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

合集下载

杠杆的平衡原理

杠杆的平衡原理

杠杆的平衡原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它由一个固定点(支点)和两个对称放置的力臂组成,可以通过在力臂上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来实现物体的平衡或移动。

杠杆的平衡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支点两侧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平衡的。

杠杆的平衡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
首先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杠杆在平衡状态下,支点两侧的力矩相等。

力矩是力对支点的旋转效应,可以通过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长度来计算。

当支点两侧的力矩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其次是杠杆的力臂。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施加力线的垂直距离,可以分为两侧的力臂。

在平衡状态下,我们可以利用杠杆的力臂来计算力矩。

如果一个力臂比另一个力臂长,那么施加在长力臂上的力要比施加在短力臂上的力小,以保持平衡。

再次是杠杆的力的方向。

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力有大小和方向之分。

平衡状态下,支点两侧的力的大小必须相等,同时方向相反。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力向右,那么另一个力必须向左,这样才能平衡。

最后是应用杠杆平衡原理的实践。

杠杆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撬动物体、平衡自行车、升降货物等。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物体达到平衡状态或实现所需的动作。

总的来说,杠杆的平衡原理是通过支点两侧的力和力矩相互平衡来实现的。

力臂的长度和力的大小以及方向是影响平衡的关键因素。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并实现机械装置的平衡和动作控制。

因此,了解杠杆的平衡原理对于理解力学原理以及应用力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杠杆发明的原理

杠杆发明的原理

杠杆发明的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程和日常生活中。

它的发明和运作原理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于解决人类的力量不足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杠杆是由一个固定支点和一个可以绕支点旋转的刚性杆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杠杆可以根据支点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三类: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1. 一级杠杆:一级杠杆是指支点位于杆的两端之一的杠杆。

在这种情况下,力和力臂(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可以位于支点的同一侧或不同侧。

2. 二级杠杆:二级杠杆是指支点位于杆的中间的杠杆。

在这种情况下,力和力臂位于支点的两侧。

3. 三级杠杆:三级杠杆是指支点位于杆的一侧,而力和力臂位于支点的两侧。

三级杠杆也称为偏心杠杆。

二、杠杆的原理杠杆的原理基于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和转动力矩的概念。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静止状态下保持静止,或者在运动状态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第二定律(力的定律):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平衡时,物体将加速度,其大小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ma)。

3. 转动力矩:转动力矩(也称为力矩或力矩)是应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转动中心之间的力臂(即力与转轴的垂直距离)之积。

转动力矩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 = F ×d,其中M是转动力矩,F是力,d是力臂。

基于这些定律和概念,杠杆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当一个力作用于杠杆的一侧,通过调整力的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从而达到减小或增大物体的负载的效果。

对于一级杠杆,可以利用力对杠杆的力臂和力臂之比来计算力的放大倍数。

如果力臂较长,那么力的放大倍数就较大;如果力臂较短,那么力的放大倍数就较小。

对于二级杠杆,通过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

当将力作用于支点的一侧,物体会绕着支点旋转;当将力作用于支点的另一侧,物体的位移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反。

对于三级杠杆,力的放大倍数取决于力和支点之前的距离差异。

杠杆的原理与应用

杠杆的原理与应用

杠杆的原理与应用
杠杆的原理是基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即力矩的平衡原理。

杠杆能够将施加在一个点上的力通过悬挂点转化为另一个点上的力,实现力的放大或者方向的改变。

杠杆的应用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例子:
1. 起重机:起重机利用杠杆原理将少量的力矩转化为较大的力矩,从而能够轻松地举起重物。

2. 简易车厢移动器:在铁路领域,人们常用脚踏板来使用杠杆原理将人们的脚力转化为可移动的力,以推动轮车厢。

3. 钳工工具:钳工工具如扳手、梅花扳手等利用杠杆原理将手向一个方向的力转化为旋转力矩,来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等。

4. 健身器材:一些健身器材如杠铃等采用了杠杆原理,将相对较小的力矩通过杠杆放大,从而能够让人们举起更大的重量。

总之,杠杆的原理与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效益。

杠杆的原理是什么

杠杆的原理是什么

杠杆的原理是什么
杠杆的原理是利用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差异来增加或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杠杆是一个刚性杆,可以绕一个支点旋转。

它由支点、力臂和负载臂组成。

在杠杆上,支点是不动的,力臂指支点到施加力的垂直距离,负载臂指支点到负载的垂直距离。

当施加一个力在力臂上,杠杆就会绕支点旋转,从而施加一个力在负载臂上。

根据杠杆原理,当力臂长度大于负载臂长度时,施加的力可以放大负载的大小,但会牺牲施加力的移动距离。

相反,当负载臂长度大于力臂长度时,施加的力可以增加施加力的移动距离,但会牺牲负载的大小。

利用杠杆的原理,可以实现一个小力产生大力的效果,这在机械装置和工具中广泛应用。

例如,撬棍、螺丝刀等工具都利用了杠杆原理。

同时,杠杆原理也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使用,如起重机、天平等。

杠杆机构原理

杠杆机构原理

杠杆机构原理
杠杆机构原理是一种能够放大力量或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的机械装置。

杠杆机构由一个杠杆和一个支点组成,支点是杠杆的旋转点。

杠杆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物理学的杠杆定理。

根据杠杆定理,平衡状态下,杠杆左右两边的力矩相等。

力矩是力乘以力臂(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调节力的大小。

在一个杠杆机构中,力可以被放大或改变方向。

当力绕支点旋转时,支点周围的物体会受到力的作用。

如果杠杆的一个端点受到一个力,另一个端点则可提供比输入力更大的输出力。

这是因为输出力的大小与输入力在支点两侧的力臂的长度有关,力臂越长,输出力越大。

杠杆机构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当输入力施加在杠杆的一个端点上时,输出力可以通过杠杆的另一端点进行传递。

这使得我们可以将一个方向上的力转变为另一个方向上的力,从而实现对力的控制。

总之,杠杆机构原理是通过调节力臂的长度来放大或改变力的方向。

杠杆机构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物理实验、工程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工具使用等。

杠杆工作原理是什么

杠杆工作原理是什么

杠杆工作原理是什么
杠杆是一种能够增加力量的装置,它利用一个支点将力量集中在一个地方,从而使得施加的力产生更大的效果。

杠杆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学的杠杆定律,即力矩原理。

力矩是力量作用在物体上产生旋转的效果,可以用公式 M = Fd 来表示,其中 M 为力矩,F 为施加的力,d 为力施加点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通常由一个支点和施加力的点组成。

当施加力作用在杠杆的一端时,通过支点产生的力矩将传递到杠杆的另一端。

根据杠杆定律,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矩将相等,即 M1 = M2。

根据公式 M = Fd,可以知道力矩的大小受力和力臂(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影响。

如果施力点距离支点较远,即力臂较长,那么施加在杠杆上的力会产生较大的力矩。

相反,如果力臂较短,那么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矩就会减小。

因此,杠杆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改变力矩的大小,进而调节施加在杠杆上的力量。

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杠杆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效果,从而完成需要更大力量的工作。

初中杠杆原理公式

初中杠杆原理公式

初中杠杆原理公式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定理”。

即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杠杆原理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杠杆原理也叫做“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原理简单解释

杠杆原理简单解释

杠杆原理简单解释什么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和商业领域。

简单来说,杠杆原理是指通过改变一个系统中力的作用点距离旋转轴的距离,以增加或减少所需应用的力。

在金融和商业领域,杠杆原理主要用于描述通过借款或投资来放大盈利或亏损的效果。

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原理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杠杆原理被用于描述物体平衡的原理。

一个杠杆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组成,一个是作用在支点上的支持力,另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可以实现平衡,使物体保持稳定。

2. 机械工程在机械工程中,杠杆原理被用于设计和优化机械系统。

通过合理地布置杆杆和力的作用点,可以实现所需的力的放大或减小。

这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3.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杠杆原理被应用于投资和融资。

通过借款或使用其他人的资金进行投资,可以放大投资回报。

这种投资方式被称为金融杠杆。

但是,金融杠杆也增加了风险,因为亏损也会被放大。

4. 商业管理在商业管理中,杠杆原理被用于优化业务运营。

通过调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可以实现业务效益的最大化。

这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市场资源等。

杠杆原理可以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最大的效益。

杠杆原理的原理和公式杠杆原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作用力和力臂的大小来改变输出力的大小。

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点距离旋转轴的垂直距离。

输出力的大小由以下公式确定: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其中,力1和力2分别是作用在杠杆的两个不同点上的力,力臂1和力臂2分别是力1和力2的作用点到旋转轴的垂直距离。

根据该公式,可以调整力的作用点和大小来实现所需的输出力。

通过增加力臂的长度或减小力1的大小,可以增加输出力。

相反,通过减小力臂的长度或增加力1的大小,可以减小输出力。

杠杆原理的优点和风险杠杆原理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合理地应用力的大小和作用点来实现所需的输出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阿基米德推动地球的说法, 却还是他在亚历山大里亚留学时候 的事。当时他从埃及农民提水用的吊杆和奴隶们撬石头用的撬棍受到 启发,发现可以借助一种杠杆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而且发现,手握 的地方到支点的这一段距离越长, 就越省力气。由此他提出了这样 一个定理:力臂和力(重量)的关系成反比例。这就是杠杆原理。用 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表述就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为此, 他曾给当时的国王亥尼洛写信说: `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随便移 动任何重量的东西;只要给我一个支点, 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 我连地球都可以推动.'可现在这个小国王并不懂得什么叫科学, 他 只知道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借助阿基米德的神力来救他的驾。 可是罗马军队实在太厉害了.他们作战时列成方队, 前面和两侧的 士兵将盾牌护着身子,中间的士兵将盾牌举在头上, 战鼓一响这一 个个方队就如同现代的坦克一样,向敌方阵营步步推进, 任你乱箭 射来也丝毫无损。罗马军队还有特别严明的军纪,发现临阵脱逃的立 即处死, 士兵立功晋级,统帅获胜返回罗马时要举行隆重的凯旋仪 式。这支军队称霸地中海,所向无敌, 一个小小的叙拉古哪里放在眼 里。况且旧恨新仇,早想进行一次彻底清算。这时由罗马执政官马赛 拉斯统帅的四个陆军军团已经挺进到了叙拉古城的西北。现在城外已 是鼓声齐鸣, 杀声震天了。在这危急的关头,阿基米德虽然对因国 王目光短浅造成的这场祸灾非常不满, 但木已成舟,国家为重, 他 扫了一眼沉闷的大殿,捻着银白的胡须说:“如果单靠军事实力, 我们决不是罗马人的对手。现在若能造出一种新式武器来,或许还可 守住城池, 以待援兵。”国王一听这话,立即转忧为喜说:“先王 在世时早就说过, 凡是你说的,大家都要相信.这场守卫战就由你 全权指挥吧。”
1、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
阻力臂。 2、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 果能绕 着固 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3、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L1>L2,动力小于阻力 特点:省力,但费距离。应用:羊角锤 费力杠杆:L1<L2,动力大于阻力 特点:费力,但省距离。应用:钓鱼竿 等臂杠杆:L1=L2 ,动力等于阻力 特点:不省力也不费力。应用:天平


两天以后, 天刚拂晓,罗马统帅马赛拉斯指挥着他那严密整齐 的方阵向护城河攻来。今天方阵两边还预备了铁甲骑兵, 方阵 内强壮的士兵肩扛着云梯。马赛拉斯在出发前曾口出狂言: “攻破叙拉古,到城里吃午饭去。”在喊杀声中, 方阵慢慢向 前蠕动。照常规,城头上早该放箭了。可今天城墙上却是静悄 悄地不见一人.也许是几天来的恶战使叙拉古人筋疲力尽了吧。 罗马人正在疑惑, 城里隐约传来吱吱呀呀的响声,接着城头上 就飞出大大小小的石块, 开始时大小如碗如拳一般,以后越来 越大, 简直有如锅盆,山洪般地倾泻下来。石头落在敌人阵中, 士兵们连忙举盾护体,谁知石头又重, 速度又急,一下子连盾 带人都砸成一团肉泥。罗马人渐渐支持不住了, 连滚带爬地逃 命。这时叙拉古的城头又射出了密集的利箭,罗马人的背后无 盾牌和铁甲抵挡, 那利箭直穿背股,哭天喊地, 好不凄惨。 阿基米德到底造出了什么秘密武器让罗马人大败而归呢? 原来 他制造了一些特大的弩弓——发石机.这么大的弓,人是根本拉 不动的, 他就利用了杠杆原理.只要将弩上转轴的摇柄用力扳 动,那与摇柄相连的牛筋又拉紧许多根牛筋组成的粗弓弦, 拉 到最紧时,再突然一放, 弓弦就带动载石装置,把石头高高地 抛出城外, 可落在1000 多米远的地方。原来这杠杆原理并不 是简单使用一根直棍撬东西。比如水井上的辘轳吧,它的支点 是辘轳的轴心, 重臂是辘轳的半径,它的力臂是摇柄, 摇柄 一定要比辘轳的半径长,打起水来就很省力。阿基米德的发石 机也是运用这个原理.罗马人哪里知道叙拉古城有这许多新玩 艺儿。
除了阿基米 德的杠杆实 验,还有哪 些是杠杆?
还有人体、 天平、铡刀、 开瓶器、筷 子等。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
来的时候,手臂也 是一个杠杆。肘关 节是支点,支点左 右都有肌肉。这是 一种费力杠杆,举 起一份的重量,肌 肉要花费6倍以上的 力气,虽然费力, 但是可以省一定距 离。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

就在马赛拉斯刚被打败不久, 海军统帅古劳狄乌斯也派人送来 了战报。原来,当陆军从西北攻城时, 罗马海军从东南海面上 也发动了攻势。罗马海军原来并不十分厉害,后来发明了一种 舷钩装在船上, 遇到敌舰时钩住对方,士兵们再跃上敌舰, 变海战为陆战,占一定的优势。今天克劳狄乌斯为了对付叙拉 古还特意将兵舰包上了一层铁甲, 准备了云梯,并号令士兵, 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奇怪的是, 这天叙拉古的城头却分外安 静,墙的后面看不到一卒一兵, 只是远远望见几副木头架子立 在城头。当罗马战船开到城下,士兵们拿着云梯正要往墙上搭的 时候, 突然那些木架上垂下来一条条铁链,链头上有铁钩、铁 爪, 钩住了罗马海军的战船。任水兵们怎样使劲划桨都徒劳无 功,那战船再也不能挪动半步.他们用刀砍, 用火烧,大铁链 分毫无损。正当船上一片惊慌时.只见大木架上的木轮又`嘎 嘎'地转动起来, 接着铁链越拉越紧,船渐渐地被吊起离开了水 面。随着船身的倾斜, 士兵们纷纷掉进了海里,桅杆也被折断 了。船身被吊到半空后, 这个大木架还会左右转动,于是那一 艘艘战舰就像荡秋千一样在空中摇荡, 然后有的被摔到城墙上 或礁石上,成了堆碎片;有的被吊过城墙, 成了叙拉古人的战 利品。这时叙拉古的城头上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射箭, 也没 有人呐喊,好像是座空城, 只有那几副怪物似的木架,不时伸 下一个个大钩钩走一艘艘战船。罗马人看着这`嘎嘎'作响的怪 物, 吓得全身哆嗦,手腿发软, 只听到海面上一片哭喊声和 落水碰石后的呼救声。克劳狄乌斯在战报中说:“我们根本看 不见敌人,就像在和一只木桶打仗。”阿基米德的这些"怪物" 原来也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并加了滑轮。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 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 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 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 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 现的。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 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两者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 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但 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 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 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 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 离。
设计者:任俊、汤易成、张锋、朱泽文
1、概念引入; 2、杠杆的原理; 3、人体杠杆; 4、杠杆的故事; 5、总结。
杠杆原理: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 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 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 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 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 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 几倍。
杆。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肌肉。这是 一种费力杠杆,举起一份的重量,肌肉要花费6 倍以上的力气,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一定距 离。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脚跟后面的肌肉 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 这是一个省力杠杆,肌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 而且脚越长越省力。 如果你弯一下腰,肌肉就要付出接近1200牛顿 的拉力。这是 由于在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间形成 的杠杆也是一个费力杠杆。所以在弯腰提起立 物时,正确的姿式是尽量使重物离身体近一 些。 以避免肌肉被拉伤。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
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 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 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杠杆的原 理是什么?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 有这样一句流传很久的 名言:“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起整个地 球!”,这句话便是说 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 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 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 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 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 证自明的公理”,然后 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 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 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其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有趣的 杠杆原理的实验:
杠杆有一些故事,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 讲。
阿基米德将自己锁在一间小屋里, 正夜以继日地 埋头写作《浮体论》.这天突然闯进一个人来,一 进门就连忙喊道:“哎呀! 老先生原来您躲在这 里.国王正调动大批人马全城四处找你呢.'阿基米 德认出他是朝廷的大臣,心想:外面一定出了大 事.他立即收拾起羊皮书稿,伸手抓过一顶圆壳小 帽, 随大臣一同出去,直奔王宫。 当他们来到宫殿前阶下时, 就看见各种马车停了 一片,卫兵们银枪铁盔, 站立两行,殿内文武满 座, 鸦雀无声。国王正焦急地在地毯上来回踱步。 由于殿内阴暗,天还没黑就燃起了高高的烛台。灯 下长条案上摆着海防图、陆防图。阿基米德看到这 一切就知道!他最担心的战争终于爆发了。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
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 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 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 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 停放在沙滩上的船只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 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 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 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 杆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墨子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 在《墨经》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这两条 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 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 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 常有价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