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的疼痛敏感结构-浙江大学
头痛的临床诊断

头痛的临床诊断头部的痛敏结构1、对疼痛敏感的颅内结构:静脉窦以及引流到静脉窦的皮层静脉。
颅底部硬脑膜。
支配硬脑膜的动脉,如脑膜前动脉和脑膜中动脉。
组成颅底动脉环的大动脉。
三叉、舌咽、迷走神经及其神经节。
颈2-3神经。
2、对疼痛敏感的颅外结构:头皮、皮下组织。
颅外动脉。
鼻腔和鼻旁的粘膜。
外耳和中耳。
牙。
面部和颈部肌肉。
脑幕上部由三叉神经支配,该区域病变主要引起面部、额部、颞部及顶前部疼痛。
小脑幕下部(颅后凹)由舌咽、迷走神经和颈2-3神经支配,该区域病变主要引起枕部、耳后及耳咽部的疼痛。
脑组织本身无感觉神经分布,大多数硬脑膜、软脑膜、脑室管膜、脉络丛、软脑膜静脉、颅内小血管和颅骨没有或很少有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对疼痛不敏感。
如果头部的痛敏结构受到刺激、压迫、牵张或高级神经活动障碍都可引起疼痛。
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颅内外动脉扩张、收缩或移位,脑神经和颈神经受压、损伤或化学刺激等均为头痛的常见原因。
头痛头痛(headache)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50%的神经科就诊病人都主诉头痛,约90%的健康人在一生中都曾有过头痛症状。
头痛是指以眉毛以上向后到枕骨粗隆范围的疼痛,面部疼痛不包括在内。
一、病因1、颅内病变:如脑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脑膜炎、脑脓肿、颅内高压症、各种脑动脉炎和静脉窦炎等可引起。
2、功能性或精神性疾病:如颅内外血管高度扩张引起的偏头痛,颅部及后颈部肌肉收缩所致的紧张性头痛,以及临床常见的神经症头痛。
3、全身疾病:如发热、低氧、低血糖、一氧化碳中毒和癫痫大发作之后,鼻窦炎、弱视和屈光不正、使用血管扩张药后也可引起头痛。
(1)发热:几乎所有伴有发热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都能引起头痛,发热本身使代射加快,脑血流量增加,感染的毒素使颅内外血管扩张,都是造成头痛的原因。
在感染性疾病好转后数天内,头痛才逐渐消失。
(2)缺氧:动脉血氧张力降低可引起脑血流量反射性增加而产生头痛。
紧张性头痛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紧张性头痛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第5页
病因和发病机理
担心型头痛病因和发病机理仍
不完全清楚。当前认为社会心理压
力、焦虑、抑郁、精神原因、肌肉
担心、滥用止痛药品等与其发病相
关, 许多病人可能在某次焦虑、担
心、抑郁等反应后出现头痛, 以后 紧张性头痛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第6页
TTH诱发原因
心理原因: 如抑郁、焦虑、疲劳、单调等所致神经功效紊乱 躯体原因: 长久质器性疾病所致,治愈即好 外界环境原因: 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脱离即好 痛觉中枢受损: 使脑对疼痛出现超敏性,即痛阈下降,易引发头痛 神经递质紊乱: 即这类患者血5-HT降低和内腓肽较高。经过纠正脑内5-HT含量治
疼痛较浅表, 猛烈呈电击样或烧灼样, 过伸 过屈时常伴颈肩部痛或一侧肢体麻木疼痛;
枕神经出口处有压痛点。
紧张性头痛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第29页
后颅窝肿瘤
本病因肿瘤压迫或水肿牵拉小脑幕, 可造成 后枕部疼痛;
开始表现为间歇性钝痛, 以后发展为连续性 剧痛;
常伴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喷射状呕吐。视乳头 水肿等, 经过头颅CT或磁共振可确诊。
外感受性受抑制 exteroceptive suppression
紧张性头痛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第10页
中枢性机制—生化机制
biochemicalmechanisms 5羟色胺机制 Serotonergic mechanisms
一氧化氮机制
紧张性头痛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第11页
发病机制--中枢机制
年纪与性别: 20-50岁发病、男性居多; 头痛部位及特点: 一侧眶上、眶周为主突发性猛烈头
痛。每日发作1-2次,每次连续30-180分钟; 伴随症状: 痛侧流涕、面部出汗、眼睑水肿、结膜充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

二、头痛的结构生理基础
2、对疼痛刺激敏感的颅内结构: ⑶硬脑膜尤其是颅底硬脑膜; ⑷颅神经包括三叉神经、舌咽迷走神经; ⑸C1—3脊神经分支。
三、紧张型头痛发生机理
1、伴颅周肌障碍紧张型头痛 肌源性机制为主: 头、颈项部肌肉持续收缩时游离出乳酸、缓激 肽、5—HT、钾、磷等“致痛物质”; 同时肌肉收缩阻碍血流产生循环障碍,“致痛 物质”积聚产生头痛; 当持续性收缩和缺血的肌肉中K+浓度升高,刺 激组织中痛觉感受器、导致疼痛; 易引起肌肉收缩性头痛的原发病有颈椎病、视 觉疲劳、头部外伤后等。
1.诱因:包括心理或社会应激、惊恐、抑郁、妄想、肌肉紧张等; 起病时可能与心理应激有关,转为慢性形式后常没有明显的心理 因素; 2.症状: 头痛性质:表现为胀痛、压迫感和紧缩感、紧箍感等; 头痛部位:位于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部; 头痛程度:呈轻至中度,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 持续时间:病程数分钟、数日至数年不等; 伴随症状:多数病人有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状。不伴有 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等症状(慢性紧张型头痛可以伴有轻度 恶心); 日常活动的影响:不随日常动作加重,因此不至于导致日常生活 障碍(这是和偏头痛在鉴别上的重要区别);
八、紧张型头痛的鉴别诊断
1.偏头痛:头痛的部位常在颞额眶区,呈发作性、 搏动性跳痛,伴恶心及呕吐。发作前常有以视 觉障碍为主的先兆征象,如视物模糊、视野有 盲点或偏盲等;也可无任何先兆即发作偏头痛。 一般历时数小时至数日而缓解,极少数呈偏头 痛持续状态。少数患者的偏头痛可能与紧张型 头痛同时存在,两者难以区分。在一段时间内 两种头痛并存;但在某个时点, 发病机制不同 的两种头痛却不能同时出现 。
七、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
3.慢性紧张型头痛 ①每月超过15日(每年超过180日)的头痛;持续3个月以上; ②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呈持续不缓解; ③至少具有下列特征中2项: A双侧性;B压迫感/紧束感;C轻度至中度; D不因步行、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而加重 ; ④满足以下2项: A无恶心、呕吐,但可以有厌食;B无畏声或畏光(或仅 存在其中1项); ⑤除外其它原因的头痛
头痛的诊断思路详解

• (一)颅外的痛敏组织 • 1、 颅外动脉 • 前额部来源于颈内动脉的额动脉和眶上动脉。颞部
来源于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枕部来源于颈外动脉 的耳后动脉和枕动脉。 • 2、 颅外肌肉 • 头部:颞肌,枕下肌群 • 颈项部:头夹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第2页/共57页
• 3、 颅外神经 • 额部:三叉神经第Ⅰ支的分支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
• 2、血管扩张 • 颅内、外急性感染时,病原体毒素可引起动脉扩张;
低血糖、高碳酸血症与缺氧,一氧化碳,酒精中毒 可使动脉扩张;脑梗塞后的侧枝血管扩张;脑外伤, 急性突发性高血压引起血管扩张;部分腰穿或腰麻 后,颅内压障碍致颅内静脉炎与静脉扩张。
第15页/共57页
• 3、血管收缩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破坏产生的去甲肾
第8页/共57页
• 4、头颅外伤、脑震荡、挫伤、硬脑膜外及硬脑膜内 出血、颅脑外伤后慢性头痛。
• 5、颅内低压性头痛 • 6、癫痫后头痛
第9页/共57页
(三) 颅脑临近的病变
• 1、 炎
• 2、 • 3、 • 4、 • 5、 • 6、 • 7、
头颅的骨膜炎,骨髓炎,颅骨畸形性骨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及枕神经痛 眼病(青光眼、屈光及调节障碍) 鼻窦炎,鼻咽癌 中耳炎及内耳炎 牙髓炎 紧张性头痛
第44页/共57页
• (三)五官科、眼科、内科的检查、有否耳疾,副 鼻窦炎症,有否屈光症,眼压增高,体温血压应常 规检查。
第45页/共57页
(四) 实验室检查
• 脑脊液检查对颅内炎症及出血性疾病有价值, 但有颅内压增高时不可轻易施行,以免导致 脑疝的危险,但颅压偏低者有低压性头痛的 可能。疑有鼻源性头痛者应拍华氏位(鼻颏 位)和柯氏位(鼻额位)片。疑有颅内动脉 瘤\血管畸形症状可作TCD、CTA、MRA检查, 颅 内 占 位 性 病 变 可 考 虑 CT、MRI 检 查 ( 平 扫 加增强),脑炎者给EEG检查,血,尿常规, 空腹血糖检查是否有全身感染,贫血,糖尿
头痛课件王蔚201510

头痛的分类
原发性头痛
不明病因引起的头痛,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 头痛、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
各种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如脑血管疾病、颅 内感染、颅脑外伤等,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 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
头痛的分类
痛性脑神经病、其他面痛和其他头痛
痛性脑神经病和其他面痛 其他头痛疾患
鉴别诊断 1. 紧张型头痛 2.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 3. Tolosa-Hunt综合征 4. 症状性偏头痛 5. 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
诊断&鉴别诊断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的分布&特点
丛集性头痛: JAMA 1941;116:377–83
紧张型头痛的疼痛部位
有先兆的偏头痛
第一节 偏头痛
临床表现 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 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 呕吐、畏光或畏声、苍白或出汗、多尿、易激惹、 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 可见头面部水肿、颞动脉突出等 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可缓解头痛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头痛可持续4~72小时 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 等,1~2日后常可好转
王蔚 ww20040723@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015.10.26
概 述 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 一生中从未有过头痛的人不超过总人群的2% 位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 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度2%
中等18% 特别严重 33% 严重 47%
残疾*
功能正常 8% 严重损害卧床 53%
部分损害 39%
颅脑损伤概述

1、营养支持:
全胃肠外营养(TPN)与全胃肠内营养(TEN)。前
者适于颅脑损伤急性期,后者适于康复期。
2、脱水利尿和水电平衡:
高渗性脱水:20%甘露醇,25%山梨醇溶液,
50%葡萄糖溶液,50%甘油溶液,20%白蛋白 溶液。
利尿性脱水:速尿(呋喃苯胺酸)、双氢克尿
噻、醋氮酰胺。
颅脑外伤病人极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导致难
Th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
4. 特重型
(重型中更急更重者)
①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或 伴有其它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
②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瞳散大,生命体征严 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三)昏迷程度分类法
GCS分级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在30分钟以内。 中型: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30分钟至6个
(二)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理全发,术前抗生素预防感染,
开放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可给予适 当的镇静药物。 2、麻醉选择: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麻醉的要求, 主要是快速、平稳,尽量较少影响颅内压。 3、基本手术方式:↓
钻孔探查:
伤情迅速恶化,而需要紧急钻孔,解救病人于
危命、探查、清除颅内血肿。钻孔方法,常用 锥孔或钻孔两种,前者为细孔,操作简单快速,
a头皮挫伤;b头皮血肿
颅骨骨折
a线性骨折;b凹陷骨折;c粉碎骨折
a脑震荡;b脑挫裂伤;c脑干损伤;d弥漫性轴索损 伤 a硬膜外血肿;b硬膜下血肿;c脑内血肿;d多发性 血肿
脑损伤
颅内血肿
(二)伤情轻重分类法
1. 轻型
(单纯性脑震荡伴有或无颅骨骨折):
浙大远程康复护理在线作业

21.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 ) 。 nmlkji A 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 nmlkji B 多训练患肢,多使用患肢 nmlkji C 患肢多作阻抗运动,增强肌力 nmlkji D 随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训练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d 22.能达到社区功能性步行的是( )。 e nmlkji A L1-3 r nmlkji B L4以下
10.中度脑损伤GCS评分为( )。 nmlkji A 3-5分 nmlkji B 6-8分 nmlkji C 9-12分 nmlkji D 13-15分
/xxpt/kc/kczyTjzy.action?sid=CjFspB-QU0oiPNEsX0f8kkRclus... 2014/4/13
nmlkji C 表扬
te nmlkji D 强化
正确答案:B
is 单选题 g 18.膀胱训练时叩击膀胱区的目的是( )。 e nmlkji A 诱发膀胱反射
nmlkji B 增加括约肌张力
R nmlkji C 降低逼尿肌张力
nmlkji D 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
Un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9.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间隔( )翻身一次。 nmlkji A 1H nmlkji B 2H nmlkji C 1.5H nmlkji D 2.5H 正确答案:B
在线作业
页码,3/18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1.某患者,男性,30岁,车祸致双下肢活动受限3个月,查体:双上肢正常,髂腰肌肌力左侧5级,右侧4 级。股四头肌肌力左侧4级,右侧3级:胫前肌肌力左侧2级,右侧1级,球海棉体反射阳性。为明确诊断建议 检查( )。
nmlkji A X线 nmlkji B CT nmlkji C MRI nmlkji D SPECT 正确答案:C
病例讨论浙二神外周刊(二十)

病例讨论浙二神外周刊(二十)病史简介患者:男,50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伴疼痛进行性加重1月”,经门诊MRI等检查(图1),诊断为“右侧脑干胶质瘤”收入院。
图1. 术前头颅MRI示:右侧中脑病变,上方累及丘脑底部,下方累及桥脑,病变沿神经纤维束走行,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病灶内强化,考虑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起初为左侧小腿,逐步发展至左下肢及左上肢,行走及持物不稳,伴左侧肢体疼痛并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言语含糊,吐词不清,伴头胀不适,无恶心呕吐。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急性病容。
神经系统检查:吐词不清,左侧鼻唇沟变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3-4级,右侧5级,肌张力无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进一步行DTI检查,了解传导束与肿瘤的关系及受累情况。
显示右侧长束受到挤压,整体纤维束变得纤细,符合临床改变(图2)。
图2. 术前DTI显示:右侧长束受到挤压,整体纤维束变得纤细,符合临床改变。
诊疗经过针对该病人的治疗,手术无疑是首选的手段。
但鉴于肿瘤位于中脑为主,向上侵袭到丘脑,向下侵袭至桥脑,手术入路选择及术中传导束的保护等是关键。
科室术前讨论意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入路选择根据常规手术方法,一般的考虑可能会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颞下入路,通过抬起颞叶直接到达大脑脚的外侧方。
但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颞下入路并不适用于切除该患者的脑干肿瘤,原因有两点:①肿瘤沿大脑脚走行,最薄的位置位于前侧方。
如果从颞下入路进去,需要从侧方切开脑干,MRI显示侧方仍有正常的组织(图3),且很有可能是推移的传导束,所以经颞下入路从侧方切除肿瘤对脑干的影响较大,会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②该肿瘤向上部分侵犯丘脑下部(图4),部分位置偏高偏前,颞下入路很难暴露该部位肿瘤,可能会有明显的残留。
图3. 颞下入路和侧裂中脑入路的对比。
红色箭头代表颞下入路,该入路侧方切开脑干,对覆盖在上方的正常结构影响较大,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白色箭头代表侧裂中脑入路,该入路从前侧方肿瘤最浅处切开,沿长轴切除肿瘤,对脑干的影响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
偏头痛:月经、精神紧张、空腹诱发,应用麦 角胺可缓解。 丛集性头痛:饮酒、服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 剂诱发,直立时缓解。 脑肿瘤、血管性头痛、感染性头痛:咳嗽、打 喷嚏、摇头、俯身、用力时加重。 低颅压症:坐位或立位时加重,卧位时缓解。 肌痉挛致头痛:活动按摩后缓解
伴随症状
颅内外血管收缩、扩张或牵拉 脑膜或神经刺激、牵拉 头颈部肌肉收缩、五官和颈椎病变 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
头颅的疼痛敏感结构
头皮、皮下组织、骨膜、头颈部的血管和肌 肉;
眼眶内容物、外耳与中耳、鼻腔与鼻窦;
颅底硬脑膜、脑膜动脉、基底动脉环 、 颅内
静脉窦;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
出现时间、持续时间
短暂瞬间:三叉/舌咽神经痛、枕大神经痛
持续数小时: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持续数日:反复发作性紧张型头痛、脑膜炎 持续数月:脑肿瘤、慢性紧张型头痛 每日定时发作:丛集性头痛(多晚间)
1个月数次发作:偏头痛
午后至夜间加重:紧张型头痛 清晨加重:脑肿瘤等颅内占位、鼻窦炎
全身性疾病:发热,低氧血症,CO中毒,癫痫大发作 之后,鼻窦炎,弱视和屈光不正,使用血管扩张药后; 功能性和精神性疾病:颅外血管高度扩张,引起的偏 头痛,颅部及后颈部肌肉收缩所致的紧张性头痛及神 经症头痛。
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颅外病变
疼痛的产生
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超声检查、X线检 查、CT/MRI/MRA检查、脑电图检查等
头痛的治疗原则来自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的症状 预防头痛的复发 力争对头痛进行病因治疗
发病情况
突然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三叉/舌咽神经痛、 枕大神经痛等 数小时-数日进展的急性发病:细菌性/病毒性脑脊髓膜炎、 高血压性脑病、眼耳鼻喉齿科疾病等 数周内进展亚急性发病:结核性/真菌性脑脊髓膜炎、硬膜 下血肿、脑肿瘤、脑脓肿、颞动脉炎等 数月内逐渐加重的慢性发病:脑肿瘤等 明确病程是否进行性加重、高峰后可缓解、或长期反复发作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头痛的诊断要点
病史采集最为重要:
发病形式;伴随症状;有无感染及其他疾病;职业特 点,毒物接触史;治疗经过及药物反应等。
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明确头痛的原因和 基础疾病:
血压、发热、结膜充血、颞动脉扩张迂曲、压痛、 皮疹和浮肿等;脑膜刺激征和局灶体征,太阳穴压迫试验, 视乳头水肿情况。
辅助检查:
头痛伴剧烈呕吐: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 见于偏头痛 头痛伴眩晕: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痛伴发热者: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或全身性感染) 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颅内肿瘤 慢性头痛突然加剧伴意识障碍:脑疝 头痛伴视力障碍:青光眼或脑瘤 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伴癫痫发作: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或脑肿瘤 头痛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神经功能性头痛
头
神经外科
痛
王义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头痛的概念
指头部的疼痛感受器受 到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的刺激引起的疼痛。 狭义:仅指局限于头颅 上部范围内的疼痛,包 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 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 广义:泛指头面部甚至 枕颈部的疼痛。
头痛的流行病学
头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仅 次于感冒,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接近90% 的人曾发生过头痛,成为影响日常生活的重要因 素之一。 由于对头痛认识的不够充分及头痛的常见性,许 多患者往往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及时就医。 引起头痛的病因繁多,有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 早期信号,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以免延误 疾病的诊疗,造成严重后果。
头痛部位
一侧性: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两侧性:紧张性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炎、脑肿瘤 局限性:颞动脉炎、三叉/舌咽神经痛、枕 大神经痛、Tolosa-Hunt综合征、眼耳鼻喉 齿科疾病
头痛的程度及性质
搏动性跳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非搏动性头痛:紧张型头痛 刀剜样、锥刺样痛/紧箍感:丛集性头痛/ 肌肉收缩性头痛 剧烈疼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 性头痛
颈1-3神经。
头颅的疼痛敏感结构
脑组织本身无感觉神经分布,大多数硬 脑膜、软脑膜、蛛网膜、室管膜、脉络 丛、软脑膜静脉、颅内小血管和颅骨没 有或很少有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对疼痛 不敏感。
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 头痛部位 头痛程度 头痛性质 头痛出现的时间与持续 时间 加重、减轻或激发头痛 的因素
致痛物质 (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织胺及其同类的多肽类、 钾离子、氢离子及酸性代谢产物等)
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
脊髓后根的神经节细胞 脊髓丘脑侧束 内囊 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一感觉区
疼痛产生
发病机制
痛觉敏感组织受刺激 神经纤维过度放电 心理反应异常 疼痛域值下降
发生机制
头痛的分类
原发性头痛(功能性):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膜炎和脑 膜脑炎、脑动脉夹层、颅神经痛、低颅压症 等
头痛的病因
颅脑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 肿,脑膜炎,颅内高压症,各种动脉炎、静脉炎;
颅外病变:颅骨疾病,颈椎疾病,神经痛,五官疾病, 肌收缩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