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病人的护理(1)
胃炎患者的护理

胃炎患者的护理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胃粘膜炎症,可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上按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一、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急性炎症病变,主要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症状。
主要病理改变是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
(一)护理评估1.发病因素(1)细菌感染:主要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胃炎。
(2)药物:最常见的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其次为抗肿瘤药、氯化钾、铁剂等,破坏黏膜屏障,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
(3)急性应激:可由各种严重脏器疾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严重创伤、颅脑病变、休克和精神因素等。
应激时的生理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胃粘膜微循环正常运行,而使胃黏膜缺血缺氧,黏液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不足,黏膜屏障破坏。
(4)其他:长期大量饮酒、浓茶、浓咖啡;食用过冷、过热、过粗糙的食物;胆汁反流等。
2.身体状况(1)症状: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有上腹饱胀、疼痛、恶心和呕吐的表现。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病人,表现突发的呕血和黑便。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可伴有腹泻、稀水样便。
(2)体征:上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起病急,上腹部饱胀不适,呕血和黑粪,病人容易产生紧张焦虑。
反复呕血病人及家属容易出现焦虑、恐惧。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粪便检查:胃黏膜糜烂出血,粪便隐血试验为阳性。
(2)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依靠纤维胃镜检查。
一般应在大出血后 24~48 小时内进行,因病变可在短期内消失。
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水肿和浅表溃疡,表面附有粘液和炎性渗出物。
(二)治疗要点针对病因和原发病采取防治措施。
药物引起的立即停止用药,并服用 H2 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同时服用硫糖铝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由于急性应激引起的胃炎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若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抢救。
慢性胃炎护理措施

慢性胃炎护理措施引言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患者常常出现胃部疼痛、消化不良、胃酸倒流等症状,对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困扰。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特殊情况,采取一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促进胃部的康复养护。
护理措施1. 健康饮食习惯饮食是维持胃部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尤其是烧烤食品、辣椒等。
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面包等,增加对胃黏膜的保护。
另外,要保持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过度饱食或过度饥饿,避免吃太多的零食和碳酸饮料。
2. 控制情绪,避免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是引起慢性胃炎症状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慢性胃炎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压力,采取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听音乐、瑜伽、冥想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改善胃部健康至关重要。
3. 合理规划生活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对胃部健康非常重要。
慢性胃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熬夜和夜间久坐,减少对胃部的压力。
4. 远离刺激性物质和环境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对刺激非常敏感,应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和环境。
例如,抽烟、喝酒、饮浓茶、咖啡等都会刺激胃部,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炎症。
此外,空气污染、灰尘、异味等也可能对胃部产生负面影响,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刺激性物质和环境。
5. 注意药物使用慢性胃炎患者在用药方面要特别谨慎。
某些药物可能对胃部产生刺激,并加重胃炎症状。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自行用药。
如果必须用药,应选择对胃黏膜刺激较小的药物,并遵守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6. 增加运动量适量的运动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有益。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有助于胃部康复。
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
结论慢性胃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护理的胃部疾病。
肠胃炎护理常识

肠胃炎护理常识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者其他感染源引起的肠胃黏膜炎症。
疾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症状、提高康复速度,下面将为您介绍肠胃炎的护理常识。
一、饮食护理1. 增加水分摄入:肠胃炎患者容易因腹泻导致脱水,饮食中应摄入充足的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可以饮用白开水、米汤、淡盐水等,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2. 小而频繁的饮食:患者可以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食、蒸煮的蔬菜等,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进食时要分成小口慢慢咀嚼,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3. 补充营养物质:肠胃炎期间,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可以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清淡的鱼肉等食物。
二、生活习惯护理1. 休息充足:肠胃炎患者身体虚弱,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康复。
建议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忌烟酒:烟酒会对肠胃产生刺激作用,加重炎症的程度和症状。
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 消除精神压力: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肠胃的功能。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卫生习惯护理1. 手部卫生:肠胃炎是由感染源引起的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持手部的卫生。
在进食前、接触食物前,务必用肥皂和流水洗手,避免将细菌带入口腔。
2. 避免交叉感染:肠胃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其他人的唾液、呕吐物或者粪便接触。
在疾病期间,患者要使用个人专用的餐具、毛巾和洗漱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3.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患者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四、药物治疗1. 抗感染药物:如果肠胃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但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的处方和剂量进行用药。
胃炎患者的护理

胃炎患者的护理胃炎(gas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按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
一、急性胃炎患者护理急性胃炎(acutegastriti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病变可局限于胃窦、胃体或弥漫分布于全胃。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理化因素以药物造成的胃黏膜炎症常见,最常引起胃炎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机制可能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碍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后者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其他如乙醇、铁剂、氯化钾口服液、抗肿瘤药等均引起黏膜浅表损伤。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内源性化学性炎症,胆汁和胰液中的胆盐和磷脂酶A及其他胰酶可破坏残胃黏膜,产生多发性糜烂。
(二)急性应激可由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脑出血、休克等引起。
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但多数认为在应激状态下胃黏膜缺血、缺氧导致胃黏膜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不足、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减弱等改变,胃黏膜屏障破坏和H+反弥散进入黏膜是主要的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不同原因所致者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
轻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有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多以突然发生的呕血和黑便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而就诊。
严重者伴头昏、乏力、晕厥等。
体检:轻者上腹部可有压痛;重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和脉搏细速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粪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阴性。
(2)纤维胃镜检查:一般应在急性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损害。
【诊断要点】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史、应激史、饮酒史;病人有呕血及黑便应考虑本病,但确诊依据是纤维胃镜检查。
【治疗要点】主要针对原发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
对于有严重的原发病而又高度疑有急性胃黏膜损害者,可预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按临床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
急性胃炎,常见者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以前者为多见。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按消化系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休息,轻者卧床1~2天,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三)饮食护理:应定时、有规律性,不可暴饮暴食,少食多餐,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易消化富营养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轻者给予流质饮食,禁油腻,重者禁食,遵医嘱补液。
强酸中毒性胃炎给予蛋白牛奶,强碱中毒给予柠檬汁起中和作用。
(四)病情观察:
1、观察呕吐物与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必要时留标本送验。
2、观察血压、脉搏及皮肤颜色、有无脱水,酸中毒。
如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应绝对卧床休息,测血压脉搏,作好护理记录。
3、观察腹痛性质,出现腹痛可热敷或给予解痉剂。
(1)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为避免脱水每日补液量3000~4000ml,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2)腐蚀剂中毒引起的胃炎,禁忌洗胃,防胃穿孔。
(3)加强卫生宣教,注意饮食卫生。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疼痛:腹痛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有关。
(二)恐惧消化道出血及病情改变有关。
(三)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四)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病因和预防知识。
胃炎的护理及转诊

胃炎的护理及转诊
【护理】
1.尽量避免或去除可能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的不利因素,如非甾体抗炎药。
2.饮食有规律,寒温得当,饥饱适度,多食水果、蔬菜,少食辛辣刺激和过于粗糙食物,戒酒戒烟。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转诊】
1.初诊转诊
(1)呕吐、腹痛、腹泻较严重者。
(2)有呕血、黑便者。
(3)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急性起病患者。
(4)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慢性疾病者。
(5)有消化不良症状、近期体重明显下降者。
2.随访转诊
(1)急性胃炎经抑酸、保护胃黏膜、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未缓解者或病情迁延两周以上者。
(2)慢性胃炎患者上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状较前加重,或近期消瘦、贫血者。
(3)慢性胃炎患者再次出现呕血、黑便者。
(4)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定期随访转诊复查。
(5)随访过程中发现淋巴结肿大患者。
3.急救车转诊
(1)呕吐、腹痛、腹泻严重,造成脱水、休克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
(2)呕血、黑便量较大,超过500mL者,或血压明显下降者。
胃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胃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胃炎概述胃炎是指胃的黏膜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胃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不规律、吃辛辣食物、长时间空腹、过度饮酒等。
胃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对胃炎的护理问题进行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十分重要。
胃炎的护理问题1. 胃部不适胃炎患者常常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包括疼痛、灼热感、胀气等。
这些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和工作。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避免吃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生冷食物,注意维持胃部舒适。
•饮食细嚼慢咽:咀嚼食物细嫩,避免吞咽过快,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食过量,尤其是夜宵,以减轻胃的负担。
•忌烟酒:尽量戒除吸烟和饮酒,这些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适。
2. 恶心呕吐恶心和呕吐是胃炎患者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少食多餐:将大量的食物分成几个小份,每次进食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过度进食导致恶心。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吃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疲劳,充足的休息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注意情绪调节:切忌过于焦虑和紧张,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调节心情来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3. 食欲不振胃炎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导致体力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
为了改善食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饮食调整: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增加食欲。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可以提高食欲,但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避免运动过量导致胃部不适。
•合理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促进食欲的药物,但不宜滥用。
护理措施的重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面对胃炎患者时,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方法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方法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胃酸倒流、消化不良等。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科学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情况,预防并控制疾病的发展。
一、饮食护理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护理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是一些建议:1. 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油炸食品、酸性水果等,尽量避免食用,以减少胃黏膜的刺激。
2. 小餐少食:每次用餐应控制在适量,不过度饱胀,减轻胃的负担。
3. 温热软食为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蒸蔬菜等,避免过于凉或过于热的食物。
4.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细水慢饮,减少胃的负担,有助于消化。
二、生活护理除了饮食外,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习惯也需要注意:1. 定时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晚上过晚入睡,确保充足的休息。
2. 避免酗酒和吸烟:酒精和尼古丁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应避免或停止饮酒和吸烟。
3. 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对胃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
4. 注意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道感染。
三、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在药物治疗上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酸药、胃粘膜保护剂、抗生素等。
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咨询医生。
四、观察方法观察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变化是重要的护理工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1. 注意症状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酸倒流、胃痛、恶心等症状的变化,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2. 观察饮食情况:注意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进食量、饮食习惯等。
3. 监测体重:经常记录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突然体重减轻的情况发生。
4. 观察血常规指标: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以了解炎症程度和贫血情况。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治疗以及观察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
见胃体胃炎。
理
4.理化因素 服用大量NSAID以及各
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液反流等,均会削弱
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而损伤胃黏膜。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慢 护理评估
性 胃 炎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慢性胃炎病程进展缓慢,易反复
发作,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仅
病 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进
病
量可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
人 的
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免疫性胃炎病人,胃
护
酸缺乏;广泛而严重的萎缩性胃炎时,胃酸
理
分泌降低;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慢 护理评估
性
胃 4.幽门螺杆菌检测 包括侵入性、非侵入性
炎 两大类。侵入性检查包括快速尿素酶测定、组
的
诊断,明确病变类型。
护
2.血清学检测 胃体为主的慢性胃炎或萎缩
理
性胃炎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常升高,慢性胃
窦胃炎时血清胃泌素下降;自身免疫性胃炎
血清中可出现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或胃
泌素抗体。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慢 护理评估
性
胃
3.胃液分析 基础胃液分泌量、注射组织胺
炎
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最大泌酸量和高峰泌酸
病 织学检查、组织PCR技术和幽门螺杆菌培养等;
人 的
非侵入性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测、13C或14C尿素
护 呼吸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急 护理评估
性
胃 (五)治疗要点
炎 病
主要是针对病因采取防治措施;对
人 处于应激状态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
的 护
同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和具有黏膜保
理 护作用的药物;药物引起者须立即停药;
积极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急 护理诊断
性
胃 炎
1.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
人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伴反酸、嗳气、食
的 欲缺乏、恶心和呕吐等。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
护 道少量出血。严重病例可发生明显厌食和体重减
理 轻,伴有贫血。有恶性贫血时,可有舌炎、舌萎
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以两足较
明显。
2.体征 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出现上
腹部轻压痛。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慢 护理评估
性
胃 (四)心理社会状况
炎 病
慢性胃炎症状不典型,反反复复,
人 病程较长,易使病人焦虑不安、情绪不
的 护
稳。
理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慢 护理评估
性
胃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炎
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病
通过纤维胃镜,可直视病灶观察到黏膜病变,
人
在充分活组织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病理组织学
病 人
2.休息与活动
的 3.饮食指导 规律饮食,避免刺激。
护 理
4.心理疏导
5.用药指导 避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
6.病情观察 定期门诊复查。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慢 二、慢性胃炎 护理评估
性
胃
(一)健康史
炎 病
询问病人是否有长期饮浓茶、咖啡、烈酒、 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导致胃黏膜反复出现损伤的因素; 了解病人有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史。
饮浓茶、酒、咖啡,食用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
物,缺少新鲜蔬菜水果等,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
关。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慢 二、慢性胃炎 护理评估
性
胃
(一)健康史
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
病
血液中存在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可破
人
坏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还影
的
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而导致恶性贫血,临床常
第二节 胃炎病人的护理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崔爱萍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学习目标
1.掌握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病人的饮食护 理和用药护理。 2.熟悉急、慢性胃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检查 方法。 3.了解胃炎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和健康教育。 4.学会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急性呼吸道感 染实施整体护理。 5.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人病情、经济情况选 择适当的诊疗措施,同情爱护病人。
人 不适、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功能不良
的 护
的表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病人常以
理 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粪等上消化道
出血症状而就诊。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急 护理评估
性
胃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炎 病
1.胃镜检查 是确诊的依据。胃镜检
人 查宜在出血发生后24~48h内进行。镜
的 护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胃
概述
炎
病
概念
人 的
胃炎主要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
护 膜炎症。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理 按临床发病的急缓和病程的长短,一般将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急 一、急性胃炎 护理评估
性 胃 (一)健康史
炎 病
人
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 )
的
感染 目前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病因。长期
护 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部分病人可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 胃炎。Hp感染本身可能不足以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发 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但却增加了胃黏膜对环境因素
的易感性。
2.饮食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长期饮食中的高盐,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有:
人
1.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
的 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
护
理
2.应激 严重创伤、大手术、大
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及其他严
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3.乙醇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急 护理评估
性
胃 (二)临床表现
炎 病
多数病人症状轻微,仅有上腹
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和浅表
理 溃疡,表面附有黏液和炎性渗出物。
2.粪便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急 护理评估
性
胃 (四)心理社会状况
炎 病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病人常以突然
人 发生消化道出血症状而就诊,病人常表
的 护
现出紧张、恐惧心理。
理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病 人
2.知识缺乏:缺乏急性胃炎预防保健
的 知识。
护
理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急 护理措施
性
胃 (一)潜在并发症
炎
病
上消化道大出血
人
的
具体护理措施见本章第十节
护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理
学习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考题
急 护理措施
性
胃 (二)健康教育
炎 1.病因知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