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宋辽金PPT课件
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共20张PPT)

2、“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制 既学习汉族制度又保持本民族特色
内容: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 国家政治中心。(春水、夏凉、秋山、坐冬)
作用:
四时捺
①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 钵
络归属民族酋长;
②冬夏捺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 春捺钵
暖。君臣之间“携手握臂,咬头扭耳,莫 华,“近年称尚汉仪,朴茂之风亦替”。
分尊卑而间”。
公元1122年
公元1125年
(金世宗说)亡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若依国家旧风, 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金史·移剌子敬传》
(金世宗语)“(女真)今风最为纯直,汝辈当习学之,旧风不可忘 也。”——《金史·世宗本纪》
军事单位
猛安谋克 生产组织
辽夏金的制度的共同特点: ①官制仿汉制而建,同时保留本民族 的特色,因俗而治,兼容并蓄。 行政村社 ②各少数民族交融在加深,汉化程度 也在加深。(金迁都燕京P59)
四、元朝
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由于其外来政权的性质和持续时间较短,没有给 中国留下深刻的印记。或许定都北京是其最持久的贡献。
大定之治
2、“猛安谋克”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 ……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猛安、 谋克征兵。——《金史·兵志》
特点:兵民合一,形成了军事、行政、生产三位一体的组织。 作用:猛安谋克与地域性的村寨结合,由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的氏族组织, 加速了女真族封建化进程。
1、政权建立
从
并
2、制度的传承与创
立
新
到
1、统一中国 行政制度
中国美术史 宋辽金 绘画 书法 ppt

鹤 棘 雀 图
双喜图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崔白,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 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东)人。 熙宁初,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 画垂拱殿御启鹤竹各一扇,而以白 为首出, 因补图画院艺学。擅画花 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 生,精于勾勒填彩,体制清赡,笔 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别创一 种清淡疏秀之格,一变宋初以来画 院中流行的黄筌父子的浓艳细密的 画风。传世作品有《寒雀图》、 《双喜图》(又名:《禽兔图》) 等。
山水十二图卷
(之一) 夏圭 南宋
情 怀 也 是 五 代 北 宋 画 山 中 水 高 画 士 中 隐 常 居 见 山 的 林 。 活 的 高 雅 生 , 出 而 展 发 派
画 墨 皴 擦 , 正 是 从 荆
水 间 有 二 人 奕 棋 , 全 浩 景 、 关 仝 等 人 的 北 方 山 水 的 石 岩 , 法 章 水 山 的 式
(部分)
黄庭坚 (北
宋)
米 芾
蜀 素 帖
蔡 京
听 琴 图 题
宋徽宗 赵佶
蔡京
王黼 仰观者
听琴图
“鹤 体 体 ” ” 的 雅 称 有 也 ,
筋
瘦 金 书 ” 或 “瘦
“
楷书千字文 宋徽宗 赵佶 赐童贯
宋代绘画兴盛及其特点: 宋代绘画兴盛及其特点
1. 职业画家的活跃 需求量增加,画家涌入城市商业市场,创作有 商品化性质的作品 2. 宫廷绘画的兴盛 翰林图画院,体制完善,规模扩大,对中国古 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 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平淡素雅,活泼清新, 为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4. 题材风格多样化 内容广泛,分科变细,专门化的发展。
宋辽金史讲义PPT-和战

八、和战1、宋初至景德元年的宋辽战争宋前期的宋辽战争,其实是五代时期中原与契丹关系的延续。
宋初两国的相安:太祖未攻幽云,或是想通过和平手段获取。
太宗朝的转折:太平兴国四年北伐,“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开启此后二十五年的战争。
宋太宗求和失败,雍熙三年(986)年再次北伐,又不利。
契丹更连年入寇,直至景德元年,达成澶渊之盟。
2、澶渊之盟和议之成功,是出于两国对各自政局的判断,是势均力敌的结果,是两厢情愿。
两国约为兄弟,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岁币银绢共三十万。
就当时的近况看,澶渊之盟使两国从此结束了针锋相对、互相攻击的状态,各自得以掉头向内。
就整个中国历史来看,澶渊之盟寓含了大变局。
中国有了平等外交。
东亚大陆出现了类似于现代国际体系的国际关系。
3、庆历至熙宁的三次危机(1)关南誓书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向宋索取关南瀛、莫二州之地。
宋的选择:割部分地,和亲,增加岁币。
最终结果:新增银绢二十万,立“关南誓书”。
宋的附加条件:辽应向西夏施压,迫其停战;夏应向宋称臣,成为宋辽共同的藩属国。
而辽夏关系因此恶化,导致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
关南誓书以后宋辽夏的三角关系:辽、宋分别多次攻夏,但两国互不相助,若不能由自己并吞西夏,则宁愿维持三边关系。
(2)口铺事件熙宁五年,宋辽之间的小冲突:春,契丹骑越界河射伤宋兵,威胁“两属户”,宋为此停乡巡弓手以避免事件升级;七月,契丹越过边界拒马河,在河南岸宋境建立口铺,宋最终退让。
(3)熙宁画界熙宁七年三月,契丹要求重划宋河东、辽蔚应朔三州边界,坚持以蔚、应、朔三州南边的分水岭为界,宋使吕大忠坚拒。
熙宁八年三月,宋“回谢使”沈括说服辽廷放弃争议关键所在黄嵬山,但负谈判主责的宋划界使韩缜全面退让,承认辽的分划方式,十一月,和谈结束,按辽的主张重新划界。
熙宁画界,宋作出让步,失地七百里。
自此,宋辽之间的边界应当完全划清。
可能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在两个大国之间把边界全线划定,使用了分水岭的概念,并最终以壕堑、口铺等标志物使边界可明显辨识,可说是世界边疆史的划时代大事。
宋辽金史讲义PPT-盛衰

六、盛衰1、疆域之极盛――太平兴国四年(1)柴荣与赵匡胤扫平南方宋初统一战争的前奏――柴荣的征战:显德元年(954),亲征,高平之战,先败后胜。
显德二年,攻取后蜀之秦、成、阶三州。
显德三年至五年,亲征,大举南伐,收南唐江北十四州之地。
显德六年(959),亲征,北伐幽燕,占领瀛、莫、易三州,世宗重病还师。
当年,世宗崩。
次年,宋代后周。
赵匡胤的统一的进程:963,乾德元年,灭荆南、湖南。
963-964,乾德元年-二年,攻北汉,因灭蜀之准备活动而中止。
965,乾德三年,灭后蜀。
968,开宝元年,攻北汉,因契丹大举入援而退。
969,开宝二年,攻北汉,因契丹入援,又罢。
971,开宝四年,灭南汉。
975,开宝八年,灭南唐。
976,开宝九年,攻北汉,太祖崩,中辍。
(2)太平兴国年间的成就太平兴国四年,灭北汉。
太平兴国三年,吴越与漳泉献地。
“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太祖)不听,遣俶归国。
及辞,取群臣留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遗俶,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也。
俶自是感惧,江南平,遂乞纳土。
”(宋史卷三)太平兴国七年党项李氏献夏、银、绥、宥四州,雍熙元年复失四州。
(3)统一之南北先后说周世宗时,王朴上《平边策》:“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
唐与吾接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
……江北诸州将悉为我有。
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
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
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卷可平矣。
惟河东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当以强兵制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竭气沮,必未能为边患,宜且以为后图,俟天下既平,然后伺间,一举可擒也。
周世宗未用王朴策,而宋初用之。
先南后北次序错误?A、太祖的理由,先平北汉,“边患我独当之”。
B、攘外必先安内,免使南方小疾,变为大患。
C、先置南方于不顾,不能保证收复幽云会成功。
2、仁宗时期宋之国情(1)宋夏战争A、宋夏的早期冲突太宗时期,夏州定难军(夏、银、绥、静、宥五州)节度使、党项李氏之归顺-李继捧内迁-李继迁反宋自立-继迁末年占领五州及灵州-李德明之巩固-李元昊攻取西凉府与甘州,迫降沙州归义军(瓜、沙、肃等州)节度使曹氏,完全占领了河西走廊。
辽、宋、西夏、金并立ppt1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005年,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辽
三角鼎立
西 夏
时战时和 北 宋
宋夏 和议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建立
1115年,完颜 阿骨打(女真族) 建立金朝,建都 上京。1125年, 金灭辽;1127年, 金灭北宋.
1127年,赵 构建立历史 上的南宋, 定都临安。
宋金对峙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初年,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 先后平定了南北割据政权,重建了中原 统一王朝。
注意:北宋是不是统一全国的王朝?
北宋与辽和战
辽
西 夏
1005年,北宋 与辽之间签订 澶渊之盟。
北 宋
西夏的建立
辽
西 夏 北
1038年, 元昊(党项 族)称帝, 国号大夏, 建都兴庆, 史称西夏。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南宋 赵构(宋高
宗)
1127年 临安(今 杭州)
你知道杨家将 的故事吗?
元昊
党项族人
宋高宗和秦桧 罪名杀害.
以“莫须有” 的
注意: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不是 是抗金英雄
讲一讲
你能讲一个 有关岳飞抗 金的故事吗?
岳 飞 像
你能说说对 “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 的理解吗?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1141年
绍兴和议 政局特点:
南北对峙 相对和平
作用:北方经济恢复,南方经济发展
小结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①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宋夏和议)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宋元时期PPT课件 图文

宋夏 和议
辽
三足鼎立
西夏
时战北时和
宋
1005年, 宋辽订立澶 渊之盟。
三、宋金对峙
1.金的建立:
11世纪,完颜部统一 了女真各部,女真族逐渐 强大起来。
完颜阿骨打 1115年 建金 都上京
2.金灭北宋:
燕京
东京
宋徽宗
宋钦宗
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掳走徽宗、钦宗, 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课堂小结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三足鼎立、时战时和)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①916年 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辽
(宋夏和议)
1005年(澶渊之盟)
北宋
②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二、南宋与金对峙
(1115年,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灭辽、北宋)
金
绍
兴
岳飞抗金
和
郾城大捷
议
南宋
(1127年,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在职场中,凯勒时常告诫自己的手下:“永远不要丢弃你的同伴,尤其是在火场中。”许多次,他为了保护战友,工作时都是自己率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然而,他却没有将这句真理应用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在经历过了无数次激烈的争吵冷战后,离婚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凯勒的父亲不忍心看着他们婚姻破裂,他给了儿子一个《爱的挑战40天》的手抄本,恳请儿子按照上面写的做法,花40天的时间修复一下夫妻感情,为挽救自己的婚姻做最后的努力。他告诉儿子,他并不是不爱妻子了,只是忘记了怎样去爱。凯勒答应了,在工作之余,他照本宣科地做起了笔记上的事,在妻子发火的时候不抱怨、为妻子准备一顿早餐,在妻子生病时,贴心倒水喂药,泡咖啡、洗碗、打扫卫生、买鲜花、烛光晚餐…… 凯勒原本对这段挑战很抵制,后来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悟出了婚姻的真谛,他重新审视了一切,明白了自己婚姻破碎的原因,是因为不懂得如何维护两人之间的感情。面对丈夫的点滴变化,凯瑟琳最初不为所动,认为那些不过是丈夫不想离婚暂时使出的小伎俩。凯勒并不放弃,依旧打起12分精神继续坚持着,他一点一点填补着夫妻之间的鸿沟,慢慢融化着妻子被尘封的心,后来,妻子终于重新戴上了婚戒。两个人回到了往昔的甜蜜时光,经历这次婚姻危机,他们学会了在婚姻中要有爱的表达,才能守住幸福。
历史课件辽宋夏金元时期PPT

综合提升
10.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 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 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 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后来乔峰、段誉、虚竹兄弟 三人是到了哪里去娶公主?
答:西夏 小说是基于历史而写:
由汉人建的北宋、由契 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 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 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 别历史时期。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温故知新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
动兵变兵变,建立宋朝,以 为都城,史称北宋。
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政权
辽
西夏
北宋
时间 916年
1038年
960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元昊
赵匡胤
都城
上京
兴庆
东京
重要 举措
订制官制、军
发展生产, 制和法律,发展农
创制文字。 牧经济,还创制了
西夏文字。
强化中央 集权,收兵权 、相权、财权
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先祖起源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 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宋辽金史讲义PPT-君臣

三、君臣1、帝系(1)太祖(匡胤)──────太宗(光义)(2)┿───┬┿───────┬燕王(德昭) 秦王(德芳) (3)真宗(恒)商王(元份)││││││(4)仁宗(祯)濮王(允让)│││││ (5)英宗(曙)│││││ (6)神宗(顼)││┿──────┬││(7)哲宗(煦)徽宗(佶)(8)││┬──────┿│子偁 (9)钦宗(桓)高宗(构)(10)│││ (11)孝宗(昚)│││ (12)光宗(惇)││希王盧 (13)宁宗(扩)┿─────┬(14)理宗(昀) 与芮│(15)度宗(禥)┿──────┬──────┬(16)恭帝(显) 端宗(昰)(17) 卫王(昺)(18)宋代皇位之继承方式:A、嫡子继位。
这种继承方式。
B、兄终弟及。
C、收养制。
北宋的皇帝除了第一个,都是太宗和他的后裔,南宋的皇帝除了第一个,都是太祖的后裔。
2、宰相(1)宰相的名称与种类 表:两宋宰相、副相名称宰相 副相 北宋前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首相兼昭文馆大学士,次相兼监修国史、末相兼集贤殿大学士) 参知政事 元丰五年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左相) 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右相)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政和二年 太宰、门下侍郎(左相)少宰、中书侍郎(右相)三公(太师、太尉、太傅)领三省事(公相)靖康元年 复元丰制南宋建炎三年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相)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相)参知政事 乾道八年左丞相、右丞相关键:正宰相,孝宗朝以前,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常见,此后,称丞相。
其次,则为“尚书左(右)仆射”。
副相,主要称“参知政事”,简称参政。
“使相”(以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等)不是真宰相。
副宰相即参知政事始置于乾德二年,“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即都堂,宰相办公室)”,参知政事在地位与实际职务方面,与宰相有绝对的高下之分。
开宝六年,太祖将罢赵普相位,命两名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又命二参政与赵普“更知印、押班,以分其权”,再罢免赵普的相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是( B)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
设置的贸易机构是C(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
19
Questions And Answers
21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
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 4、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
败后采取了(B)消极防御政策
A.步步为营 B.守内虚外 C.分兵把守 D.虚内守外
20
提问与解答环节
22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1
返回
2
辽
上京
西
哈拉汗 西州回鹘
西夏 辽
夏 北
兴庆
北东京
宋
吐蕃
宋
的
大理
并
立
3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汉族
辽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
西夏 1038年 元昊
兴庆 党项族
4
1、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 后学农耕定居
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 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4、时间:916年 5、定都:上京
10
阅读课文并思考:
1.党项族的生活习俗? 2.政权的建立(建立民族、时间、建立者、
都城) 3.向汉族学习的基本情况
12
宋夏之间的战与和
1、战的原因、结果 2、和的原因、结果
13
战争
破坏双方的正 常生产和贸易
议和
1044年
促进了西北边境 地区生产和贸易 的发展
14
碰撞中的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 表现有哪些?
6
澶 渊 之 战
7
北宋与辽的关系:
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守内虚外
战
1004年澶州战役
1005年澶渊之盟
和9Leabharlann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 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 (“岁币”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 一次性的赔款)。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 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 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 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 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 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