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七氟丙烷(HFC-227ea)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灭火剂,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灭火系统中。

在设计和使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灭火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的一些重要内容:1.设计要求(1)灭火剂浓度计算:根据火灾现场、物体种类、密闭性、燃烧过程等因素,计算出七氟丙烷灭火剂的最佳浓度,以确保消防效果。

(2)气体灭火装置的选择:根据灭火场所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灭火装置,如喷洒系统、淹没系统等。

(3)喷洒装置的设计:喷洒头的布置、喷嘴的选型、管道的布局等要能满足灭火要求,保证七氟丙烷能够均匀喷洒到火灾现场。

2.安装要求(1)施工要求: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施工,确保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系统配管:按照要求使用高品质七氟丙烷专用钢瓶和配管材料,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3)阀门和连接件:选择高质量的阀门和连接件,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固定,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电气连接:灭火系统的电气线路连接要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电气元件要进行可靠接地。

3.运行和维护要求(1)监测装置:安装恰当数量和位置的火灾探测器和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火灾情况和灭火剂浓度,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响应。

(3)维护保养:定期对灭火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特别是要定期对灭火装置的压力、喷嘴、连接管道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技术要求包括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和安全可靠性。

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灭火,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方案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方案
试验压力的10 %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 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 为合格。
1.5 灭火剂输送管道经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经气压强度试验合格且在试 验后未拆卸过的管道可不进行气密性试验。
1.6 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或气密性试验前,应进行吹扫。吹扫管道可采用 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 m/s,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 尘土、水渍及其他异物出现。
1.6 主要性能参数
2.5MPa级 4.2MPa级 5.6MPa级
公称压力(MPa)
2.5
4.2
5.6
最高工作压力(MPa) 充装量(Kg / m3) 喷头工作压力(MPa)
4.2 ≤1120 ≥0.6
6.7 ≤950(焊接瓶) ≤1120(无缝瓶)
≥0.7
8.0 ≤1080 ≥0.8
灭火设计浓度 安全泄放压力(MPa)
预制灭火系统启动操作方式 3.1系统动作程序
► 自动启动
从火灾探测报警、关闭联动设备以及释放灭火 剂均由系统自己完成,不需要人员介入的操作与控制 方式。
将灭火控制柜的控制方式转换开关拨至“自动” 状态,整个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手动启动(紧急启动操作)
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信号后,经确认后再启动 手动按钮,通过灭火控制柜来操作联动设备以及释放灭 火剂的操作与控制方式。
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 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 16、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 17、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应 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
致密性试验

七氟丙烷无管网自动灭火系统与技术参数

七氟丙烷无管网自动灭火系统与技术参数

七氟丙烷无管网自动灭火系统(2)电器手动:将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锁置于“手动”位置时,灭火控制器处于手动控制状态。

这时,当火灾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时,控制器即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需经人员观察,确认火灾已发生时,可按下保护区外或控制器操作面板上的“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但报警信号仍存在。

无论装置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按下任何紧急启动按扭,都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同时控制器立即进入灭火报警状态。

(3)机械应急手动方式:用于控制器失效时,当职守人员判断为火灾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在确定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可按以下步骤实施应急机械启动;○1手动关闭联动设备并切断电源。

○2拔出手柄上的保险销,拍击储瓶组上的手柄,即刻实施灭火。

控制逻辑图三、灭火瓶组瓶头阀四、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参数《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4.1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式——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kg);中——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灭火剂过热蒸汽在10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容(m3/kg);——防护区的净容积(m3);——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取值。

4.2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4.3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4.4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4.5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4.6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五、自动报警灭火控制部分主要技术参数:1、保护区基本输入口配置: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总线接入,紧急启动停止按扭1个,压力开关动作信号1路。

七氟丙烷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七氟丙烷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七氟丙烷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方案设计七氟丙烷是一种常用的高效环保的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灭火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的气体灭火系统中。

其特点为:具有优良的灭火性能、无残留物、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不导电、不产生氟化氢等。

下面将对七氟丙烷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方案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一、系统概述七氟丙烷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自动化的灭火系统,通过连接各种传感器、控制器、阀门等组成的管网,全面覆盖灭火区域,实现对火灾的快速灭火。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七氟丙烷储存容器、七氟丙烷释放装置、监测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

二、系统设计1.灭火剂储存容器:灭火剂储存容器采用高压钢瓶,容量根据灭火区域大小和灭火剂需求量来确定。

2.灭火剂释放装置:灭火剂释放装置主要包括压力减压阀、电磁阀、喷嘴等部分。

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七氟丙烷的释放。

3.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火灾发生,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触发灭火剂的释放。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整个灭火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主控制面板、控制器等。

主控制面板能够实时监测灭火区域的状况,并控制灭火剂的释放和其他相关操作。

5.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将监测系统、控制系统等各个部分进行连接,实现各个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

6.管网设计:管网设计需要根据灭火区域的布局和特点来确定。

管网应该能够全面覆盖灭火区域,确保灭火剂能够迅速而均匀地释放。

同时,管网需要具备一定的消防防护性能,能够承受一定的水压和温度变化。

三、系统操作流程1.系统启动:当火灾发生时,监测系统检测到火灾信号后,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打开灭火剂的释放装置。

2.灭火剂释放:灭火剂经过管网释放到灭火区域,通过喷嘴喷洒到火灾点进行灭火。

3.灭火成功:灭火剂覆盖火灾区域,达到灭火效果后,系统停止灭火剂的释放。

4.复位操作:火灾被扑灭后,系统需要进行复位操作,关闭灭火剂的释放装置,并进行系统检修和维护。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1、设计依据1)国家标准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国家标准CB5026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国家现行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则等。

2、设计条件1 )保护对象(用于按照有关规范选定灭火设计浓度C1);2)防护区的尺寸(用于计算防护区的净容积 V);3)防护区的最低和最高环境温度(用于计算七氟丙烷灭火剂的蒸汽比容S);4)防护区所处的海拔高度(选定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

3、设计过程1 )提出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2)根据保护对象确定灭火浓度;3)计算防护区净容积;4)计算灭火剂设计用量;5)确定装置灭火喷放时间;6)选定灭火剂储瓶规格及数量;7)选定装置的型号及数量;8)计算灭火剂存储用量及储瓶的充装率;9)计算防护区泄压口面积。

4、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1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上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2)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500卅,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用。

3)防护区应实行完全的防火分隔。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 ;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当防护区的相邻区域设有水喷淋或其他灭火系统时,其隔墙或外墙上的门窗的耐火极限可低于0.25h,但不应低于0.25h。

当吊顶上和工作层划为同一防护区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做要求。

4)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5)防护区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并安装自动闭门器,以保证在气体喷放时能够处于关闭状态。

但亦应保证用于疏散的门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从防护区内部打开。

6)防护区内影响气体灭火效果的各种设备都应能保证在喷放气体前联动停止或关闭,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自动关闭。

7)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8)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9)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置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和气体释放指示灯。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概要

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概要

一、悬挂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规范1、设计依据1)国家标准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国家标准CB5026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国家现行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则等。

2、设计条件);1)保护对象(用于按照有关规范选定灭火设计浓度C12)防护区的尺寸(用于计算防护区的净容积V);3)防护区的最低和最高环境温度(用于计算七氟丙烷灭火剂的蒸汽比容S);4)防护区所处的海拔高度(选定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

3、设计过程1)提出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2)根据保护对象确定灭火浓度;3)计算防护区净容积;4)计算灭火剂设计用量;5)确定装置灭火喷放时间;6)选定灭火剂储瓶规格及数量;7)选定装置的型号及数量;8)计算灭火剂存储用量及储瓶的充装率;9)计算防护区泄压口面积。

4、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上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2)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3)防护区应实行完全的防火分隔。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

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

25h。

当防护区的相邻区域设有水喷淋或其他灭火系统时,其隔墙或外墙上的门窗的耐火极限可低于0.25h,但不应低于0。

25h。

当吊顶上和工作层划为同一防护区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做要求。

4)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5)防护区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并安装自动闭门器,以保证在气体喷放时能够处于关闭状态。

但亦应保证用于疏散的门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从防护区内部打开.6)防护区内影响气体灭火效果的各种设备都应能保证在喷放气体前联动停止或关闭,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自动关闭。

7)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8)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9)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置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和气体释放指示灯。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广东省标准
DBJ15-23-1999
七氟丙烷
HFC-227ea
洁净气体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heptafluoropropane HFC-227ea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目 录
1 总则 2 术语 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防护区 4 七氟丙烷设计用量 4.1 一般规定 4.2 设计用量 5 系统设计与管网计算 5.1 系统设计 5.2 管网计算 6 系统组件 6.1 储存装置 6.2 管道部件与管道 7 操作与控制 8 安全要求 附录 A 有关可燃物的七氟丙烷 HFC –227ea 附录 B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附录 C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录 D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计算表
4 七氟丙烷设计用量
4.1 一般规定 4.1.1 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 其七氟丙烷设计用量 应根据防护区可燃物相 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4.1.2 某可燃物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该物灭火浓度的 1.2 倍 某可燃物的惰化设计浓度 不应小于该可燃物惰性浓度的 1.1 倍 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 5.8% 其它有关可燃物的灭火设计浓度 可按附录 A 中附 表 A-1 的规定取值 有关可燃物的惰化设计浓度 可按附录 A 中附表 A-2 的规定取值 附表 A 中未给出的 应经实验确定 4.1.3 存在爆炸危险的气体 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 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 无爆炸危险的气 体 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 应采混合时 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 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 浓度或惰化浓度确定 4.1.5 图书 档案 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 10% 4.1.6 油浸变压器室 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燃油发电机房等防护区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 8.3% 4.1.7 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 8% 4.1.8 灭火浸渍时间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扑救木材 纸张 织物类等固体火灾时 宜采用 20min 2 扑救通讯机房 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火灾时 应采用 3min 3 扑救其他固体火灾时 宜采用 10min 4 扑救气体和液体火灾时 不应采用 1min 4.2 设计用量 4.2.1 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地下室变配电房设置有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地下室变配电房设置有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本工程地下室变配电房设置有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上采用无管网柜式系统,灭火设计浓度采用9%。

本工程共有3个变配电房,2个开闭所,其容积为:高压配电房V1=255.6m3,低压配电房V2=772.5 m3,公用变配电所V3=552.5 m3,开闭所一(129 m2)V4=665.9 m3,开闭所二(72m2)V5=370.8 m3,所有配电房均设于地下室,下面对五种容积的配电房分别进行计算:6.1.灭火机设计用量计算:W=K··W—防护区七氟丙烷灭火设计用量(Kg),待求量。

K—海拔修正系数。

本工程取值0.95V—防护区的净容积(m3)—七氟丙烷灭火设计浓度(%),本工程取9%。

C1S—七氟丙烷过热蒸汽在10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m3/kg),按下式计算:S=0.1269+0.000513·TT—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本工程取20℃。

S=0.1269+0.000513×20=0.1372(1)高压配电房的设计灭火机用量为:W1=0.95××=175.04kg(2)低压配电房的设计灭火机用量为:W2=0.95××=529.02kg(3)公用变配电所的设计灭火机用量为:W3=0.95××=378.36kg(4)开闭所一的设计灭火机用量为:W4=0.95××=456.02kg(3)开闭所二的设计灭火机用量为:W3=0.95××=253.93kg6.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备选型及规格参数:(1)高压配电房的设备为:两套型号为GQQ90/2.5-WS的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2)低压配电房的设备为:两套型号为GQQ2X120/2.5-WS和一套GQQ120/2.5-WS 的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3)公用变配电所的设备为:两套型号为GQQ120/2.5-WS和一套GQQ2X120/2.5-WS的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设计计算
一、设计计算依据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二、灭火方式
选用工作压力2.5MPa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实现全淹没灭火。
三、计算
(1)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选取灭火设计浓度C=8%。
(2)防护区的容积(m3)
防护区容积:V=8*3*4=96m3
(3)设计用量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中七氟丙烷设计用量计算公

W=K*(V/S)*[C/(100-C)]
式中 W-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用量(kg)
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取K=1)
C--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设计浓度(%)
S--七氟丙烷过热蒸汽在101KPa和防火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热容
(m3/Kg)
V-防护区净容积(m3)
其中S=K1+K2*T
式中 T--温度(℃)
K1--0.01269
K2-0.0005130 20℃时,S=0.13716
依据上式计算得出灭火剂用量
W=K*(V/S)*[C/(100-C)]=1*(96/0.13716)*[8/(100-8)]≈61kg
(4)灭火剂储存用量
根据以上计算本工程选用2套40L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每套装置剩
余量为3KG,则每瓶组重装量为34KG,设计储存用量W0=68kg。
(5)泄压口面积

0.15QxFxPf

式中 Fx--泄压口面积(m2)
Qx----防护区平均喷放速率(kg/s);本工程喷放时间为8S
Pf--围护结构承受内压允许压强(Pa),气体灭火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
压为1200Pa
2
68/88.5
0.15*0.15*0.03734.641200Fxm

泄压口选用外形尺寸400*400的泄压口,有效泄压面积>0037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