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下册)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下册)

二、友情提醒北极地区不仅仅是指北冰洋,南极地区不仅仅是指南极大陆。

南极洲地表被冰雪覆盖,平均冰厚近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由于海陆及海拔的差异,以及一年内日照时间的差异等,使得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得多。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1.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从救援的角度来看,最不利于营救的服装颜色是()A.红色B.白色C.黑色D.橘红色2.小明给南极洲总结了几个特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纬度最高的大洲B.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最寒冷的大洲D.地势低平的大洲3.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填海造陆4.关于南北极的描述,错误的是A.北极地区的降水比南极地区多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C.北极地区的风速比南极地区小D.北极地区的冰层没有南极地区厚5.在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A.夏季B.冬季C.秋季D.春季6.资料理解:资料一: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南纬80°22′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

至此,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冲击南极冰盖之巅的神圣使命,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冰穹A的最高点。

资料二:同时,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考察队在冰穹A顶点区域距最高点300米处,进行了冰芯钻探,获取了近100米的浅冰芯,为研究冰穹A地区千年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和历史提供了关键性的研究样品。

(1)为什么选择1月份进行科学考察?(2)南极冰盖最高点在南极点的方。

(3)提取冰芯的目的是。

(4)请在图中大致标出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7. 关于在南北两极俯视地球的两幅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心为南极、乙为北极B.甲图中心为北极、乙为南极C.甲乙两幅均为南极D.甲乙两幅均为北极8. 关于南极洲气候特征的成因,说法错误的是A.南极洲处于高纬度,一年中接收太阳光热少B.巨厚的冰层将太阳光热大量反射回空中C.处于强大的低压中心,使得降水少,风力小D.是海拔最高的一洲,地势高、气温低9.10月1日那天,南极洲是A.有极昼现象B.有极夜现象C.昼长夜短D.是“寒季”四、中考名题—小试身手1.中考题:图中甲地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78°55′N,11°56′E),甲地在北极点的:A. 正北B. 正南C. 西南D.西北图解析: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地点都在它的正北方。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是哪里吗?没错,就是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这两个奇奥而又奇奥的地方。

二、目标1. 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掌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

3. 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问题及珍爱措施。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吗?2.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有何不同?3.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有哪些?四、进修内容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内,主要包括北极洲、格陵兰岛等地。

气候寒冷干燥,冰雪覆盖大部分地区。

- 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内,主要包括南极洲。

气候极其寒冷,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常年冰封。

2.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 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丰富,有北极熊、海豹、北极狐等。

植物资源相对较少,主要是低矮的苔藓植物。

- 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企鹅、海豹、鲸鱼等。

植物资源更为稀少,主要是靠海藻为生。

3.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问题及珍爱措施- 北极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影响动植物生存。

珍爱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珍爱野生动物等。

- 南极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威胁海洋生物。

珍爱措施包括建立海洋珍爱区,限制捕捞数量等。

五、拓展延伸1. 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珍爱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2. 你希望有机缘去北极或南极地区探险吗?为什么?六、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以及环境问题和珍爱措施。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地球资源,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目标】1、了解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会在北极地图上辨别方向2、了解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3、了解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4、了解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5、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6、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7、让学生理解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意义,在图上能指出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及位置。

【重点】北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任务】一、读图7-40,找出北极地区的位置及重要的地理单元,从地图上辨别北极方向及东西经范围1、北极地区指的区域,包括、和北部及一些岛屿,北冰洋被三大洲包围,它属于北极地区2.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水深、气候最寒冷的大洋。

3.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储量相当可观。

4.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主要是和。

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7-42,找出南极地区的位置及重要的地理单元,从地图上辨别南北极方向及东西经范围1.南极地区包括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的一部分三、两极地区的气候读课本P6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各题1、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

2、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多的地方,也是地球上降水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3、两极地区有大量,给船只带来巨大威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盖融化,造成上升,给人口稠密海波较低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四、两极地区的资源读课本P65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南极地区有、,北极地区有、,两极地区都有的动物是、。

2、矿产:南极洲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还有丰富的和资源4、淡水:被称为“固体水库”,地球上68%的淡水资源以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五、两极地区的居民1、北极地区:人口接近300万,主要是人和人2、南极地区:没有国家与定居人口六、极地科学考察读图7-40、7-41,找出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昆仑站,了解保护两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诊断】一、读上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大洲分别是:C,H ,D 。

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2)了解北极和南极地区代表性的动物。

(3)了解人类进行极地探险的历史进程,理解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

(4)知道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极地的科学考察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极地科考实例,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两极地区独特的野生动物》。

从视频中我们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生活着独特的野生动物,除此之外,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理风貌也吸引了无数探险者和科学考察队。

早在15-16世纪,就有航海家开始了北极探险之旅,南极大陆发现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也络绎不绝。

两极地区都有哪些独特之处吸引着众多人前往呢?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极地区独特的野生动物和极地考察、探险。

二、新课学习(二)独特的野生动物活动1:1.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动物?(学生回答)明确: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豹、海象等;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有企鹅、海豹、磷虾、鲸等。

介绍: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北极狐生活在北极冰原地带,善于在冰面上奔跑。

海象,身躯肥大,常常聚集在北极冰原上。

海豹,广泛生活在南、北极地区,擅长游泳和潜水。

企鹅,属游禽,不会飞,为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是鲸、海豹、企鹅等的主要食物。

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它们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呢?(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极地动物一般都能耐严寒;它们依靠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来抵御严寒。

3.谈谈你对下列行为的看法。

(学生发言)为了确保极地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_7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_7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案教学内容: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第五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在极地投影图中判别方向,认识极地在空中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

2.了解人类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感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在北半球图上认识北冰洋周围的大洲,能够根据地球运动的方向判断大洲的位置;在南半球图上认识南极洲周围的海洋,根据地球运动的方向判断大洋名称;能够准确判断两个不同位置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时事链接,引入课题(2分钟)据新华社电,记者日前从国家海洋局获悉,2016年将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重大工程。

确保“科技兴海”战略深入实施。

为推进“雪龙探极”科考工程,国家海洋局计划于2016年组建航空队,初步构成极地区域的海-陆-空观测平台。

建立适用于极地环境的空间、遥感、冰雪和海洋探测技术及装备支撑体系,建立长期、系统和网络化的极地综合观测与应用服务系统。

此外,国家海洋局还将组织完成第7次北极科考,力争首次中俄联合北冰洋考察。

问:我国为什么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今天就让我们进入两极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事资料导入,如同戏曲的序幕,抓住听众。

用短短数语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巧妙交待,这样可以达到在学习之初就从情感上感染学生的目的。

二、课前预习,探求新知(10分钟)学习提示:1.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60—67页,把握本节基础知识,注意做到读、写、指、划,并记录自己的疑问。

2.小组内互相检查、提问,将答案进行展示。

教学大纲:七年级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学大纲:七年级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学大纲:七年级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七年级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言: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为独特的地理区域之一。

这两个地区都面临着巨大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七年级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一、北极地区的地理特点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北极圈内,包括北极洋、格陵兰岛、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俄罗斯北部和挪威北部等地区。

北极地区是一个寒冷干燥的环境,主要由冰和水组成。

北极地区有大量的冰川、冰原和极地冰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层之一。

北极冰盖存储着世界上约90%的淡水资源。

二、南极地区的地理特点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地理区域,它位于南极洲中的冰区中心。

南极地区是一个寒冷而干燥的环境,也是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地方之一。

南极大陆是一个巨大的冰盖,它的面积大约为1.5倍于欧洲的面积,而且大部分地区都被用陷入海洋中的冰水覆盖。

南极大陆被包围着南极洋,同时也是整个地球上最为肃杀和贫瘠的地方之一。

三、气候变化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一直面临着气候变化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地区的冰层不断的融化,这导致了散热的增加,反过来又加速了全球气温的升高。

另外,北极地区还面临着其他的环境问题,比如海洋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南极地区的情况也类似,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还保持了冰层和冻土,但是南极大陆的积冰也在以每年3000亿吨的速度逐渐融化,这又可能对全球气候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四、环境问题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面临着许多不同的环境问题。

在北极地区,人类活动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比如采矿、油气钻探、移民等。

这些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碳排放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在南极地区,人类的活动比北极地区少得多,然而也存在着影响环境问题的行为。

比如渔业、旅游和科学研究等。

五、文化和历史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不仅是环境和自然的重要地理区域,它们还有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单元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1. 认识北极地区出示北极地区地图,提出问题:(1)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说一说北冰洋地理位置的特点。

(2)你知道北极地区的范围吗?你会描述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吗?补充提示:北极地区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补充:因纽特人身材不高,宽鼻子,黄皮肤,头发又黑又直。

世界上现有15万多因纽特人,多居住在格陵兰岛、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

传统上,因纽特人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住房低矮而厚实,有时还用冰雪构筑临时性的住房。

4. 认识南极地区出示南极地区地图,提出问题:(1)找出南极洲濒临的大洋,说一说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你知道南极地区的范围吗?你会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吗?(3)方法指导——如何判断南极地区的大洲和大洋方法一:根据形状判读。

首先识记南极半岛,南极半岛的西面是太平洋,东面是印度洋,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所对的是印度洋。

方法二:利用经线判读。

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大西洋,18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5.分析归纳——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6.补充南极洲材料:南极洲面积约1405万平方千米,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余米。

如果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

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目前,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

7.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

现在的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8.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58-64页,冰雪世界南极洲和北冰洋的位置、X围、特点、动物等,以及因纽特人。

还介绍了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两极地区的位置、X围、气候特点等。

2.能通过分析地理景观图片和地图了解一个两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能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问题,并能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挖掘地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借助语文课本《伟大的悲剧》中南极探险内容的描述,讲述地理课本中南极洲部分知识,让学生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去感悟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过程。

引进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体现地理科学的价值,并促进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

将语文课本中鲜活的情感内容充实到地理教学中,以地理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语文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感悟,培养科学精神和积极的人生观。

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及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2.引进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体现地理科学的价值,并促进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四个方面。

难点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

教学突破1.通过学生阅读《伟大的悲剧》一文,感受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极地区气候的变化。

2.通过利用地球仪和课件演示明确独特的地理位置。

3.通过设置企鹅母子的情景对话理解南极大陆气候的演变和大陆漂移的关系。

4.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南极气候寒冷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伟大的悲剧》一课,并提出相关阅读要求。

探求课本中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精神。

2.设计教学软件。

学生准备预习地理课本北极和南极地区一节,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伟大的悲剧》一课,要求学生能将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点与语文课本中的相关描述相对应理解。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情况1.学生汇报预习情况2.位置、地形、面积授课2.根据教师提供资料和地球仪明确所学内容3.组织学生探究南极洲气候特点3.根据语文课本内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市第七中学黎春林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创设北极风光一个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北极地区的位置、围、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从而知道极地地区的考察和环保的重要性。

2.通过运用地图说出北极与南极地区的位置、围、地形、气候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极地地区的考察和环保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上述容的学习,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价值。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树立科学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难点: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分析辨明两极点为中心地图上的方向,得出结论。

三、教学准备
地球仪、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等。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方法
读图教材P.58图2-29和P.59图2-31要求学生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围和周围的或大洋,学习完成以下问题点:
位置、围
1.北极地区: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包围?(注意方位)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
2.南极地区: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隔海相望?
(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阶段性小组评价总结。


小结板书:
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位置、围北极圈以北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
缘冰
相邻及大洋
北美洲、亚洲、欧洲
北冰洋
南美洲、大洋洲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过渡:根据同学们对南北两极的了解,大家认为南北两极的自然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两小组学生分别自由讨论回答两极地区各自的气候特点)
气候特征
活动:阅读教材P.60材料,南极地区学习小组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要求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围、气候特征。

两小组今天表现都非常好,不分上下,要想分高低,还期待下节课的表现。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

)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

代表动物
活动:请南北两三极学习小组阅读P.62,分别找出南北两极特有的动物。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回答给以总结并做出阶段性的评价)
小结板书:
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代表动物北极熊企鹅
过渡: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动物生命存在,那么同学们认为两极地区有人类居住吗?请南北两极小组同学阅读P.63分别组讨论,找出你们认为正确的答案。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回答做出总结)
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暖和一些,所以长期居住因纽特人也叫爱斯基摩人,而南极地区由于终年酷寒,因此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只有科学考察队出现。

过渡: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探究下一个问题。

科学考察的宝地
活动:南北两极小组分别阅读P.58和P.60,找出南北两极分布有的自然资源。

归纳总结:
南极地区分布的自然资源:
(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思考:科考环境也是一种宝贵资源。

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提问: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南北两极分布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考察,(向学生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

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活动:阅读P.64,让学生了解目前世界各国对南北两极科学考察的状况以及已经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1)南极学习小组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长城站在西经60º,南纬60º附近。

站在东经70º,南纬70º附近。


(2)北极学习小组从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2001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成。


思考:(1).为什么两次建站的时间都选在2月?
(2).我国南极考察船从我国出发时,应该选择什么季节最好?
学生活动步骤:
(1)(教师启发)南极被称为“寒极”“冰雪大陆”和“风库”,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回答)避开大风大雪温度最低的季节。

(3)(教师启发)南半球的季节在月份上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与北半球相反。

2月份是南半球最温暖的季节,而且2月份南极大陆白昼时间长。

(5)(教师启发)我国考察船到南极要行驶1~2个月。

(6)(学生回答)考察船应该在我国冬季(12月或1月)出发最好。

思考:(1)我国北极考察队最佳考察时间,应该选择什么季节最好?(7或8月份,这两个月份是北半球最温暖的季节)
(2)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小结板书:
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最佳考察时间7或8月 1或2月
过渡:两极地区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比如南极地区的鲸鱼,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象、海狮等。

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南极地区鲸鱼遭到滥捕滥杀,已陷入危机之中。

人类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两极地区的资源?我们中学生在环保上应该怎么做呢?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讨论学习步骤:南北两极学习小组(1)组讨论(2)代表发言(3)组补充发言(4)教师阶段性总结。

教师点评并小结:面对着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是签订条约,比如《南极条约》的签订。

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在环保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2、科学考察的宝地
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
八教学反思
本节是“了解地区”中的最后一节,由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教材将两个地区放在同一节进述,因
此我也根据这一点,在教法上主要采取“分组讨论合作法”把全班分成二大组,一组负责北极地区;另一组负责南极地区,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表格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的合作能力与读图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始终是起到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及时针对学生的观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作好评价工作。

这种教学方法取得较高的效果,要以后的教学中应以加强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