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
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南要点

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南要点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工程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
下面将介绍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南要点。
一、项目概述在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时,首先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的概述。
项目概述包括项目的名称、类型、规模、建设地点、建设目的和建设时限等。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介绍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情况,以及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二、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基线调查是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的基础。
调查内容包括陆地、水域、大气、土壤、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
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环境质量、敏感区域和敏感物种等相关数据。
同时,还需关注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评估。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进行。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模型和工具。
评价方法应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对其范围、程度、影响方式和持续时间进行预测和评估。
四、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在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后,需要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措施应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具体而有效,以保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修复。
同时,还需对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和论证。
五、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是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对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确定监测指标、采样方法和监测周期等,并提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六、社会影响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会对周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项目的社会影响,需要进行社会影响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对当地经济、生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评价结果将为项目的社会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案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案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工程项目。
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的重要性、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和管理。
一、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环境影响评价方案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自然环境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直接对象,因此评价其影响至关重要。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水质、水量、水位、土壤侵蚀等方面的变化。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实地调查、监测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手段。
2. 生态系统影响评价指标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破坏和生态平衡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物种数量、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繁殖和迁徙等变化。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生态学调查、生物指标分析和生态模型等手段。
3.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效益、灾害风险、社会稳定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水资源供需平衡、灾害风险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等。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经济学模型、社会学调查和风险评估等手段。
三、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应用和管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于决策者的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和建设方案。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用于监测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评价结果的应用和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制。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的审批和监督,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和科学。
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评价结果的跟踪和应用,及时调整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旨在充分利用水资源,提供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源。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水体的水质、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生态景观的破坏等方面。
因此,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概念和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是一种评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的方法,旨在提前预测和评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过程主要包括确定评估对象、评估标准和指标、收集和分析数据、模拟预测以及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在于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评估,可以识别潜在问题及其影响范围,提出适当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对象是指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影响:评估水利工程对附近水体水质的影响,包括污染物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
2. 水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水利工程对附近湿地、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水面面积的变化、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
3.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水利工程对周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破坏、生态平衡的失调等。
4. 生态景观破坏:评估水利工程对周围生态景观的影响,包括景观的破坏、生态连续性的中断等。
三、评估标准和指标的确定评估标准和指标是评估的依据,用于判断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在制定评估标准和指标时,应考虑当地环境规划、生态需求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1. 水质评估指标:包括主要污染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如水中悬浮物、溶解氧、氨氮等。
2. 生物指标:包括鱼类、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的监测和评估,用于判断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3. 植被指标: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物种多样性等的评估,用于评估生态景观的完整性。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
1.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水库蓄水导致水域湿地的淹没、河道改道影响沿岸生态系统等。
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
通过评价,可以准确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同时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的周边环境调查、环境敏感性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
周边环境调查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环境敏感性分析旨在确定项目对周边环境的敏感程度,从而判断潜在影响。
环境影响预测通过建立模型和模拟,对项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则是对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对项目的影响。
3.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通过专家评估、经验总结等方式判断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定量方法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集实地数据等方式对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风险。
4.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对于项目决策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
评价结果提供给决策者,可以帮助其全面了解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从而在项目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此外,评价结果还可以用于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制约条件,确保项目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项目周边环境的调查、敏感性分析、影响预测和风险评估等内容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评估项目的影响程度。
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一、引言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评估这些影响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是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xxx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xxx水利工程项目位于某某地区,旨在解决当地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项目规模包括水库建设、渠道修建和水资源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预计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1.2 评估目标本评估报告的目标是全面了解xxx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环境影响评估3.1 自然环境影响评估根据对项目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调查和研究,预计xxx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影响。
具体包括:(1)生态系统影响:施工期间,可能会破坏部分动植物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同时,水利工程的运行可能会改变水体流量和水温,对鱼类的繁殖产生一定影响。
(2)土壤质量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土地平整和开挖,对原有土壤质量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3)水资源分布影响:水库的建设和水资源调配可能会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产生影响,一些地区可能会面临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3.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具体包括:(1)就业机会:工程建设期间,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交通影响:由于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运输设备和材料,可能会对周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风险增加等。
(3)社区影响:由于项目的规模较大,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社区的迁移和重建问题,对当地社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基于上述环境影响评估,本报告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4.1 生态系统保护(1)建立生态保护区:对于受影响较大的动植物栖息地,建立生态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人为干扰。
沿运灌区水系生态服务价值GIS评估系统的实现

沿运灌区水系生态服务价值GIS评估系统的实现摘要:在建立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提出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行结合,建立了沿运灌区水系生态服务价值gis评估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查询系统、沿运灌区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系统和系统维护系统三大模块。
关键词:gis 平原河网沿运灌区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水体作为平原河网地区一种特殊生态资源,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还具有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等功能。
建立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货币化手段将平原河网水系各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量化,对提高平原河网地区人们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及促进平原河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mapinfo及其组件mapx,以及以visual basic可视化开发工具为开发平台,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合,有利于高效处理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的海量数据,可以完成平原河网各个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析,为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管理、经济发展和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1 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系统1.1评估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以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理论为基础,参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工作组的分类方法,并借鉴国内外建立河流、湿地、森林、湖泊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方法,根据国内外评估指标的选择需具有的科学性、全面性、实际可操作性、系统性、独立性、指标定量性等[1]原则,结合平原河网自身特点,建立了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将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分为提供产品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四大类,本文仅讨论提供产品服务和调节服务两项功能的评估方法。
1.2平原河网水系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1.2.1提供生产及生活用水平原河网是淡水贮存和保持的重要场所,其为人类和其它动物提供饮用水,为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发育和繁殖提供代谢用水,并为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等提供充足的水源。
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

第6期2009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No.6 Nov.2009文章编号:1000 5641(2009)06 0071 08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覃永良1, 袁 雯2(1.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南宁 530023;2.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摘要:以水量丰富但水体污染程度普遍较高的平原河网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不同功能目标下环境流量的计算要素和特征;基于动态权重法提出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的等级设定和评价标准,并利用松浦大桥周围的水文水质数据,对上海环境流量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价.本研究为实现以河流多元功能为目标的丰水地区环境流量计算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关键词:平原河网地区; 环境流量; 动态权重; 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 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07305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22) 第一作者:覃永良,男,硕士,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及GIS技术应用. 通迅作者:袁雯,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 mail:wyuan@admin.ecnu.edu.cn.犈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犪犾犳犾狅狑犮犪犾犮狌犾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犪狊狊犲狊狊犿犲狀狋犻狀狆犾犪犻狀狉犻狏犲狉狀犲狋狑狅狉犽犪狉犲犪狊QINYong liang1, YUANWen2(1.犌狌犪狀犵狓犻犠犪狋犲狉牔犘狅狑犲狉犇犲狊犻犵狀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犖犪狀狀犻狀犵 530023,犆犺犻狀犪;2.犛犮犺狅狅犾狅犳犚犲狊狅狌狉犮犲狊犪狀犱犈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犛犮犻犲狀犮犲,犈犪狊狋犆犺犻狀犪犖狅狉犿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犛犺犪狀犵犺犪犻 200062,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Thispaper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sofenvironmentalflowinplainrivernetworkareas.Byusingdynamicweight,acalculationmethodunderdifferentwaterqualityandquantitycombinationswasdesigned.TheenvironmentalflowdataofSongpuBridgeonHuangpuRiverwereusedtoassesstheenvironmentalflowsituationinShanghaiarea.Thisresearchmightpro videanewwaytounderstand,describeandcalculateenvironmentalflowguidedbymultifunctionofrivermanagement.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rivernetworkplain; environmentalflow; dynamicweight; calculationandas sessment0 引 言随着人类用水需求的激增,如何维持一个基本的流量以保障河流系统乃至地球表层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统的健康,成为众多相关学科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环境流量概念被提出,并成为协调流域不同用水需求的基本工具.澳大利亚、南非、美国和英国等国首先开展研究并逐步应用于流域和水资源的综合规划与管理.环境流量的基本含义是河流中必须保留一部分流量以满足河流自身生存和健康的需要,或者说,环境流量就是河流自身的用水需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采纳的环境流量定义为“在用水矛盾突出、且用水量可以进行调度的河流、湿地和沿海区域,为维持其正常生态系统及功能所拥有的水量”[1].近20年来,围绕如何确定环境流量,如何基于环境流量进行水资源利用的调控,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目前,公认的环境流量计算方法可分为四类,即水文学法、水力分级法、生境模拟法和整体分析法[2,3].Powell等认为环境流量是维护洪泛平原湿地生态整体性地基本要素,洪泛平原环境流量模拟应包括洪水周期、频率、深度、范围以及洪水路径和湿地核心组成部分等[4];Smakhtin等采用月径流数据建立流量过程线,根据生态保护目标确定天然径流基数,发展了环境流量评价软件[5];Nicholas针对已经被完全利用的河流,如何通过经济补偿的方法调节用户需求,以提供满足河流自身需求的环境流量这一目前环境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6].我国的环境流量研究起步较晚.关于河流基本流量的研究较多使用的是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水环境容量等概念表述.这些概念与环境流量有重合的部分,即关注满足河流、湿地和沿海区域基本功能的基本流量;也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比较而言,环境流量是以河流生态系统自身需求为主体,从河流的生态及环境功能角度出发,通过描述河流基本流量、水质及其时空变化,给出维护河流持续健康的流态.杨志峰等对黄淮海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系统研究[7];桑连海的研究得出在长江口丰水期环境流量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而枯水期会产生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结论[8].郭文献采用改进河道湿周法计算长江中下游各河段最小生态流量和鱼类产卵繁殖所需流速,估算了长江中下游各河段的适宜生态流量,并利用Tennant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9].黄强在Tennant法的百分比系数中引入了环境比降和季节系数,并将其应用到黄河下游三门峡至利津等站[10].刘昌明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河道信息(水力半径)和适宜流速(生态流速)来估算生态需水量的方法[11].王西琴认为现有研究较多考虑水量,可能导致污染严重地区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值偏小,提出了基于二元水循环计算生态需水的设想[12].桑连海等在评述国内外环境流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开发适合本国国情和水情的计算方法,要研究长江以南水量丰富但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区的环境流量[13].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看,目前对环境流量计算方法的研究,主要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河流的最小需水量为判别标准.尽管有学者提出要关注水量丰富但污染严重地区的环境流量问题,但相关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对环境流量的评价研究,则是丰水地区特有的课题.本文将在分析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概念和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河流不同功能目标下环境流量的计算特征,基于动态权重法探讨不同水质水量条件组合下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评价方法.1 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概念和计算特征平原河网地区一般出现在大河的三角洲地区,其形成主要受河口沉积作用影响.多发育有完好的河漫滩,谷坡较平缓,河道比降较小,河床宽浅.绝大多数中小河道流速缓慢,换水27第6期覃永良,等: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周期较长.网状河流结构是平原河网地区的典型地理特征[14].在上海开展的研究表明,河网高度发育,河流结构复杂,人工调控程度高是平原河网的显著特点[15].由于平原河网地区水量丰富,单一的水量制约在平原河网地区发生概率较小.但平原河网地区往往是人类集聚区域,用水矛盾突出,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质型缺水”常常被用于描述该类地区受水质制约的用水紧缺.1.1 概念及其界定鉴于平原河网地区水量充足,水质较差,流速较缓,人工调控程度较高,本文认为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首先是达到生态系统耐受的水质条件的那部分水量;在保障河流健康最小需水量的同时,还必须能够维护河流流量的自然状态以及流量过程的规律性变化,维护平原河网地区的景观特征.1.1.1 环境流量是一个区间概念在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最小需水量与基于防洪目标的最大控制流量对于区域水环境安全同等重要,因此环境流量是一个由最小流量和最大控制流量构成的区间.最大控制流量一般根据一地区洪水设防标准确定,最小流量的计算要素和方法则因区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而有所不同.在受潮汐影响的平原河网地区,以区间概念定义环境流量,对于保护潮间带生境和生物多样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1.2 水质位于水量的优先级完全的水量制约在丰水的平原河网地区出现概率较小,“水质型缺水”既表达了因水质达不到功能要求而引起的用水紧缺状况,也反映了丰水地区水质对环境流量的有限制约意义.水质优先还使得平原河网地区稀释和自净需水占了环境流量较大的比例.那些因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功能丧失的河流,可以认为不具备环境流量.1.1.3 环境流量的可调控程度高平原河网地区往往水利工程发达,对河网和流量过程的人工干预程度较高.上海以14个水利片的规划建设和控制,基本实现了对全区域的人工调控.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有助于实现不同来水和不同污染条件下环境流量的有效调控,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1.2 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特征平原河网地区的区域特征和特定的环境流量内涵,决定了其环境流量在河流目标功能约束下具有计算方法和要素的多元性.概括而言,就是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应该按照河流目标功能,选择计算要素和方法,以满足生态系统耐受、河流健康基本需水、流量变化和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平原河网景观的全部或部分要求.因此,分析不同河流目标功能下的环境流量计算要素和特征是计算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的前提.由表1,对于河流基本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功能,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环境流量对水量水质的要求及其水质优先级的要求也不同.以河流生态功能为目标的环境流量,水质位于绝对的优先级,水量必须满足河流最小需水量;以河流环境功能为目标的环境流量,除了对水质水量的基本要求外,还必须关注水文过程;而以资源功能为目标的环境流量,则与水体的功能区划目标密切关联,人为调控程度相对更大.3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表1 基于河流不同功能的环境流量计算特征Tab.1 Waterquality quantitybalanceguidedbyriverfunctions功能描述水量要求水质要求优先级应用区域生态功能栖息地、迁徙通道和多样化生境等1、满足最小需水量;2、流量过程遵循自然变化规律满足地表水Ⅰ~Ⅲ类标准水质绝对优先1、各类受保护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2、未开发利用且水质达Ⅰ~Ⅲ类的河流、河段环境功能维护水分循环和水安全等1、增加河流换水率;2、维持适宜的水深和水面率;3、调控流量过程满足地表水Ⅲ~Ⅴ类标准水质优先条件下保障水量具有环境流量的河流资源功能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景观和休闲旅游等1、达到设定保证率的水量;2、水深达到不同功能要求满足不同功能要求的水质标准根据功能要求确定水质有限程度1、水源保护区;2、渔业用水区;3、具有发电、航运、景观和休闲旅游功能的河流河段2 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评价方法2.1 评价指标和量化方法由于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是一个区间值,相对于缺水地区作为最小流量概念的环境流量,其判断标准具有水量的层次性.本文参考Tennant法,以天然来水过程为前提,将各月留在河道内的流量与该月多年月平均流量的百分比区间作为环境流量基流评价指标.由于平原河网地区流量年内洪枯变化相对较小,且年平均流量与年内最小月平均流量的比值一般不大于4,环境流量的水量下限值取该地区河流上游多年月平均入流的40%,对上海而言,该流量具有90%以上的保证率;考虑到水安全范围内不同来水条件能为水生物种提供多样的栖息地,有利于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最大值取大于等于月平均入流的80%.水质作为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的首要制约因子,在丰水地区位于水量的优先级.本文采用指示鱼类生存的重要因子DO指标表征以有机污染为主的平原河网地区水质状况.指标量化标准根据我国有关标准设定.我国渔业水质标准[16]中对DO的描述如下:“连续24h中,16h以上必须大于5,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7]中设定Ⅰ~Ⅴ类水的DO标准分别是7.5,6,5,3和2.0mg/L.赋予水量和水质指标不同的权重,是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即犚=犓1×犚1+犓2×犚2,(1)式中犚为环境流量得分;犓1、犚1为水质权重和等级得分;犓2、犚2为水量权重和等级得分;犓1+犓2=1.表2分别列出了基流、DO指标的量化方法和环境流量的等级设定及标准.当流量百分比低于40%或DO浓度低于3mg/L时,环境流量为零.2.2 动态权重及初始权重的确定由于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具有水质优先的基本特征,而且水质越差,对环境流量的影响权重越大.基于固定权重的评价方法一方面无法准确反映不同水质水量组合条件下两要素对环境流量的不同权重影响,另一方面区域普适性和季节普适性也较差.由此,本文提出采用动态权重法,即根据水质和水量的状态差异,调整水质对于水量的优先级,从而使环境流量状态评价更趋合理的基本思想.47第6期覃永良,等: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表2 环境流量的等级设定和标准Tab.2 Environmentalfloworderandassessmentcriteria基流指标流量百分比/%评分水质指标DO/(mg·L-1)评分环境流量等级评分等级≥805≥7.5570~8046~7.544~5优60~7035~633~4好50~6024~522~3中40~5013~411~2差<400<300极差假设水质水量的初始权重分别为犽1和犽2,基于水质优先原则,其动态调整公式如下:犓1=犽1-(犚1-犚2)/5×犽,(2)犓2=犽2+(犚1-犚2)/5×犽.(3)式中犽为调整系数,其数值根据水质和水量的初始权重比例确定.环境流量的等级评价可依下式进行:犚=犚1×(犽1+(犚1-犚2)/5×犽)+犚2×(犽2-(犚1-犚2)/5×犽).(4)其中,犽1和犽2的数值确定可通过试算获得,选取标准为使区域环境流量评价结果在排除极端情况后基本呈正态分布,即排除(1)DO<3mg/L;(2)水量<40%;(3)同时满足DO>7.5mg/L和水量>80%的3种情况,并使得没有因水质水量的细微变化导致由“差”到“好”或者“优”的“跃级”现象.从犽1取值0.51,犽2取值0.49开始,经多次试算,发现取犽1=0.55,犽2=0.45,水质水量初始权重比例为0.11∶0.09时,可满足前设选取标准.当犚1<犚2,意味着水质是环境流量的主要制约因子,调整系数犽取水质权重比例0.11,则犓1=0.55-(犚1-犚2)/5×0.11,(5)犓2=0.45+(犚1-犚2)/5×0.11.(6) 当犚1>犚2,意味着水质优先原则下水量也是环境流量的主要制约因子,调整系数犽取水量权重比例0.09,则犓1=0.55 (犚1-犚2)/5×0.09,(7)犓2=0.45+(犚1-犚2)/5×0.09.(8) 极端情况下,当犚1=5,犚2=1时,犓1=0.462,犓2=0.538;当犚1=1,犚2=5时,犓1=0.638,犓2=0.362,其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的水质优先原则和水质水量对环境流量的综合影响.2.3 环境流量评价等级和标准采用上述方法计算获得不同水质水量条件组合下环境流量等级得分如表3所列,依据表3和表2所列的等级设定标准获得的环境流量等级及评价标准见表4.由数据可见,环境流量的等级得分在量和质两方面呈现基本均等的变化幅度.在水质或水量处于最差和最好状态时,单一的指标改善对环境流量状态影响均不显著;当河道基流为月平均流量的60%~70%,基流得分为3时,水质的改善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环境流量的等级;当DO指标浓度为6~7.5mg/L,水质得分为4时,水量的改善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环境流量的等级,由此可以得出,水质对环境流量的改善比水量对环境流量的改善具有更严格的前提.5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表3 水量水质权重动态调整下环境流量等级得分Tab.3 Scoresofenvironmentalflowunderdynamicadjustingofqualityandquantityweight水质不同水量与水质动态调整下环境流量等级得分1234511.001.431.812.152.4521.532.002.432.813.1532.032.533.003.433.8142.493.033.534.004.4352.913.494.034.535.00表4 基于动态权重的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等级评价标准Tab.4 Orderassessmentcriteriaofenvironmentalflowbasedondynamicquality quantityweightDO/(mg·L-1)不同流量百分比下环境流量等级评价标准40%~50%50%~60%60%~70%70%~80%≥80%3.0~4.0差差差中中4.0~5.0差中中中好5.0~6.0中中好好好6.0~7.5中好好优优≥7.5中好优优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文监测资料绘制流量—水位过程线,以水位和水质进行更简便的环境流量等级评价.2.4 初步计算显示上海地区环境流量水质位于水量的绝对优先级黄浦江是太湖来水下泄的主要通道.2008年,以松浦大桥站数据计算,通过黄浦江下泄的太湖来水量达到154亿m3,是上海本地年地表径流30亿m3的5倍.黄浦江上游松浦大桥测站的水文水质资料基本可以反映进入上海的环境流量状况.以苏州河黄渡站数据计算苏州河年径流量7亿m3,占上海年地表径流量的23%.从两测站的多年平均月流量资料看,逐月平均流量均大于月平均流量的80%,这就意味着上海的环境流量中,水量部分处于最优状态,由此何以推定上海的环境流量等级基本由水质状况决定.由上海市水务局发布的水资源公报,2008年上海市主要骨干河道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超标项目主要是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在719.8km评价河长中,优于Ⅲ类(含Ⅲ类)水河长占26.0%,Ⅳ类水河长占14.8%,Ⅴ类水河长占22.2%,劣Ⅴ类水河长占37.0%.按本文设定的溶解氧浓度标准进行环境流量等级判断,上海的骨干河流中,14.8%的河段环境流量等级为“中”,59.2%的河段环境流量等级为“极差”.由于上海水质空间分布差异很大,本文以松浦大桥数据判断进入上海的环境流量季节分布状况.采用松浦大桥测站多年平均月流量和2007年水质数据(见表5),2007年5-9月溶解氧浓度值均低于3,因此,该时段环境流量状态极差,环境流量优良水平呈冬季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3 结果与讨论环境流量的概念起源于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维护河流最低自身需水量的关注.对于因水质达不到维护河流健康需求的丰水地区,如何应用环境流量的基本思想,进行水资源评价67第6期覃永良,等: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计算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和管理?本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对平原河网地区环境流量的概念界定,本文认为除了保障河流最低需水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外,还必须能够维护河流水文要素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因为这种变化规律是区域生境多样性的基础,而生境多样性正是丰水地区环境流量区别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流量的重要特征.表5 黄浦江松浦大桥环境流量状态评价(2007年)Tab.5 EnvironmentalflowassessmentresultsaroundSongpuBridge,HuangpuRiver(2007)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多年平均流量/(m3·s-1)382369349327304287371277296340369384溶解氧/(mg·L-1)7.075.975.404.372.822.021.822.422.324.065.575.68环境流量等级优好好好极差极差极差极差极差中好好丰水地区环境流量的区间性、水质优先水量以及高可控性,反映了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由于河流的不同功能决定了对水质和水量的不同要求,可以看到满足河流生态功能的水质和水量要求最高;满足河流环境功能的水质和水量要求略低;满足河流资源功能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则呈多元化状态.本文依据Tennant法和平原河网地区丰枯水量年内变化特征确定环境流量的水量等级标准.衡量水质的指标很多,一般会选择用水质综合指数来评价水质状况,考虑到环境流量所要求得水质首先是生态系统的健康,因此本文选择衡量鱼类生存条件的溶解氧指标作为环境流量的水质评价指标,溶解氧同样也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水体水质的表征性指标.环境流量的水质等级标准参考我国渔业水质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设定.采用动态权重是为了解决不同水质优先程度下的水质水量权重分配,以使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从本文计算结果看,动态权重能够解实现水质水量变化前提下环境流量等级的连续性变化.由于数据的局限,本文仅是对上海环境流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对上海的骨干河流,水质决定了环境流量的良好程度.但是,对于作为河网毛细血管的中小河流,其环境流量状态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如何更合理地确定丰水地区环境流量的水质评价指标和标准,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完善.[参 考 文 献][1] POSTELS,RICHTERB.河流生命———为人类和自然管理水[M].武会先,往万战,宋学东,译.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20 29.POSTELS,RICHTERB.RiversforLife:ManagingWaterforPeopleandNature[M].[S.l.]:IslandPress,2003.[2] 王西琴,刘昌明,杨志峰.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与前瞻[J].水科学进展,2002,13(4):507 514.WANGXQ,LIUCM,YANGZF.Researchadvanceinecologicalwaterdemandandenvironmentalwaterde mand[J].AdvancesinWaterScience,2002,13(4):507 514.[3] 徐志侠,陈敏建,董增川.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评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5 9.XUZX,CHENMJ,DONGZC.Commentsoncalculationmethodsforriverecologicalwaterdemand[J].Jour nalofHeha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2004,32(1):5 9.[4] POWELLSJ,LETCHERRA,CROKEBFW.Modellingfloodplaininundationforenvironmentalflows:Gwydirwetland,Austrilia[J].EcologicalModelling,2008,211:350 362.77。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关键 词 : 水利 工程 ; 生 态环 境 影 响 ; 评 价 体 系与 方 法
建立 水 利工 程 生态 环 境 影 响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过 程 中 , 需 要首 先 确 定 然 后 设 立 好基 本 的框 架 , 使 得 其 自然 和 社 会 为 了满足 人 们 工作 、生活 以及工 业 生 产 活动 中对 水 的需 求 , 水 指 标体 系建 立 的原 则 , 资 源 的开 发利 用 强 度变 得 越来 越 大 , 水 利工 程 的 规模 也 在 不 断 的扩 属性 得 到关 注 , 最 后 结合 多样 的 指标 共 同构 建科 学 的 水 利 工程 生 态 大 。水 利 工程 在 灌 溉 、 发电、 渔业 、 航 运 以及 城 市 用水 等 环 节 均被 广 环境 影 响评 价 指 标体 系 。 泛 的应用 , 这些工程的开发均会对 环境造成一定 的影响 , 也就使得 3 . 3评 价 指标 的量化 处 理 对 生 态环 境 的评 价 涉 及 到 了 自然 环境 、 社会 环 境 以及 生 态环 境 人 们 越来 越 重视 水 利工 程 对 环境 的影 响程 度 。现如 今 , 管 理 者 为 了 根 据 其 收集 数 据 的不 同可 以将 其 分 为定 量 指 标 的 量 化处 理 减 缓 水利 工 程所 引起 的各 种 环境 问题 , 使 得人 类 具 备最 基 本 的 生存 等 方 面 , 发展 条件 , 已经将 水 利工 程 生态 环 境影 响 评价 列 入到 工 程决 策 中。 和定性 指 标 的量 化 处理 。 定 量 指标 的 量化 处 理是 依 据 相应 的 国家标 准和地方标准对环境中某一有害物质的含有量所作的规定 , 若某因 1水 利 工程 环 境影 响评 价 现状 及 进 展 使 得 其 与 指标 相 一 致 。 对 在 二十 世纪 初 ,世 界 的经济 快 速 发展 引起 了 严重 的环 境 问题 , 素超 出 限定 的指 标 就 必须 对 其 进行 治 理 , 在进行深入调查 分析 的基础上 , 采取科学的态度 , 只是 而水利工程在此 时的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 这便使得大型水利工程 于定性指标 , 一般分为优 良中差几个 建设 对 生态 环 境影 响 的 问题 受到 广泛 关 注 。 国外 的水利 工程 项 目的 使用模糊语言对相应的指标进行描述分级 , 定性 指 标 和定 量 指标 的共 同作 用 就是 对 生 态环 境 中 的各 项 有 环境 影 响评 价 工作 几 乎 与项 目建设 同时 提 出 , 一些 发 达 国家 的水 利 等级 。 使得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程度下 降。 工 程项 目环境 影 响评 价 已经 变 得 相 当成 熟 , 是 需要 我 国去 引进 学 习 害因子进行控制, 4水 利 工程 环 境 影响 评价 方 法 的。 相 比之 下 我 国 的水利 工 程评 价 工作 发 展 的 比较 晚 , 在 二 十世 纪 八 九 十年代 才 陆 续 的展 开 ,所 幸 的是 我 国的评 价 工 作 发展 较 快 , 才 4 . 1定 量 、 定 性 评价 法 不 至 于过 分 的影 响环 境 。近年 来 , 我 国进 行 水 利 工程 环 境影 响评 价 定量评价法是运用统一 的量纲进行评价的方法 , 就水利工程而 由于评价指标大都具有模糊性 , 导致其难 以量化 , 所以对其进行 工作的主要有黄河、 三峡 、 新安江 、 都江堰等大型的水利水电建设项 言 , 我们可以通过选取部分具有代表 目, 对 这些 项 目的环 境影 响评 价有 效 地 缓解 了周 围 环境 持 续 恶化 的 完全的定量化评价是很不现实 的, 现象 , 并 且 引 起 了 相关 的管 理 工 作 者 的注 意 , 对 我 国水 利 工 程 生 态 性 的指 标 进行 量 化 的分 析 和评 价 。 定 性 评 价 法一 般 是 利用 文 字 描述 来说 明事 物 的现 状 的评 价方 法 , 具 有模 糊 性 、 不 准确 性 。 在 实 际 的评 环 境 影 响评 价指 标体 系的建 立 起 到 了推动 作 用 。 价环节中 , 为 了 方便 结 果 分 析 , 需 要 将 定 性 评 价 和 定 量 评 价 结 合 在 2水 利 工程 环境 影 响评 价 理论 基 础 随着 人 类社 会 的进 步 和 发展 , 人 类 的生产 生 活 对 自然 生 态环 境 起, 有 的时 候还 需 要 对定 性 指 标 进行 定 量 化 处 理 。水 利 工程 环 境 的影 响 越来 越 大 。关 于生 态 环境 的定 义 , 不 同 的专 家有 着 不 同的看 影 响评 价 指标 体 系 的建 立 少不 了定性 定 量 分析 的环 节 。 法, 总结 起来 生 态环 境 就 是 由生 物 群落 及 非 生物 自然 因 素组 成 的各 4 . 2对 比评价 法 对比评价法实际上是属于定性分析法的 , 是一种常用的环境影 种生态系统 的综合 , 会对人类 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影 响评 价 则 是 对 人 类在 建 项 目或 者 已经 建 成 的 项 目可 能 导致 的 生 态 响评 价方 法 ,对 比评 价法 可 以分 为有 无 对 比法 和 前 后 对 比法 两 种 。 环境 影 响进 行 分 析和 预测 , 并 提 出减少 或 改 善 生态 环 境 的策 略 和 措 有无对 比法是指建成的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建设前 的预计情况 施, 其 评 价 对 象 主要 包 括 开 发建 设 项 目 、 开 发 建 设 活 动 影 响 到 的 生 进行 对 比 , 进 而 对 其 实 际 产 生 的影 响 进 行 评 价 ; 前 后 对 比法 是 指 将 物及其生境 为了持续提升水利工程项 目对社会经济的正面影 响, 该水利工程前期环境影 响报告 中的预测结果与运行后环境影 响的 并减弱其带来 的水体污染 、 水质恶化 、 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环境 实际结果进行 比较 , 找出前后的差异并对其原 因进行分析 , 进 而提 具 有 影 响 问题 , 我 们需 要 系 统 的认 识 和评 价 负 面 的 生 态环 境 影 响 , 并 制 出弥 补措 施 。对 比评 价 法是 现 有 评 价法 中最 为 常用 的评 价 法 , 定出缓解措施 。如此说来 , 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 响评价 准确 、 便 捷 的特 性 。 指 标体 系 是 非常 有必 要 的 。 4 . 3综 合评 价 法 综 合评 价 法是 将 各 个单 独 的评 价指 标 结 合起 来 , 把各 种 因素 对 3水 利工 程 生态 环境 评 价指 标 体 系 水 利工 程 环境 的影 响加 以综合 , 对其 环 境 影 响所 做 的综 合 评价 。综 3 . 1建 立 评价 指标 体 系 的原 则 水利 水 电工 程对 生 态 环境 的影 响 涉及 面 非 常广 , 所 以建 立科 学 合 评 价法 一般 包 括对 比分 析综 合 评 价法 、 多 层次 模 糊 综 合评 价 法 以 其 中模糊综合评价法 比较常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 合 理 的评 价 指标 体 系 是非 常 有必 要 的 ,在 指 标体 系 的建 立过 程 中 , 及神经网络法 , 我们需要遵循综合性原则 、 代表性原则 、 易获取性原则 、 科学性原则 水 利 工 程 环境 影 响 评 价 中广 泛使 用 的原 因 是 水 利 工 程 环 境 影 响 具 很 多 的 指标 都 难 以定 量 化 处 理 。综 合 环 境影 响评 和动 态性 原 则 。 综 合 性 原则 是指 评 价体 系 必须 全 面真 实 的反 应各 个 有 复 杂性 的特 点 , 地 区 的社 会 、 经济 、 资源 、 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要严 格详 细 的 对每 个 价 的 使用 能够 实 现 水利 工 程环 境 影 响评 价 的定 量化 和系 统化 。 指标 进行 设 定 。代 表 性原 则 需 要具 有 一定 的代 表性 , 能 够准 确 地代 5结 束语 表 区域 的 大部 分特 征 。 易获 取性 原 则 是指 所选 取 的数 据 能够 较 容 易 水利工程项 目的建设是社会经济 的需求 ,符合人们 的生 活需 但是其产生 的生态环境影 响是我们所不期望的 , 所 以需要我们 的被获取。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 既要符合科学 要 , 要求 又 要反 映 实 际 问题 。 水 利 水 电工 程对 生 态环 境 的影 响 是一 个 持 对 产 生 的生 态 环境 影 响进 行 分析 度 量 。 水 利 工 程项 目对 环境 的 影 响 对环境的改善有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 。 续的动态过程 , 所以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体现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评价是非常有必要 的, 参 考 文献 3 I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水 利 工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资 源 保 护 ’()*+ +*,-.+/*, 0+-)*/)1-2
3456 !" 246 # ,786 !$%%
!"#: %$ 6 9&:& ; < 6 =>>? 6 %$$@ :&99 6 !$%% 6 $# 6 $%# !
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
基金项目: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 (!$%$$%$!A) 作者简介: 韩龙喜 (%&:@ —) , 男, 江苏扬州人,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环境水利学研究。 *BCD=5: ED?54?FG=H >=?D6 I4C
况的主要动因。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影响水生态系 统, 而如何准确评价分析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 影响, 一直是水利工程、 水生态环境科研领域十分关 注的热点问题。 平原河网地区是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密布的河网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水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效应是多层次、 多因素的, 不同指标对生态环境压力和响应的敏感性存在显著 差异, 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 必须关注 重要的和主要的指标。选取原则有: 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 " # 科学性和综合性原则: 学的基础上, 指标概念必须明确, 具有明确的科学内 涵, 能客观反映生态系统客观特征, 度量不同类型水 工程对水网地区水生态系统的效应, 尽量定量化。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 $# 完备性和代表性原则: 体, 要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的发展特征, 既能 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也能反映未来的发展特征。同时 指标设置力求少而精, 选取的指标应具有较高的代表 性, 有效反映不同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客观 反映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 度量水工程水生态环境质量影 % # 独立性原则: 响的指标往往存在信息上的重叠, 所以要尽量选择 ・ ,, ・
[#] , 所获 获得安全用水的设施和经济条件的过程中
得的水能满足清洁生态和健康环保的要求, 既满足 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又使自然环境得到妥善保护的 一种社会状态;与水有关的经济安全是指保障经济 社会发展不因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而受损或受到威 胁, 反映了水资源的社会属性。根据平原河网地区 水生态、 水利工程基本特征及可能引起的水生态安 全问题, 主要从水量、 水质、 水生态环境 $ 个方面构 建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 ’-! 水利工程建设及分类 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 就建设内容而言主要 包括堤防整治工程、 河道疏浚工程、 枢纽调节工程、 湖泊疏浚工程等。以我国典型的平原河网区域太湖 流域为例, (开 ./*/ 年后陆续兴建了沿江河道工程 、 望虞河工程 (开挖河 挖、 拓浚主要入江河道 .* 条) 道 $#0, 12; 长 江 口 门 节 制 闸 . 座, 支 流 节 制 闸 .$ 座, 套闸 .! 座, 船闸 . 座, 水流立交工程; 泵站) 、 太 浦河枢纽工程 (太浦闸等节制闸多座, 河道拓浚, 北 窑港水利枢纽, 抽水站) 、 环太湖大堤工程 (堤防整治 节制闸、 套闸、 船闸多座) 、 杭嘉湖南排工 !3!0" 12; 程、 湖西引排工程、 东西苕溪防洪工程、 武澄锡引排 工程、 杭 嘉 湖 北 排 工 程、 黄浦江治理工程 (两 岸 约 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 苏州市东太 !#" 12 防洪堤)、 湖综合整治工程。根据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内 容、 性质及其可能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将工程 内容按生态影响的不同, 分为枢纽工程、 河道整治工 程、 湖泊疏浚工程, 不同类型工程内容及其生态影响 特征见表 .。
[%]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水 和不竭动力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水动力、 水环境质量、 水生生物、 底栖生物等生境 因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从众多的可能影响因 子中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 是开展水利工程生态环 境效应评估的前置工作, 但目前学术界在该方面缺
[!] 少系统、 深入的研究 。
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 指标含义不重复。 指标应简明、 直观, 与 &# 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 现有国家统计指标体系相衔接, 易于获取, 方便实用。 适应地方监测力量、 数据资料及技术设备, 尽可能利 用现有统计指标或可通过调查、 监测获得的数据。
!!!
水生态属性分析及要素划分 水利工程建设是人类进行河流开发利用的主要
[-] 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之间的依存与耦合关系 。
河流水文条件、 水环境和河流地貌构成了水生生物 栖息地的自然边界, 其完整性是水生生物正常完成 生活史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生活史阶段, 水生生 物对流量、 流速、 水质、 水深、 水温等有不同的要求和 耐受程度, 只有在其耐受范围内, 水生生物才能正常
$%&’(&)*+, *,-./ 010).2 +3 .4+’+5*4&’ .,%*6+,2.,)&’ *27&4) +3 8&).6 4+,0.6%&,41 76+9.4)0 *, 7’&*, 6*%.6 ,.)8+6: &6.&
;<= >+,5?/*%,! ,@#< A.,5?B(&! ,C<=A DB+,5?:&*% ,C<=A >.*% ,EF= G*,5?1(&,% (% ! "#$$%&% #’ ()*+,#)-%)./$ 01+%)1% /)2 ()&+)%%,+)& ,3#4/+ 5)+*%,6+.7 ,8/)9+)& !%$$&A, "4+)/ ;! ! :/+4; </6+) =;.4#,+.7 ,>+)+6.,7 #’ ?/.%, @%6#;,1%6 ,04/)&4/+ !$%%$$,"4+)/ ) <H0)6&4):)DK=?F LE7 85D=? M=N7M ?7LO4MK DM7D 4P LE7 )D=EQ RDK7 SD>=? D> D? 7GDC857,>LDML=?F PM4C LE7 TD>=? ODL7M 7I454F=ID5 >DP7LU I4?I78L 4P M=N7M V7N7548C7?L D?V 8M4L7IL=4?,D?V TD>7V 4? LE7 EUVM454FU D?V EUVM4VU?DC=I>; LE7 IEDMDIL7M=>L=I> 4P LE7 ODL7M 7I454F=ID5 7?N=M4?C7?L 4P LE7 ODL7M >U>L7C =? LE7 85D=? M=N7M ?7LO4MK DM7D;LE7 V7N7548C7?L, I4?>LMQIL=4?,D?V 487MDL=4? I4?V=L=4?> 4P ODL7M I4?>7MND?IU 8M4<7IL>;D?V LE7 7PP7IL> 4? LE7 ODL7M 7I454F=ID5 7?N=M4?C7?L, LE7 ODL7M I4?>7MND?IU 8M4<7IL> O7M7 I5D>>=P=7V,D?V LE7 7PP7IL> 4P V=PP7M7?L ODL7M I4?>7MND?IU 8M4<7IL> 4? LE7 EUVM454FU D?V EUVM4VU?DC=I>,ODL7M 7?N=M4?C7?L WQD5=LU,EUVM4T=4>,D?V T7?LE4> O7M7 =V7?L=P=7V 6 )E7 CD=? 7ND5QDL=4? =?V7G7> 4P LE7 ODL7M 7I454F=ID5 7?N=M4?C7?LD5 =C8DIL D>>7>>C7?L 4P LE7 ODL7M I4?>7MND?IU 8M4<7IL> O7M7 8QL P4MODMV 6 )E7 7ND5QDL=4? =?V7G >U>L7C 4P LE7 ODL7M 7I454F=ID5 7?N=M4?C7?L 4P ODL7M I4?>7MND?IU 8M4<7IL> =? LE7 85D=? M=N7M ?7LO4MK DM7D OD> 7>LDT5=>E7V 6 I.1 8+6-0:85D=? M=N7M ?7LO4MK;ODL7M I4?>7MND?IU;EUVM454FU D?V EUVM4VU?DC=I>;7I454F=ID5 7PP7IL;=?V7G >U>L7C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但 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水利 工程是河流功能开发的主要手段, 只有修建水利工 程, 才能控制水流, 防止洪涝灾害, 并进行水量的调 节和分配, 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同时, 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决定性因素, 水工程 是河流功能开发的主要手段, 也是影响流域生态状
! STU%$ $ uvD!$ kwx%$ k (% 6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y% $ Wz{%
!$%%$$)
上海 !%$$&A;! 6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摘要: 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为例, 从河流开发与保护的流域水生态安全概念出发, 基于平原河网地区水 系的水文水动力、 水生态环境特征, 根据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及运行状况, 及其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同影 响, 对水利工程进行分类, 分别辨析不同水利工程对水文水动力、 水环境质量、 水生生物、 底栖生物的影响, 提 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 构建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 体系。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利工程; 水文水动力; 生态效应;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3!%9 6 @; JA!$ 6 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9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