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景观生态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试题含答案

景观生态学试题含答案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显然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罗列情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大的草原、沙漠等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匀称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普通指大小和外形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衔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行预知的大事,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用背)12.景观破裂化: 是指因为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容易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延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延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13.景观衔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衔接和连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淌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16.景观生态分类:按照生态系统内部水热情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根据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互相区分、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举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逻辑、演替方向。
(未知)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0603]《景观生态学》 20年西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
![[0603]《景观生态学》 20年西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07e0a47c1cfad6185fa747.png)
主观题1、名词解释:斑块内缘比正确答案是: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面积比。
2、名词解释:景观连接度正确答案是: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3、名词解释:斑块正确答案是:与周围环境(基质)有所不同的非线形地表区域或地块。
4、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正确答案是: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系分。
5、名词解释:景观对比度正确答案是: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测度指标。
如果相邻景比度的景观,反之,则为低对比度景观。
6、名词解释:生态流正确答案是: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生物流动。
7、名词解释:干扰斑块正确答案是: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如森林中的农田。
8、简述生态流与景观功能、生态过程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生态流是景观中毗邻生态系统间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或运动,它是景观功能9、简述景观异质性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是: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
生态演替:生态系统的演替,植被内源演替。
干扰: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10、试述Forman理想景观总体布局模式的景观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是:(1) 包含大型自然植被斑块: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需的自然栖息环境;(2) 粗粒与细粒要素(大斑块与小斑块)相结合;(3) 主要用地类型之间的边界过渡带有利于布局碎斑块,使周围的大型自然植被不显得支离破碎;(4) 在建成区和农业区,小的自然植被斑块非常重要:作为物种扩散的中续点,为边缘种或局部灭流失,等;(5) 有足够宽和一定数目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
11、试述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景观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之分。
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都是不同程度的文化景观。
文化影响景观,人们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感知、认识、美学准则、信念等文化背景来建造各种景观。
0603]《景观生态学》
![0603]《景观生态学》](https://img.taocdn.com/s3/m/0b783e62b52acfc788ebc927.png)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603 学年学季:20202主观题1、名词解释:斑块内缘比参考答案: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面积比。
2、名词解释:景观连接度参考答案: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3、名词解释:斑块参考答案:与周围环境(基质)有所不同的非线形地表区域或地块。
4、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参考答案: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5、名词解释:景观对比度参考答案: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测度指标。
如果相邻景观要素间差异甚大,过渡带窄而清晰,就可以认为6、名词解释:生态流参考答案: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生物流动。
7、名词解释:干扰斑块参考答案: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如森林中的农田。
8、简述景观异质性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
生态演替:生态系统的演替,植被内源演替。
干扰: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9、试述Forman理想景观总体布局模式的景观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1) 包含大型自然植被斑块: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需的自然栖息环境;(2) 粗粒与细粒要素(大斑块与小斑块)相结合;(3) 主要用地类型之间的边界过渡带有利于布局碎斑块,使周围的大型自然植被不显得支离破碎;(4) 在建成区和农业区,小的自然植被斑块非常重要:作为物种扩散的中续点,为边缘种或局部灭绝的物种提供栖息地,提高基质异质性,减弱风速(5) 有足够宽和一定数目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
10、试述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景观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之分。
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都是不同程度的文化景观。
文化影响景观,人们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感知、认识、美学准则、信念等文化背景来建造各种景观。
景观生态学答案

+-《景观生态学》作业题P231、什么就是景观?如何理解景观得美学概念?景观:景观就是景观生态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人类活动得场所,就是许多生态过程发生与发展得载体,正确理解与科学界定景观得概念,把握景观得基本特征,就是景观生态学不断发展得基础。
景观得美学概念:就就是从景观得外在形态特征方面对景观得认识,着重于从外部形态特征上去把握地域客体得整体属性,就是人类能够感知与认识,并能从中得到发展所需要得物质、能量、信息得空间实体,优美与谐得景观就是人类精神娱乐得源泉,也就是诗词、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领域伟大创造得源泉,就是以广义艺术与美学为目得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得对象。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要素与景观结构成分?特征:1、景观就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就是具有一定自然与文化特征得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就是异质生态系统得镶嵌体4、景观就是人类活动与生存得基本空间景观要素:景观就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得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得、性质不同得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
景观要素一般可根据其生态学或自然地理学性质分为不同得类型,如森林、草地、灌丛、河流、湖泊、农田、村庄、道路等。
景观结构成分:景观结构成分就是生态学性质与自然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得景观要素,就是对景观要素从空间结构得角度进行分析与考察时得重新划分。
由于生态系统在景观中得空间形态特征与分布特征对它们在景观中得作用有明显影响,与其她景观要素得相互作用也有差异,划分景观结构成分可以更好地分析、研究与理解景观得结构特征以及景观要素在景观中得地位与作用。
3、什么就是景观生态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就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得结构、功能与变化,以及景观得科学规划与有效管理得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2、景观功能3、景观动态4、景观规划与管理4、国际景观生态学有哪些主要学术流派1、欧洲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2、俄罗斯得景观地球化学研究3、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得土地生态分类系统研究4、美国得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5、中国得景观生态建设5、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有哪些特色与优势?我国在生态农业、大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农业、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经济、土地荒漠化控制、土地承载力、植被潜在生产力等方面得研究工作有雄厚得基础,特别就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得东部地区,人工景观与人类经营得景观占绝对优势。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2007年试题及答案一名词概念解释(20分,每个2分)1景观机制模型:也称景观过程模型,是从机制出发来模拟生态学过程的空间动态。
2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具有弹性,保持着内稳定性,有能力供养并维持一个平衡、完整、适应的生物群落,为人类提供需求的同时,维持着系统本身的多样性特征。
3八邻域规则:eight neighbor rule,与中心细胞直接相连的上、下、左、右以及两个对角线上的8个细胞都为其相邻细胞,因此整个邻域由9个细胞组成。
4半方差分析5高光谱遥感:在紫外到中红外波段范围内,划分成许多非常窄且光谱连续的波段来进行探测的遥感系统。
与多波段遥感相比,其光谱分辨率较高。
6生态学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7斑块及斑块动态: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8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9尺度推绎: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简言之,尺度推绎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
10MODIS: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搭载在terra和aqua卫星上的一个重要的传感器,是卫星上唯一将实时观测数据通过x波段向全世界直接广播,并可以免费接收数据并无偿使用的星载仪器。
二简答题(30分,每个15分)1、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的分析方法景观格局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模型分析法和景观模拟模型分析法。
2遥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1)植被和xx分类(2)生态系统和景观特征的定量化a不同尺度上缀块的空间格局b植被的结构特征、生境特征以及生物量c干扰的范围、严重程度及频率;d生态系统中生理过程的特征。
(3)景观动态以及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研究axx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b植被动态(包括群落演替);c景观对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
(0603)《景观生态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03]《景观生态学》第一批次[单选题]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上。
A:边缘效应B:物种-面积关系C:空间关系D:结构与过程关系参考答案:B[多选题]廊道及网络的度量指标主要有()等。
A:连接度B:环度C:曲度D:间断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一个景观包括()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
A:空间上彼此相邻B:功能上互相有关C:发生上有一定特点D:时间上静态参考答案:ABC[多选题]基质是()的景观要素。
A:占地面积最大B:连接度最强C:干扰最小D: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最大参考答案:ABD[多选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等基本类型。
A:斑块B:廊道C:网络D:基质参考答案:ABD[多选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形成主要受()因素的影响。
A:地貌B:气候C:自然干扰D:人为干扰参考答案:ABCD[单选题]景观中许多廊道,如道路、沟渠、树篱等,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
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 ( )。
A:廊道B:结点C:网眼D:网络参考答案:B[单选题]如果某种景观要素类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那么它很可能就是()。
A:廊道B:斑块C:基质D:网络参考答案:C[单选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是由不同()组成的镶嵌体。
A:生境C:生态系统D:生态因素参考答案:C[单选题]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主要与()密切相关。
A:边缘效应B:物种-面积关系C:空间关系D:结构与过程关系参考答案:A第二批次[论述题]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论述景观的涵义及其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
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
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
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地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静思笃行,持中秉正,是我们在生态学研究中应当坚持的基本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名词解释,例如景观、生态学干扰、斑块及斑块动态、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景观结构、尺度推绎、景观变化、景观指数、内缘比、景观格局、复合种群等。
生态流是指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过程。
而干扰则是指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生境破碎化则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多样性则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则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指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结构则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是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则是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则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则是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则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03]《景观生态学》
第一批次
[单选题]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上。
A:边缘效应
B:物种-面积关系
C:空间关系
D:结构与过程关系
参考答案:B
[多选题]廊道及网络的度量指标主要有()等。
A:连接度
B:环度
C:曲度
D:间断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一个景观包括()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
A:空间上彼此相邻
B:功能上互相有关
C:发生上有一定特点
D:时间上静态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基质是()的景观要素。
A:占地面积最大
B:连接度最强
C:干扰最小
D: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最大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等基本类型。
A:斑块
B:廊道
C:网络
D:基质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形成主要受()因素的影响。
A:地貌
B:气候
C:自然干扰
D:人为干扰
参考答案:ABCD
[单选题]景观中许多廊道,如道路、沟渠、树篱等,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
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 ( )。
A:廊道
B:结点
C:网眼
D:网络
参考答案:B
[单选题]如果某种景观要素类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那么它很可能就是()。
A:廊道
B:斑块
C:基质
D:网络
参考答案:C
[单选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是由不同()组成的镶嵌体。
A:生境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素
参考答案:C
[单选题]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主要与()密切相关。
A:边缘效应
B:物种-面积关系
C:空间关系
D:结构与过程关系
参考答案:A
第二批次
[论述题]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论述景观的涵义及其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
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
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
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地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论述题]什么是景观连接度?
参考答案:
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
[论述题]什么是边缘效应?
参考答案:最初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的现象。
目前,景观生态学上,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与内部生境方面的差异以及边缘种与内部种分布上的差异。
[多选题]生态廊道主要由()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
A:植被
C:水体
D:公园
参考答案:AC
[多选题]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景观边界具有()等一系列动态特征。
A:脆弱性
B:敏感性
C:不稳定性
D:尺度性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根据来源方式的不同,斑块可分为()。
A:干扰斑块
B:残余斑块
C:环境资源斑块
D:引进斑块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文化景观包括()。
A:自然景观
B:人工景观
C:经营景观
D:地理景观
参考答案:BC
[多选题]景观的异质性主要来自()。
A:干扰
B:植被的内源演替
C:异质的生境条件
参考答案:ABC
第三批次
[论述题]
简述景观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景观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基本相同。
[论述题]
简述景观破碎化的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含义。
参考答案:
狭义上: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
广义上:破碎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
[论述题]从生态流的角度,指出景观中的关键点可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如大面积的自然植被),或者不寻常的地物;
变化较多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难以恢复的区域;
各种形式的流交汇的地方。
[论述题]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的涵义。
参考答案:
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复杂性,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一定影响。
第四批次
[论述题]
如何评价已建成的自然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参考答案:
费用支出法。
以人们到自然风景区支出费用来表示其经济价值。
生产成本法中的影子工程法。
指自然风景区生态系统破坏后,用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环境功能所需的花费。
[论述题]
以河流沿岸植被带为例,谈谈你对生态过渡带(ecotone)特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沿岸植被带:水生生态系统到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
特征:不稳定,生态脆弱性,受洪水影响,受上部植被或土地利用性质影响;功能:过滤或屏障作用:生态廊道及生境作用,两栖动物或河流沿岸植物的迁移或栖息地;源、汇作用,拦截吸收上部物质流动,向河流输出。
[论述题]
从水流、养分流的角度,论述沿河植被与河流的关系。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河水滋润植被;
通过遮阴、枯枝落叶输入影响河水理化性质;
植被保持水土,固堤,防止洪水对河岸的冲刷;
植被带对来自高地向河流方向的氮、磷等有吸收过滤作用,对坡面径流有缓冲作用。
[论述题]
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提醒人们重视产生这些服务功能的自然资本存量;
反映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价值,为决策者提供一个背景值;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为选择比较不同的园林规划方案或为优化规划方案提供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第五批次
[论述题]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3个部分。
[论述题]
为什么说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参考答案:叠加分析实际上是将几个数据图层进行叠加,产生新的数据图层的操作过程,新的数据图层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图层所具有的属性。
[论述题]
简述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本涵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
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
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人手;
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第六批次
[论述题]
试述景观的网络-结点模型。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景观中许多廊道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结点。
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控制作用,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
许多景观具有网络分布。
网络把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常见的一种结构。
网络的重要性:物质或物种移动通道,对周围基质和斑块群落的影响作用;
网络的结构特征:结点,格局,网眼大小,连通性,环度。
[论述题]
试述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的定义;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等指标描述,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
廊道的定义:廊道的类型,廊道的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等度量。
廊道的主要功能。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论述题]
什么是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生态规划的雏形是土地利用规划。
景观规划可以讲就是土地利用规划,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和居住区的规划都属于景观规划的范畴。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