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③警钟长鸣,不给日本右翼分子任何 可乘之机;
④希望闻人及世界人民能够珍爱和 平、维护和平。
问题探究,鉴赏论证效果:
1、这则新闻评论论证思路清晰严谨。请细读文本,
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严谨,层层递进,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观点, 开篇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简要概括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雄者 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观点:年记历史,维护和平。接着从 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一是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 死难者,二是日本右翼外子仍然否认历史,三是日本右翼分子引起 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的警惕和批评,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 了观点。
2、文中列举日本右翼分子否 认历史的行为有何作用?
①说明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 态度仍然很顽固,他们妄图扭曲历 史,等没真相和良知; ②从反面证明了国行公务的意义 和必要性。
3.国家举行公祭日活动具 有怎样的意义?
①从国家层面体现了对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的深切、隆重白悼念;
②希望国人永远缅怀先烈、铭记历 史、勿忘国耻;
知识链接: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南京。在日本华中方面 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日军使用机枪射 杀、集体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 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抗战胜利后,甲级战犯 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移交给中国政府 处死.
2、本文有哪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导向性强,持论严正。 第二:视野开阔,事实充分。 第三:思路清晰,结构工稳。 第四:叙议结合,对比鲜明。
课堂小结:
这则新闻评论在交代国行公祭的背景下,提出明确 的观点,然后从 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 、 以及 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 正义力量反击日本右 翼分子等角度进行有力论证,最后由南京的历史变迁 再次强调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总结全文。

22《孟子》三章 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2《孟子》三章 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②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 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 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ɡuǎ)助。寡助之至,亲戚(qi)畔 (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作,共7 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 章》《告子》《尽心》,计260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 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 问题的论争。
地位: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特点: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而色彩
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 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后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 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 姓,人民生活十分艰苦。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主张 “民贵君轻”,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 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 阶级发“仁心”上。
孟子生活在动荡不安、人民生活痛苦的 战国时期,策士纵横,君王尚武,孟子最早 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 力图维护西周井田制度,归顺天下,达成王 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2020秋七彩课堂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5白杨礼

2020秋七彩课堂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5白杨礼

2020秋七彩课堂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5白杨礼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白杨》。

2、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

板书:白杨。

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

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

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4、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

(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虬枝(qiú)婆娑(suō)秀颀(qí)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

”那么是什么呢?)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CONTENTS•课文导读与背景介绍•阅读理解与赏析技巧•写作训练与提升途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及实践应用•名著导读与课外阅读推荐•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整合探索01课文导读与背景介绍本册教材特点及重点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01本册教材选文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选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注重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02教材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包括理解、分析、评价、创新等方面。

突出语文核心素养03教材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代文学背景及作者简介古代文学背景本册教材所选古代文学作品涉及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等多个时期和流派,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教材所选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包括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著名文学家。

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这些文学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当代文学作品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本册教材所选当代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这些作品涉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民族精神等多个主题,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

文化背景当代文学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是多元化的,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等。

这些作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02阅读理解与赏析技巧精读方法指导与实例分析精读方法指导通过细致入微的阅读,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作者意图。

具体步骤包括:预习文本,了解背景;仔细阅读,把握大意;深入研读,品味语言;思考探究,拓展延伸。

2024年度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PPT课件

2024年度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PPT课件

6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学习主题与目标 学习方法与建议
学习内容与步骤 学习评价与反馈
2024/2/3
7
附录
01
生字表、词语 表
02
文学常识、文 化背景
2024/2/3
名著导读、推 荐书目
03
04
课外古诗词背 诵篇目
8
02
课文导读
2024/2/3
9
课文内容概述
梳理课文内容,包括 主要情节、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等要素。
读者自我体会
引导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 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 的理解和感悟。
2024/2/3
28
06
篇章探究
2024/2/3
29
文章结构梳理
01
02
03
梳理文章脉络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 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 理解文章。
2024/2/3
分析段落关系
探究段落之间的联系和逻 辑关系,有助于学生把握 文章整体框架。
详尽解析
提供课后习题的详细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题目考查 的知识点。
思路引导
针对难题和易错题,给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
举一反三
通过类似题目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提高 解题效率。
35
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点难点
归纳总结出每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方便学生复 习和巩固。
言之美。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 和积累优美句子的习惯。
引导学生分析优美句子的表达技巧,如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
鉴赏能力。
2024/2/3
20
关键句子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ppt课件-新教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ppt课件-新教材

2020/8/17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10
我们今天的繁荣是祖先一代代 不怕艰险、无所畏惧、披荆斩 棘发展过来的,人类发展的历 史就是一部从磨难到进步的历 史。 所以,我要感谢生活中的 磨难!
2020/8/17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磨难。
2020/8/17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5
有时候,人生中有价值的事,并
不是人生的美丽,而是人生的酸
苦,司马迁在备受曲解,遭到宫
刑的情况下,发奋著书,写下经
典史书《史记》;李时珍如果不
是三次落榜,决心从医,他可能
就不会写下医学巨著《本草纲
目》;小仲马也是在多次退稿再
投,受挫不馁的情况下,终于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2020/8/17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2020/8/17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2
译文:
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写出世界名著《茶花女》。 2020/8/17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6
古今中外,在成业上有 建树、成功的人士,他 们成名之前大多数都经 历着生活中的各种磨难。
2020/8/17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7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感谢生
活中的磨难。感谢生活中的
磨难,给我们带来成功的机
会和胜利的奇迹。 我们每
2020/8/17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三、四句写女主人公攀引枝条,摘下花朵, 想要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的情景,刻画了一个闺中 思人、惆怅万分的女性形象。
第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 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 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一个“盈” 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陷入了冥 想之中。
最后两句实际上是女主人无可奈何而说出的 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诗歌解读
龟虽寿
曹操
寿:长寿。
竟:终结,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里指死去。
腾蛇:传说中一种
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骏马,好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志的人。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梁 甫 行
曹 植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 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 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诗内容广泛, 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赞其“骨气奇高,词 采华茂”(《诗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 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 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 《洛神赋》《白马篇》《七步诗》。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创作 的一组抒情短诗。非一时一人所作,一 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滋,繁盛。

2020秋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ppt课件:龟虽寿(完整版)_2

2020秋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ppt课件:龟虽寿(完整版)_2

9
中考链接
5、“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体现辩证的思维,既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
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6、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 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课件在线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
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
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
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
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件在线
3
理诗意探寻意境美
译文: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
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
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10、“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 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 的豪情。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 加以说明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 诗人不甘年老,报效祖国的情怀。
课件在线
13
谢谢
课件在线
14
课件在线
4
赏写法品析艺术美
1、《龟虽寿》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这首是抒发人生的咏志诗。曹操以神龟,腾蛇,老骥作为比喻,表明宇宙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