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704A】一种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专利】

【CN109729704A】一种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专利】
【CN109729704A】一种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0463.9

(22)申请日 2019.02.28

(71)申请人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经

济开发区郭巷街道官浦路1号9幢

(72)发明人 吕孟桓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罗满

(51)Int.Cl.

H05K 7/20(2006.01)

G06F 1/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箱体

内至少盛装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第一介质和第

二介质相互分离,第一介质用于吸收和传递发热

部件产生的热量,第一介质在箱体内的量保持相

对恒定,第二介质吸收第一介质的热量,冷却系

统循环抽送第二介质,将箱体内吸收热量升温的

第一介质抽出,经过冷却系统后热量向外散发,

第二介质在箱体之外冷却降温,并重新送回箱体

内,循环流动换热。本发明由第一介质持续吸收

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达到更加充分的换热效

果,通过少量的第二介质与第一介质热交换排出

热量,第二介质与第一介质的换热效率高,冷却

系统仅需要带动第二介质循环流动即可,能耗

少,

节能环保。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109729704 A 2019.05.07

C N 109729704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729704 A

1.一种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3),所述箱体(3)内至少盛装相互分离的第一介质(1)和第二介质(2),所述第一介质(1)用于吸收和传递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二介质(2)吸收所述第一介质(1)的热量;

所述第二介质(2)通过冷却系统(4)循环抽送,所述冷却系统(4)用于向外散发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1)和所述第二介质(2)为不相溶的液体,所述第一介质(1)和所述第二介质(2)盛放于同一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1)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介质(2);所述箱体(3)的底部支撑放置所述发热部件,所述第一介质(1)包覆所述发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循环所述第二介质(2)的进液口(41)连接在所述第二介质(2)的底部,出液口(42)连接在所述第二介质(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介质(1)连通的调节系统(5),所述调节系统(5)用于调节所述箱体(3)内的所述第一介质(1)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的所述第二介质(2)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介质(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介质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设置搅拌器,分别用于搅拌所述第一介质(1)和所述第二介质(2)。

2

笔记本散热器专利说明书

【发明创造名称】 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多的进入大众家庭,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娱乐、信息交流、工作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外置散热器通常是放置在笔记本电脑下方,且与笔记本电脑的大小基本相等。在户外没有平台的情况下,往往是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双腿上进行支撑。这时候双腿不能分开,需要并拢来支撑笔记本电脑及散热底座,长时间使用会使双腿劳累酸胀,因此,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在使用范围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有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的散热风扇往往是裸露在外,储存时往往由于挤压等原因将风扇压坏。因此不利于笔记本电脑的放置。【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该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包括主体面板、支撑条、散热风扇以及多个USB接口。其中,主体面板进一步包括相互铰接的主体一和主体二;支撑条抽推式设于主体一的下方;散热风扇设于主体一的下方;多个USB接口设 于主体一的一侧,并与散热风扇电连接。该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的支撑条弥补了在户外或膝上使用时散热器底座横向尺寸的不足;多个USB接口的设计弥补使用时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不足;并且,折叠结构的设计即减小了体积,携带方便,

同时又对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的风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此散热器底座采用高导热轻质金属或合金剞成,具有携带方便,使用舒适的优点。 【技术方案】 1.一种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包括:主体面板,所述主体面板进一步包括相互铰接的主体一和主体二;支撑条,抽推式设于所述主体一的下方;散热风扇,设于所述主体一的下方;多个USB接口,设于所述主体一的一侧,并与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一和主体二折叠时恰好护盖所述散热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一下方没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条抽推式设于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在不用时,可从所述滑动槽中拆下。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条的下部轮廓呈适于与腿部匹配的形状。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可折叠 散热器,所述笔记本电脑可折叠散热器包括:主体面板,所述主体面板进一步包括相互铰接的主体一和主体二;支撑条,抽推式设于所述主体一的下方;散热风扇,设于所述主体一的下方;USB接口,设于所述主体一的一侧,并与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倒,所述主体一和主体二折叠时恰好护盖所述散热风扇。

【CN110099548A】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与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59479.0 (22)申请日 2019.04.30 (71)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72)发明人 魏进家 袁博 张永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安彦彦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与方法(57)摘要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与方法,包括设置在流动通道内的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布置在流动通道的底面上;流动通道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与第一出口相连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与第二出口相连的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流动通道底面上开设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与第一入口相连的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与第二入口相连的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由一台PLC控制四枚电磁阀两两一组进行交替的开启与闭合,通过往复流动的液体对电子器件表面气泡的进行持续高效冲击,促使气泡脱离加热表面,并离开流道,显著提升了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达到高热流密度条件 下电子器件散热的需求。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110099548 A 2019.08.06 C N 110099548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99548 A 1.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流动通道(5)内的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布置在流动通道(5)的底面上;流动通道(5)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与第一出口相连的第一管道(13)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与第二出口相连的第二管道(14)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流动通道(5)底面上开设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与第一入口相连的第三管道(15)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7);与第二入口相连的第四管道(16)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流动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电子器件的长度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三电磁阀(7)与第四电磁阀(11)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电磁阀(7)与第四电磁阀(11)的入口均与流量计(6)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量计(6)与离心泵(1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器件连接有直流电源(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电磁阀(1)与第四电磁阀(11)开启时,第二电磁阀(2)与第三电磁阀(7)闭合;当第二电磁阀(2)与第三电磁阀(7)开启时,第一电磁阀(1)与第四电磁阀(11)闭合。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控制第一电磁阀(1)与第四电磁阀(11)开启,第二电磁阀(2)与第三电磁阀(7)闭合,流动通道(5)内液体从右向左流过电子器件表面,进行流动沸腾换热;在经过一个动作周期后,第二电磁阀(2)与第三电磁阀(7)开启,第一电磁阀(1)与第四电磁阀(11)闭合,液体反向,从左向右流过电子器件表面;如此反复切换电磁阀工作状态,实现液体的高频往复流动,从而实现对电子器件的散热。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动作周期为50ms。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