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导学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班语言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班语言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和唱儿歌,让学生了解“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意义。
2.通过模仿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制作手工,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一份故事大纲:《相亲相爱一家人》2.一个小组讨论问题的道具:一个话筒3.制作手工所需材料:彩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意义,知道家庭成员之间我们应该互相关爱。
”第二步:讲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向学生讲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故事大纲,让学生对故事中的相关角色和情节有所了解。
第三步:唱儿歌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唱儿歌《一家人》。
在歌曲中强调亲情、友情和互助精神。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话题进行讨论。
提醒学生使用话筒,轮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
第五步:制作手工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幅“我和家人”的手工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靠和支持的关系。
第六步: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手工制作成果,加深学生对“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手工制作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发放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在本次教学中的感受和建议。
注意事项1.在讲述故事和唱儿歌时,要简单易懂,让学生轻松理解。
2.在小组讨论中,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让其中某个学生独占对话的时间。
3.在制作手工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操作。
初二上册政治《相亲相爱一家人》教案范文五篇

初二上册政治《相亲相爱一家人》教案范文五篇我爱我家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
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
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一.爱的回忆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
再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辨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无悔的爱活动内容:让学生填写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另外,讨论两个问题:“说说自己家中贡献的人是谁,要说出具体理由”和“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听”。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一要让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通过填写体会父母的贡献;二要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渗透在家尽责的教育;三是说说家人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四是找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不限于教材表格中所列的项目,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家中的事,凡学生能做的,要鼓励学生做,这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有助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亲情,与父母更好地沟通。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会》第一节《相亲相爱一家人》。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成员及其称谓,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家人交流,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与家人礼貌交流的习惯,增进家庭亲情。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庭成员称谓的正确运用,礼貌用语的熟练使用。
教学重点:家庭和谐的认识,关爱家人的情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场景挂图、礼貌用语卡片。
2. 学具:家庭作业本、彩色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场景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并介绍自己的家人。
2. 教学家庭成员称谓(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庭成员图片,教授学生各种家庭成员的称谓,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礼貌用语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礼貌用语卡片,教授学生礼貌用语,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使用礼貌用语与家人交流。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例题:“小明的妈妈叫阿姨,小明的爸爸叫什么?”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并解释原因。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家庭作业本,让学生根据练习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家庭和谐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相亲相爱一家人》2. 板书内容:(1)家庭成员称谓(2)礼貌用语(3)家庭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称谓,并介绍他们的职业。
(2)用礼貌用语编写一段与家人的对话。
(3)画一幅家庭和谐的场景。
2. 答案:(1)示例:爸爸:工程师;妈妈:教师;哥哥:学生。
(2)示例:妈妈,您辛苦了!请喝水。
谢谢宝贝,你真懂事!(3)略。
人教版初中政治导学案《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希望中学政治学科八年级上导学案序号:6 主备人:梁学英时间:审核人:负责人: 班级:姓名:小组:组号:师评: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一、【学习主题】(1分钟)1、善与父母相沟通。
2、激情投入,认真倾听。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研指导(内容·学法·时间16分钟)互研策略(内容·形式·时间10分)展研方案(内容·方式·时间15分钟)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比一比谁总结的知识点比较全、比较好)【自研导学1】善与父母相沟通在家庭交往中我们感受父母的爱,向父母奉献爱心,化解矛盾和冲突。
探讨向父母奉献爱心,与父母相互沟通的良策是非常重要的。
思考: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有哪些?①两人小对子:品尝对方自研成果,并评定等级。
互测自研自探成果②五人互助组:小组同学围绕在小组长周围针对疑难展开讨论。
重点讨论议题:、怎样与父母交往才能快乐起来?、③十人共同体:A. 教师主持,组长抽签,明确展示顺序。
B. 组长主持展示方案的制定,分配任务,组员辅助并配合。
C. 做好展示预演,准备精彩展示。
D.培辅要扎实有效展示单元一回想一下,进入初中后,你对父母的批评和劝导都接受了吗?有没有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有,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一、自研自探成果呈现:1、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有哪些?(25页)2、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危害?【自研导学2】与父母交往三字经你有哪些与父母沟通的好方法呢?思考:与父母沟通的窍门有哪些?研读:教材26—27页分析:1、分析与父母沟通的窍门?研读与父母交往三字经;27页最后一段相关链接内容。
勾画:结合文本25—26页内容在书中勾画答案。
展示单元二阅读27页材料分析团结寺的和尚为什么都很快乐?并谈谈“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对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会》,详细内容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及家庭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家庭成员的称呼,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成员的称呼及简单描述家人的语言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特点,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挂图、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人称呼。
1.2 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 例题讲解(10分钟)2.1 教师通过PPT展示家庭成员,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家人特点。
2.2 教师示范描述家人,如:“我的爸爸很高,眼睛很大,他很爱我。
”3. 随堂练习(10分钟)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选择一位家人进行描述。
3.2 学生相互分享描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小组活动(10分钟)4.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进行观察和描述。
4.2 各小组展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相亲相爱一家人》2. 内容:① 家庭成员称呼② 描述家人特点③ 热爱家庭,尊敬长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位家人,用画笔和简单的文字描述他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选择的家人是妈妈。
妈妈长得很漂亮,头发黑黑的,眼睛亮亮的。
她每天都很关心我,给我做好吃的饭菜。
我很爱我的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描述家人时语言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今后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更多指导。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2篇)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相应特征。
2.愿意参与儿歌的朗诵。
3.懂得关爱家人。
教学准备:家人大图片一套、钢琴曲、《让爱住我家》、装饰好的娃娃家情景。
地垫。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围坐地垫)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间漂亮的房子,宝宝们快看,这座房子多漂亮,这会是谁的家呀?(出示房子图,幼儿自由猜测)(二)看图片,了解家庭成员及他们相应的特征。
1.以娃娃的口吻说:我叫琳琳,这是我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请你们到我家看看,我家有谁?了解家庭各成员的特征。
做敲门状,提问:家里有人吗?(出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图片)2.欣赏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看图片,以琳琳的口吻说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讨论相亲相爱的含义。
小结:相亲相爱就是你关心我,我关心你,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
(老师找一位幼儿拥抱)小朋友也赶快找个好朋友去相亲相爱吧。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3.老师:老师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小朋友一起听听我家有谁呢?(老师完整说儿歌。
)(四)回忆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提问:你们家有谁?(幼儿学说儿歌),平时他们会为你们做些什么事?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们真好,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三)学习关爱家人1.提问:你想为家人做些什么事?2.模仿给家人做事情。
给家人叠衣服。
(个别式)随节奏感强的音乐做动作: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奶奶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帮家人做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班语言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2)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学目标】1. 能够听、说、读、写并理解以下词汇:相亲相爱,家人,开心,欢乐,快乐,友好,幸福,团结。
2. 能够听懂并理解与家人相关的简单对话,并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回答。
3.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子,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和愿望。
【教学重点】1. 相关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相亲相爱一家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会》,详细内容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和体会家庭的温暖,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知道家庭成员的称谓,认识家庭中的亲情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生活场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懂得关爱家人,学会与家人分享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场景。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感受家庭温暖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照片、家庭生活场景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生活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讲解(10分钟):展示家庭成员照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学习用词语描述家人。
播放家庭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3. 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我的家庭”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家庭生活。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我的爸爸”为例,讲解如何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家人。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自己的家人,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相亲相爱一家人》2. 板书内容: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家庭生活场景:一起吃饭、一起游玩、一起学习等描述家人的句子:我的爸爸很高,我的妈妈很温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作业要求:用绘画和文字的形式描述自己的家庭,至少包括家庭成员和一项家庭活动。
2. 答案示例:画一个三口之家,标注爸爸、妈妈和我,旁边写上“我们一起去公园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关注幼儿在语言表达、家庭认识等方面的进步,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导学案家,温馨的港湾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谢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苦,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力量:增加感受父母爱的力量,力所能及的扶助父母的力量.学问:1、熟悉家的含义,家的幸福所在。
2、懂得父母对子女所起的作用,不忘父母哺育恩。
教学重点:熟悉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教学难点:懂得怎样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
基础学问:一、家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二、为什么不忘父母哺育恩?三、为什么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四、你认为孝敬父母应怎样做?迁移应用,训练技能自学完课本后,同学们自主完成技能训练题,有时可只写思路,对做题中遇到的拦路虎,要尽量克服困难,独立解决,但一些对本人来说难度较大的问题,需争论解决的,要留意随时用红笔做好标记.做题过程中,要留意题型和解题规律的摸索。
一、同学看课文p3—4图,体会图中的含义,写出一些描述家庭温馨场面的奇妙词汇。
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家庭温馨的一件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共享。
最终归纳家的含义。
二、阅读p5故事,争论:在大增成长的道路上,母爱起到了什么作用?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三、阅读p6材料,思索并争论:父母哺育了我们,我们应怎样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呢?说一说:自己在家里为父母做了什么?完成p8《我可以这样孝敬父母》合作释疑,展现提升小组长先组织成员一对一面对面争论,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展现到黑板上,由其他小组关心解决,同学们要总结好解题方法和技巧。
总结巩固,体会亲情总结本节课运用的方法规律,形成学问网络结构。
全体努力,巩固好基础学问。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也知道如何回报父母,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的事。
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艰辛,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力量: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冲突,提高与父母公平沟通的力量。
学问:1、熟悉影响与父母沟通的缘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导学案相亲相爱一家人
[ 2011-6-23 9:22:00 | By: 李妍(政治) ] 复习课导学案
第七课相亲相爱一家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的积极情感。
2、能力:培养学生与父母之间理解与沟通的能力。
3、知识:使学生知道父母给与了自己生命,父母抚养教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1)重点: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积极情感。
(2)难点:懂得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任务一:知识体系建构
任务二: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
故事发生在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来探望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仁,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无语,擦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多少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再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的人当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①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②说一件父母为你做的令你感动的事。
③今后我们应怎样报答自己的父母?
任务三:
信件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觉得自己家的空间变小了,难道是我的个子长高了,才感到家里的天花板给了我一种压抑感?我说不清为什么,反正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毫无自由。
父母与我朝夕相处,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
他们对我总是斥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我和他们之间的隔阂。
现在我和父母要么互不搭理,要么就是激烈的争吵,我该怎么办呢?
——苦恼的女儿
信件二:女儿是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中长大的,可她上了初中以后,与我们的交谈逐渐减少了,问她学校了的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
平日里,我们叫她往东,她偏要往西;我们认为是美的,她都嗤之以鼻;我们认为丑的她都津津乐道。
原来那个依偎在我们身边的女儿到哪里去了?难道这就是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换来的结果吗?
——伤心的父母
(1)、实话实说:我们与父母的沟通有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具体说说看?
(2)、结合材料中父母伤心、女儿苦恼的原因谈谈是什么使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哪些因素在阻碍着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呢?)
我的收获:
达标检测:
(1)下列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感谢父母的方式,其中我们中学生不能提倡的是()
A.给父母洗一次脚
B.帮父母做家务
C.给父母买一份昂贵的礼品
D.在生活中照顾父母
(2)下列同学的话中,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关心的有()
①“我的妈妈需要我好好学习,成绩好了是最好的报答,现在不需要我做什么别的事。
”②“抚养我是父母的责任,我喜欢的、我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给我买。
”
③“我知道父母想跟我聊聊,可是我学习实在太忙了,哪有时间闲聊啊?”④“放学后我应该尽快回家,晚了会让爸爸妈妈担心的。
”
A.①②③④
B.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唐朝孟郊的这首诗启示我们()
A、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D、不尊敬父母是违法的。
(4)、"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家人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这说明家是()
A、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
B、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C、一个温馨的港湾。
D、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
(1)C (2)B (3)ABC (4)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