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常识内容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一、古建筑的概念和分类古建筑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时期,以木材、砖石、土坯等为主要材料所建造的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古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多种类型。

1. 宫殿:宫殿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具有严肃庄重的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

故宫、颐和园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

2. 寺庙:寺庙是用于修行、祭祀和礼佛的地方,古建筑中的寺庙建筑有着独特的佛教建筑风格。

例如,少林寺、灵隐寺等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3. 园林: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独特建筑形式。

中国的园林建筑以精美的布局、精巧的缀饰和亲近自然的理念而闻名。

拙政园、留园等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建筑。

4. 民居:民居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是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南方的四合院、北方的院落式建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二、古建筑的主要特点中国古建筑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注重用木材搭建结构,以榫卯连接,减少使用钉子和刺槽的方法。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古建筑在地震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2. 形式美:古建筑注重形式美,强调对称、谐调和比例。

从整体上看,古建筑呈现出庄重、稳重和谦逊的美感。

3. 装饰艺术:古建筑装饰艺术极其精湛,主要体现在雕刻、彩画、瓦片等方面。

雕刻精美的柱子、漫画精细的壁画、彩瓦上的图案等,都是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4. 自然融合:古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注重自然景观的利用。

建筑中常常有庭院、花园、假山等景观,使得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三、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中国古建筑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品,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下面介绍几座代表性的古建筑: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建于明代,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精品】古建筑知识

【精品】古建筑知识

【精品】古建筑知识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

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

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

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1/ 3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

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

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

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

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

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

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二、屋顶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

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

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

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

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收集资料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收集资料
49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谈到我国木构架建筑的基本特点,必须要 涉及的就是“斗栱”。
50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包括其方法、 取材、形制、用料等问题,主要是依照 当时所使用的“法式”、 “做法”及 “定制”等来决定的。其中被官方认定 并颁布的有宋代的《营造法式》、明代 的《营造飞式》、清代工部的《工程做 法则例》等,而民间个别工匠按个人经 验总结成书的有《木经》等。
2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北京典型的四 合院住宅,可 以说是一个中 国封建大家庭 在建筑上的缩 影
3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4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在原始社会里, 我们的祖先从穴 居、巢居开始, 逐步地掌握了一 些营建房屋的技 术,并利用天然 材料。如木材、 石材等,创造了 原始的木架建筑, 形成了最早的房 屋。
57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由此看来,我国古建筑的结构和 构造技术的“标准化”、“模数 化”倾向,与几千年后西方现代 建筑的倡导者勒·柯布西埃所提倡 的“工业时代的建筑应该标准化 和模数化”观念,倒有很大的不 谋而合之处。
58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二)基本外形 一般说来,我国这种木构架建筑的体 形基本分为三大部分,即屋顶、屋 身(柱墙)、台基。所以看一般宫殿的 外观,通常是在巍峨的屋顶下,红 色的墙面承座在层叠高大的台基上。
52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以我国古代建筑坡屋顶的结构为例,由于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坡屋顶形式,其基 本结构的做法就比较关键了。“举架”就 是屋顶坡面曲线的做法(宋称“举折”), 这种曲线是由于梁的不断加高、檩子的不 断上升而形成的。在清式建筑木构架的做 法中,檩子之间的水平距离基本都相同, 各举架的高度都有一定的规定,一般视建 筑物的进深和屋面材料而定,如五檩举架 为五举、七举,七檩举架为七举、九举等 等。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常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常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2)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3)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主要起支撑屋顶、连接柱子和梁的作用。

(4)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规模、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1)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

(2)寺庙建筑: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

(3)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

(4)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
(1)彩画: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梁、枋、斗拱等部位。

(2)雕刻: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门窗、栏杆等部位。

(3)琉璃瓦: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屋顶。

(4)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基座、栏杆等部位。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2)礼制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礼制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一、古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村落。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建筑逐渐由简单的茅草屋演变为复杂而精美的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形式。

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建筑、古代城邦建筑、封建建筑和宫殿建筑等阶段。

二、古代建筑的特点1. 结构稳固: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石结构或砖石混合结构,结构稳固,能够抵御地震和风雨侵袭。

2. 巧妙设计:古代建筑注重设计的巧妙和精细,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布局的精心设计,使建筑具有美感和实用性。

3. 丰富装饰:古代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采用雕刻、彩绘等工艺,使建筑更加美观华丽。

4. 尊重自然: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借鉴自然景观,融入山水、湖泊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三、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1. 明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及其皇后的陵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2.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面积广阔,建筑气势宏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

3.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修建的皇家园林,以其精致的建筑和美丽的景色闻名于世。

4.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古代佛教寺庙大慈恩寺的塔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唐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四、古代建筑的分类1. 宫殿建筑: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有故宫、颐和园等。

2. 庙宇建筑:古代庙宇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代表有承德避暑山庄、嵩山少林寺等。

3. 园林建筑: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形式,代表有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4. 城墙建筑:古代城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有西安城墙、南京城墙等。

五、古代建筑的传承与保护为了传承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中国政府和各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开展古建筑的考古研究和保护修复工程,推动古建筑的利用和开放,提高公众对古建筑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
五代:主要建筑有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州闸口白塔、灵隐 寺双石塔、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俶塔等。
宋: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清明上河图)。砖 石建筑主要有: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开封祐国寺塔、泉 州开元寺双塔(48M)、泉州万安桥(540M)。
辽: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我国唯一的木塔, 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5
河南郑州 大河村 F1-4房屋
遗址 6
2、夏、商、周时期 在夏代出现夯土建筑的基础上,商代发展出高台夯土 建筑和殿堂建筑,商朝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 和陵墓;到西周,发展成中轴对称式的四合院建筑,加 之瓦的发明,三合土的应用,排水设施的构成等,简单 的木构架经不断改进,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西周以后,春秋时代营建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 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战 国时,城市规模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出现了砖和 彩画。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中, 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的许多重要建筑制度。
41
山西榆次城隍庙
42
山西榆次县衙班房
43
就单体建筑而言, 主要类型有楼阁、 宫殿、堂、亭、 廊、轩、榭、斋、 馆、舫、门、桥、 塔等。
楼阁:是两层以 上的多层建筑。 通常将带有平座 的楼称为阁。

宫殿:一般是建筑中的最高等级,位于中轴 线上最显要的位置。宫也可指大小建筑群, 如故宫、坤宁宫。
宋《营造法式》
38
清 工 部 工 程 做 法
39
清《营造法原》
40
按式样,可分为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又称殿式建筑,指宫殿、官署、 庙宇及府邸中的主要殿堂;其建筑规模 较大,可以是由多进院落及附属建筑等 构成的建筑组群;建筑内部结构宏伟, 有梁架、斗栱、彩绘等。小式建筑指上 述建筑中的次要房屋及一般民居等,规 模较小,多为单列多开间,结构上以穿 斗式梁架为主。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节概述我国---以木构架为主;外国---以石料为主。

一我国古建筑发展演变1 商代:木构架已形成2 秦汉阿房宫:屋顶、屋身、台基3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寺庙、塔、石窟建筑。

例如:河北赵县安济桥(605~617)隋李春河南登封嵩岳寺塔,15层密檐塔,现存最古老的塔(532)北魏4 唐代---五代十国---宋元:古建筑发展的成熟期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架(857)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最早的木塔,高66.6米(1056)辽代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现存最早的观象台,元代5 明清: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例如:天坛,故宫,颐和园,明陵二特点民族风格1 南方:墙、屋面薄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观轻巧2 北方:墙厚,屋面重,用料粗壮,外观厚重3民族特点,等级制度:1)屋顶---- 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开间------11、9、7、5、33)色彩-----金、黄、赤、绿、青、兰、黑、灰、白宫殿民居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一、建筑外形1、屋顶----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屋身-----木构架,柱承重,墙不承重3、台基-----普通石台基,须弥座台基(做成多层雕刻丰富),栏杆,台阶二、建筑结构的特征1、木构架-----穿斗式:用穿枋把横向柱串联形成屋架;用斗枋把纵向柱联接形成框架台梁式:柱上搁梁,逐层缩短、加高,梁上搁柃条,柃条上排缘条,形成屋面举架做法2、斗拱------结构、装饰都起重要作用,是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跳出的屋檐重量传给柱子,其组成为:升、斗、拱、昂、翘、坐斗3、单体建筑特点---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真实(暴露结构,有利于通风、维修)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于艺术加工如: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上下端有收缩如梭形卷杀----拱端切削成柔美曲线外形三、建筑群体布局特点-----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都面向院子。

中国古建筑知识汇编

中国古建筑知识汇编

中国古建筑知识汇编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份中国古建筑的知识汇编,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概述1.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从那时起,中国人就开始建造独特的建筑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

2.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特点包括风雨廊架、宏伟的屋顶、精美的彩绘、传统的工艺和独特的结构等。

3.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中国古建筑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墓葬和民居等。

每种建筑都展现了不同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二、宫殿建筑1. 故宫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2.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北京的西郊。

它是一座由山水园林和宫殿建筑组成的皇家花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三、寺庙建筑1. 法门寺法门寺是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它建于公元68年,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

法门寺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2. 洪崖洞洪崖洞是重庆市一座著名的道教寺庙,也是重庆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它位于崖壁上,建筑主体几乎全部依附于山体,给人一种悬空而建的感觉。

四、园林建筑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人间仙境”。

它以小巧玲珑的布局、精巧的建筑和精美的景观闻名于世。

2. 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皇家园林。

它曾经是中国最宏伟的园林之一,但在19世纪末的英法联军入侵中被烧毁,如今只剩下了一些残址。

五、墓葬建筑1.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帝王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部。

它包括了13座皇家陵墓和一座神道,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常识内容(建筑师辅导)
中国古建筑常识内容
一、城市
都城的制度。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匠人》。

中国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①隋大兴城(唐长安城);②北魏洛阳城;③明、清北京城;④元大都;⑤隋、唐洛阳;⑥明南京城;⑦汉长安城。

中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中国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址变迁图(应会默画)。

元大都是与周礼考工记王城之制最接近的。

列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城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放型,沿街设市,沿巷建住房。

二、宫殿
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宴会。

外朝I 治朝I 内朝
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I I
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

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声,晋、南北朝(北周除外)均行东西堂制。

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隋、唐的三朝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

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

唐代宫殿雄伟,尺度大。

大明宫主殿含元殿建于龙首原上,前有长达75m的龙尾道。

麟德殿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约为清太和殿的3倍。

宋代宫殿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

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形殿。

轴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

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影响,用多种色彩的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建叠顶殿,棕毛殿,畏吾儿殿,石造浴室等。

明、清紫禁城宫殿(应做全面了解)。

三、坛庙
坛。

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庙。

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大祭,皇帝亲自祭祀。

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

望祭,不设庙,只朝所祭方向遥祭。

圃丘。

祭天的坛。

天坛(应了解其历史概况,默绘其总平面示意图,指出其设计成功之处)。

孔庙(应了解孔庙布局的特点)。

四、陵墓
四出羡道。

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封土。

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体。

方上。

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中国已知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一块铜板兆域图。

兆域。

墓地的界址。

黄肠题凑。

汉代帝王陵制,用柏木段垒成墓室,柏木心为黄色,木段头皆朝内,故称。

陵邑。

汉陵各设陵邑,即小城市。

迁各地豪富及前朝官吏来居住,名为守陵,实是强干
弱枝,便于管理统治。

唐代陵墓。

“因山为穴”(以乾陵为例,了解其布局特点)。

五音姓利。

阴阳堪舆术先按姓分屑五音(宫、商、角、徵、羽)而择地不同。

宋代国姓赵,属角音,墓地要“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故宋陵由高向低而建。

明十三陵。

选址、布局、单体建筑均具很高水平。

五、宗教建筑
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

明、清佛寺建筑典型布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另附各种院。

佛教四大名山:①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②四川峨眉山(苷贤);③安徽九华山(地藏);④浙江普陀山(观音)。

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山东崂山,陕西华山。


道教建筑之特点:①以“宫”、“观”、“院”等命名,不以寺称;②所奉神像蓄发长鬚,穿中式衣袍;③不以塔为膜拜对象;④常有洞天福地等园林布置。

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特点:①不供偶像;②设朝圣地麦加朝拜的龛;③不用动物图像做装饰,用可兰经文、植物及几何图案做装饰;④设有邦克楼,望月楼,浴室等。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寺:①广州怀圣寺(俗名狮子寺);②泉州清净寺(俗名麒麟寺);③杭州真教寺(俗名凤凰寺);④扬州仙鹤寺。

舍宅为寺。

南北朝盛行的社会风尚。

致仕之人舍出住宅作佛寺,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

最具代表性的著名古建筑(应记其地点、年代、特色):
(1)佛光寺东大殿——山西五台,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建,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

(2)南禅寺大殿——山西五台,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建,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3)隆兴寺摩尼殿——河北正定,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建,四出抱厦,山面朝前。

(4)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结构合理。

(5)晋祠圣母殿——山西太原,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殿前有鱼沼飞梁。

(6)永乐宫——山西芮城,元中统三年(公元1264年)建,殿内壁画极珍贵。

(7)清净寺——福建泉州,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70年)重修,保持外来影响。

(8)布达拉宫——西藏拉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重建,最大的喇嘛教寺院。

(9)席力图召——内蒙呼和浩特市,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建,汉藏混合式喇嘛庙。

中国佛塔的五种主要类型(举例、绘示意图):
(1)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2)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见图3-6);
(3)单层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
(4)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
(5)金刚宝座式塔——北京大正觉寺塔。

其他名塔: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宋塔,现存最高的砖塔,高84m;
河南开封祜国寺塔——宋塔,俗称铁塔,是第一座砌琉璃面砖的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宋塔,是现存最高的石塔;
南京报恩寺琉璃塔——明建,已毁,被当时誉为世界建筑七大奇迹之一;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造型华丽,是塔的一种类型,也可视为金刚宝座。

石窟寺。

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形佛寺。

著名石窟寺: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

六、住宅
了解古代住宅依靠的间接资料:文献,图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明器。

传统住宅的主要类型:
(1)庭院式——是中国传统住宅的主要形式,包括多种形态,如:四合院,四水归堂,一颗印,大土楼等。

(2)窑洞式——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等黄土层厚的地域,有靠山及平地窑。

(3)毡包——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是牧民移动式房屋。

(4)碉房——藏族的住房
(5)干阑——分布于少数民族地区,是生活层架空,以利防潮、防虫蛇野兽的木构房屋,如广西壮族的麻栏,云南傣族的竹楼等,
现存明代住宅:在山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均有遗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