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猕猴桃雄株圃建设项目工作计划

猕猴桃雄株圃建设项目工作计划

猕猴桃雄株圃建设项目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株在猕猴桃的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授粉作用。

建设猕猴桃雄株圃,有利于提供优质的雄株花粉,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

1. 在[具体时间段]内建成一个标准化的猕猴桃雄株圃,满足[预计服务面积]的猕猴桃园雄株花粉需求。

2. 收集和保存[X]种优良猕猴桃雄株品种资源。

3. 建立一套科学的雄株圃管理体系,确保雄株的健康生长和花粉质量。

三、项目建设地点。

[详细地址],该地点应具备以下条件:1. 土壤肥沃,透气性好,pH值在[合适范围]。

2.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3. 交通方便,便于雄株苗的运输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第1 - 2个月)1. 土地规划与整理。

- 测量土地面积,绘制详细的地形图。

- 根据地形和规划要求,进行土地平整,去除杂草、石头等杂物。

- 规划好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和道路系统的布局。

2. 品种资源收集。

- 联系各地的猕猴桃科研机构、种植户和种苗供应商,收集优良的猕猴桃雄株品种资源。

- 对收集到的品种进行登记、编号和初步的检疫工作,确保品种纯正、无病虫害。

3. 物资采购。

- 采购建设雄株圃所需的物资,包括种苗、肥料(有机肥、复合肥等)、农药、灌溉设备(喷头、水管等)、农具(锄头、铲子等)以及防护设施(围栏、防虫网等)。

(二)种苗定植阶段(第3 - 4个月)1. 定植坑准备。

- 根据雄株品种的生长特性和株行距要求,确定定植坑的位置和大小(一般坑深[X]厘米,直径[X]厘米)。

- 在定植坑内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

2. 种苗定植。

-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雄株种苗进行定植。

- 将种苗放入定植坑中,确保根系舒展,然后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 定植后,在种苗周围覆盖一层薄土或干草,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三)田间管理阶段(第5 - 10个月)1. 灌溉与排水。

- 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雄株生长期间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最新-某某市猕猴桃产业化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

最新-某某市猕猴桃产业化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

某某市猕猴桃产业化建设实施方案1一、猕猴桃产业现状我市猕猴桃产业是咸宁市重点抓的“四乡六业”之一,现有猕猴桃保存面积亩,其中有余亩已搭架的猕猴桃正在陆续挂果受益,其余基地尚需完成搭架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现在,人工栽培猕猴桃年总产量在吨以上,全市猕猴桃基地主要分布在个镇(办、场、区),其中官塘、新店、中伙、神山镇的面积超过亩,连片面积达亩以上的猕猴桃园有个。

全市共有猕猴桃鲜果保鲜库座,年贮藏保鲜能力为吨,其中有座保鲜库在市区,贮量为吨。

全市现有猕猴桃专业加工企业家,总资产多万元,已全部实现民营化,已开发出猕猴桃高档干酒、甜酒、易拉罐饮料、汽水、果冻、果汁等三大类共个产品,年加工转化鲜果能力达吨,近年实际平均年加工转鲜果吨左右。

我市猕猴桃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投入不足,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龙头企业不强,带动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要促进我市猕猴桃产业新一轮发展,关键就是壮大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增加基地投入,形成产业链。

二、指导思想我市猕猴桃产业建设应以现有猕猴桃产业资源为基础,以增加果农收入为前提,坚持走以市场为龙头的“市场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全市共同努力使促进赤壁猕猴桃产业尽快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并成为带动赤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绿色产业。

三、目标和任务⒈巩固现有猕猴桃生产基地,加大基地配套建设力度。

对连片面积亩以上的已建大基地,配套搞好道路和灌溉设施建设。

对连片面积在亩以上的小型猕猴桃基地搞好通路与饮水工程建设。

⒉联合全市生产大基地、大户和专业户,组成猕猴桃生产协会。

⒊以特产局品贵公司为主体,每年组织销售猕猴桃鲜果吨,并逐步发展自营出口,形成外贸创汇产业。

⒋培植引导碧叶猕猴桃酒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发加工产品。

四、主要措施⒈健全协调组织机构。

成立赤壁市猕猴桃产业化领导小组和产业化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张善猛同志们任组长,农办主任魏国庆、水利局局长廖洪松、交通局局长孙泽群、财政局副局长王炎林和市特产局局长方育才任副组长,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市特产局,与猕猴桃开发中心合署办公,由方育才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特产局抽调名专业技术(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人员到产业办公室工作。

某村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某村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某村猕猴桃标准化示 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 案
汇报人: 2023-12-03
目 录
• 项目背景与目的 •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项目实施计划与时间安排 • 实施方案与技术措施 • 农业机械设备与设施配套 • 项目组织与实施保障 • 项目预期成果与效益评估 • 项目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01
项目背景与目的
定期风险管理会议
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跟踪和分 析。
信息共享与沟通
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畅 通。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培训和支持要求
为农民提供系统的技术和知识培训,提高农 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设施建设标准
设施建设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定,确保 质量和安全。
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要求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推广,提高农产品 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03
项目实施计划与时间安 排
实施计划概述
目的
通过建设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提高猕猴桃种植 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背景介绍
• 某村位于我国西部山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猕猴桃的优质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 化,该村的猕猴桃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标准不统一、技术落后、产品质量 不稳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猕猴桃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该村决定实施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 目。
合理选择、配套齐全、满足生产 需求。
详细描述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业 机械设备,如旋耕机、拖拉机、 修剪机等,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操作方便、满足生产需求。
01
03

全县创建猕猴桃省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方案

全县创建猕猴桃省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方案

全县创建猕猴桃省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方案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既是所在区域支柱性产业,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民生产业。

X猕猴桃经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县脱贫富民重要支柱性产业。

为进一步提升X猕猴桃产业科技含量、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服务于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提升县品牌发展竞争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围绕“组织管理、人才培训、生产标准、质量保障、质量追溯”五大体系建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增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意识,强化后续监管,实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范化,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服务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区域经济、贸易、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促进全县早日实现脱贫奔康。

二、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X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机制,紧扣地理标志品牌传承、推广宣传、质量发展、品质监管等内容,搭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框架,完善X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各项基础建设;建成X猕猴桃省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

三、重点工作(一)抓好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修订。

围绕X猕猴桃产品,在现有执行标准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X猕猴桃培育、种植、贮存、运输及食用标准,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要求,建设完善的X猕猴桃产业链全过程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并制成通俗易懂的科学视频、操作手册等进行推广运用。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猕产局、县国农区办、县猕研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抓好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文化传承。

建设好X猕猴桃特色展览厅馆,充实展厅内容资料,进一步完善X猕猴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历史、社会贡献、文化及文献资料整理。

强化以X猕猴桃产品特色与质量品质为基础的X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保护产品品质特色和质量。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县猕产局、县档案局、县国农区办、县志办、县猕研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渐渐展开。

关于猕猴桃产业基地的建设,我已经构思了无数遍,今天,就让我以文字的形式,将这个方案呈现出来。

一、项目背景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猕猴桃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不完善等原因,猕猴桃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此,我们计划建设一个猕猴桃产业基地,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益。

二、基地规划1.选址基地选址应充分考虑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确保猕猴桃的生长条件。

我们计划在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某地建设基地,这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2.规模基地规划面积1000亩,分为种植区、仓储区、加工区、研发区、销售区等五个区域。

种植区占比最大,主要用于猕猴桃的种植;仓储区用于存储猕猴桃,保证产品新鲜;加工区用于生产猕猴桃相关产品,如果汁、果酱等;研发区用于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销售区则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3.基础设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电力设施等。

道路要保证畅通,方便运输;灌溉系统要保证水源充足,满足猕猴桃生长需求;排水系统要保证基地不受水灾影响;电力设施要满足基地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三、技术保障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猕猴桃品种。

同时,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基地种植的优质品种。

2.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地改良、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确保猕猴桃生长过程中的品质和产量。

3.保鲜技术引进先进的保鲜技术,如冷库储存、气调保鲜等,确保猕猴桃在采摘后能够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产业融合1.产业链延伸在基地周边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企业,如果汁、果酱、果脯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2.文化旅游将基地打造成猕猴桃文化旅游景点,开展采摘体验、农家乐、科普教育等活动,吸引游客,提高基地知名度。

猕猴桃项目实施方案

猕猴桃项目实施方案

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猕猴桃项目实施方案为了确保泽能合作社2010年1000亩红阳猕猴桃基地的种植任务圆满完成,根据市发(2010)1号《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县发(2010)1号《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及水党发(2010)12号《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的要求,结合泽能合作社及水城县都格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概况项目实施单位: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猕猴桃项目基地位于水城县都格乡龙井村。

龙井村地处水城县西南部,距市中心城区50公里,东邻鸡场,西面与云南省宣威市隔江相望,南抵北盘江,北面是新盘村。

全村现有农户1188户,总人口4643人,现有耕地5800余亩。

全村最低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500米,无霜期达280天左右,尤其是适宜种植猕猴桃的曾家寨一片,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并且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3℃,年平均气温20℃以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对发展种养殖业极为有利。

都格至红光通村公路横贯项目区,交通便利。

为此,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拟在该村新建1000亩黔宏牌红心猕猴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龙井村的观光农业示范区。

二、建设思路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观光、休闲、采摘、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农业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追求基地建设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

三、建设内容及布局1、新建红心猕猴桃基地1000亩,完全按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种植、搭架。

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及意义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营养价值极高,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我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递增,已成为我国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当前我国猕猴桃产业仍处于分散、低效、小规模的状态,市场开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不高。

因此,建设大规模、高效率、科技含量高、集中管理的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项目内容1.选址:该项目将选址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葛仙庄镇,选址原则是平原地带、土质肥沃、地下水资源充足、气候适宜。

2.规模:该基地的规模为1000亩,计划种植猕猴桃4000余棵。

3.建设内容:建设猕猴桃园、种苗繁育区、科技示范区、加工、贮藏、销售等配套设施。

4.种植管理:采用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确保猕猴桃优质、高产、健康。

5.技术支持:与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猕猴桃种苗、培育技术、根际微生物等,实现种植、管理、研究的有机结合。

6.销售渠道:建设销售渠道,打造独具特色的猕猴桃品牌,实现产业链全程化、专业化升级。

三、预期效益1.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该项目实施后,可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2.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建设规模化的猕猴桃产业基地,改变传统小规模、分散的生产模式,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提高附加值。

3.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种苗,开展科技示范,推动猕猴桃产业的科技化、现代化。

4.建立品牌:通过研究、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链的全程化、专业化升级。

5.环保效益:通过科学种植、膜覆盖、滴灌等节水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农业废弃物、农药残留等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保效益。

四、投资计划1.总投资:1000万人民币。

2.资金来源:项目发起人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

遂昌县创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实施方案

遂昌县创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实施方案

遂昌县创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局属各单位:根据《浙江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一县一品一策”)2020年工作方案》(浙农质发〔2020〕10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建成遂昌猕猴桃质量安全风险综合管控体系,整体提升遂昌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遂昌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将《遂昌县创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项目具体费用构成说明金额【万元】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3个示范基地,对照《遂昌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范》开展示范建设,基地建设涉及标识标牌,环境产品检测,物联网设施、生产设备设施配置,追溯系统及合格证应用,绿色防控物资采购,高效环保投入品等。

30标准化技术集成和猕猴桃全程控标准1、猕猴桃全产业链相关标准收集和整理,进行梳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评估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提出需要制定的标准名录,制定遂昌县猕猴桃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制定图表2份、模式图1份、视频1个,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1项。

2、研制遂昌县猕猴桃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及配套的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并发布遂昌猕猴桃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团体标准编制。

40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监测评估根据近年来猕猴桃检测结果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明确遂昌县猕猴桃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因子,评估风险程度,评价质量安全水平及其趋势等情况,出具评估猕猴桃风险隐患评估报告。

10品牌建设1、开展猕猴桃的营养品质鉴定评价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鉴定申报,完成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鉴定、申报等相关支出。

2、开展CAQS-GAP试点认证,GAP认证相关费用。

10标准化技术培训、应用推广标准化技术印制、培训推广等费用支出,组织相关规模主体外出现场教学等费用。

10宣传工作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创建基地立标志牌,举办全县猕猴桃标准化现场会,邀请部、省、市专家到现场技术指导。

20其它统一农业投入品规范管理购置收贮柜;合格证打印机配置;生产记录的规范应用及资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永顺县“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县新增猕猴桃面积7万亩,为了确保新建猕猴桃基地高标准、高质量,农业局将在松柏镇---村建一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引导全县猕猴桃基地建设,为了项目的顺利完成,根据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的基本概况
-------位于我县猕猴桃主产区松柏镇,全村有劳动力---人,劳动力资源丰富,2010年人均收入达----元,交通便宜,芙蓉至松柏公路惯穿全村,且路面已全部硬化。

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二、建设地点
永顺县松柏镇村。

三、建设规模
3000亩
四、建设时间:2011—2012年
五、主要建设内容
1、修建园内机耕道---米。

2、园内生产工作道---米
3、平整土地和撩壕压绿改土66万米。

4、水泥支柱180000根。

5、搭架钢丝300000公斤。

6、定植基肥210吨。

7、推广水洋桃为砧木的优质苗木240000株。

8、小工900
六、主要技术方案
1、建园
选择平地或30°以下的坡地,平地挖排洪沟,坡地挖拦洪沟并进行坡改梯,均应预留出机耕道、园间操作道,然后撩壕压青改土。

配置田间工作房、作业道、灌溉(排水)渠道,园地两端留出田间工作机械的通道等。

行向尽量采用南北向,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

2、生产技术方案
园地规划及整地----苗木购置----定植及搭架----技术培训---科学培管
⑴具体操作技术方案
①园地规划:根据地形规划好园内生产道,机耕道。

②整地:进行深沟撩壕改土,挖好定植穴,施足底肥。

③苗木购置:以推广木天蓼为砧木的嫁接苗,按栽80株/亩计,在定植带上按株距2米挖定植穴,施足基肥,然后起垄栽植。

需购苗240000株。

⑤定植及搭架:每亩按60根水泥支柱搭架,需支柱180000根,在定植后当年冬季即设立支架。

⑥技术培训:培训果农1000人次。

⑦培管:严格按照《无公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管理。

七、基地建设的组织措施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农业局成立以局长张晓敏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人员为成员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实施组、资金管理组、项目督查组;副局长田顺心任项目实施组组长,经作站、松柏镇农技站为成员;副局长田顺心任资金管理组组长,计财股万玉萍、宋红菊、
覃小颖为成员;局纪检、监察室田启国、负责项目督查。

八、投资估算
1、平整梯土及撩壕改土66万米,需资金---万元;
2优质种苗推广240000株,需资金72万元;
3支柱180000根,需资金450万元;
4搭架钢丝300000公斤,需资金12000万元;
5定植基肥210吨,需资金67。

2万元;
6定植用工9000个,需资金72万元;
7果农培训1000人次,需资金10万元;
8机耕道
9园内生产道
10不可预计费2万元;
九、实施进度按排
十、分析效益
通过猕猴桃示范基地的实施,提升了我县整个猕猴桃产业的品牌,带动我县原来5万多亩猕猴桃产业的提质升级,提高了果农的科技水平,为我县猕猴桃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巩固了我县支柱产业的发展,为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3000亩基地建成三年后平均单产可达到1500公斤,由于推广水洋桃作砧木,大大提升了该地猕猴桃品种抗性以及产量和质量,同时对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级果率可达到80%左右,整个基地一级果产量可达到360万公斤,按照现行市场价格,一级果每公斤按元计,整个基地可实现产值1008万元。

90万公斤的二级果按每公斤1。

6
元计,可实现产值144万元,该项目正常生产年份销售收入达到1112万元。

除去生产成本517。

2万元,每年可为农民增收594。

8万元。

同时可带动全县猕猴桃产区的品改提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