻柔
➢ 离心分离两相时,应保证一定的转速和时间
DNA提取的几种方法
染色体DNA的提取
➢ CTAB法 ➢ SDS法 ➢ 其它
DNA提取的几种方法
非染色体DNA的提取 ➢ 质粒DNA的提取
• 碱裂解法 • 煮沸法
➢ 线粒体、叶绿体DNA的提取 • 差速离心结合SDS裂解法
基因组DNA-CTAB法
CTAB法原理(植物DNA提取经典方法)
➢ CTAB(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十六烷基 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 并与核酸形成复合物。
➢ 该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mol/L NaCl)是可溶的,通 过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多糖、酚类等杂质后加入乙 醇沉淀即可使核酸分离出来。
Hale Waihona Puke 基因组DNA-SDS法SDS法原理
➢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去垢剂,在高温 (55~65℃)条件下能裂解细胞,使染色体离析,蛋白 变性,释放出核酸;
➢ 用多糖水解酶将多糖降解。
➢ 在提取缓冲液中加一定量的氯苯(1/2体积),氯苯可 以与多糖的羟基作用,从而去除多糖 。
核酸分离、纯化
多酚的去除:
➢ 在抽提液中加入防止酚类氧化的试剂:β-巯基乙醇、 抗坏血酸、半胱氨酸、二硫苏糖醇等
➢ 加入易与酚类结合的试剂:如PVP、PEG(聚乙二醇),它 们与酚类有较强的亲和力,可防止酚类与DNA的结合
➢ 当用碱处理DNA溶液时,线状染色体DNA容易发生变性,共 价闭环的质粒DNA在回到中性pH时即恢复其天然构象;
➢ 变性染色体DNA片段与变性蛋白质和细胞碎片结合形成沉 淀,而复性的超螺旋质粒DNA分子则以溶解状态存在液相 中,从而可通过离心将两者分开。
质粒DNA-煮沸法
煮沸法原理
➢ 染色体DNA比质粒DNA分子大得多,且染色体DNA为线状分 子,而质粒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盐离子的去除:
➢ 70%的乙醇洗涤
核酸沉淀、溶解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 当沉淀时间有限时,用预冷的乙醇或异丙醇沉淀, 沉淀会更充分
➢ 沉淀时加入1/10体积的NaOAc(pH5.2,3M),有 利于充分沉淀
➢ 沉淀后应用70%的乙醇洗涤,以除去盐离子等
基因组DNA-其它方法
根据核酸分离纯化方式的不同有: ➢ 吸附材料结合法:
• 硅质材料
高盐低pH值结合核酸,低盐高pH值洗脱。 快捷高效。
• 低盐高pH值结合核酸,高盐低pH值洗脱。
阴离子交换树脂 适用于纯度要求高的实验。
• 磁珠
磁性微粒挂上不同基团可吸附不同的目的 物,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基因组DNA-其它方法
III.核酸分离、纯化 IV.沉淀或吸附核酸,并去除杂质 V.核酸溶解在适量缓冲液或水中
材料准备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 最好使用新鲜材料,低温保 存的样品材料不要反复冻融
➢ 提取血液基因组DNA时,要 选择有核细胞(白细胞)
➢ 组培细胞培养时间不能过长, 否则会造成DNA降解
➢ 含病毒的液体材料DNA含量较 少,提取前先富集
➢ 当加热处理DNA溶液时,线状染色体DNA容易发生变性,共 价闭环的质粒DNA在冷却时即恢复其天然构象;
➢ 变性染色体DNA片段与变性蛋白质和细胞碎片结合形成沉 淀,而复性的超螺旋质粒DNA分子则以溶解状态存在液相 中,从而可通过离心将两者分开。
DNA提取的基本步骤
I.材料准备 II.破碎细胞或包膜-内容物释放
➢ 针对不同材料,选择适当的裂 解预处理方式:
• 植物材料--液氮研磨 • 动物组织--匀浆或液氮研磨 • 组培细胞--蛋白酶K • 细菌--溶菌酶破壁 • 酵母--破壁酶或玻璃珠
➢ 高温温浴时,定时轻柔振荡
➢ 菌体量适当
➢ 培养基去除干净,同时保证菌 体在悬浮液中充分悬浮
➢ 变性的时间不要过长(5分钟), 否则质粒易被打断
➢ 使用处于对数期的新鲜菌体 (老化菌体导致开环质粒增加)
➢ 培养时应加入筛选压力,否则 菌体易污染,质粒易丢失
➢ 尽量选择高拷贝的质粒,如为 低拷贝或大质粒,则应加大菌 体用量
➢ 菌株不要频繁转接(质粒丢失)
细胞裂解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 材料应适量,过多会影响裂解, 导致DNA量少,纯度低
前言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DNA和RNA, 是最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是分子生物学研究 的主要对象,因此核酸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 验技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 。
内容
第一部分:D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第四部分:RNA提取及其RT-PCR常见 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