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酒史及用药史。
2、评估患者的年龄、月经史,有无妊娠早期的表现。
3、观察腹痛部位、性质及耐受程度。
4、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的次数、量、性质。
5、观察有无呕血、黑便。
二、护理措施1、执行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活动: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活动。
对急性应激所致或伴有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或解除其紧张情绪,保证身、心两方面得以充分的休息。
3、饮食护理:饮食应定时,有规律,少量多餐,避免辛辣、生硬刺激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酒等。
4、疼痛护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呕吐物与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指导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采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也可用热水袋热敷胃部,以解除痉挛,减轻腹痛。
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要时应用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本病的发生。
三、健康指导要点1、休息与活动:生活要有规律,应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嗜酒者应戒酒,防止酒精损伤胃黏膜。
3、用药指导:合理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化钾口服液等,使用时应同时服用制酸剂。
四、注意事项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病因,指导避免诱发因素。
2、若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征象时,及时就诊。
3、如患者为孕期育龄妇女,应详细询问月经史,以免误诊。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仪表仪容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
2.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
3.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
4.手部: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5.服饰:(1)工作帽固定良好,无偏斜。
(2)护士服合身,整洁,内衣不外露;着夏裙装护士服时,应配肉色丝袜。
护理学中的胃炎护理

护理学中的胃炎护理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在护理学中,胃炎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从胃炎护理的定义、目标、措施及护理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胃炎护理是指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通过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胃炎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
二、目标:1. 缓解症状: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限制刺激物质的摄入,缓解患者胃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2. 促进康复:通过合理的卧床休息、饮食管理等方法,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护理措施:1. 饮食调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建议患者采用小餐多餐的方式,避免过饱和暴饮暴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
2.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托,及时给予患者消炎、止痛等相关药物,并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3. 安静环境: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护理环境,避免噪音、灯光等刺激因素。
4. 床位护理: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适时改变体位,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
5. 心理支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四、护理过程:1. 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症状,包括胃痛程度、恶心频率等,并进行病情评分。
2.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及相关护理措施。
3. 实施护理措施:根据护理计划,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调理、药物管理、环境整洁、床位护理、心理支持等。
4. 观察记录: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相关数据,如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以便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5. 随访与复查: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反馈,及时更改护理计划或调整护理措施。
总结:胃炎护理是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药物、环境、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胃炎的护理常规

胃炎的护理常规胃炎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
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症。
临床按发病的缓急,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一)一般护理1、急性胃炎:嘱病人卧床休息,身心放松。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二)饮食护理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期可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渣、食醋、浓肉汤、鸡汤。
(三)心理护理病人因出现呕血、黑便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急、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原因,给予解释和安慰,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四)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穿痛,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性心理。
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五)健康指导1、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心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紧张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要有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嗜酒者应戒酒。
3、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避免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actuegastritis)是指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有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变,甚至一过性浅表溃疡的形成。
多由药物、感染、急性应激、胆汁反流等因素造成。
一、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腹痛——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不良、少量持续出血等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胃炎防治的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出血期间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2、腹痛的性质、部位、是否有压痛及反跳痛。
3、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
1、按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
⑴休息与活动病人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⑵饮食护理①给予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
②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③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流质
饮食以中和胃酸,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④急性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应禁食。
3、药物治疗护理
⑴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吲朵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⑵正确服用制酸和胃黏膜保护剂。
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解除紧张情绪,以免加重病情。
四、健康教育
1、进食应定时、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
避免刺激性饮食
2、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按临床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
急性胃炎,常见者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以前者为多见。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按消化系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休息,轻者卧床1~2天,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三)饮食护理:应定时、有规律性,不可暴饮暴食,少食多餐,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易消化富营养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轻者给予流质饮食,禁油腻,重者禁食,遵医嘱补液。
强酸中毒性胃炎给予蛋白牛奶,强碱中毒给予柠檬汁起中和作用。
(四)病情观察:
1、观察呕吐物与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必要时留标本送验。
2、观察血压、脉搏及皮肤颜色、有无脱水,酸中毒。
如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应绝对卧床休息,测血压脉搏,作好护理记录。
3、观察腹痛性质,出现腹痛可热敷或给予解痉剂。
(1)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为避免脱水每日补液量3000~4000ml,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2)腐蚀剂中毒引起的胃炎,禁忌洗胃,防胃穿孔。
(3)加强卫生宣教,注意饮食卫生。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疼痛:腹痛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有关。
(二)恐惧消化道出血及病情改变有关。
(三)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四)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病因和预防知识。
胃炎的护理常规

胃炎的护理常规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胃,涉及肝、胃。
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辩证分型:寒邪客胃证、饮食停滞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淤血停滞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
二、护理评估1.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疼痛有无规律及饮食的关系。
2.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3.心里社会状况。
三、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按脾胃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胃痛持续不己,疼痛剧烈、呕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二)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的因素及于寒热、饮食的关系。
2.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质。
3.胃痛突然加剧,或伴有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剧按时,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4.出现呕血、黑便、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渣软食;少量、多餐的原则。
2.胃痛剧烈时应禁食,缓解后逐步给予全流质或半流质软食。
3.戒烟酒、浓茶、咖啡,忌辛辣、肥干之品。
(五)情志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善于调节情志,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充实生活,追求精神的提升以调节情志。
(六)临证施护胃痛发作可遵医嘱用针刺止痛;虚寒性胃痛者,遵医嘱予以热敷或药熨胃脘部或艾灸或中药膏贴敷;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
四、健康指导1.戒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原有的习惯。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充足的睡眠,保持乐观的情绪。
3.正确用药,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
4.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本病的相关知识,学会识别本病的早期征象,如出现腹痛、呕吐等及时就医。
胃炎护理常规

胃炎护理
【观察要点】
1、生活习惯:了解患者的饮食方式和行为,饮食是否无规律,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吸烟、饮酒。
2、相关病史:有无口腔、咽、喉部等慢性炎病,慢性肝、胆、胰疾病手术,胃切除术和急性胃炎的病史。
3、消化道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
4、精神感情状况:因病情呈慢性经过症状有时不明显,有时又持续存在,患者出现忧虑烦躁,甚至有患者担心癌变的可能。
【护理措施】
1、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或伴有消化道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及时了解并减轻各种焦虑,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并注意腹部保暖。
2、饮食宜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定时定量,注意饮食卫生,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
进餐定时定量,避免吃生硬、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饮烈性酒、吸烟,以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
3、协助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强调规律进食,使生活规律化,去除病因。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学会自我护理,定期复诊。
消除恐癌心理。
胃炎患者护理常规

胃炎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史以及有无应激因素等,了解与本疾病有关的诱因。
2、评估患者有无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饱胀、隐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评估患者有无黑粪或呕血,并评估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措施】
1、一般患者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应避免粗糙、浓烈香辛和过热,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尽可能少吃或不吃烟熏、腌制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
急性大出血、上腹痛和呕吐者暂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渐进食流质、无渣半流质。
3、对大出血、休克患者遵医嘱积极补充血容量,给予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修复胃黏膜糜烂和控制出血;对频繁呕吐、腹泻等患者,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注意评估患者有无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饱胀、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用药的作用和副作用。
5、对于危重及大出血患者,注意观察有无黑粪或呕血并评估其量及性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6、加强心理支持,给予安慰。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
张和劳累,戒除烟酒嗜好。
2、指导患者服药的方法、时间等,防止滥用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炎的护理常规
胃炎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
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症。
临床按发病的缓急,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一)一般护理
1、急性胃炎:嘱病人卧床休息,身心放松。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
(二)饮食护理
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期可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渣、食醋、浓肉汤、鸡汤。
(三)心理护理
病人因出现呕血、黑便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急、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原因,给予解释和安慰,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四)疼痛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穿痛,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性心理。
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五)健康指导
1、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心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紧张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要有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嗜酒者应戒酒。
3、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避免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