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届编委会编委简介
本刊编委会专家介绍

括 美 国哈 佛 大 学、 英 国剑桥 大 学、 法 国 巴 斯 德 研 究 所 等 国 际 知 名 科研 机 构 。
:I 检 索 证 实 , 论 文 已 被 4 0 多种 国 际 重 要 医 学 和 生 物 学 杂 志 1 0 0 多 次 引 用
载 , 在 国 家科 学技 术 部 公 布 的 1 9 9 7 年 全 国 科 技 论 文 统 计 排 名 中, 荣 获 国 际 论 文 被 引 用 次 数 全 国 个 人 排 名 第二
维普资讯
本刊编委会专家介绍
史 源 , 男 , 19 66
年3
月 出生 , 四 川 省遂 宁市人
第三
,
军 医 大 学附属 大 坪 医
科 主 任 、 教 授 , 主 任 医 师 、 研 究 生 导 师 , 中华 医 学会 全 国 儿 科 分 委 会 委 员 、 重
具 有 国 内先进 水 平 具 , 有 系统 的 危 重 新 生 儿 转 运 和 救 治 体 系 , 被 誉 为 新 生
) 。
对 早 产 儿 、 极 低 出 生 体 重 儿 、 新 生 儿 肺 炎 、 新 生 儿 败 血 症 新 、 生 儿 黄 疸 新 、 生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新 、 生 儿 呼 吸 窘
荣获 重 庆
市首届
十佳优
秀青年 医 师 , 为 重 庆 市 组
织部和人
事局 确
定 的 学 术技
术带头人
后
备人
选 。.
圉目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大 坪 医 院 儿 科 是 全 军 优 生 优 育技 术 指 导 中心 、 犬 坪 医
院 新 生 儿 救 治 中心 。 由我 国著 名 儿 科 专 家沈 际 皋教 授 于 二 十 世 纪 六 十 年
本刊编委、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程九龙同志简介

本刊编委、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程九龙同志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1998(000)006
【摘要】程九龙副局长:程九龙,男,1953年9月生,1997年9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法学士,现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指挥部主任。
程九龙副局长长期从事公安工作,历任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泰安路派
【总页数】1页(P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8.2
【相关文献】
1.认真履行编委职责群策群力办好《公安教育》--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程智勇副局长在2001年《公安教育》编委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程智勇
2.认真履行编委职责群策群力办好《公安教育》——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程智勇副局长在2001年《公安教育》编委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无
3.本刊编委、我校兼职教授程双虎同志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J], 本刊编辑部
4.本刊编委荣冶粗同志生平简介 [J],
5.本刊编委,上海市金山区副区长、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杰同志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刊编委简介

本刊编委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
【年(卷),期】2012(4)5
【摘要】熊蕊,1971年7月出生,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副主任护师,副教授,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在读。
曾担任孝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副主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现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美容学院院长。
主讲“护理学基础”、“护理礼仪”、“护理学导论”等课程。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本刊首届编委会编委简介
2.本刊编委会主任、特邀编委、特邀顾问简介
3.本刊编委简介
4.·编委简介·编委简介·编委简介·编委简介·编委简介·
5.·编委简介·编委简介·编委简介·编委简介·编委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刊编委会专家介绍

第 研 究 , 以
一
作 者 在 国 内 、 外期 刊 发 表 论 文 综 、 述 近 5 () 篇 , 署 名 发 表 文 章
1 5 0 余 篇 , 主 编 、 参 编 专 著 1 2 部 。, 部 分 论 文 获 军 队 科 技 进 步 二 等 奖 、 三 等
奖 , 参 与 的 胰 肾联 合 移 植 麻 醉 获 军 队 医 疗 成 果 二 等 奖 。
第三 军 医 大 学新桥 医 院 手 术麻 醉科 始 建于 19 5 3
年 , 在 王 舟琪 教 授 、 刘 桥 义 教 授 等老 一 辈的 带领 下 , 经 过 几 代 人 川 多年 的 艰 苦 奋 斗 , 手 术麻 醉科 逐 渐 形 成 了 自己 的 学科 优 势 , 尤 其 是 在 大 器 官 、 多 系统 疾 病
维普资讯
本刊编委会专家介绍
杨 德 天
, 男 , 教 授 、 主 任 医 师 , 医 学 博 士 研 , 究 生 导 师 , 现 任 第 三 军
医 大 学新 桥 医院 麻 醉 科 主 任 。
1 9 8 5 年 毕业 于 第三 军 医 大 学 , 长 期 从 事 临 床 麻 醉 和 麻 醉 学教 学 工 作 , 在复杂先心 痛矫 治 、 冠 脉搭 桥 术 、 大 血 管手 术 、 高危 瓣 膜 置 换 术 的 麻 醉 ,
门 子 等世 界 著 名 品 牌 的 麻 醉机 、 呼 吸 机 和 G E 、 惠普
等公 司生 产的世 界 一 流 的 成套监 护仪 器 以 及 氩 气
刀 、 激 光 刀 、 水 刀 、 自动 手 术 床 灯 在 内 的 多种 先 进 的
手术器械 。
科 室 现 有 各 类 医 务 人 员 1 1 5 名 其 , 中教 授 2 名 、
《工业水处理》杂志首届青年编委会成员名单

青年编委会版权声明1作者所投论文自发表之日起,即代表作者同意将该论文的版权(包括纸媒出版、电子出版、多媒体出版、网络出版及以其他形式出版的权利)转让给本刊编辑部。
论文一经刊登,编辑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
如作者有不同意见,请在刊出前向本刊提出书面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否则视同同意。
2凡本刊发表的作品,其版权均属于《工业水处理》编辑部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编辑部同意作者可以在下列情况下继续使用该论文:(1)申请专利;(2)学术报告和讲演;(3)非商业性的学术交流;(4)经编辑部允许并授权的其他活动。
3凡本刊注明来源于其他媒体的所有作品均为转载稿件,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并不代表本刊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
如其他媒体、单位或个人从本刊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刊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本刊所刊载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刊联系。
联系电话:************E ⁃mail :**********《工业水处理》编辑部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张徐祥教授南京大学丁怡上海海事大学王伟合肥工业大学王森陕西科技大学王少坡天津城建大学王庆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啟林悉尼科技大学王新华江南大学石岩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叶捷福建农林大学纪志永河北工业大学李杰同济大学李志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占孟华东交通大学刘洪波上海理工大学仲亚南京工业大学吕学斌天津大学任东西华师范大学任芝军河北工业大学陈云南京工业大学陈重军苏州科技大学陈猷鹏重庆大学吴云天津工业大学吴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吴鹏苏州科技大学张巍名古屋大学张丽锋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张晓磊上海大学郑天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侯保林湖南科技大学骆海萍中山大学唐嘉陵成都大学郭亚丹东华理工大学崔节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程荣中国人民大学彭新红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褚华强同济大学樊保民北京工商大学戴启洲浙江工业大学刘文研究员北京大学吴乾元副教授清华大学徐浩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谢勇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蒲生彦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工业水处理》杂志首届青年编委会成员名单。
2008年本刊编委会会议暨学术年会纪要

结构 , 以及联络编委和发挥 编委会作用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就杂志今后的国际化发展 方向, 进
一
步开拓稿件来源渠道 , 高期刊质量和水平, 提 以及杂志在 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行 了热烈 讨论 , 出 了以 下几方 面 的 中肯 意见 和积 极建 议 : 提
一
、
关 于保 持杂 志特 色 , 一 步提 高信 息量 问题 。 进
朱晓新 、 晶岩 编委 认 为一 篇 文章 的 结论 分析很 重要 , 给读 者 以最 大 的信 息量 , 韩 要 要提 倡 作 者“ 完整 讲 故事”就要对作者稿件提 出更高的要求 , , 这在稿件的审阅、 返修、 编辑等环节还有较 大的提升空间。涂
瑶生等编委认为 , 这个杂志的特点是“ 思路与方法” 目, 栏 要坚持下去。如何发挥这一特点, 关键是杂志 社本身要有一个思路 , 在专论性文章 的基础上介绍分析 思路 , 对中医药现代化过程 中有争论的问题组
关于 重视 临床 研究 方面 。
王阶编委表 示,~ 年前我看到这个杂志思路很好 , 78 很前沿 , 希望杂志重视 一些更具体的讨论 , 中
医临床 疗效提 高必 须是 理 论 的创新 , 则 , 否 】 疗效是 提 不 高的 。刘 平编委 认为 , 临床 中医药现 代 化在 一 些 问题没有形成共识的情况下, 向前发展 的难度很大, 这里有学科的特点 , 不一定急于国际化。 目 前的重
开 。本 刊编委 会 主任 委 员、 世界 中 医药联合 会 常务 副会 长李振 吉教 授 , 委会 副 主任 委 员 兼本刊 学术 编
主编、 上海 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院士 , 本刊顾 问委 员会李连达院士 , 本刊 学术副主编王阶、 李澎涛两 位教授 和 本刊 编委 6 余 人 出席 了会 议 。 0
《中国工人》杂志编委会正式成立

芮宗金 中国工人 出版社社长、 党委书记
编 委: 李 贤 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
张书华 河北 省总工会副主席 宋海兵 山西省总 工会副主席 姜言文 内蒙古 自治区总 工会 副主 席 尹正伟 辽宁省总工会副主席 张洪伟 吉林省总工会副主席
刘 丽 黑 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
马永清 江苏省总 工会 副主 席
董建伟 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
胡东辉 安徽省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吴海平 江西省总工会 副主席 王星海 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 吕明义 河南省总工会 副主席 胡碧辉 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 李 铁华 湖南省总工会副主席 元 德新 广西壮族 自治 区总 工会 副主 席 郑 有基 海南省总 工会 副主 席
屋 建设领 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总工会 宣传教育部主办 ,中国工人出版社 、安徽省总工会承办,马鞍 山市
总工会 、马钢集 团公司工会协办。全总及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总工会 ,各相关产业工会 , 部分地市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 员、 经 费审 查委 员会主任 副主任 :
正 式 成 立
本刊讯 ( 记者 李奉明 ) 2 0 1 7 年1 O月 l 1 日 至1 2 日,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创新发展论坛在安徽马鞍
山举行 ,全总党组成 员、经费审查委 员会主任 、全国T会 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李守镇 出席论坛并 讲话 。
论坛期间 , 《 中国_ T人 》杂志编委会正式成 立。经全总党组 、书记处批准 ,李守镇同志 担任编委会 主任 ,全总 宣教部部长王 晓峰 、中国工 人出版社社长芮宗金担任副主任 ,各省 ( 区市 )总工会 、新疆建 设兵团工会分管 宣教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委员 。 李守镇在讲话 中强调 ,全总党组 、书记处非常重视 《 中国工人 》的创办发展 ,李玉赋 、邓凯同志先 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把 《中国工人 》办成 大刊 。玉赋 同志特别要求,要办好做强 《 中国_ T 人 》, 坚持正确导 向,提高质量水平 ,增加发行量 ,提升影响力 ,通过持续努力 ,实现办成大刊 的目标。 《 中 国工人 》编委会的成 立,为杂志未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 李守镇要求 ,要 以此次编委会成 立为契机 ,做大做强 《 中国工 人 》,更好地发挥 《 中国工人 》T会 思想宣传舆论 阵地作用 ,大力宣传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 .反 映广大职工的主人 翁精神风貌。 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加强对采编 审稿 丁作 的政治把关 ,确保办刊正确 的政治方向。要加强正面宣传 , 牢牢把握 中国工人运动 的时代主题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和工 匠精神 ,为工会_ 丁作创新发展提 供有力舆论支持 。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逐步建好用好微博 、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努力实现线上线下 同频共振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要加大发行力度 ,达到国内大刊水平的 目标发行 量 ,不断 扩大 《 中国_ T人 》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 中国_ T人 》杂志 由中华全 国总工会主管 ,中国丁人 出版社主办 ,由原 《 中国职_ T教育 》 《 中国工
本刊编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王棠海教授简介

20 0 8年 1 O月
第2 6卷
第 5期
本 刊 编委 会 名誉 主任委 员王 棠海教授 简介
王 棠海 . . 族 。 江 金华 市 人 ,9 5年 1 男 汉 浙 11 1月 出生 。 中共
党 员 1 3 9 7年毕 业 于浙 江 华 美 医学专 科 学 校 . 事 医学 检 验 从
验 , 原 产量 超 过 成 虫抗 原 10 倍 .9 8年 获卫 生 部 科 技成 果 奖 。著有 《 抗 00余 15 临床
诊 断 细胞 学 )1 5 ) 9 7年 , ( 江西 人 民 出版社 )主 编 《 液 学 与 血 液检 验 学 )1 8 、 血 (9 9年 , 北 京 学 苑 出版 社 )独 著 《 , 同工 酶 检 测 技 术 及 其 临床 应 用 》 与 温 瑞 合 著 《 液 病 诊 断 , 血 纲 要 》 6本 , 表论 文 6 等 发 2篇 。为 江 西省 人 民 医 院创 建 细 菌 、 化 与免 疫 学 检 验 生
技 术 , 在荧 光抗 体 , 并 同工 酶 , 胞 学 等 领 域 进入 全 国先 进 行 列 。 江西 培 养 了大 细 为 量 检 验 技 术 骨 干 , 18 于 9 5年创 议 并 经 省 人 民政 府 批 准 . 建 江 西 省 临床 检 验 中 组 心 任 第 一 任 副 主任 , 主持 工 作 。统 一 全省 检 验 技 术 规 程 . 开展 临 床检 验 质 量 控 为 制做 出 了贡献 。使 各级 医院之 间 , 际之 间检验 结 果有 可 比性 19 省 9 2年 荣获 国务
专 业 .9 0 16 年 去 中 国 医学 科学 院协 和 医 院 内科 血 液 病 16 ~ 9 1 实 验 室 及 病 毒 系研 究 生 班 学 习 .9 2年 参 加 WH 实 验 室 管 18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刊首届编委会编委简介佚名【摘要】男,1944年生.高级工程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长期从事橡胶科技信息和刊物工作。
曾任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所长助理,情报室主任。
现任《世界橡胶工业》杂志主编。
参加橡胶工业手册(第2版)编写工作。
担任《橡胶工业手册》第12分册主编。
发表过大量的情报调研和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
曾获化工部科技情报二等奖。
【期刊名称】《世界橡胶工业》【年(卷),期】2004(031)006【总页数】2页(P63-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工业技术第 31 卷第 6 期本刊首届编委会编委简介· 63 .本刊首届编委会编委简介张启跃男, 1944 年生,高级工程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长期从事橡胶科技信息和刊物工作。
曾任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所长助理,情报室主任。
现任《世界橡胶工业》杂志主编。
参加橡胶工业手册(第 2 版)编写工作。
担任《橡胶工业手册》第 12 分册主编。
发表过大量的情报调研和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
曾获化工部科技情报二等奖。
李敏男, 1965 年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专业。
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橡胶材料的加工应用研究,在有关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氢化丁腈橡胶性能研究》、《弹性铰链用橡胶的研究》等多篇。
赵金荣男, 1936 年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市南市区业余大学。
曾先后在沈阳橡胶机械厂、化学工业部基建司、贵州轮胎厂、上海橡胶工业公司、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任职。
曾任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
多年来撰写了大量调研报告,先后刊登在相关的报刊上,曾参加“ 八五”“ 九五” 、“ 十五”轮胎行业发展规划编写工作。
于清溪男, 1930 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 年赴原苏联深造。
任工程师,化学工业部橡胶司副司长,于 1992 年离休。
曾任中国橡胶工业质量管理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橡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轮胎轮辋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化工部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橡胶加工专业组组长。
国务院技术证书获得者,国务院重大办和国防科工委荣誉证书获得者。
王洪土男, 1925 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毕业,曾任上海正泰橡胶厂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顾问。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顾问组副组长。
长年从事轮胎的开发研究工作。
赵光贤男, 1930 年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曾先后在上海橡胶工业学校、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上海市胶鞋研究所等单位工作,曾任上海市胶鞋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担任多家刊物的编委。
任橡胶工业手册(第二版)第七分册主编,历年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大量的论文和科研报告。
曾获化工部科技二等奖,中国橡胶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重要贡献奖。
刘世平男, 1938 年生,1958 年青岛橡胶工业学校毕业,曾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处长、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橡胶专业情报信息工作。
曾多次获化工部科技进步奖和情报成果桨。
1999 年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任《中国橡胶》副主编、主编。
2001年到协会信息部,从事信息与咨询工作。
现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委员。
周彦豪男, 1939 年生, 1960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橡胶工学专业,曾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橡胶和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86 年以客座科学家身份到美国阿克隆大学聚合物工程中心从事纤维素短纤维一橡胶复合材料的流变和加工特性的研究。
198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现在广东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继续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曾任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副主任,广东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中国橡胶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旧高分子材料再资源化等,曾获国家奖一项,省部级奖四项。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约 170 余篇,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马庆华马庆华,1960 年生。
1982 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
曾任上海回力鞋业总厂总工程师,现任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多年从事胶鞋生产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作,参与起草编写了HG/T2016 -2001 《篮排球运动鞋》、 HG/T2017 -2000 《普通运动鞋》等化工行业标准。
第31卷第 6 期本刊首届编委会编委简介·63.张启跃男,1944年生,高级工程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长期从事橡胶科技信息和刊物工作。
曾任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所长助理,情报室主任。
现任《世界橡胶工业》杂志主编。
参加橡胶工业手册(第 2 版)编写工作。
担任《橡胶工业手册》第 12 分册主编。
发表过大量的情报调研和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
曾获化工部科技情报二等奖。
李敏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专业。
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橡胶材料的加工应用研究,在有关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氢化丁腈橡胶性能研究》、《弹性铰链用橡胶的研究》等多篇。
赵金荣1936年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市南市区业余大学。
曾先后在沈阳橡胶机械厂、化学工业部基建司、贵州轮胎厂、上海橡胶工业公司“八五”“ 九五”十五”轮胎行业发展规划编写工作。
于清溪1930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 年曾任中国橡胶工业质量管理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橡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轮胎轮辋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化工部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橡胶加工专业组组长。
国务院技术证书获得者,国务院重大办和国防科工委荣誉证书获得者。
王洪土1925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毕业,曾任上海正泰橡胶厂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顾问。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顾赵光贤年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曾先后在上海橡胶工业学校、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上海市胶鞋研究所等单位工作,曾任上海市胶鞋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担任多家刊物的编委。
任橡胶工业手册(第二版)第七分册主编,历年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大量的论文和科研报告。
曾获化工部科技二等奖,中国橡胶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重要贡献奖。
刘世平1938年生,1958年青岛橡胶工业学校长期从事橡胶专业情报信息工作。
曾多次获化工部科技进步奖和情报成果桨。
1999 年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任《中国橡胶》副主编、主编。
2001年到协会信息部,从事信息与咨询工作。
现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委员。
周彦豪1939年生, 196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橡胶工学专业,曾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橡胶和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86 年以客座科学家身份到美国阿克隆大学聚合物工程中心从事纤维素短纤维加工特性的研究。
1989 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现在广东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继续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曾任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副主任,广东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中国橡胶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旧高分子材料再资源化等,曾获国家奖一项,省部级奖四项特殊津贴获得者。
马庆华马庆华,1960 年生。
1982 年毕业于华南工回力鞋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多年从事胶鞋生产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作,参与起草编写了 -《篮排球运动鞋》HG/ T2017 2000普通运动鞋》等化工行业标准。
· 64 .世界橡胶工业2004现任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胶鞋分委会主任委员,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胶鞋分技术委员会 (SAC/ T35/SC9) 主任委员。
张隐西张隐西, 1937 年生,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和工程系、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精细化工学院。
曾在化学工业部沈阳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和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工作,曾任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
1997 年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合作研究一年。
长期从事特种橡胶制品的研究开发及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橡胶、塑料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 200 篇,申请专利 20 余项。
曾获多种奖励,1987 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特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曾任中国橡胶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荣誉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分会委员。
曾任北京化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华东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聚合物加工改性及结构与性能关系,包括橡胶、塑料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等新材料研究开发及有关应用基础研究。
杨顺根男, 1933 年生,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橡胶机械研究开发工作和信息、技术交流及橡机标准化工作。
编写和主编了三个版本的《橡胶机械分册》及《橡胶机械安装、维护保养和维修》。
曾任化工部桂林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情报室主任、全国橡塑机械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橡机学组副组长、全国橡塑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橡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
陆迎庚男, 1929 年生,大学本科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橡胶配方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曾获多项部市级科技项目大奖。
董庭辉男, 1939 年生,高级工程师,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本科毕业。
曾先后在部队研究院和上海橡胶工业公司工作。
曾任技术科副科长、副总经理。
1982 年赴日本进修企业经营管理。
后任上海正泰橡胶厂厂长、上海化工局副局长、上海联合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1.1,,,'l,,,,,,,,’‘’.’. 'I.1'.'.'I.’,',(上接第 62 页)TPO 纳米复合材料模量高重量轻(减轻约 7 ~ 21% 配件之质量)。
又因为填充矿物量低于5% ,所以它还兼具低温韧性,故适合于取代目前所用之较昂贵的工程塑料。
在加工方面因为有较宽广的加工温度范围,所以可缩短成型时间且成型压力较低,外观缺陷较少。
目前已经有多种规格的商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线电缆、建筑、家电、医疗器材等领域。
特别可用于汽车外装配件、保险杠与仪表板;其加工性,如涂装性、模内涂色性、涂料接着性与涂装耐久性等,均与未填充矿物者性能相近似。
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 是由橡胶 (rubber) 和聚烯烃 (Poly- olefin) 构成,其橡胶成分常为乙丙橡胶(EPDM)或丁腈橡胶 (NBR) 或丁基橡胶 (IIR) ;聚烯烃成分主要为聚丙烯 (PP) 和聚乙烯 (PE)塑料。
目前用得最多的是 EPDM 与 PP 之复合材料。
美国AMCOLInternationalCorporation的全资子公司 Nanocor公司生产纳米蒙脱土聚合物母胶 (masterbatches) 等产品,与橡胶或弹性体复合后成为纳米粘土复合热塑性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