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第三版)第三章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03汽车文化第三章

精品课件03汽车文化第三章
日本汽车品牌发展历程
日本汽车品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崛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和市场地位。
日本汽车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
日本汽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尤其在混 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品牌及其文化
中国汽车品牌
吉利、长城、比亚迪等。
中国汽车文化特点
注重创新和多元化,追求性价 比和个性化,逐渐形成自己的 品牌特色和市场定位。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模式也将对汽车工业产生 影响,通过共享模式减少汽车的拥 有量,提高汽车的利用效率。
02 汽车品牌与文化
欧洲汽车品牌及其文化
欧洲汽车品牌
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
欧洲汽车文化特点
注重工艺和设计,强调豪华和舒适,追求 卓越品质和驾驶体验。
欧洲汽车品牌发展历程
欧洲汽车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
1.B 这些新技术和创新不仅提高了汽车的效率
和性能,也带来了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 的驾驶体验。
1.C 同时,这些新技术和创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和问题,例如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等。
1.D 因此,在发展新技术和创新的同时,也需要
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
04 汽车与社会
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
中国汽车品牌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品牌经历了从模仿到 创新的转变,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的影 响力
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 影响力逐渐增强,尤其在新能 源汽车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 势和市场潜力。
03 汽车设计与技术
汽车外观设计
汽车外观设计是汽车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汽 车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 的设计。

1-1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与教学大纲60课时

1-1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与教学大纲60课时

课程: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60课时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大纲【本课程简介】:课程通过对汽车的认识,汽车发展史,汽车构造以及汽车维修设备四个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汽车的构造和常见的维修检测设备。

【本课程教学目标】:1、形成对汽车的初步认识2、了解汽车的发展史3、了解汽车的构造4、认识汽车的维修设备【本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的认识第一节汽车的定义【本节教学目标】:1.知道汽车的定义2.掌握各种汽车区分【本节教学重难点】:掌握客车、乘用车和载货汽车【教学内容】:一、汽车定义二、汽车用途分类1、客运车辆2、乘用车3、载货汽车4、普通货车5、厢式货车6、封闭货车7、罐式货车8、平板货车9、集装厢车10、自卸货车11、特殊结构货车【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客运汽车、载货汽车和乘用车【本节作业】:举些实例,来说明客车、乘用车和载货车第二节汽车组成【本节教学目标】:1.学会发动机分类方法(知识目标)2.掌握发动机的组成(能力目标)【本节教学重难点】:发动机组成【教学内容】:一、汽车组成1.发动机2.底盘3.车身4.电气设备【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

【本节作业】:列出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第二章汽车发展史第一节汽车前史【本节教学目标】:1.学会发动机分类方法(知识目标)2.掌握发动机的组成(能力目标)【本节教学重难点】:发动机组成【教学内容】:一、汽车前史1、国外汽车前史2、国内汽车前史二、发动机分类1、按其结构分:(1)转子式(2)往复式2、按其燃料分:(1)柴油发动机(2)汽油发动机3、按其进气方式:(1)自然吸气发动机(2)增压发动机4、按其喷油位置(1)缸内喷射(2)缸外喷射三、发动机组成1、汽油机二大机构五大系统2、柴油机二大机构四大系统【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大车商的汽车前史。

《汽车文化》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汽车⽂化》课程实施性教学⼤纲15级《汽车⽂化》课程实施性教学⼤纲制定⼈:⽇期:审核⼈:⽇期:批准⼈:⽇期:⼀、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必修课,课程类别基本素质课。

本课程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能帮助学⽣了解汽车过去,现在和未来,拓展学⽣的知识⾯,更全⾯的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提⾼在汽车维修上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汽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让学⽣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的学习兴趣,热爱汽车专业,更好地投⼊到以后的汽车专业学习中。

使学⽣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运输体系。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本课程内容全⾯⽽⽣动,通俗⽽易懂,针对刚刚开始学习汽车专业的学⽣进⾏培养。

拓展学⽣的知识⾯,更全⾯地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专业。

能够了解并讲述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史。

通过学习,提⾼和培养⾃觉性、意志⼒、价值观、精益求精、审美观等,学会感恩、做⼈、沟通及合作的能⼒等。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汽车⽂化》刘锐郑⼴军主编北京⼤学出版社ISBN:978-7-301-15578-3/U·0014, 本课程课时为76课时。

⼆、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章汽车发展历程教学要求:1.掌握汽车的定义2.了解汽车发明的历史3.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完整§1-1 汽车的定义§1-2 汽车的产⽣⼀、车轮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1-3 汽车的完善发展⼀、汽车发明实验阶段⼆、汽车技术不断完善阶段三、汽车技术迅速发展阶段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我国对汽车的定义,掌握汽车动⼒源发明的过程,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第⼆章汽车⼯业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世界汽车⼯业的形成和发展2.了解世界汽车⼯业的格局3.掌握我国汽车⼯业发展4.掌握我国汽车⼯业格局教学内容:§2-1 世界汽车⼯业的发展历程⼀、欧洲奠定了汽车⼯业的基础⼆、美国汽车⼯业形成了⼤规模⽣产的汽车⼯业三、欧美汽车⼯业竞争激烈§2-2 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教学建议:1.掌握汽车⼯业的形成及不同时期各国汽车⼯业的发展,了解世界汽车⼯业的格局,对我国汽车⼯业的形成与发展要有⼀定的认识。

中职教育-《汽车文化》第三版课件:第三章 汽车外形和色彩(郎全栋、李宏刚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汽车文化》第三版课件:第三章 汽车外形和色彩(郎全栋、李宏刚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 甲壳虫形汽车的外形是从箱形汽车演 变过来的,车背虽然倾斜,但倾斜程 度较小,是从车后轮之后开始突然倾 斜,这种倾斜被称为滑背。
五、鱼形汽车
➢ 鱼形汽车并非完美无缺,存在以下缺点。 • (1) 汽车后窗倾斜大、面积大,鱼形汽车的后窗过于倾斜,要想保持其视
野,玻璃的面积与船形汽车相比要扩大两倍,这样既降低了车身的强度, 又由于采光面积增加,使车内温度过高。 • (2) 汽车高速行驶时易产生很大的升力升力使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减小, 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操纵稳定性降低。
五、汽车的安全行驶
从安全行车的角度来看,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安全性与汽车色 彩也有一定的关系。 • 1. 暖色会让人更早觉察危险 • 2. 银、白等中性色成“安全色”
红色的消防车,就想到有火灾发生,因而赶紧避让; ➢ 白色用于医疗救护车,是运用白色的洁白、神圣的联想含义等。 ➢ 殡仪汽车的色彩应具有肃穆、庄重的气氛,白色、黑色是最优选择。
二、汽车的使用环境
• 不同地区日光照射强度有差别,造成了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偏爱。 • 汽车行驶在城市中,对城市色彩有装饰作用。但汽车色彩与环境色彩发生
五、鱼形汽车
• 鱼形汽车高速行驶时产生升力的原因,首先从飞机机翼的升力说起,飞机 机翼的断面形状见图3-12,其上表面隆起,下表面平滑。这样当空气流 流经机翼表面时,上表面空气流动快,则压力小;下表面空气流动慢则压 力大。因此,机翼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形成了对机翼向上的推力,即升 力。同理鱼形汽车从车顶到车尾所形成的曲面与机翼上表面极其相似,故 鱼形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也容易产生较大的升力。
六、楔形汽车
• 一般轿车也只是一种准楔形,绝对的楔形汽车造型是会影响车身的实用性 的( 乘坐空间小)。所以现在除了像法拉利、莲花、兰博基尼等跑车采用楔 形车身外,绝大多数实用型轿车都是采用船形和楔形相结合的方案,其中 德国1982 年推出的奥迪100 型轿车(见图3-15) 开创了这一造型之 先河,这种奥迪轿车是世界上第一种空气阻力系数不大于0. 3 的大批量生 产车型,其造型风格具有代表性。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组成部分与工作原理1.3 汽车类型与分类1.4 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制造商2.1 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2.2 汽车制造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 汽车品牌战略与市场竞争2.4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章:汽车技术与创新3.1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与发展趋势3.2 汽车电子技术与智能驾驶3.3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3.4 汽车安全技术与舒适性第四章:汽车市场与销售4.1 汽车市场概述与市场环境4.2 汽车销售渠道与模式4.3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案例分析4.4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第五章:汽车驾驶与安全5.1 汽车驾驶基础与操作技巧5.2 交通法规与驾驶行为规范5.3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4 汽车事故理赔与维修保养第六章:汽车零部件与系统6.1 发动机系统6.2 传动系统6.3 制动系统6.4 悬挂系统与轮胎6.5 电子控制单元(ECU)与车载网络第七章:汽车维修与保养7.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7.2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7.3 汽车保养项目与周期7.4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7.5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第八章: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8.1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概述8.2 汽车生产许可与认证8.3 汽车排放标准与环保法规8.4 交通安全法规与行驶证、驾驶证管理8.5 国际汽车产业政策与合作第九章:汽车金融服务与保险9.1 汽车金融服务概述9.2 汽车贷款与融资租赁9.3 汽车保险类型与条款9.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9.5 汽车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第十章:汽车行业趋势与未来10.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自动驾驶技术与发展前景10.3 车联网与智慧交通10.4 汽车共享经济与管理10.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第十一章:汽车设计美学与内饰11.1 汽车设计原则与风格11.2 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11.3 内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1.4 汽车色彩与材质选择11.5 汽车设计趋势与创新第十二章:汽车赛事与文化12.1 汽车赛事的历史与发展12.2 著名汽车赛事与规则12.3 赛车技术特点与竞技策略12.4 汽车运动与文化内涵12.5 我国汽车赛事与国际交流第十三章:汽车行业竞争与国际市场13.1 国际汽车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13.2 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拓展13.3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13.4 汽车贸易政策与关税制度13.5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第十四章: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4.1 汽车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4.2 汽车尾气处理与净化14.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优势14.4 汽车生产与回收再利用14.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五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汽车伦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15.2 汽车安全与乘客权益保护15.3 汽车制造商的社会责任15.4 汽车使用与交通文明15.5 汽车社会影响与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行业未来趋势,每个章节都包含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汽车文化》教案(全)

《汽车文化》教案(全)

《汽车文化》教案(全)第一章:汽车发展史1.1 汽车的起源与发展1.2 汽车工业的崛起与成熟1.3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1.4 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第二章:汽车结构与原理2.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类型2.2 汽车传动系统2.3 汽车制动系统2.4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第三章:汽车品牌与车型3.1 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简介3.2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3.3 不同类型的汽车车型3.4 汽车设计风格与审美趋势第四章:汽车驾驶与安全4.1 驾驶技能与操作规范4.2 交通规则与法律法规4.3 汽车安全驾驶习惯4.4 应急处理与救援知识第五章:汽车养护与维修5.1 汽车养护知识与方法5.2 汽车常见故障与诊断5.3 汽车维修技术与工艺5.4 汽车配件与用品的选择第六章:汽车能源与环保6.1 汽油与柴油发动机的优缺点6.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现状6.3 汽车尾气排放与环境保护6.4 汽车节能技术与措施第七章:汽车产业与经济7.1 汽车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7.2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7.3 汽车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7.4 汽车市场与消费趋势第八章:汽车用品与改装8.1 汽车用品的分类与功能8.2 汽车内饰与外观改装8.3 汽车性能改装与优化8.4 汽车改装的安全与合规第九章:汽车文化与生活9.1 汽车与生活方式的变迁9.2 汽车运动与赛事9.3 汽车俱乐部与车友会9.4 汽车摄影与艺术创作第十章:汽车未来发展趋势10.1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10.2 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10.3 汽车共享经济与租赁市场10.4 汽车设计的创新与变革第十一章:汽车市场营销与销售11.1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手段11.2 汽车销售流程与服务理念11.3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11.4 汽车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第十二章:汽车金融与保险12.1 汽车金融产品与服务12.2 汽车贷款与还款技巧12.3 汽车保险种类与购买指南12.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第十三章:汽车法律法规13.1 汽车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13.2 汽车注册与上牌流程13.3 交通违规与处罚规定13.4 汽车报废与回收政策第十四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4.1 汽车使用与伦理道德14.2 汽车企业社会责任14.3 汽车安全与行人保护14.4 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汽车旅游与休闲15.1 汽车旅游的方式与线路规划15.2 汽车露营与户外活动15.3 汽车集结活动与自驾游15.4 汽车休闲文化与生活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的历史、结构、品牌、驾驶、养护、能源、产业、用品、文化、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

汽车文化概论3

汽车文化概论3

汽车文化概论3第一篇:汽车文化概论3第三章汽车在中国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各汽车生产基地的分布 3.了解各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汽车品牌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教学难点:了解各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汽车品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课时第八课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教学导入:我国三大汽车集团及其组成。

第一汽车制造厂商标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旧中国汽车工业的背景1901年,匈牙利商人李恩思从欧洲购进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到上海自备使用,中国从此开始出现汽车。

1902年,袁世凯为取悦慈禧太后,通过香港购置了一辆第二代奔驰轿车送给慈禧太后,“老佛爷”慈禧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有车族。

最早提出要建立中国汽车工业的是孙中山。

1920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正式提出“建造大路、发展自动车工业”的国家发展方略张学良将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组织生产国产汽车的人,1927年,张学良在沈阳的兵工厂开始试制生产汽车,于1931年5月,成功试制了一辆“民生”牌载货汽车。

二、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一)初创阶段(1950一1965年)1、汽车工业的筹划2、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1953年7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孟家屯举行了隆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奠基典礼。

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一汽”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1958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东风牌CA71型普及轿车。

1958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设计、试制的第一辆红旗牌CA72高档轿车诞生。

1963年8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了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红旗牌轿车生产基地。

3、五个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1、南京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枪炮修理厂。

1958年3月10日,生产出第一辆跃进NJ130轻型载货汽车。

《汽车文化》3-汽车构造解读教案资料

《汽车文化》3-汽车构造解读教案资料
型同号、不同类型及不同厂家生产的汽车 其基本构造都是由发动机、底盘、电器设 备和车身四大部分组成。
汽车发动机
• 1.汽油机: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起动系
• 2.柴油机: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Hale Waihona Puke 四大系统: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起动系
• 8.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复习思考题
• 什么是汽车?汽车的分类是怎样的? • 汽车的编号规则是怎样的? • 车辆识别代号有什么作用? • 汽车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各有什么作用? • 汽车的基本行驶原理如何? • 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具体有哪些? • 什么是汽车的使用性能?其具体包含哪些性能?
表示汽车的总质量 (t)* 数值
表示汽车的总长度 (0.1m)** 数值
表示发动机的工作 容积(0.1L)数值
企业自定产品序号
表示汽车的总质量 (t)* 数值
• 如:CA7200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轿车, 发动机排量为2.0L,第一代产品;
• BJ2020SJ 北京车汽制造厂生产的越野汽车,厂 定总质量为2吨,第一代产品;
• (2)中部:由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 (3)尾部:分为两部分,前部由汉语拼音
字母组成,表示专用汽车分类代企号;后 部是业自定代号。
首位数字 表示车辆类别
载货汽车
1
越野汽车
2
自卸汽车
3
牵引汽车
4
专用汽车
5
客车
6
轿车
7
8
半挂车及
专用半挂
9

中间两位数字表示 各类汽车 的主要特征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25
• 大众汽车的口号改为:大众汽车秉承“车 之道,为大众”的理念,2019年10月大众 汽车发布新的品牌标识以“遇见新大众” 为主题,大众汽车不仅展示了四款带有新 标识的新车型,同时发布了面向中国的首 款纯电动ID.车型——ID.初见。
2020/7/25
大众汽车集团主要车型
中级车
第一节 国外著名汽车品牌
• 一、欧洲著名汽车品牌 • 1.大众汽车集团 • 大众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
斯堡,公司成立于1937年,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车 设计大师费迪南德·波尔舍。曾因出产甲壳虫汽车而闻 名于世。
大众汽车集团
• 标志: • 标志象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组成,表示大众
2020/7/25
涡轮增压柴油直喷( )指的是大众汽车旗下采用 直喷技术和涡轮增压技术的柴油车。TDI的优势在于 节省油耗、降低尾气污染、牵引力高(扭矩大)和效 率高。目前,TDI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 注册商标。 工作原理:一台废气涡轮增压器为发动机提供新鲜空 气,确保汽缸进气充分。进气压力增大后,喷油嘴以 极高的压强将油料直接喷入汽缸。高效的发动机隔音 技术可降低发动机的噪音。缸内处理结合尾气净化措 施,使TDI始终保持清洁的排放。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教材
汽车文化
(第3版)
黄关山 李洪泳 主 编 石也言 杨森才 副 主 编
朱军 主 审
2020/7/25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汽车发展史 汽车结构基础 汽车品牌 汽车与生活 汽车安全与环保 未来汽车
2020/7/25
第三章 汽车品牌
第三章 汽车品牌
• 知识目标: • 1、认识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知识。 • 2、认识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文化。 • 能力目标: • 1、掌握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标志。 • 2、了解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文化。 • 素养目标: • 全面认识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 • 建议学时:8学时。
2020/7/25
பைடு நூலகம்
旅行车
2020/7/25
紧凑型轿车
2020/7/25
2020/7/25
2020/7/25
2020/7/25
2020/7/25
2020/7/25
大众汽车技术之一
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TSI)代表大 众汽车旗下采用直喷技术和增压技术的 四冲程发动机,它结合了直喷式柴油发 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的优点,可以满足 更高的性能需求,将驾驶乐趣最大化。 所有的TSI发动机都具有油耗低、牵引力 强和扭矩高(即便在发动机低转时)的 优点。
大众汽车技术之二
FSI是直喷式汽油发动机的 缩写。它与TSI发动机的最 大区别是,没有利用涡轮增 压器或压缩机来增压进气。
2020/7/25
混合驱动由两种驱动方式组成,例如 TSI发动机和电动机联合驱动。在城 市交通中使用混合驱动的车可以实现 降低油耗和减少尾气污染。混合驱动 属于大众汽车蓝驱系列技术 BlueMotionTechnologies中最有效、 最环保的技术之一。
• 1984 年起,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已拥有 14 家企业,除了生产轿车外,还向消费者和行业提供零部件和服务。
• 大众汽车在华由如下几个公司组成,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汽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 公司、大众汽车(北京)中心以及 大众汽车(中国)原厂配件贸易公司。
大众中国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 大众汽车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最早、最成功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伴随着中
国汽车工业走过了跌宕起伏、快速成长的30年。 • 早在1978年,大众汽车集团即开始了与中国的联系。1984年10月,大众汽车
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成立;1991年2月,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第二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 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经营范围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零部件的生产 、销售与服务。通过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在华子公司,集团旗下的大众 汽车、奥迪、斯柯达、西雅特、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保时捷、杜卡迪 、大众汽车商用车、斯堪尼亚和MAN等品牌都已在中国开展业务。 • 自进入中国以来,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始终处于市场领先地位。2015年,大 众汽车集团(中国)携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合资企业,共向中国大陆 及香港地区的客户交付汽车355万辆。
• 作为中国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大众汽车集团不仅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 产品与可靠的服务,同时还时刻肩负着企业社会责任的使命。2014年11月,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支持中国公益活动,在提L 儿童安全意识、投入灾后重建、支持青少年足球运动、加强教育合作等领域 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大众汽车集团
• 2009年,在长达数年之久的收购大战之后,大众 和保时捷两大汽车家族将拥有保时捷汽车控股股 份公司100%投票权。 根据收购计划,大众汽车将 首先买进保时捷股份公司49.9%的股份,之后再增 持这家企业余下股份。
目前,大众汽车公司旗下的品牌包括:大众、奥迪、宾利、保时捷、斯 柯达、西雅特、兰博基尼和布加迪等汽车品牌
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 大众汽车公司的德文Volks Wagenwerk,意为大众使用的
汽车,标志中的VW为全称中头一个字母。
• 代表车型: • 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1972年2月17日,大众
汽车公司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投入大量生产。 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记录打破汽车生产世界记录。 • 帕萨特、高尔夫(Golf)、POLO、奥迪、桑塔纳、辉腾
2020/7/25
• 从2015年至2019年,为了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大众汽车集团及合 资企业将在中国投资220亿欧元,用于开发更高效的产品、动力总成技术、 以及实现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等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项目。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目前在上海、长春、大连、南京、仪征、成都、佛山 、宁波、长沙、乌鲁木齐和天津建有生产基地,并正在青岛等地建设新工厂 ,拥有员工9万多人。2000多家授权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36多万名经销商 员工每天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