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

合集下载

《大象的耳朵》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

《大象的耳朵》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象的耳朵》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大象、耳朵、扇子、平衡、可爱”等词语;(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象耳朵的作用和大象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模仿表演等方法,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3)学生通过课后实践,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喜爱和关爱之情;(2)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欣赏大象耳朵的可爱之处;(3)学生学会尊重自然,关注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词语;(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象耳朵的作用和大象的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2)学生感悟到大象耳朵的可爱之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象的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2)教师讲解大象耳朵的作用和大象的生活习性。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2)学生模仿表演,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5. 拓展延伸(1)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象和生态环境;(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描绘大象的可爱之处。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大象耳朵的作用和大象的生活习性;2. 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周课堂上分享。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大象的耳朵》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1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并围绕“耷拉着”这个话题推进故事。

第2至7自然段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见到大象“耷拉着”的耳朵后,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这6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

第8至11自然段写大象开始不安并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

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他“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结果呢?“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第12至13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变:“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大象在经历耷拉—竖起—耷拉的过程中,“与别人不一样”让他一度不安,直至怀疑自己,甚至改变自己。

可当大象真的竖起耳朵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与众不同的耳朵的巨大作用,最后他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继续耷拉着。

二、说学情本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浅白易懂,生动活泼的对话与妙趣横生的叙述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充满童趣,容易让学生走人文本,理解文本。

从能力上来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

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

教学时,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领会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1. 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

2. 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二课时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二课时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1.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2.1理解大象耳朵的变化过程。

2.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了解了大象耳朵的特点。

第二环节: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感情。

2.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大象耳朵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3.学生回答:因为大象耳朵里的虫子越来越多,让大象感到疼痛。

4.教师讲解大象耳朵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大象耳朵的变化原因。

5.教师提问:大象耳朵的变化给大象带来了什么影响?6.学生回答:大象耳朵变小了,不能再用来扇风、遮阳了。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怎么办?2.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第四环节: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其字形、字义、组词。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大象耳朵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

四、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大象耳朵的童话故事。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中卫九小赵丹一、说教材:《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通过一个文字浅显、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故事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页不是问题,与众不同有时并不是坏事,要学会做好自己,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3、通过感悟课文,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会变成真的,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四、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辨的能力,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

五、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因此对于童话故事,他们并不陌生,而且、他们能从童话故事中提炼出自己的东西,况且这是一个绘本的故事,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绘本,绘本的文字虽然很少,但是画面却很形象逼真,孩子们可以通过绘本中的图片来猜想故事的内容,在观看绘本的同时感受到它的趣味性。

六、说教法:大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孩子们都知道大象有大大的耳朵,粗粗的腿。

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对这些句子的点评过程中,帮住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六、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文朗读感悟环节,我让同学们男女生读,分角色读,师生互读,演一演等好的方法,同时,让同学们理解课文,拓展延伸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小组交流,并与小组同学在合作中分享你知道的其他小动物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发了品悟语文的兴趣。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六)19《大象的耳朵》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六)19《大象的耳朵》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六)19《大象的耳朵》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下童话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故事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大耳朵,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于是,大象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后来,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

本单元童话故事以“改变”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学写“扇、慢、遇、兔、安、根、痛、最” 8个生字,重点注意“遇”的第八笔是提,“兔”的第八笔是点,“最”的第五笔要写长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动物的对话中的问句。

3.以读、演的方式,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懂得“遇到问题要联系实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学写“扇、慢、遇、兔、安、根、痛、最” 8个生字,重点注意“遇”的第八笔是提,“兔”的第八笔是点,“最”的第五笔要写长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动物的对话中的问句。

教学难点:以读、演的方式,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懂得“遇到问题要联系实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道理。

四、说学情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起来,积极性会比较高。

但要把这个童话故事讲明白,讲完整,会有困难。

同时,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第一课时,教师需要搭好梯子,做好铺垫和渗透。

五、说教法学法这篇童话的发展,是以对话形式推动的,因而在教学中,我抓住小动物对大象耳朵的评论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字词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在朗读感悟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通过分角色演绎的方式入情入境,自主感悟。

六、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耳朵小游戏。

2.这些小动物里面谁的耳朵和别人的不一样?哪里不一样?相机学习字词“耷”、“耷拉”、“竖”、“竖着”。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9《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2.会写“扇、慢”等8个字,及其扩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通过描写大象对自己耳朵的想法,从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每个人都不一样,要勇于做回自己。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要勇于最回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拉火车二、品读课文,领悟道理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象的话?文中共有三处大象的话:①“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②“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③“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从这3句话可以看出来大象的想法前后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读。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耷拉:松弛地向下挂着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象的耳朵很大,而且还耷拉着。

这也为下面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咦、怎么”写出小兔子对大象的耳朵提出的质疑。

1.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问:“面对小兔子的质疑,说一说此时大象的心理是怎样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说明大象此时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和不安,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耳朵天生就是这样的。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此时小兔子又拿自己的耳朵和大象的比较,坚定地认为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问:“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又会怎么说大象的耳朵呢,谁来说一说?”小鹿也说:“ ..............?”小马也说:“ ..............?”小老鼠也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就认为耳朵都应该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因此质疑大象的耳朵没有竖起来,是不是出了毛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是个生字,掌握“似、扇”两个多音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 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说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大家想法改变的过程。

说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自然段中“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含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看图,同学们请看这是谁?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预设:(1)有一对大耳朵(2)耳朵像扇子(3)耳朵耷拉着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说板书课题:19.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4.师出示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拉着。

二、学习课文1.齐读第一自然段(强调:这句话介绍了大象的耳朵)2.学习生字“似”“扇”课件演示:似:多音字扇:多音字,象形字,从“户”从“羽”。

扇,篆文(户,小门)(羽)讲扇,写扇。

本义,名词:羽毛花草装饰的门扉 shàn。

本义只见于古文量词:片,块 shàn。

一扇窗一扇门名词:翻转鼓风的轻巧薄片 shàn。

扇子电扇绢扇蒲扇纸扇折扇风扇动词:摇动鼓风的薄片 shn扇煤炉扇动翅膀扇风点火3.仿说练习: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像叶子似的竖在头上。

有耳朵,像。

对比学习“耷”和“竖”两个生字。

过渡:4.读第二到第七自然段,找一找都有哪些动物对大象的耳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们的看法是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一说。

师总结,启发引导,学习下文。

看来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都对大象的耳朵很好奇,产生了疑问,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问句吧。

指名读,课件展示:生: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师:我从你的读中听出了小兔子的疑问(好奇)。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大象的耳朵》,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本文写了大象因为耳朵耷拉着,被小动物们说成是有问题,后来大象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却给自己带来无穷烦恼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遇到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二、说学生:本文故事情节通俗易懂,对于故事情节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但是对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了。

所以本课的重点要放到,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上。

为完善学生的品格,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有感情的、熟练的朗读课文;技能目标:能对这个故事进行复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品质;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深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能体会文中各个角色的思想感情;五、说教法学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法、举例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激趣导入:师:(出示大象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师:对,它就是大象,今天它来到这里就是给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师:(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课题分析: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步的为学习这篇课文扫清了障碍。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本课的课题,然后告诉我你从本课的课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生:认真观察后,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从本课的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内容讲述的是关于大象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的耳朵》
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大象的耳朵》,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本文写了大象因为耳朵耷拉着,被小动物们说成是有问题,后来大象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却给自己带来无穷烦恼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遇到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二、说学生:
本文故事情节通俗易懂,对于故事情节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但是对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了。

所以本课的重点要放到,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上。

为完善学生的品格,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有感情的、熟练的朗读课文;
技能目标:能对这个故事进行复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