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课徒画稿(树法)【珍藏版】

合集下载

陆俨少谈用笔

陆俨少谈用笔

【月雅讲堂】陆俨少十大画论:临摹,写生和用笔(一)一、论临摹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

必须找寻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悉心摹仿,把他的好处,成为我的好处,方见成效。

看一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一旦遇到好画,对我有补益的,便抓住不放,尽情去看,先看其总的气象、韵味、格调、经营位置,虚实取势,然后再看用笔、用墨,要随着它的起笔落笔、横直走向、起伏徐疾、设色滃淡,全然默记于心,只要眼睛一闭,便如在目前。

但看熟之后,还要用到创作上去,这样看一张有一张的收获。

如果马虎的临摹一张画,不去揣摩其笔墨,也不去问其为何要这样布局取势,虽也呈树石泉瀑、屋宇桥梁,样样不少,不动脑筋的照抄一遍,这样的临摹还不如仔细地看为有益。

临摹还须有好范本,好范本不常有,也不常见,如果没有临摹的条件,遇到好画必须借重看、仔仔细细地看,逐笔琢磨,看之烂熟,把通幅的气象、脉络、笔墨深印在心,眼睛一闭,如在目前,开动脑子,时刻存想心中有[画]字。

动笔的时候想,不动笔的时候也想,看到与画无关,而至理相通,一旦解发,有所悟入。

临画可以一笔一笔临,放过的地方少,看画也同样可以一笔一笔看,使心中有个印象,甚至可以用指头比划它的起笔落笔、顿挫转折之势,这样可收同等的效果,如果马虎地临,照抄一遍,反不如认真地看,得到好处。

看画也叫[读画],画读得多了,胸中有数十幅好画,默记下来,眼睛上闭,如在目前,时时存想,加以训练,不愁没有传统。

再来推陈出新,取法大自然,一定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创出时代的新面貌来。

我们要从传统技法中得到养分,临是必要的,看也需要,除此两者,还要加之以[想]。

如果有机会能到江南、太行以及黄土高原一带,看到真实的山水,对照古法,猜想他们怎样经过反复的实践,而创造出这种风格和皴法来,那末就不会因为临了古画而食古不化。

而且碰到另外不同的山水,借鉴他们的经验,也可以创造出新的风格和皴法来,服从对象,为我所用。

名家课徒稿临本陆俨少写意山水画谱

名家课徒稿临本陆俨少写意山水画谱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名家课徒稿临本陆俨少写意山水画谱》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也是山水画表现的重要手段。笔墨的运用要遵循‘意 在笔先’的原则,做到‘胸有丘壑,笔有千钧’。墨色的变化要丰富而有层次, 线条的运用要圆润流畅。”这段摘录则深入剖析了笔墨的运用,强调了意在笔 先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墨色和线条在画面中的关键作用。
“学习山水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临摹、写生、创作的循环过程。临摹是为了 学习古人的笔墨技巧和构图方法,写生是为了观察自然、积累素材、锻炼笔墨 表现能力,创作则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段摘录则是对学习山水画过程的精辟总结,为后学者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陆俨少先生的画作中,我不仅 看到了对传统的继承,更看到了对现代的创新。这让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 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将其发扬光大。
《名家课徒稿临本陆俨少写意山水画谱》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艺术宝典。它不仅 对于专业绘画者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艺术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本难得 的入门指南。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艺,更对中华文化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将这份 艺术的热情与执着传递下去。
从微观角度来看,目录中的每一章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内容详实。例如,在技 法解析部分,该书详细介绍了陆俨少的笔墨技巧、构图法则和设色方法等,并 通过具体的作品为例进行说明,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作品鉴 赏部分则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陆俨少的写意山水画进行了深入剖析,引导读者 领略其作品中的意境之美。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似乎逐渐被遗 忘。但这本书却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感受到了山水间的那份静谧与 和谐。通过临摹学习,我渐渐领悟到陆俨少先生是如何用笔墨来捕捉大自然的 神韵,如何将心中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杜甫诗意图册 陆俨少

杜甫诗意图册 陆俨少

画家画家简介简介陆俨少陆俨少(1909—1993),原名冈祖,字宛若,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生于上海嘉定县南翔镇。

先生于1926年考入无锡专科学校,1927年拜冯超然为师,并与吴湖帆相识,在两位先生处,看到不少历代名家真迹。

抗战期间流寓内地,1946年回归故乡,在此之前,先生的作品大部分师对古代传统的消化和吸收。

返乡途径三峡的经历,引发了先生的创新意识,开始将以前局部改造传统转换为有意识地建立个人风格,但在起初的10年中,仍处于探索之中。

1956年,先生任上海爱画院画师。

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术学院兼职山水画教席。

在此期间,先生的个人风格得以发展,最终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工诗文,善书法,尤精山水,间作花卉、人物。

这位当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峰巅。

他的山水画创作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北李南陆",然以传统的笔墨意蕴审视,其成就显然在李之上。

陆俨少的山水画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兴趣与收藏。

陆先生在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陆先生在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一是“留白”,二是“墨块”。

所谓“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痕,这种白痕在陆先生的作品种多数用来表现云雾在陆先生的作品种多数用来表现云雾,,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径和浪花山径和浪花。

留白要以墨色反衬白要以墨色反衬,,所以陆先生又创“墨块”法,以浓墨积点成块以浓墨积点成块。

一九八九年一九八九年((八十一岁八十一岁))在怀柔县进行创作在怀柔县进行创作,,补足因"文化大革命"所流失的所流失的《《杜甫诗意杜甫诗意图图》一百幅一百幅。

陆俨少:杜甫杜甫诗意图诗意图册册诗意图。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三十五、用笔诀窍中指拨动,是用笔的诀窍。

但要用到创作中,必须经常训练。

其法把注意点时刻放到中指上,使中指觉到有重量,而且好象有长一节的感觉。

无事时,空手拨动中指,让它本能地自会拨动,积久之后,对用笔大有帮助。

此外还须训练运腕,要求腕的运使圈得转。

就靠平时不断地训练画圆圈、打圈子。

把指腕运活,配搭紧密,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界。

训练打圈子之外,还须洲练拉长线条。

长线条有直线和波浪纹曲线多种,都要中锋一笔到底,那就不止运腕,同时还要运臂,拉时腕不能靠在桌面上,正中端坐,利用腹部呼吸,沉住气,目光盯住笔尖,执笔要较高,笔杆垂直竖起,中指微微拨动,徐徐划过去,这样不论横线直线,都能出于中锋,而且能拉得长,虽到末杪而气不竭。

有的人不能拉长线条,不到二、三寸就气断,就是不知道这个方法的缘故。

要知道线要拉得长,圈子要圈得圆,在山水画技法上,是基本功训练的两个重要方面。

三十六、落笔和收拾古话“大胆落笔,细心收拾”。

初落笔时,胆子要大,着重笔的运用,就是用笔要有变化。

当落笔之前,大体心中要有个底稿,至于细部,往往画了一笔,从这一笔的笔势,生发出下一笔,也就生发出一个局部的章法来,预先想是想不出来的。

所以稿子不能打得太细,老辈画家,作画每多不打稿子。

所谓“九朽一罢”,我的猜想,是用在人物或花鸟画上,要求形象极端正确,所以必定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方才定下来。

至于山水画,在大体结构上,是要用脑子经过反复推敲,至于细部,不必预先稿子打得很明确。

我的经验,每画一图,先看幅式横直阔狭,要画什么,大体怎样章法,怎样取势,既定之后,至多画一个小稿,表出位置,心中记住,也不必在纸上打木炭稿,就可以下笔。

这样做,画出来就活,变化就多。

而给看的人探索不尽,挹趣无穷。

大胆落笔,不能笔笔好,不好的笔,要随画随改,以达到笔笔能看。

粗笔细笔,按笔提笔,浓墨淡墨,枯墨湿墨,大体已定,细心收拾,不到之处,随手勾搭,修补填空,这样墨稿画好,必须设色的,就可以设色。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陆俨少山川画刍议三十五、用笔窍门中指拨动,是用笔的窍门。

但要用到创作中,一定常常训练。

其法把注意点时辰放到中指上,使中指觉到有重量,并且好象有长一节的感觉。

无事时,空手拨动中指,让它本能地自会拨动,积久以后,对用笔大有帮助。

其余还须训练运腕,要求腕的运使圈得转。

就靠平时不断地训练画圆圈、打圈子。

把指腕运活,配搭密切,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地。

训练打圈子以外,还须洲练拉长线条。

长线条有直线和波涛纹曲线多种,都要中锋一笔究竟,那就不止运腕,同时还要运臂,拉时腕不可以靠在桌面上,正中端坐,利用腹部呼吸,沉住气,眼光盯住笔尖,执笔要较高,笔杆垂直竖起,中指轻轻拨动,逐渐划过去,这样无论横线直线,都能出于中锋,并且能拉得长,虽到末杪而气不断。

有的人不可以拉长线条,不到二、三寸就气断,就是不知道这个方法的缘由。

要知道线要拉得长,圈子要圈得圆,在山川画技法上,是基本功训练的两个重要方面。

三十六、落笔和整理古话“勇敢落笔,仔细整理” 。

初落笔时,胆量要大,侧重笔的运用,就是用笔要有变化。

当落笔以前,大概心中要有个稿本,至于细部,常常画了一笔,从这一笔的笔势,生发出下一笔,也就生发出一个局部的章法来,早先想是想不出来的。

因此稿子不可以打得太细,老辈画家,作画每多不打稿子。

所谓“九朽一罢” ,我的猜想,是用在人物或花鸟画上,要求形象极正直确,因此必然要经过多次的改正,刚刚定下来。

至于山川画,在大概构造上,是要用脑子经过频频斟酌,至于细部,不用早先稿子打得很明确。

我的经验,每画一图,先看幅式横直阔狭,要画什么,大概如何章法,如何取势,既定以后,至多画一个小稿,表出地点,心中记着,也不用在纸上打木炭稿,就能够下笔。

这样做,画出来就活,变化就多。

而给看的人探究不尽,挹趣无量。

勇敢落笔,不可以笔笔好,不好的笔,要随画随改,以达到笔笔能看。

粗笔细笔,按笔提笔,浓墨淡墨,枯墨湿墨,大概已定,仔细整理,不到之处,顺手勾结,修理填空,这样墨稿画好,一定设色的,就能够设色。

清代龚贤的山水画《课徒画稿》,学习山水画绝佳教材!

清代龚贤的山水画《课徒画稿》,学习山水画绝佳教材!

清代龚贤的山水画《课徒画稿》,学习山水画绝佳教材!清龚贤《木叶丹黄图轴》龚贤是清初的遗民画家,以擅长山水画著称,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

龚贤把山水画的创作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曰笔,二曰墨,三曰丘壑,四曰气韵。

笔法宜老,墨气宜润,五壑宜稳,三者得而气韵在其中矣。

”说明他对山水画论有创新,并体现了他对宋人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龚贤作画要求笔与墨融合统一,而取得一种“浑沦”的效果。

所谓“无笔法墨气之分”,“笔墨互为表里”。

这是龚贤对宋人传统技法的一大发展。

黄宾虹先生、李可染先生的墨法都得力于龚贤。

龚贤的山水画《课徒画稿》,是其在长期授徒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比较完备的学习山水画的绝佳教材。

一、龚贤山水画《课徒画稿》二、龚贤山水画《客徒画稿》释文001龚贤课徒稿云:1、画山水先学画树(古人云,可观莫如树,古之人之一家画风,树的特征最为明显,大致经营从树开始画起,所谓十水五石)。

2、画树先画树身。

然则从第一笔起,起手式:第一笔:自上而下,上锐下立,中宜顿挫,顿挫者,转折也,转折不宜有棱。

(运笔要一波三折)3、第一笔即讲笔法,笔法要遒劲,柔而不弱,刚而不脆。

(这些钩的线条在画完之后有的也不会模糊去,所以书法用笔,要平时多练习,黄先生的是用篆法来写枝干的。

但物象取舍只在繁简耳)0021、一笔是画树身左边,二笔转上即为三笔,三笔之后随手添小枝,添小枝不在数内。

(此是步骤)2、每笔接处不宜结、不宜脱。

(要笔断意连,也不可断气)3、自左而下者宜楷,自下而上者宜锐。

楷不宜板,锐不宜单,弱也。

(对用笔书法的要求,这个也符合树杆的生理,上小下大)澄怀味象,躬心曲尽古今聪敏。

0031、第四笔是画树身右边,树身内上点为节,下点为树根,添枝无一定法。

(点的位置不同,叫法也不同)2、要对枯树稿子临便得。

全树树枝不宜对生,(对生为梧桐)大约树无直立,不向左即向右,直立者是变体。

(树在与自然的争斗中形态千奇百怪,树直风必摧之)0041、画中树枝,向左者,左长右短,向右者,右长左短。

[转载]龚贤课徒稿

[转载]龚贤课徒稿

[转载]龚贤课徒稿原⽂地址:龚贤课徒稿作者:⼤陈1、画⼭⽔先学画树(古⼈云,可观莫如树,古之⼈之⼀家画风,树的特征最为明显,⼤致经营从树开始画起,所谓⼗⽔五⽯)。

2、画树先画树⾝。

然则从第⼀笔起,起⼿式:第⼀笔:⾃上⽽下,上锐下⽴,中宜顿挫,顿挫者,转折也,转折不宜有棱。

(运笔要⼀波三折)3、第⼀笔即讲笔法,笔法要遒劲,柔⽽不弱,刚⽽不脆。

(这些钩的线条在画完之后有的也不会模糊去,所以书法⽤笔,要平时多练习,黄先⽣的是⽤篆法来写枝⼲的。

但物象取舍只在繁简⽿)1、⼀笔是画树⾝左边,⼆笔转上即为三笔,三笔之后随⼿添⼩枝,添⼩枝不在数内。

(此是步骤)2、每笔接处不宜结、不宜脱。

(要笔断意连,也不可断⽓)3、⾃左⽽下者宜楷,⾃下⽽上者宜锐。

楷不宜板,锐不宜单,弱也。

(对⽤笔书法的要求,这个也符合树杆的⽣理,上⼩下⼤)1、第四笔是画树⾝右边,树⾝内上点为节,下点为树根,添枝⽆⼀定法。

(点的位置不同,叫法也不同)2、要对枯树稿⼦临便得。

全树树枝不宜对⽣,(对⽣为梧桐)⼤约树⽆直⽴,不向左即向右,直⽴者是变体。

(树在与⾃然的争⽃中形态千奇百怪,树直风必摧之)1、画中树枝,向左者,左长右短,向右者,右长左短。

(物理及审美裁剪)2、向左树为顺⼿,向右树为逆⼿。

(⼿法)3、画向右树,向左后伸后枝,且先枝后⾝,起⼿之后,随⼿添⼩枝,⼀笔从左转上,⼆笔画右边,三笔再左。

(单个树的画法,熟悉后可不按此顺序,我的看法)1、三树为⼀林,⼜谓之⼀丛。

其中画⼀树要象⼀树,合看成丛,分⽽观之其中有不象树者,由于画理不明也。

2、⼀丛之内,有主有宾,先画⼀株为主,⼆株以后皆为客矣。

(这和⼭的龙脉讲的道理相同,突出⼀个主要的)1、向左树必要另⼀树向前,右亦仿此。

向左树以左为前,右为后。

向右则反,2、根在下者为主丛,在上者为客丛。

根在下者头不得⾼于客丛,(这个我不能同意)主树不得太⼩,亦来可太⼤,⼤⼤⼩⼩⽅妙。

(这句操作起来得看⾃⼰的本领)1、⼀丛之内有向背,第⼀株向左,⼆株不得⼜向右。

2015拍卖年鉴近现代书画—陆俨少

2015拍卖年鉴近现代书画—陆俨少

2015拍卖年鉴近现代书画—陆俨少艺拍视点陆俨少,这位当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峰巅。

读陆俨少的山水画,常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

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一种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的景象。

尤其是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的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

精彩看点陆俨少 1955年作江山胜揽立轴设色纸本89×45.3cm2015年6月4日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虚怀斋藏画(Lot 0558 )成交价:13,225,000 人民币陆俨少名山册册页(八开)纸本本幅25.5×37.5cm×8;题跋26×38cm×102015年12月4日北京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Lot 0640 )成交价:12,650,000 人民币陆俨少 1978年作峡江立轴纸本123×55.5cm2015年6月6日北京匡时2015春季拍卖会--“良之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Lot 0838 )成交价:6,555,000 人民币陆俨少 1977年作丁巳山水册册页设色纸本34×27cm×122015年12月6日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十全——中国近代绘画(Lot 1173 )成交价:6,555,000 人民币陆俨少 1978年作朱砂冲哨口立轴设色纸本137×68cm2015年6月5日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二)(Lot 1348 )成交价:6,325,000 人民币陆俨少 1977年作娄山关雄姿立轴设色纸本138×69c m2015年12月6日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一)(Lot 1195 )成交价:6,325,000 人民币陆俨少天台怀旧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七八年作133.5×66.8 cm2015年4月6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Lot 1447 )成交价:7,280,000 港币陆俨少秋山黄叶立轴138×69.5 cm 约8.6平尺2015年5月16日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Lot 311 )来源:中国嘉德2002秋季拍卖会,第419号拍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