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瓜菜》第7届编委会成员简介

合集下载

海南甜瓜的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海南甜瓜的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中国瓜菜2023,36(3):15-20收稿日期:2022-10-11;修回日期:2023-01-29基金项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稳定引导经费(HAAS2022TDYD03);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项目(2016A11)作者简介:王敏,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甜瓜栽培育种。

E-mail :130****************共同第一作者:邱艳红,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病毒研究。

E-mail :********************通信作者:柳唐镜,男,正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瓜类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工作。

E-mail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地区,在秋冬季与冬春季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经过多年产业发展与技术提升,海南陵水县、三亚市、乐东县、东方市近200km 海岸线附近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最集中的甜瓜产区。

海南甜瓜的年播种面积超过3.34万hm 2,产量达到101亿t [1],成为仅次于杧果的第二大高效园艺作物,已成为海南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然而,多年的连作种植导致病毒病问题日益突出,病毒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范围越来越广。

病毒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防治传播病毒的昆虫介体,而常年化学药剂的使用又导致虫害抗药性增强,进一步加剧了病害的传播扩散。

因此,加强甜瓜病毒病害的监测,做好田间传播介体防控,创制抗病品种海南甜瓜的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王敏1,邱艳红2,古勤生3,陈建军1,王锋1,徐秀兰2,李茂营2,许勇2,叶云峰4,柳唐镜4(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北京100097;3.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郑州450009;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摘要:甜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海南是我国重要的甜瓜产区,而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海南甜瓜的生产。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

龙源期刊网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作者:张其安来源:《中国瓜菜》2010年第01期张其安,男,1962年12月出生,安徽省肥西市人,先后毕业于安徽芜湖农业学校、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减灾避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首席专家。

自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瓜菜育种工作。

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等6个学会的理事或常务理事:被聘2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受聘《中国蔬菜》、《中国瓜菜》等6家杂志编委。

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徽省先进科普工作者”、“首届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分别于2000、2006年2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赴加拿大、美国、智利、阿根廷进行合作研究与考察。

在“三农”服务工作中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表彰。

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

主持的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要经济作物减灾避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蔬菜耐寒减灾品种筛选、培育与示范”等2项,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小型西瓜春秋专用型品种试验示范”等3项:参加的有: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4项;主持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项目19项。

主要获奖成果有:“优质西瓜专用型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研究”获2007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1),2005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番茄系列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研究”获2009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蔬菜新品种开发利用研究”获1998年安徽省农村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1);“特早一号新品种选育及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获1997年安徽省农村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3):“皖粉番茄系列品种示范推广”获中国星火计划20周年成果优秀奖;省级三、四等奖5项。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功能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科学家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功能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科学家

龙源期刊网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功能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科学家
作者:
来源:《中国瓜菜》2009年第05期
别之龙,男,1970年3月出生,1991年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毕业,1996年12月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博士毕业,1999-2001年在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林学学院蔬菜学系主任。

2008年任由农业部主管的国家西
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栽培岗位科学家兼执行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西甜瓜设施栽培与生长发育调控、工厂化育苗、西甜瓜营养与品质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中主要负责西、甜瓜设施栽培与嫁接育苗的技术攻关工作。

兼任国际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系列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市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大学兼职教授,《长江蔬菜》学术版副主编,《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Plants》和《温室园艺》杂志编委,《Bioresource Technology》、《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Scientia Horticulturae》、《园艺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审稿专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Scientia Horticulturae》等SCI/EI/ISTP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

《中国蔬菜》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介绍

《中国蔬菜》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介绍

62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1年11/12月(下)符,如果长期完全依靠沼渣沼液提供养分,容易导致氮、磷大量累积,而钾缺乏,今后应注意将沼渣沼液和化肥配合使用,来满足作物的正常需求。

参考文献鲍士旦.2000.土壤农化分析.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崔建宇,陈范骏,朱洪群.2007.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实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段然.2008.沼肥肥力和施用后潜在污染风险研究与土壤安全性评价〔硕士论文〕.甘肃:兰州大学.郭强,牛冬杰,程海静,赵由才.2005.沼渣的综合利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2):11-15.寇建平.2007.我国农村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沼气,25(4):3-4.刘伟,余宏军,蒋卫杰,李俊田.2005.不同追肥模式对秋冬茬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蔬菜,(4):15-17.吕锦萍,李俊杰,巴哈提古丽,李秀珍,艾力哈木.2008.博州地区沼气池沼液沼渣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分析.中国沼气,26(5):28-29.孙广辉.2006.沼液灌溉对蔬菜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博士论文〕.杭州:浙江大学.屠云璋,吴兆流.2010.沼气行业发展报告(2010).北京: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张昌爱,王艳芹,袁长波,姚利,刘英.2009.不同原料沼气池沼渣沼液中养分含量的差异分析.现代农业科学,16(1):44-46. 张岳.1998.沼气及其发酵物在生态农业中的综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17(2):94-95.朱春云,蒋卫杰,余宏军,王明.2009.沼渣基质对温室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中国蔬菜,(10):33-36.《中国蔬菜》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介绍●作者在线注册,注册成功后系统自动发送确认邮件。

●投新稿件时,选择“向导式投稿”或“列表式投稿”,按提示步骤完成投稿流程。

投稿时作者可向编辑部推荐审稿专家,也可填写回避审稿专家。

投稿成功后,自动发送回执邮件。

西瓜雄性不育类型的遗传学鉴定与胚胎学观察

西瓜雄性不育类型的遗传学鉴定与胚胎学观察

中国瓜菜2024,37(2):15-20收稿日期:2023-06-07;修回日期:2023-12-05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22YQ1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资助项目(2023ZC03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21100110400)作者简介:高宁宁,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甜瓜分子育种研究。

E-mail :**************通信作者:赵卫星,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甜瓜育种与逆境生理研究。

E-mail :******************杂种优势在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目前生产实践中重要的作物改良途径,培育作物杂交新品种已成为国内外种业发展的主要方向[1]。

西瓜属于异花授粉植物,杂种优势强,但在制种时需要人工授粉、套袋处理,制种成本高、工作量大且纯度难以保证[2-3]。

雄性不育一直是育种研究的热点,在小麦[4]、玉米[5]、水稻[6]、辣椒[7]、黄瓜[8]等作物上已有大量研究,但有关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较少[9-10]。

在大豆[11]、辣椒[12]、甘蓝[13]等作物上对花药败育的细胞学鉴定研究已有相关报道,而关于西瓜雄性不育系花药细胞学观察和败育时期的研究鲜有报道。

雄性不育遗传机制较为复杂,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核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其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二是核基因与线DOI :10.16861/ki.zggc.202423.0377西瓜雄性不育类型的遗传学鉴定与胚胎学观察高宁宁,李晓慧,康利允,王琰,常高正,梁慎,李海伦,王慧颖,赵卫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郑州450002)摘要:为了明确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类型和花药败育时期,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材料,对花蕾不育性状进行田间观察统计,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西瓜花药发育过程。

结果表明,该材料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

《中国瓜菜》2019年第32卷总目次

《中国瓜菜》2019年第32卷总目次

......于琪,芦金生,张保东,江姣,贾文红,靳凯业(53) 利用管道栽培槽进行番茄多茬栽培技术...................
.............. 楚晓真,卢钦灿,梁峥,李武高,龚攀(55) 唐山秋瓜冬春茬日光温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 张尚卿,韩晓清,吴志会,杨东旭,邸垫平,孙 茜(57)
西瓜炭疽病接种技术规程.......... 魏春华,部 森,甘 露,
罗婷,张勇,李好,马建祥,杨建强,张显(45)
长臥豆与水稻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瞿云明,廖连美,黄雯文(48)
栽培与植保
榆林风沙滩区西瓜丰产栽培技术.......... 薛舒尹,薛道富(50)
北京春季大棚小果型西瓜配套栽培技术...................
黄熊娟,冯诚诚,踞茜茜(36) 不同配比沙培基质对奶白菜发芽和生长的影响..............
.............. 樊煜,李治勤,晏清洪,王泽,左慧琴(40)
低温春化对乌塌菜抽薑开花的影响…徐巍,刘慧英,高攀(43)
基于GRA与TOPSIS方法的瓜菜产业园选址优化 … 戴 军(46) 产业发展
设施专用小果型西瓜新品种'众天美颜'的选育......王平勇,
赵光伟,贺玉花,孔维虎,张 健,徐永阳,吴海波,徐志红(23) 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美佳'的选育.........................
.............. 武彦荣,张敬敬,高秀瑞,李冰,潘秀清(26)
厚皮甜瓜新品种'海蜜9号’的选育.........................
100份西瓜种质果实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李清,

湖北省西甜瓜主栽模式及主栽品种介绍

湖北省西甜瓜主栽模式及主栽品种介绍

导读:湖北省西甜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包括大中棚早熟栽培、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本文介绍了其主要分布地区、生产季节和上市时间及不同类型品种所占比例,并分类介绍了湖北省西甜瓜生产的主栽品种。

西甜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湖北省是我国西甜瓜的重要产区之一,在农业部的“全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湖北省属于长江流域夏季西瓜甜瓜优势区。

近3年来,湖北省西甜瓜年种植面积在9.3万~10.2万hm 2,年总产量342万~358万t ,年总产值52亿元左右。

1湖北省西甜瓜主要栽培模式湖北省西甜瓜生产长期以来以地膜覆盖栽培为主,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和大中棚栽培有较快的增长。

1.1大中棚早熟栽培湖北省大中棚早熟栽培西甜瓜主要分布在武汉市蔡甸区,荆门市掇刀区、漳河新区,荆州市石首市、公安县,潜江市等地,面积约1万hm 2。

主要品种类型为早春红玉类型小果型西瓜、84-24类型早熟有籽西瓜和厚皮甜瓜。

棚型以竹木结构大棚为主,一般宽度4~6m ,长度20~30m ,顶高2m 左右;但近几年镀锌钢管装配式大棚发展较快,面积已超过前者,一般宽度6m 左右,长度30~50m ,顶高2.0~2.5m 。

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和3月初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上市。

早期采用3~5层覆盖,以提高棚内温度,促进生长。

1.2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覆盖栽培西甜瓜主要分布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荆门湖北省西甜瓜主栽模式及主栽品种介绍戴照义王运强易丽聪龚钰王舒景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100704);现代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5)戴照义,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430064王运强,易丽聪,龚钰,王舒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收稿日期:2019-01-25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研究员,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湖北省园艺学会西甜瓜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瓜菜》杂志编委。

《中国瓜菜》征稿启事

《中国瓜菜》征稿启事

《中国瓜菜》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国际标准16开本。

《中国瓜菜》鲜明地高举为瓜菜科研服务、为瓜菜产业服务的旗帜,不断开拓创新。

根据读者群划分,将刊物分为科研、生产、产业和信息四大板块,每个板块设置系列栏目,作者可根据栏目要求目标明确地投稿,读者可选择栏目定位阅读。

1主要栏目解读1.1科研板块专题综述:发表广泛综合国内外瓜菜领域具体专业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的评述文章。

试验研究:主要报道瓜菜生物技术、种质资源及育种、生理与栽培、病虫防治、土壤肥料、贮藏加工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

品种选育:发表全国瓜菜科研单位经过审定或登记的瓜菜新品种选育报告。

1.2生产板块技术规范:介绍瓜菜生产中规范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新技术规范。

栽培与植保:主要介绍和推荐各地区瓜菜栽培、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

1.3产业板块产业发展:报道业内科研、生产和产业发展动态;阐述各地在产业发展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介绍其创新性发展思路。

1.4信息板块彩版和文字广告:展示和推介我国瓜菜科研单位、种子企业新优良种,内容丰富。

2来稿要求2.1研究板块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主题突出,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材料真实,数据准确,照片清楚,图表清晰规范。

“试验研究”栏目稿件6000~8000字,“品种选育”栏目稿件4000~6000字,专题综述栏目6000~9000字。

题目:中文文题应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同时附英文文题。

基金论文:国家、省部级等科技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请在首页页脚处注明项目名称、来源、编号。

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6个,作者单位不超过4个。

第1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研究方向、电话、E-mail。

通信作者须附姓名、性别、职称、研究方向、E-mail。

作者姓名与单位应附对应的英文。

摘要和关键词: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3人称,应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250~300字为宜,关键词5个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瓜菜》第7届编委会成员简介作者:
来源:《中国瓜菜》2021年第01期
主编
刘君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副主编
徐永阳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张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陈劲枫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刘文革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张莉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社长副编审
顾问
王坚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王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马德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朱德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导
吴明珠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启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
张志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张绍文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林德佩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教授
李天来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文信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
李景富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谭素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崔崇士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编委
马跃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马长生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马双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马志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忠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导
王长林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怀松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王惠林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副教授
王浩波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喜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瓜类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毓洪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古勤生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申书兴河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导
史宣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
朱进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
朱忠厚河南省西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任华中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教授博导
伊鸿平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刘声锋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
齐红岩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羊杏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
许勇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
孙小武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孙守如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
孙治强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孙德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孙兴祥江苏省盐城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推广研究员
杜胜利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研究员
李海真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室主任研究员
李新峥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教授
杨文才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系
系主任教授博导
吴敬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别之龙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导
何晓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
何长征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汪李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
沈火林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张斌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友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张兴平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育种平台主任
张明方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导
张其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陈宗光北京市大兴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陈锦永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范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
范红伟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
周俊国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院长教授硕导
屈淑平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博导
赵廷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姜俊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娄群峰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洪日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
徐小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书记研究员
徐小军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
徐志红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战祥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
系主任教授博导
栾非时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龚艳农业农村部南京農业机械化研究所
检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程志强开封市农林科学院西瓜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焦自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
焦定量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谢汉忠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廖新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潘秀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戴照义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戴祖云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