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邯郸市高三三模历史答案

邯郸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
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重我民,无尽刘。
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
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
据此可知商朝A.民本思想开始出现B.天命观念不断弱化C.思想的民主化色彩D.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汉官解诂》对某一官职做了如下记载:“专郡,信理庶绩,劝农赈贫,决讼断辟,兴利除害,检举郡奸,举善黜恶,诛讨暴残。
”空格处官职应为A.太守B.郡尉C.刺史D.司隶校尉3.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
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D.等级制度被打破4.元朝人陈椿曾任盐司官吏,在其关于浙西海盐生产的重要著作中附诗云:“东海有大利,斯民不敢争。
并海立官舍,兵卫森军营。
私鬻官有禁,私鬻官有刑。
团厅严且肃,立法无弊生”。
这说明元朝A.匠户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继续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政府企图垄断盐业生产和销售D.注重平准食盐价格以维护稳定5.李贽认为儒家道统说是统治者打击异端、推行文化专制的工具,并不存在什么圣圣相传的序列,甚至发出宋代理学家承续儒家道统却国力衰弱,“反不如彼之失传者哉?”的质疑。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网络游戏从媒介融合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
在中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影视号称八大艺术,网络游戏本身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它打破了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隔阂,体现了各门艺术的交融互渗,又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式,所以被称作第九艺术。
互动性切入艺术欣赏与创作过程,成为网络游戏的审美生成方式。
著名导演陈可辛曾对网络游戏给出见解:“一百年前刚刚出来的胶片,没有人把它当成一种艺术,好像是游乐场里玩的东西,结果电影变成了第八艺术。
现在大家看待网游也是一样,觉得是小孩玩的,可能最后网游也会变成另一种电影艺术。
”他认为网游很有可能成为电影的未来,因为它能够使每一个观众都投入其中成为创作者。
网络游戏与文学的互相融合更为明显。
游戏内容具有文学中的叙事要素,每一个游戏的设计都要求有一定的故事性,每一个角色都有设定的人物形象,人们可以在游戏经历中认识名山大川、奇花异草。
网络游戏采用传统文化的武侠或者历史题材;绘画设计也包括水墨、油画、卡通、写实等多种风格;游戏音乐经由玩家的推广,迅速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游戏中的网络语言诸如菜鸟等,也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学的认识与审美功能,网络游戏也都具备。
《古墓丽影》《生化危机》《黑客帝国》等单机游戏已经成功地改编成电影,充分说明网络游戏的叙事性程度很高。
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游戏和传统文学接壤的中间地带,其内容原创性使得它处于整个娱乐文化产业的上游。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化学含答案

高三化学考试(答案在最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Co-59Zn-65As-75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所有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煤炭燃烧过程中添加生石灰,可减少2SO 对环境污染B .制取肥皂时加入食盐的目的是利于高级脂肪酸钠析出C .HUAWEI mate 60搭载的麒麟9000S 芯片,其主要成分是硅D .“84”消毒液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效果2.工业上制备3NaHSO 的反应为2232232SO Na CO H O CO 2NaHSO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B .Na +的结构示意图:C .用电子式表示2CO 的形成过程:D .2H O 和2SO 的VSEPR 模型相同3.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R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 的电负性最大,W 和R 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第一电离能:X Y Z <<B .水溶液的酸性:22XZ YZ >C .键能:222Y Z W <<D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R>4.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g CH4含有中子数为3N AB.标况下,11.2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3N AC.12g NaHSO4中含有0.2N A个阳离子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 A5.下列装置和操作(如图)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制备溴苯并验证其反应类型B.图乙煅烧贝壳至900℃,得到生石灰C.图丙浓硫酸与萤石(主要成分为CaF2)加热制备HFD.图丁配制溶液时,向250mL容量瓶中转移溶液6.某有机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2022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西汉学者刘向曾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A.民族交融不断深入B.奴隶主退出历史舞台C.社会转型趋势初显D.争霸战争进一步激烈2.汉武帝时期,文化繁荣。
气势恢宏,辞藻华美的赋备受推崇;贯通古今,篇幅宏大的《史记》横空出世。
这些都体现出A.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思想B.奋发向上和大一统的气势C.东亚儒家文化圈逐渐形成D.文化认同与多样化的结合3.岭南客家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之后,随着一些望门贵族和文人骚客来到南方,促使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
客家文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古代中外交流的加强B.魏晋时期五族内迁的促进C.北民南迁的不断推动D.中原儒家思想的不断扩展4.历史学家王家范指出:“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传统中国没能通向‘现代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自然经济阻碍B.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手工业技术的缺陷D.城市布局不利于商业发展5.明太祖统治时期,制定了《大明律》,内容集中,条例分明,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立法。
其增加经济法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改变B.专制统治扩展到经济领域C.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D.工商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1880年,洋务派代表人物刘铭传在《铸造铁路意图自强折》中阐述了修建铁路的意义。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但被外国人控制。
铁路的修筑客观上A.推动中国交通运输近代化B.增强清政府对经济的控制C.导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D.便于列强进一步资本输出7.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地区的资本家鲜有直接投身革命活动的,而新式学堂却产生了一批又一批英勇的革命者。
这表明A.青年学生勇于担负民族重任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C.中国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D.政府政策不当加剧统治危机动,是一种特征”,但最关键问题是应该向农村进攻。
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3)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3)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
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咸为行人之专司”。
行人的活动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答案】C2.汉代民间流传着教一般民众识字的课本,叫《急就篇》,除教人认字,还教官僚文书的书写格套。
东汉形成了“五曹诏书,题乡亭壁”的规矩,即中央诏令抄写或悬挂在办公衙署的墙上,方便百姓认识和了解国家法令。
这些做法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助推儒士投身基层教化C.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政治认同D.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革【答案】C3.魏晋时期,玄学家把老庄“无为”“自然”思想发扬光大,如阮籍、嵇康等认为,无君无臣的“自然”状态才是最美好的。
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就是由一群“避秦”者所建成的一个“无君”的美丽家园。
据此可知,当时A.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思想活跃B.文学创作汇聚百家之长C.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交流D.门阀士族垄断文化资源【答案】A4.宋太祖即位后,下诏编写前代史书。
宰相王溥主持编纂的《唐会要》《周世宗实录》两书于建隆二年(961)完成,王溥主持的《五代会要》成书于乾德元年(963)。
此外,臣僚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五代的史籍。
宋初的上述做法A.凸显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B.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C.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D.践行了程朱理学的政治主张【答案】B5.“市道”原指交易之道,意为重利而忘义。
到明清时期,“市道”的意义和内涵外溢于“道”中积极的道德义理维度,“市道”被士人认可为“正道”。
这一变化源于A.租佃经济的盛行B.士人价值观念的更新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社会结构的改变【答案】C6.1864年,曾国藩重修江南贡院,其后几任两江总督也不停扩建贡院号舍。
2023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张家口市崇礼奥林匹克公园是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节点,与周边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连接构成的,于2022年7月6日正式开放。
下图示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场馆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三个赛区设置不同的比赛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气温B. 降水C. 地形D. 风速2. 冬奥会结束后,影响崇礼区比赛场馆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是()A. 劳动力B. 知名度C. 季节变化D. 交通条件3. 张家口市崇礼奥林匹克公园的开放,有利于当地()①增加就业②风沙减少③经济增长④污染减轻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雪上项目一般需要复杂的地形、适宜的坡度,而滑冰、短道速滑等冰上项目需要平坦的场地。
张家口市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地形以山地为主,可以提供滑雪运动所需要的地形和适宜的坡度,而且海拔高,气温低,利于积雪保存;北京市区是平原地形,适合开展室内滑冰运动。
综上,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崇礼区比赛场馆大多为室外的雪上项目,受季节限制,夏季难以利用,C正确;劳动力对崇礼区比赛场馆利用率影响小,A错误;崇礼区比赛场馆作为冬奥会场地,知名度高,对提高夏季利用率作用不大,B错误;据图可知,崇礼区有高铁、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但对于对提高夏季利用率作用不大,D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张家口市崇礼奥林匹克公园的开放,有利于当地就业岗位增加,带动经济增长,①③正确;张家口市崇礼奥林匹克公园的开放对于减少风沙和减轻污染的作用较小,②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A。
【点睛】建立滑雪场需要考虑以下条件:1、合适的山体条件;2、合适的气候条件,主要考虑小气候影响;3、必需的资源拥有量,如丰富的降雪量;4、交通道路是否便利,利于游览者到达、离开;5、基础客源市场占有比率;6、建设规模及接待能力;7、所建设区域的整体经济影响。
2023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三模数学答案

数学参考答案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其中9至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AABCDBABCABDBDBD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21y x =-14.63(55--15.33316.59,4225n +-(说明:第16题第一空2分,第2空3分)1.【答案】C【详解】2{|6}{|23}A x Z x x x Z x x =∈+>=∈><-或,{|44}B x x =-≤≤,则{4,3,4}A B =- 2.【答案】A【详解】(2)i z m +=,(2)25m m i z i -==+,255m mz i =+,又m 为正实数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3.【答案】A【详解】直线1:10l ax y ++=与2:10l x ay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2k k =且不重合,由1a a-=-得1a =±,又1a =-时两直线重合,直线1:10l ax y ++=与2:10l x ay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a =4.【答案】B【详解】将任意一张纸片沿直线(不过顶点)剪开,得到2张纸片,则总边数增加4,所以{a n }公差为4,首项为8的等差数列,1231010910842602a a a a ⨯+++=⨯+⨯= 5.【答案】C 【详解】如图,过D 作直线DF//BE ,交AC 于F ,则111,33326EF BD AE AEEF EC EC BC ==∴===67AE AF ∴=,67AP AE AD AF ∴==66()77AP AD xAB y AC ∴==+又B,D,C 三点共线,1x y ∴+=故66()77m n x y +=+=F6.【答案】D【详解】 函数()g x 为奇函数,且(4)()g x g x +=取2x =-得,(24)(2)(2)g g g -+=-=-,即(2)(2)g g =-,∴(2)0g =又(6)(24)(2)0g g g =+==,∴2(6)(6)636f g =-=-7.【答案】B【详解】法一:如图,设直线EF 交x 轴于点P ,过O 作EF 的垂线,垂足为H ,则2AOH αβ+∠=,2POH HPO π∠=-∠又直线EF 的斜率为14,1tan 4POH ∴∠=tan tan tan tan()422AOH POH HPO αβπ+∴=∠=-∠=--∠=-22222sin cos 2tan2(4)8222sin()(4)117sin cos tan 1222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法二:设(cos sin )(cos sin )E F ααββ,,,,则sin sin 1cos cos 4EF k αβαβ-==-又sin sin cos cos αβαβ-=-2cos sin1222sin sin tan 222αβαβαβαβαβ+-=-+-+-,tan 42αβ+∴=-同法一可得8sin()17αβ+=-8.A 【答案】【详解】ln ()0ln ln xaa xf x e x x a x ea x=⇔+=+=+令()xg x e x =+,则()(ln )g x g a x =在区间2(1,)e 上恰有2个实根()g x Q 在R 上单调递增,∴ln x a x =即ln x a x=在区间2(1,)e 上恰有2个实根,∴()ln x h x x=与y a =在区间2(1,)e 上恰有2个交点2ln 1()(ln )x h x x -'=,∴()ln x h x x =在区间(1,)e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2(,)e e 上单调递增HP当1x ®时,()h x →∞,且()h e e =,22()2e h e =;故22e e a <<,选A9.【答案】BC【详解】由函数()0.3xf x =在R 上单调递减,得0.70.90.30.3>,故A 选项不正确;由函数 1.3()log f x x =在(0,)+¥上单调递增,得 1.3 1.3log 3log 2>,故B 选项正确;0.30.3log 0.2log 0.31>=,0.200.30.31<=,所以0.20.3log 0.20.3>,故C 选项正确;331log 2log 2>, 1.111222--<=,所以 1.13log 20.3->,故D 选项不正确;10.【答案】ABD【详解】()cos()6f x x πω=+过点4(,0)9π-,4cos()096ππω∴-+=4()962k k Z πππωπ-+=+∈解得39()44k k Z ω=--∈,由图知421399T πππω<=<,所以189132ω<<,故32ω=所最小正周期为43π,A 选项正确;当[02x π∈,时,311[,]26612x πππ+∈,3()cos(26f x x π=+单调递减,B 选项正确;3()cos()26f x x π=+的对称轴为2()93k x k Z ππ=-+∈,59x π=-不是()f x 的对称轴,故C 选项不正确;将函数sin 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23π个单位得到2sin()3y x π=+的图象,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3倍,得到32sin(23y x π=+的图象,又3233sin()sin()cos()2326226y x x x ππππ=+=++=+,故D 选项正确11.【答案】BD【详解】记圆M 的半径为R ,R =2,|OM |=6,圆O 的半径为r点(4,2)在圆:M 22(6)4x y -+=外,故作圆M 的切线恰有2条,故A 不正确;圆O 和圆M 恰有3条公切线,则圆O 和圆M 相外切,||OM r R ∴=+,4r =,故B 正确;当圆O 和圆M 外离时,||PQ 的最小值为||1OM r R --=,此时3r =,当圆O 和圆M 内含时,||PQ 的最小值为||1r OM R --=,此时9r =,故C 不正确;当2r =时,则直线PQ 的斜率的最大值是斜率为正的内公切线斜率,此时5k==,故D正确12.【答案】BD【详解】1b=,222a c-=,2223cos122a b cCab a+-∴==<,故32a>,选项A不正确;由333sincos222sinb BCa a A===,2sin cos3sinA C B∴=,又sin sin()B A C=+2sin cos3sin cos3cos sinA C A C A C∴=+,即tan3tan0A C+=,选项B正确;又3cos02Ca=>,(0)tan02C Cπ∴∈>,,2tan tan2tan2tan tan()11tan tan13tan3tantanA C CB A CA C C CC+=-+=-==-++(当且仅当tan3C=,即2,663C B Aπππ===,取等号),6Bπ∴≤,选项C不正确;6Bπ≤,1sin2B∴≤,ABC∆的外接圆直径22sinbRB=≥,ABC∆的外接圆面积2S Rππ=≥,(当且仅当3tan3C=,即2,663C B Aπππ===,取等号),选项D正确;13.【答案】21y x=-【详解】1ln()x xf x ex-=+,(1)1f∴=又121ln()x xf x ex--'=+,(1)2f'∴=故切线斜率(1)2k f'==,切点为(1,1)∴切线方程为12(1)y x-=-,即21y x=-14.【答案】63(55--,【详解】设向量b在向量a上的投影向量为aλ,则25a b a a aλλλ⋅=⋅==(2)()Q a b a b+⊥-,(2)()0a b a b∴+⋅-=,即2220a b a b-+⋅=,又(21)||1,,a b==,3a b∴⋅=-53λ∴=-,35λ∴=-,故向量b在向量a上的投影向量为aλ=63()55--,15.【答案】333-【详解】如图,设球心为O ,半径为r ,由题可知,球O 半径最大时,与平面ABCD ,平面BCC 1B 1,平面DCC 1D 1,平面AB 1D 1均相切,设球O 与平面ABCD 相切于点H ,与平面AB 1D 1相切于点O 1,则O 1为∆AB 1D 1的中心,11122333OO OH r O C A C ∴====,,11233OC O C OO r =-=-,由11sin 3OH A CA OC =∠=,得11sin 2333r A CA r =∠=-,解得333r -=16.【答案】59,4225n +-【详解】由题可知213221325a a a a =+==+=,,43542111213a a a a =+==+=,,65768721272292159a a a a a a =+==+==+=,,222122212(2)125n n n n a a a a ++=+=++=+,22252(5)n n a a +∴+=+∴数列2{5}n a +是首项为258a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122258225n n n n a a -+∴+=⨯=-,,故当n 为偶数时4225n n a +=-解答题:本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解:(1)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117545552a d a d +=⎧⎪⎨⨯+=⎪⎩,解得134a d =⎧⎨=⎩,所以()34141n a n n =+-=-,()214322n n n S n n n -⨯=⨯+=+....................................5分(2)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a S S b S S S S S S +++++-===-⋅⋅..............................................................................7分所以123n n T b b b b =+++⋅⋅⋅+122334111)111111())()((n n S S S S S S S S +=-+-+--+⋅⋅⋅+221111111132(1)(1)3253n S S n n n n +=-=-=-+++++.......................................................10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解:(1)设点()M x y ,,当点M 不与点P 重合时,即当2x ≠且2y ≠时,由垂径定理可知CM AB ⊥,即CM PM ⊥.....................................................................2分设点()M x y ,,又圆C 的圆心为(8,0),()2,2P则()8,CM x y =-,()2,2PM x y =-- ∴(8)(2)(2)0CM PM x x y y ⋅=--+-=,即22(5)(1)10x y -+-=...............................4分当点M 与点P 重合时,点P 的坐标也满足方程22(5)(1)10x y -+-=故点M 的轨迹方程为圆22:(5)(1)10N x y -+-=............................................................5分(2)当OM OP ==时,点M 与点P 满足圆O 的方程228x y +=又点M 与点P 在圆22:(5)(1)10N x y -+-=上∴直线MP 为圆O 和圆N 的交线,圆O 与圆N 的方程相减得,直线MP 的方程为2222(5)(1)810()[]y y x x --=++--,即5012x y +=-∴l 的方程为:5012x y +=-..........................................................................................8分点O 到直线MP的距离d =分又圆O的半径r =∴弦长||MP ===分∴POM △的面积148||2213S MP d ===..................................................12分法二:设()M m n ,由题意可得()()2222+=85+1=102m n m n m --≠⎧⎪⎪⎨⎪⎪⎩,解得34=1314=13m n ⎧⎪⎪⎨⎪-⎪⎩,即点3414(,)1313M -.....................7分又14213534213PMk --==--,∴直线l 的方程为()252y x -=--,即5120x y +-=...............................................9分1OP k =,则直线OP 的方程为0x y -=,且OP =.............................................10分点M 到直线OP的距离为4813d =分故POM △的面积11482213S OP d =⋅=⨯..............................................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解:(1)取AB 中点O ,连接11,,OC OA A B ,AC BC OA OB AB OC ==∴⊥ ,........................................................................................1分1AA B △为正三角形,OA OB =1AB OA ∴⊥........................................................................2分又11,OC OA O OC OA =⊂ 、平面1AOC ,AB ∴⊥平面1AOC ........................................4分又1AC ⊂平面1AOC ,1AB AC ∴⊥.......................................................................................5分(2)11A C BC ⊥ ,又1AB AC ∴⊥,1BC AB B = ,1,BC AB ∈平面1ABC 1AC ∴⊥平面1ABC ,又1AC ⊂平面1ABC ,11AC AC ∴⊥∴四边形11AAC C 为菱形,∴12AC AA ==,ABC ∆为等边三角形,OC =O 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7分11(1,0,0),(1,0,0),(A B A B C --设平面1BA C 的法向量1(,,)n x y z = ,1BA BC ==则0x x ⎧+=⎪⎨+=⎪⎩,令1z =-,可得11,1)n =-- .....................9分设平面11BA C 的法向量2(,,)n x y z =,111(BA A C AC ===-则0x x ⎧+=⎪⎨-=⎪⎩,令1z =,可得21,1)n =- ......................................................11分则123cos ,5n n <= .所以平面1BA A 与平面1CA A 夹角的余弦值为35........................................................12分20.(本小题满分12分)解:(1)在△ABC 中,222221(1)1cos 222AB BC AC AB AB AB B AB BC AB +-+-++===-⋅,因为0180B << ,所以120B = ......................................................................................2分由1sin12024ABC S AB BC AB =⋅== △4AB =..................................................3分224121AC AB AB ∴=+++=,即AC =分5AB BC AC ∴++=△ABC 的周长为5分(2)设BDC θ∠=,则60DBC θ∠=︒-,60ABD ∠=︒+,60BAD θ∠=︒-.在△ABD 中,由sin(60)sin 60BD AB θ=︒-︒,得3sin(60)sin 60BD θ︒-=︒.....................................7分在△BCD 中,由sin120sin BD BC θ=︒,得sin120sin BD θ︒=.......................................................9分3sin(60)sin120sin 60sin θθ︒-︒∴=︒,即4sin sin(60)1θθ︒-=sin(230)1θ∴+︒=..............................................................................................................11分 060θ︒<<︒,∴33500210θ<+<︒︒︒,∴00239θ+︒=,解得30θ=︒,即∠BDC 的值为30︒.................................................12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解:(1)对任意的(0,)x ∈+∞,()1f x ≤恒成立(1)1f ∴≤,即(1)31f a =-+≤,2a ∴≥......................................................................2分下面证明:当2a ≥时,()1f x ≤恒成立当2a ≥时,22()=ln +3ln 2+3f x x x ax x x x x x -≤-欲证()1f x ≤,只需证2ln 2+31x x x x -≤,∵>0x ,故只需证1ln 2+3x x x -≤,即证:1ln 2+30x x x--≤..................................4分令1()=ln 2+3g x x x x--,则2222112++1(2+1)(1)()=2+==x x x x g x x x x x ----'故知函数()g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故max ()(1)0g x g ==,故()0g x ≤,即1ln 2+3x x x-≤成立∴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6分(2)由(1)可知当2a =时,()1f x ≤,即2ln 231x x x x -+≤,即1ln 23x x x≤+-.............................................................................8分取1n x n +=得,12(1)212ln 3=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10分34522341ln ln ln ln ln(1)122334(1)123n n n n n n++∴++++≥++++=+⨯⨯⨯+ .....................12分22.(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23122()(1)f x ax x x '=--+23(1)(2(0)x ax x x =>--)........................................1分由12()01,f x xx '==⇒==...........................................2分①当02a <<时,1>2a(0,1)x ∈或)x ∈+∞时,0>)(′x f;x ∈时,0<)(′x f ()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3分②当2a =时,1=2a(0,)x ∈+∞时,()0f x '≥,()f x ∴在(0,)+∞单调递增................................................4分③当2a >时,1<2<0a,x ∈或(1,)x ∈+∞时,0>)(′x f ;x ∈时,0<)(′x f()f x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5分(Ⅱ)由(Ⅰ)知,1=a 时,221()ln x f x x x x -=-+,2312()1f x x x x'=--+2记3()()()2F x f x f x '=--23532ln 2x x x x x=--++-1,[1,)x ∈+∞①当2x >时,22225252()0ln 30ln 322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1记25()ln 3(2)2G x x x x x x =--+>,7()2ln 2G x x x '=--1()20G x x''=->,()G x '∴在(2,)+∞上单调递增又1(2)ln 20,(2.3) 1.1ln 2.302G G ''=-<=->∴存在0(2,2.3)x ∈使得0()0G x '=,即0072ln 02x x --=当0(2,)x x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当0(,2.3)x x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222min 00000000000575()()ln 3(2)33222G x G x x x x x x x x x x ∴==--+=---+=-++2()+3H x x x =-+ 在(2,2.3)上单调递减,2()(2.3) 2.3 2.3+30.01H x H ∴>=-+=2min 000()()30G x G x x x ∴==-++>()0G x ∴>,又22220xx x x --=< 1,2252ln 32x x x x x x∴--+>-1,即()0F x >..................................................................9分②当[1,2]x ∈时,令g()ln x x x =-,23532()2h x x x x=-++-1,]2,1[∈x 于是()g(()F x x h x =+),1g ()10x x x x-'=-=1≥,min g()x =1=g(1)又22344326326()x x h x x x x x --+'=--+=设2()326x x x ϕ=--+,则()x ϕ在]2,1[∈x 上单调递减,又(1)1ϕ=,(2)10ϕ=-,∴存在]2,1[0∈x ,使得0()0x ϕ=,且0<<1x x 时,()0x ϕ>;2<<0x x 时,()0x ϕ<()h x ∴在0(1,)x 上单调递增,在0(,2)x 上单调递减又1(1)2h =-,(2)1h =-,min ()h x ∴(2)1h ==-()g(()g(1(2)1(1)0F x x h x h ∴=+>+=+-=)).综上①②,故()0F x >,即23)()(+'>x f x f 对于任意的[1,)x ∈+∞成立...............12分。
唐代基本土地政策及其税法(高考历史)

唐代基本土地政策及其税法一、土地政策1.均田制起源:北魏大臣李安世提出。
公元486年,魏孝文帝正式施行。
目的:在更加广阔的社会基础上进行土地分配,以鼓励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其实吧,本质上就是由于魏晋时期长期的战争局面,人口大量死亡,民生凋敝,经济衰落。
国家看着大量未经开发的无主土地,于是决定出手,直接把它们分给现在还活着的农民,让他们在上面从事农业生产。
而他们也成了政府主要的纳税户。
而且政府分给他们的是无主的荒地,为了耕种,农民也要自己开荒,这也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方式和客观需要。
基本纳税单位:一对夫妇(一“床”)未婚男子为“半床”,在北魏时期,4个未婚男子才缴纳和一“床”夫妇一样的税。
北魏是一个很有“妇女意识”的朝代,妇女被允许在丈夫受田之外另行受田。
制度基本原则:男子成年后,政府授田一顷,其中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
在一定年龄之内(这个年龄在唐代为60岁),要向政府履行纳税的义务。
超过该年限后,政府收回口分田,可以保留永业田以流传后世子孙。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这个收回田地的年龄限制,从均田制诞生以来的不同朝代各有不同。
其中北周为70岁,北齐为66岁,隋唐均为60岁。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政府掌握的田地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永业田与口分田的历史演化进程:最初这种土地划分方式主要是基于租调制度的税赋方式产生的。
租主要以谷物为主要上交物品,调主要以丝织物为主要上交物品。
谷物的种植是可以每年种一茬新的,但是丝织物需要桑蚕业的发展,其中桑树种植是重要的一环。
由于桑树需要长期种植,所以无法在一定年限之后收回,于是就针对种植作物内容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田地类型。
在北魏,种植谷物的田地被称为“露田”,即唐代的“口分田”;种植桑树的田地被称为“桑田”,即唐代的“永业田”。
但在后续的具体历史实践之中,北方地区上交的主要织物是麻布,而麻是一种年度作物,不存在桑树需要长期种植的特点。
但是政府同样将其一刀切,授予可以传给后世子孙的长期田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王朝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
与此同时,乐与礼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政治制度。
西周王朝对“乐”的重视()A.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B.有助于维护宗法分封秩序C.导致了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D.消弭了统治阶级内部纷争2.如图为东汉田庄画像石拓片。
拓片图案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下层为完整的酿酒过程,周围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
此画像石拓片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A.小农生产比较普遍B.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C.豪强地主势力强大D.渔猎与农耕已经结合3.唐朝前期诗人陈子昂在《答洛阳主人》一诗中,抒发了不凡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良城璧,三陟平津侯。
”这折射出唐朝前期()A.士人建功立业的情怀B.科举考试提升了儒生文学修养C.文学主题世俗化明显D.诗歌成为主流的文学艺术形式4.宋代枢密院的下属机构主要是各个房,宋初有兵、吏、户、礼4房,后来陆续增加,最多时达到25房。
此外,还有若干司,如承宣司、兵马司等,南宋时,又添设宣旨院和省马院。
由此可见,宋代枢密院的机构设置()A.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C.反映了崇文抑武策略D.加强了君主集权统治5.清代小说《林兰香》成功地描绘了一大批市井人物,其中有侠客高士、僮仆侍婢、恶霸奸商等,全书人物达三百二十人之多。
几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如燕梦卿的逆来顺受、耿朗的卑劣、任香儿的嫉妒和任自立的贪婪等。
这折射出当时()A.主流文学题材发生变化B.世俗文学得到一定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加速6.洋务事业大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形式,由政府官员主持,而大部分科举出身的官员不愿从事洋务事业,这就为通过捐纳成为候补官员的捐员提供了署事机会,捐员大多为商人出身。
以中国电报局为例,全局198个分局委员,80%以上是通过捐纳获得的。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捐纳制度()A.缓解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新路径C.有助于近代化事业的开展D.助推了洋务运动目标的实现7.戊戌政变后,保守派官员陈夔龙认为慈禧“并无仇视新法之意,徒以利害切身”。
英国人赫德相信改革只是被“拖延”,但不会就此断送。
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则将政变视为改革的“渐进”与“激进”路线之争。
这反映出当时()A.变法革新是大势所趋B.保守派内部对新法产生分歧C.变法的条件不够成熟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变法基础8.据统计,《新青年》季刊自1923年6月至1926年7月总共发刊9期,共发表译文40篇,其中俄文译文21篇,内容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列宁主义,介绍俄国革命。
这反映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开启B.国内舆论出现转向C.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道路D.民族意识开始觉醒9.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移难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据194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
该政策的实施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B.突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有利于开发边区与支持抗战10.1953—1957年,全国共新建了6座城市,其中5座城市位于京广线以西;大规模扩建了20座城市,其中位于京广线以西的有11座,东北地区有7座,中国城镇化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城镇化率增长2.93%。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国家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工业布局实现了有序调整D.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11.在布托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史前考古层,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极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是抛光的圆锥体,它们都与埃及史前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
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
这表明()A.不同文明区域间有一定交流B.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A.现代化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B.战争极大阻碍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C.现代化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的变革D.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求和统治者的需要,融合道家和法家思想,对儒学进行调整和加工,从而产生了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新儒学体系,这是对先秦儒学进行的第一次改造。
董仲舒指出,要促进国家稳定,就一定要完成思想的统一。
董仲舒宣传了“神”“天”“天人合一”的理论,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行为准则,后来被称为“三纲五常”。
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
之后儒学变为真正的统治思想,同时研究五经的经学也随之成为了显学。
——摘编自韩典轩《儒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代转型研究》材料二隋唐时期的儒学倾向于经世致用,表现为经学的繁荣和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与融合。
唐代前期孔颖达等编撰的《五经正义》,将魏晋以来论说纷纭、南北分裂的经学在形式和版本上达到了统一。
经学的统一和繁荣以及三教并行的思想文化背景丰富了儒学的思想资源。
科举制度使得以儒学作为教育主要内容成为官学、私学的自觉选择。
唐代编辑了许多普及性的儒学启蒙读物,以简约条文化的方式把儒家的经典表现出来。
此外,儒学还通过各种民间途径加以弘扬,如村社制定的乡规民约等。
——摘编自刘光育《隋唐儒学发展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儒学的主要特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注重对于国家管理者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重视通过道德教化,培育官员的家国情怀,激发官员的浩然正气;通过法律规范,规制机构的职责程序,约束官吏的行为举止,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
历代王朝所实施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模式中,道德始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德治”成为历代统治者所弘扬、追求的政治理想。
在官吏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道德规范所涉及社会关系比重,道德治理的社会覆盖面以及实施效果,都充分展示了“德治”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摘编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材料二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各解放区也开始逐渐连成一片。
根据地民众通过人民代表会议的选举,相继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革命根据地的政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阶级基础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已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要建构的新的政权结构模式。
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
”——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出现了三个方面变化:机械设备替代人的劳动;无机能源(如蒸汽机等)取代人力和畜力;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技术得到改进,尤其是出现了冶金和化学工业。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2世纪,它使英国从一个羊毛出口国变成一个纺织品出口国,“(13世纪)实际上证明了工业革命是由于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所引起的”。
也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时期真正技术优势不是工具或机器,而是仪器(钟、表、望远镜、眼镜等)。
尽管这些小玩意可以作为某种生产资料来应用(主要是在航海方面),但它们的基本用途是作为有钱人的玩物。
正是这种来自仪器制造的精密的钻孔和校准技术的转移,使蒸汽机的效率逐渐提高。
工业革命中的技术突破引发了社会的根本变革。
——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四、材料分析题——摘编自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9)》(第二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新时期中国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B2.C3.A4.D5.B6.C7.A8.C9.D10.D11.A12.D13.D14.B15.A16.D17.(1)基本内涵:倡导“大一统”;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倡导“三纲五常”。
历史作用: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
(2)主要特点:倾向于经世致用;以经学为核心;善于吸收融合佛道思想;与教育和科举联系紧密。
18.(1)历史影响: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治统治;一定范围内推动了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强化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等。
(2)进步之处:在人民代表会议基础上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主要原因: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
19.示例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
阐述: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领域出现突破,表现为一系列科技发明的涌现,诸如珍妮纺纱机、水利织布机等,这些极大提高了棉纺织业的效率,推动了棉纺织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工业革命突飞猛进。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工业社会逐渐形成,近代城市纷纷涌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巩固。
社会财富大幅增加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工业革命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化的娱乐方式纷纷出现。
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诸如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总之,工业革命中的技术突破改变了社会面貌,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亦可)20.(1)国际形势:美苏冷战;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民族独立国家;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欧洲和亚洲出现一些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
(2)主要因素:改革开放的实行;综合国力的增强;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工作人员的努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