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类型
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按用途分类1.通用联——春联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按字数分类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对联的起源-1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
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对联的起源-2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
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於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
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於宫门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对联的起源-3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
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
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於唐代。
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
」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
」这是五言诗的对句。
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成熟的口头对联,於此时出现。
对联的起源-4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为最早的春联,春联是对联之一。
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五种类型的对联

五种类型的对联
1.传统对联:传统对联是指符合传统文化、习俗和风格的对联,常见于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或场合。
其特点是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境深远、寓意吉祥。
2. 现代对联:现代对联是指在传统对联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和语言风格的对联。
其特点是较为自由、富有创意、表达方式多样。
3. 幽默对联:幽默对联是指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寓意的对联,常常引人发笑。
其特点是形式灵活、寓意深刻、语言风趣。
4. 文艺对联:文艺对联是指结合文化、艺术、美学等方面的元素,以美的形式表达寓意的对联。
其特点是格调高雅、寓意深刻、语言华丽。
5. 明示对联:明示对联是指通过暗示、比喻等手法,将寓意表达得更为含蓄、深奥。
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 1 -。
对联的语法结构和用字技巧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五种类型的对联

五种类型的对联介绍有:
1、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2、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3、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4、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5、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

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
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
如:张之洞,陶然亭。
2、【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
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3、【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
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
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4、【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
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5、【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
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6、【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
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
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
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7、【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8、【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
三年级的对联知识点

三年级的对联知识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而著称。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能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对联的基本构成。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两联字数相等,意义相对或相承,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对联通常悬挂或贴在门上,用以表达节日的祝福、庆祝或纪念等。
接下来,我们学习对联的几种常见类型:1. 春联: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常用来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愿望。
2. 婚联:用于婚礼,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3. 寿联:用于庆祝生日,祝愿长寿健康。
4. 挽联:用于悼念逝者,表达哀思。
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创作对联。
创作对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字数相等: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完全相同。
- 词性相对:上联中的名词要与下联中的名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 意义相关:两联的意思要相互呼应,可以是补充、对比或递进。
- 音韵和谐:尽量使两联的音节、声调相匹配,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一个简单的春联例子:- 上联:春回大地百花开- 下联:福满人间万象新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背诵一些经典的对联来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对联,比如为家人的生日或者节日创作一副对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
通过对联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在语言的运用上得到锻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联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学到知识。
对联的类型及例句

对联的类型及例句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对句子的对仗、押韵等手法,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下面就来列举一些不同类型的对联及例句。
1. 令行禁止型
例:有教无类,有法必依。
2. 指事显性型
例:熙攘繁华,烟波浩渺。
3. 象形抒情型
例:花海蝶舞,翩翩起舞。
4. 铁面无私型
例:明心见性,执剑披青衣。
5. 虚实相生型
例:万里长征,脚踏实地。
6. 意境深远型
例: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7. 智慧启迪型
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8. 神韵悠远型
例:洛阳古都,风景如画。
9. 情景交融型
例:落日余晖,金色满山。
10. 满腹经纶型
例: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以上是不同类型的对联及例句,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寓意,对联的艺术之美也在于此。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和欣赏对联,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楹联小知识

楹联小知识楹联,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楹联的小知识。
一、楹联的定义楹联是指对联的一种形式,是一对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对联。
它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分为上下两联,上联放在门楣上,下联放在门扇上。
楹联常常通过对比、对继、对衬等手法,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思想。
二、楹联的分类楹联按照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对仗式楹联、对联式楹联、兼容式楹联、移字式楹联等。
其中,对仗式楹联是最常见的形式,它通过对仗的方式,使得上下联之间在音韵、词义和结构上产生对应和呼应。
三、楹联的创作要点楹联的创作要点包括对仗、平仄、押韵和意境。
对仗要求上下联在音韵和结构上呼应和对应;平仄要求上下联的平仄声调相对平衡;押韵要求上下联的韵脚相同或相似;意境要求上下联在意义上相互呼应和补充,形成整体的意境。
四、楹联的应用场景楹联广泛应用于建筑、文化活动、节庆等场景。
在建筑上,楹联常常被用于门楣、门扇上,起到装饰、祈福和寓意的作用。
在文化活动和节庆上,楹联也被用于布置场景、展示主题等。
五、楹联的意义和作用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一方面,楹联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能够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楹联通过对仗和意境的运用,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想象,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和价值观。
六、楹联的保护与传承楹联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要任务。
在保护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防止楹联被破坏或损毁。
在传承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楹联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培养更多的楹联创作人才,让楹联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学习和了解楹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化,感受其中的智慧和美丽。
让我们一起走进楹联的世界,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联:所谓节日联,是针对 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 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写的联 语。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 扩大和演化。目前,它已成为一种独 具特色的楹联形式。比如: 桃李满 天下; 教化遍中华。
*门 联:所谓门联,又你“门对”、 “门贴”。一般是镌刻或书写在门旁 的联语,往往起到表明门第或主人志 趣的作用。一般说来,是什么门第, 就写什么样的门联。比如: 国朝谋略 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 书送陶安门联)
*春联:所谓“春联”,又叫“春贴”, 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 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 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比如: 一元复始; 万像更新。
(剑国绘书到“的写 题舞绘画画“书内在 画雄画糅楹画、容绘 猛千艺为联中画题画书 虎里术一,有、上作画 联;的体可联联切品联 )目一的以,”合上: 大综说联三画的所 电 特合是中者面联谓 声 色艺联寓巧的语书 雷 。术语画妙楹。画 震 如,、”结联根联 四 :也书。合,据, 方 云是法这,可画是 。 飞我、种做使面指 题
*交际联:所谓交际联,是人们用作酬赠交谊 的楹联。这种联语,含蕴深刻,内容丰富,多是 格言警句,其中以简秀典雅者为佳。如:得句疑 人有; 看书不厌忘。(叶圣陶、俞平伯联句) 为官不过六百石; 著书岂止五千言。(袁枚赠郭 运青) *名胜联;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
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 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 川、古迹胜地,往往因触景生情而兴致大发,欣 然而命笔。如: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 竿。(陈毅题杜甫草堂联)
对联分为很多类:有春联、门 联、节日联、职业联、婚联、寿 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 联、书画联、文艺联、寿庙联、 庆贺联、宣传联联,贴在门 旁,使人对其行业特点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的 作用,是楹联中不可小视的一个品种。这类楹联, 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 比如:润诗润画犹 。 润颜; 醉情醉笔亦醉心。(酒店联) 萍水相逢如 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
*挽 联: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 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这种楹联往 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的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 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比 如:偏偏在战的热望中,鲁迅死了!中华民族要大 哭,无产阶级要痛哭,前进作家更是要狂哭! 偏 偏在降的阴影里,鲁迅死了!帝国主义会暗笑,专 制恶魔会狠笑,落后文人也许会惨笑!(北平风沙 文艺社挽鲁迅联)
于 的装 书 天 志点 房 地 趣环 、 堂 ; 、境 卧 联 言 情, 室 : 行 怀寄 等 所 要 等意 环 谓 留 。抒 境 堂 好 如情 的 联 样 :, 楹 , 与 心以 联 是 儿 术表 。 悬 孙 不示 主 挂 。 可主 要 于 得人 用 厅 罪家 于 堂
*
*
*文艺联:所谓文艺作品联,即在文艺作品 中所使用的楹联,用以配合作品中的社会风貌、 人物特点、场景、环境的描写,是文艺作品中的 有机组成部分。比如: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 外已是新春。(红岩) *庆贺联:除婚嫁、祝寿的专用庆贺联语之外, 人生交往中许多值得祝贺的事,都可以用楹联庆贺, 这类联语,总称庆贺联。比如: 佳气充闾,倍添 春色; 英声载通,喜得宁馨。 博不离题,深不穿 凿; 微言妙味,举世同索。 历朝文彩辉楹畔; 大地风光列眼前。 嘉应于今有大学; 梅州从来名 士多。
* 寿 联: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 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 劳业绩。比如: 福如东海; 寿比南 山。岳同尊唯嵩峻极; 百年上寿如 日方中。(50岁) 甲子重新新甲子; 春秋几度度春秋。(60岁)
* 婚 联:所谓婚联,又称“喜联”, 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 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 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 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比如:男 女双佳好似鸳鸯鸟; 婚姻两愿喜结连理 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