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_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_含答案

送东阳马⽣序练习题_含答案《送东阳马⽣序》练习题⼀、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

天⼤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患⽆硕师、名⼈与游,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余⽴侍左右,援疑质理,俯⾝倾⽿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不敢出⼀⾔以复;俟其欣悦,则⼜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中加粗的字。

假:⾛: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②得之⼼⽽寓之酒也得:⑵①⾊愈恭,礼愈⾄⾄:②⾄舍,四肢僵劲不能动⾄:③⾄理名⾔⾄:⑶①稍稍宾客其⽗稍:②不敢稍逾约稍:3、请写出⼀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4、下⾯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弟⼦/填其室D、⼿指不可/屈伸5、“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是___,它照应了“___”⼀句。

6、选出下⾯各句中“其”字⽤法不同的⼀项()A、门⼈弟⼦填其室B、或遇其叱咄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D、俟其欣悦7、⼈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9、划分朗读节奏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盾决定的(摘录原⽂回答)11、“先达”对弟⼦“未尝稍降辞⾊”,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2、在原⽂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意思13、作者在记述⾃⼰的求学经历,却⼤篇幅地写⽼师的严厉,作⽤是什么14、选段分别从哪两⽅⾯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阅读并完成“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3篇(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3篇(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 3 篇(含答案)班级: 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 4 题。

( 14 分)【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③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青:靛青②蓝:蓝草③輮( r ó u) : 通“揉”,使木弯曲以造车轮等物。

1.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 4 分)(1)无冻馁之患矣( 2)不必若余之手录..(3)輮使之然也( 4)虽有槁暴..2.翻译以下两个句子。

( 4 分)(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年幼时虽然家贫却勤奋好学,冬天砚墨冰冷坚硬,手指冻僵,但也没有放松抄书。

! ?) Q2 I; _, F) P0 Q8 Y$ fB.成年后,因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自己交往,作者不惜到百里外向道德声望高的前辈请教。

: [' [+ V6 i& ^3 FC.作者外出拜师求学,不仅路途艰辛,环境恶劣,而且生活艰苦,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

9 @# T8 L% ]2 OD.作者虽生活贫寒却丝毫不羡慕同学的衣着比自己华美,因为他总能从书中读到有趣的内容。

. D/ @+ K! Z# F4 P `0 g答案【小题1】C【小题2】(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借”1分,大意1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3)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____(4)左佩刀,右备容臭: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

(各用四个字概括)(1)_____ (2)_____ (3)_____5.__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中考语文 孙权劝学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  孙权劝学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10.1.2《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7-9 题。

(9 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7.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 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即更.刮目相待(4)有人从.学者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9. 【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及.鲁肃过寻阳()(2)未穷.青之技()13.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送东阳马生序》《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劝学(节选)(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化(róu):通“糅”,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表概数。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_____)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④学不可以已.(__________)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3.(甲)(乙)两文的作者认为“学不可以已”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甲文作者因此而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请就选文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21.①借②已经③介词,比④停止22.①抄完后,(我)跑着把书送回去,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23.即使愚笨的人,不停地学习,最终都会有所收获(或“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广博地学习就能使自己智慧明达(或“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作者克服了得书、求师、叩问之难。

《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论语》十二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内蒙古市赤峰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论语》十二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内蒙古市赤峰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论语》十二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内蒙古市赤峰市中考题)(四)阅读下列以“读书•学习”为主题的相关短文,完成27-31题。

(14分)【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丁】板桥①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②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③,人咸易④之。

及长大,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⑤,终有所成。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编》)[注]①板桥:即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

②殊:根本③寝陋:丑陋④易:轻视⑤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⑥箸:筷子。

27.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裘葛之遗(2)假诸人而后见也(3)孤岂社卿治经为博士邪(4)或对客不听其语29.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用法相同的组是()(2分)A.板桥幼随其父学其真无马邪B.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自钱孔人,而钱不湿C.蒙乃始就学乃重修岳阳楼D.自以为大有所益全石以为底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了解,知道(2)重新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①治经②为博士③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④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孙权劝学》
①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②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
③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④士:有抱负的人
【乙】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蒙乃始就学乃:(2)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假:
(3)孰若孤孰:(4)不敢稍逾约逾约: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C.蒙辞以军中多务以衾拥覆
D.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6.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向吕蒙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和成年后求师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分)
答案:
13、(1)于是,就。

(2)假:借(3)孰:谁;哪个(4)超过约定的期限(4分)
14、C (2分)
15、(1)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2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分)。

16、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