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基本安全培训课件
海员船员基本安全个人求生知识讲座课件

在海上求生中,由于求生者处在一种极其危险的环境中,他们会经历各种意 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求生者往往会产生各种悲观和恐惧,甚至是绝望的情绪。
第三节 海上求生的要素
一、海上求生
当船舶发生海难不得不弃船求生时,船员利用船舶配备的救生设备,运 用海上求生的知识与技能,克服海上的危险与困难,延长海上求生的时间, 直至脱险获救,这一过程称为海上求生。
当船舶发生海难时,由于人员、设202备1071年或7年1环月1月境5日5等日 原因致使未能将遇险信息及时有 效的发送给附近的船舶、飞机或岸基,或受狂风、急流等恶劣天气影响,使得救生 艇筏漂离出事地点,从而导致艇筏上人员没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表明其所在位置 而延误或失去获救的机会。
第二节 海上求生面临的危险
✓ 清楚地知道各种救生设备在船舶上的配置情况; ✓ 熟练掌握船舶各种救生设备及其属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 能正确进行船舶救生演习并掌握弃船求生信号; ✓ 掌握弃船时应采取的措施; ✓ 掌握海上漂流待救中福福的建建船求船政生政交知交通通识职职和业业学技学院能院书以书记及记被张张救海海助明明时的注意事项; ✓ 了解和掌握荒岛求生常识; 2021071年7年1月1月5日5日 ✓ 锻炼受训者海上求生的意志,增强海上求生时的生存信心。
五、晕浪
弃船后,求生者在救生艇、救生筏内晕浪也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即使是航海 经验丰富的海员也可能会有晕浪的不良症状。
六、受伤或疾病
若人员在海上求生过程福福建中建船受船政伤政交交或通通患职职业病业学,学院由院书于书记往记往张张无海海明法明得到及时救护治疗,部 分伤病人员还会因此丧命,并且受伤2和0210疾71年7病年1月1更月5会日5日严重地动摇求生者的求生意志。
第三节 海上求生的要素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

4. 基本安全知识4.1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4.1.1 船舶应急反应4.1.1.1 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
1.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
2. 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当各项堵漏器材准备妥当后,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
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置处于下风侧。
3. 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
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
4. 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
4.1.1.2 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2.1. 自力脱浅a. 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置b. 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c. 一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
2.2 外援脱浅a. 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 拖轮作业c. 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4.1.2 防止污染水域环境4.1.2.1 防止油污染4.1.2.2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4.2 船舶防火与灭火4.2.1火灾及分类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课件

4.基本安全知识4.1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4.1.1 船舶应急反应4.1.1.1 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
1.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
2.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臵,当各项堵漏器材准备妥当后,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
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臵处于下风侧。
3.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1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
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
4.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
4.1.1.2 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2.1. 自力脱浅a.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臵b.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c.一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
2.2 外援脱浅a.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拖轮作业c.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4.1.2 防止污染水域环境4.1.2.1 防止油污染排放区域排放标准内河不大于 15mg/L 沿海距最近陆地 12 n mile 以内不大于 15mg/L 距最近陆地 12 n mile 以外不大于 100mg/L4.1.2.2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排排放区内河沿海域放物塑料制品禁止排放禁止排放漂浮物禁止排放距最近陆地 25 n mile 以内食品废弃物及其它禁止排放未经粉碎的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n 垃圾mile 以内排放;经粉碎、颗粒直径小于 25 mm时,在距最近陆地 3nmile以内禁止排放4.2 船舶防火与灭火3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
《船舶安全管理》课件

事故预防
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控 系统,一家航运公司成功减少事 故发生率
危险品管理
一艘油轮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确保 危险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应急响应
一艘邮轮成功应对了一次火灾事 故,保护了船上所有乘客和船员 的安全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考核与改进
1 内部审核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船舶安全管理》PPT课 件
船舶安全管理的定义和意义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
责任与领导
明确船舶安全管理的责任和领导体系,确保高层关 注
培训与教育
提供培训和教育,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政策与流程
建立和传达船舶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流程,确保一致 性
审核与改进
定期审核和改进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有效性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流程
1
风险评估
识别和评估船舶安全风险,制定适当的控制
资源配置
2
策略
确保船舶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设备来应对风险
3
安全培训
为船员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
1 标准化操作
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2 技术支持
利用最新的船舶安全技术和设备提供支持
3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和改进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效果
2 客户反馈
倾听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3 持续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和反馈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总结与展望
总结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船舶安全 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持续不断的 努力和改进
现状分析
上船安全培训

上船安全培训目录CONTENTS•引言•船舶基本安全知识•船员职责与操作规范•海上安全防范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总结与展望01引言通过培训,使船员了解船舶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规,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促进航运业发展通过培训,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保障船员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船员的安全素质,促进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030201培训目的和背景涵盖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规。
培训范围包括船长、驾驶员、轮机员、水手等船舶各岗位的船员。
培训对象培训范围和对象02船舶基本安全知识船体结构船舶由船壳、船体、甲板等部分组成,船壳是船体的外部结构,船体内部包含各种舱室和设备,甲板是封闭或开放的船面,提供船上人员活动空间。
主要设备船舶配备各种设备,如推进器、舵机、锚机、系泊设备、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导航设备等,以满足船舶航行、停泊、救援等需求。
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航行规则航道规则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需遵守航道规则,包括航道的宽度、水深、流速等限制,以及航行中与其他船舶的避让规则。
信号规则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需通过信号进行沟通,包括灯光信号、旗号信号、音响信号等,以及遵守相应的信号规定和国际礼仪。
航行值班船舶航行值班是保障船舶安全的重要措施,包括船长和船员的值班安排、交接班程序、值班注意事项等。
船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碰撞、火灾、人员落水等,需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发出求救信号、组织船员进行救援等。
船舶应急处理紧急情况处理03船员职责与操作规范船长必须时刻掌握船舶的各项操作,包括船舶的航行、停泊、装卸货物等,确保船舶在安全状态下航行。
确保船舶安全航行船长有责任确保船员的安全,包括正确安排船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及及时处理船员遇到的问题。
维护船员安全船长负责管理船舶的各项事务,包括维护船舶设施、管理物料和供应品、协调与港口当局和其他船舶的沟通等。
管理船舶事务大副是船长的助手,负责协助船长处理船舶的各项事务,包括航行安全、货物装卸、船员管理等。
船舶驾驶人员安全培训教材

船舶驾驶人员安全培训教材船舶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操作对船舶驾驶人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船舶操作的安全性,对船舶驾驶人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安全培训是不可或缺的。
本教材将介绍船舶驾驶人员安全培训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对常见紧急情况的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船舶驾驶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船舶驾驶人员是船舶的“驾驶员”,他们负责航行安全和船舶运营。
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船舶驾驶人员的职务、职责和义务,包括对船舶的操作、导航和通信的要求,以及船舶规则和法规的遵守等。
二、船舶安全操作本教材将详细阐述船舶安全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包括:1. 船舶上的基本设备和设施介绍,如舵、操纵台、通信设备等;2. 船舶的起锚、停泊、锚泊等操作步骤和技巧;3. 船舶的航行规则和注意事项,如避免与其他船只碰撞、遵守航道规定等;4. 船舶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安全操作方法,如风力大、浪高等;5. 船舶的安全停靠、缆绳系泊和擦碰防护。
三、应急情况处理在船舶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火灾、意外事故等。
船舶驾驶人员需要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技巧。
本部分将介绍船舶驾驶人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包括:1. 火灾事故的处理,如火灾报警、灭火器的使用等;2. 漏油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3. 污染物泄露的处理措施;4. 人员伤亡事故的急救方法和紧急求援手段。
四、船舶安全管理良好的船舶安全管理对于船舶驾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部分将介绍船舶安全管理的相关要点,包括:1. 船舶的维护保养和巡检;2. 船舶设备和设施的定期检修;3. 船舶操作记录和报告的编写;4. 船舶废物和污染物的处理和处置。
五、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船舶驾驶人员需要熟悉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以确保船舶操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本教材将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和说明,以便船舶驾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六、案例分析与讨论本部分将提供一些实际的船舶事故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教材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教材1. 介绍船员作为海上工作的从业人员,承担着维护船舶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
为了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教材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2.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船员应了解船舶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教材应涵盖船舶安全政策、职责和程序,以及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如危险物品管理、船舶事故报告和调查等。
3. 船舶生活与工作环境教材应该介绍船舶上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包括船舶结构和布局,舱室管理,船舶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与维护,以及船舶卫生和人身保护装备的要求。
4. 灭火与求生设备船员必须熟悉各种灭火设备的类型、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包括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泵等。
此外,教材还应涵盖船员如何正确使用求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艇、救生船等。
5. 污染防治与环保意识船员应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材应该强调船员在航行中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如正确处理垃圾、油污等。
此外,还应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的介绍。
6. 船舶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教材应确保船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如登船程序、货物装卸操作、船舶操纵等。
同时,还应培养船员应急处理的能力,包括火灾、漏油、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7. 人员救援与急救知识船员应具备人员救援和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材应包括人员落水和溺亡的预防措施、紧急救生手段和基本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和止血方法。
8. 通信与紧急通报船员应熟悉各种通信设备的操作和紧急通报程序。
教材应涵盖声光信号、雷达和卫星通信等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船舶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正确通报流程。
9. 安全意识培养与考核教材应强调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持续提高。
船员应了解安全文化和责任的重要性,并通过安全演习和考核来检验自身的安全水平。
结语以上是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教材的内容要点。
通过系统的培训,船员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维护船舶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做出贡献。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对于确保海上航行更加安全和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船员基本安全培训材料

4. 基本安全知识4.1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4.1.1 船舶应急反应4.1.1.1 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
1.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
2. 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当各项堵漏器材准备妥当后,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
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置处于下风侧。
3. 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
4. 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
4.1.1.2 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2.1. 自力脱浅a.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置b.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c.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
2.2 外援脱浅a.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拖轮作业c.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4.1.2防止污染水域环境4.121 防止油污染4.1.2.2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4.2船舶防火与灭火4.2.1火灾及分类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基本安全知识4.1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4.1.1 船舶应急反应4.1.1.1 碰撞应急一般船舶在碰撞前的紧迫危险阶段大多已采取停车或倒车的减速措施,当碰撞不可避免时,碰撞双方均要尽力采取减轻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的行动。
1.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不论在撞入前是进车还是已采取倒车措施,在撞入后,都应首先微进顶住对方,待对方采取防水应急措施,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倒车脱出,脱离后,应滞留在附近,一方面检查本船损伤情况,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给予对方救援,当确信对方已脱离险境可以继续航行时,本船方可离开。
2. 本船船体被他船撞入时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消除前进或后退的惯性以减少进水量,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臵,当各项堵漏器材准备妥当后,方可同意对方倒车脱出。
为保护破损部位及便于进行防水堵漏作业,应操纵船舶使破损位臵处于下风侧。
3. 堵漏与补强破损部位一经确定,应立即关闭临近舱室通道的水密门窗,采取堵漏和排水措施。
破损部位大多位于舷侧水线附近,破洞较大时,需用堵漏毯紧贴洞口以限制其进水,挂上堵漏毯后应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堵漏板或制作水泥箱,堵住漏洞,然后排除舱内积水。
5.抢滩当碰撞发生后,既不能自力航行,又难于拖航时,应果断的实施抢滩。
4.2 搁浅或触礁应急1、查明搁浅情况:船位船舶吃水周围水深及底质搁浅损伤情况潮汐、潮流气象情况推进器和舵的情况2、脱浅方法4.1.2 自力脱浅a. 沿准备脱浅的方向将脱浅用锚抛至预定位臵b. 做好主机、辅机和舵机、锚机的全面检查,全面做好用车、用舵和绞收出浅用锚的准备,c. 一般在高潮前一小时动车并配合操舵活动船身,开始绞收,并配合用车、舵脱浅应在高潮时进行。
6.外援脱浅a. 向救助船提供船舶资料b. 拖轮作业c. 利用锚、缆等停泊用具的出浅作业4.3 防止污染水域环境4.1.3 防止油污染排放区域排放标准内河不大于15mg/L 沿海距最近陆地12 n mile 以内不大于15mg/L 距最近陆地12 n mile 以外不大于100mg/L4.1.4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排放物排放区域内河沿海塑料制品禁止排放禁止排放漂浮物禁止排放距最近陆地25 n mile 以内食品废弃物及其它禁止排放未经粉碎的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n 垃圾mile 以内排放;经粉碎、颗粒直径小于25 mm时,在距最近陆地3n mile以内禁止排放4.1.1.2船舶防火与灭火4. 火灾及分类船舶是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的,因为船舶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船上人员和大量物资,存在各种可燃和易燃物质,同时又存在许多火源,如吸烟者的烟蒂、厨房用火、电气焊、静电、货物自燃、火星等。
船舶一旦失火,由于远离陆地,不易得到外部援助,自身消防能力有限等特点,使得船舶火难于控制,这将给船舶带来巨大的损失乃至沉船的恶果。
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燃烧7.、物质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又称三要素),即:可燃物:能在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
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助燃剂:与可燃物质相互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如氧气、氯气等。
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
如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辐射热等。
这三个要素不同时具备和相互作用时,燃烧就不会发生。
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燃烧不一定发生。
8.、物质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般来说,空气中的含氧量至少有16%才能维持燃烧,但闷火只需要3%的氧气,如棉花闷燃,仅需要少量氧气。
一定的点火能量;一般的可燃材料的燃烧温度在49℃-538℃之间,如润滑油在204℃时开始燃烧。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9.、燃烧的类型闪燃:可燃物遇明火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着火:可燃物遇明火产生一种持续燃烧的现象。
自然:可燃物未接触明火在一定温度时发生的燃烧现象。
如煤炭、棉花自燃。
爆炸:发生瞬间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周围扩散的现象。
爆炸类型有两种,一是由于混合气体或粉尘引起的分散爆炸,如汽油和空气混合达一定比例时发生爆炸,二是由单一化合物引起的分散爆炸,如黑火药、TNT和乳化油等。
10.、燃烧的过程热传导:热量从物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现象。
辐射:以热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
对流:依靠热微粒的流动来传播热能的现象。
2、火的分类不同物质燃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不同的,因而扑灭不同的火灾应使用不同的灭火剂,如果不了解火的特征而盲目采取行动,不仅不能及时将火扑灭,还可能导致火灾蔓延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火灾分类各国有不同的方法,我国按照国际海事组织采用欧洲共同体的火灾分类法,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11.灭火剂及灭火器的使用1、灭火方法船舶的一切防火、灭火措施都是围绕破坏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进行的,根据这一原理,船舶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法:将火与可燃物质隔开。
窒息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化学抑制(中断法):助燃游离基的破坏,即使用灭火剂渗入到燃烧反应当中去,如用卤化烃灭火。
2、灭火剂4.4 、水水的灭火作用有:冷却作用、窒息作用、稀释作用、冲击作用。
灭火对象:一般固体火灾、原油重油火灾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碱金属火灾;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火灾;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熔化的铁水、钢水;三酸(硫酸、硝酸、盐酸);高压电气装臵火灾。
水灭火注意事项:水不是万能的,注意触电、注意船舶稳性,防止船舶侧沉。
12.、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灭火作用有:窒息作用、冷却作用、隔热作用灭火对象:油类及部分可燃液体火灾灭火注意事项:溶解水的易燃液体、轻金属、水、电气火灾、可燃气体13.、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作用:窒息作用、冷却作用灭火对象:可燃液体火灾、电气火灾、甲类火火灾灭火注意事项:防冻伤、防窒息14.、干粉灭火剂灭火作用:化学抑制灭火对象: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电气火灾注意事项:轻金属不可用普通干粉扑救、防止伤害人员呼吸道15.、砂土(黄砂、干土)灭火作用:隔离窒息灭火对象:小火和镁粉、铝粉、闪光粉等固体火。
注意事项:不能扑救爆炸品火灾。
16.灭火器的使用1、手提式船用灭火器4.5 、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
类型有:MT2、MTZ7等规格。
开关方式:手轮式和鸭嘴式。
适用扑救资料、文件、贵重精密仪器,也可以扑灭少量的油类火和一般物质火灾。
使用方法: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火场,在距燃烧物2-3 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压把,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金属连接管,CO2 气化时温度可低达-4.1.5 ℃,要防止手被冻伤。
灭火时,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根部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在可燃液面上,防止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该灭火器储存环境温度以不超过40℃为宜,使用时不能时开时闭,以防喷嘴堵塞,钢瓶内CO2存量少于1/10 时要及时补充。
4.6 、泡沫灭火器内装碳酸氢钠、发泡剂和碱性水溶液。
用于B类火,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及部分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对A类火能起隔绝空气作用.注意事项:平时要防止两种药液混合;要注意疏通喷嘴;冬季要注意给钢瓶保温,防止药液冻结;装药一年后,要检查药液的有效性;对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不能使用;对轻金属使用会生成氢气;与水同时使用会破坏泡沫层使用方法:若容器内的液体着火,不要将泡沫直接喷向液面上,而是将泡沫喷到容器壁上,使其平稳地覆盖在液面上,以减少液面搅动,尽快形成泡沫层。
对于机械泡沫灭火器,使用时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对准燃烧物,使泡沫喷在燃烧物面上,将喷口对准火源根部快速而平稳的喷射。
直至将火完全扑灭。
17.、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但都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方法:(1)先到器材存放点获取手提干粉灭火器,直奔着火源,应竖直拎起干粉灭火器手柄;(2)从上风处(2—3)米接近火源后,倒臵并摇晃灭火器桶体数次,拔掉插销;一手握胶管、一手提压把。
(3)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驱动气体推动干粉由虹吸管压出,用管枪对准燃烧物,使干粉喷在燃烧物面上,手握喷嘴将喷口对准火源根部快速而平稳的喷射。
直至将火完全扑灭。
(4)干粉灭火器停用时,将手放松即自行停止注意事项:(1)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切不可平放或倒臵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2)扑救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水平扫射,并由远及近,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将火完全扑灭(3)扑救容器内火灾时,不要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液面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4)有风情况下使用,切记要在上风处接近火源使用。
(5)扑灭A类火灾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6)使用时切勿将管枪对着人体,防止粉尘伤人。
18.、卤化烃(1301、1211)灭火器由于卤化烃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我国承诺在2010年不再生产该种灭火器。
内部驱动气体一般为氮气。
19.、水型灭火器适用于A 类火,主要用于扑灭普通易燃、可燃固体等火灾,能喷雾的灭火器也可用于扑救可燃液体的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1)先到器材存放点获取手提清水灭火器,直奔着火源,在距燃烧物约10 米处,将灭火器竖直放稳;(2)从上风处(2—3)米接近火源后,拔掉保险帽;(3)用手掌拍击打开驱动气瓶的瓶头阀,这时(C O2)储气瓶的密封膜片被刺破,(CO2)气体进入筒体内,驱动气体推动清水从喷嘴射出;(4)此时应立即一只手涕泣灭火器筒盖上的提圈,另一只手托住灭火器的底圈,将喷射的水流对准燃烧物最猛烈处喷射;(5)随着灭火器喷射距离(射程)的缩短,灭火手应逐渐向着火源靠近,使水流始终喷射在燃烧处,直至将火扑灭。
注意事项:(1)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始终与地面保持大致的垂直状态,切不可横卧或倒臵使用,否则会使加压气体泄出而灭火剂不能喷射;(2)不能扑救电器设备和金属火;未切断的电气设备火灾有触电的危险。
(3)应放臵在便于取用、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
(4)有风情况下使用,切记要在上风处接近火源使用。
(5)扑灭A类火灾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6)不能灭电石火,因其遇水会生成乙炔,放热易爆炸2、移动式船用灭火器20.、可携式泡沫灭火器它包括一只能用消防水带连接于消防管系的吸入式空气泡沫管枪和一只至少能装20 升泡沫液的可携式容器(带备用容器),泡沫管枪每分钟至少产生的 1.5M 3 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