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演讲

合集下载

张曼菱在北大演讲全文

张曼菱在北大演讲全文

张曼菱在北大演讲全文|压抑的胜利(2014-06-04 16:58:33)转载▼分类:人生哲学压抑的胜利——致今日之北大学生时间:2014年3月29日下午三点至五点地点:北大理科教学楼303主持人:高远东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大中文系79级学生高远东:曼菱学长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一年北大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我看见,那个场面您是有份的,您在那儿指挥。

您对我们后面这几届的学子影响是很深的。

下面,请张曼菱学长给我们讲座。

张曼菱:同学们,感谢你们来听讲座。

今天天气好,又是周末,我想很多同学应该是外出了。

本来准备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谈一下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怎样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等等。

我去年九月在三联书店出的一本书《西南联大行思录》,里面全都是西南联大人的口述历史,基本上是小故事。

很有趣,你们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然而,看见你们坐在这里,眼睛里带着迷茫,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

我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

我说的远,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

你们坐在这里,号称是北大学子,然而,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西南联大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和远。

所以,这些故事解决不了你们的实际问题。

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穿越战火,悲歌向前,读书救国。

他们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

而你们,虽然头顶名校桂冠,你们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

我今天如果讲故事,对我很容易,可以煌煌万言,因为我已经写出了几本书,还做了纪录片。

而听故事,对你们也不难。

你们都是考试冠军,否则进不了北大。

你们会把这些故事当作“知识”与历史一样,转眼就背得烂熟。

然而那又能怎么样?你们又多了一种死的知识,如此而已。

然后你们知道我是西南联大方面的专家。

如此而已。

你们是我的师弟师妹,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的校园情。

我们,不该是一只大木桶和一只小木桶的关系。

就是说,我把我的知识倒一些给你;而是我要关心你们的成长,你们也想从我这儿明白一些迷茫的问题。

北大才女讲出这样一句话让全中国陷入沉默

北大才女讲出这样一句话让全中国陷入沉默

北大才女讲出这样一句话让全中国陷入沉默北大才女演讲为何让整个中国沉默?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每个时代都会造就不同的人才,对于现今这个时代来讲,当人们对90后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追潮流、赶时尚并且比较拜金,而且逆反心理特别的强。

加上90后独生子女较多,他她们中间有些被家长娇生惯养,不通情达理;其实这只是我们这些自认为比他们理性痴长几岁人的一种看法而已。

要知道,不管我们对90后有些所做所为看不惯,总有一天,他她们也会成为社会栋梁之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主载这个世界。

最近有一则视频很火,是一位北大才女叫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第二季》中一次演讲《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堪称经典,如“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到最后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着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

”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是九零后,企业家会是九零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九零后,当全社会都被九零后占领的时候,我想问你们九零后们,大家想把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

”“我希望大家都记住即使给了你十万个理由让你去作恶,你都要保持自己的操守跟底线,仅仅就因为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你不是一个禽兽,你是一个人。

我更希望我们所有的九零后们,你们都能成为那种难能可贵的年轻人,一辈子都嫉恶如仇,绝不随波逐流,你绝不摧眉折腰,你绝不放弃自己的原则,你绝不绝不绝不失望于人性。

所以我亲爱的九零后们,如果将来再是有那些人跟你说“年轻人你不要看不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

”这时候你就应该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一样直面他,你告诉他“我跟你不一样,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

”一时间让所有人耳目一新,一些之前对90后带视岐的家伙,也纷纷改变了看法,有人则干脆感叹:我们老了,这个世界该90登场了。

北大才女张泉灵经典至理名言

北大才女张泉灵经典至理名言

北大才女张泉灵经典至理名言1、只有你流过的汗水不会欺骗你。

2、如果你的职业真是你爱的,不急做到最好。

既然是喜欢,想做一辈子,着急做到顶点,以后做什么呢?3、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

4、从小到大挨骂是成长的最要方式,不挨骂不知道错,不挨骂不容易了解世界的多样*,不挨骂不知人外有人。

5、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难以抗拒的致命诱惑,这个真理同样适用于张泉灵。

成为一名新闻记者,是张泉灵灵魂深处的致命诱惑。

6、我觉得学校经常请李彦宏、俞敏洪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他们很好,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觉得自己很失败。

7、成长的时候,和父母保持点距离,免得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忘了自己的理想。

成名之后,和那个名人自己保持点距离,免得忘了自己几斤几两。

成家之后,和另一半保持点距离,免得丢了自己再丢了爱情。

8、新闻发言人就像一件超薄紧身衣,身材不好想靠它混过去是门儿都没有的。

出了事儿的时候,只靠新闻发言人来撑着,更像超薄紧身衣湿了水,连烂疮都隐约可见。

9、看城市建得好不好,不是看广场有多大,而是看一场暴雨下来,下水道通不通;看一场运动会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开幕式的焰火有多漂亮,而是看为建场馆而拆迁的百姓居住条件有没改善。

10、穷人认为财富分配不公平,富人认为权力分配不公平,官认为个人不自由不公平,知识分子认为话语空间不足不公平,明星认为没有私人空间不公平。

等穷人有了钱,富人有了权,官有了闲,左愤右愤有了话语空间,明星有了秘密情人,还都会觉得不公平。

因为柜台缺盐、猪肉缺膘、人类缺脑。

11、民间小道消息是有准头的;如果民间小道消息已经沸沸扬扬,cctv又哑口无言,准确*加一分;民间小道消息已经引发抢购,cctv劝大家理*,准确*又加一分;cctv本来从早到晚都兴致勃勃地在说这事,突然噤声,再加分;民间抢购,媒体不说,*不辟谣,满分!12、在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毕业典礼演讲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毕业典礼演讲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

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

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

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

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

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

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

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

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

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

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

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

句号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

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

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

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

央视名嘴张泉灵成名背后的故事

央视名嘴张泉灵成名背后的故事

央视名嘴张泉灵成名背后的故事据“央视新闻”消息,10月22日晚,中央电视台2015年校园招聘宣讲会在北京大学举办。

央视名嘴张泉灵作为北大校友亲临现场,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央视的工作与成长感悟。

在活动中张泉灵表示,央视人的“背景”就是经历和学识:“我们是专业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是手艺人,特点是凭本事吃饭的。

”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的张泉灵,1996年北大毕业后进入央视国际部,先后担任央视《中国报道》《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等栏目记者、主持人。

泉灵出生6个月就会说话,刚满一岁,当别的孩子还在“啊——呀”的时候,她已经能说很流利的句子了。

在大人们眼里,这孩子不仅能说话,而且会说话,总是能把人哄得很开心。

或许喜欢说话的人都曾经有过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当律师,因为在大家眼里,法庭或许是最善于发挥口才的地方。

张泉灵也不例外,高考的时候,她在第一志愿上玩笑般地填上了“北京大学”,因为自己的分数和北大有些遥不可及,而在第二志愿上,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她填了家门口的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

谁知,张泉灵的“玩笑”却被老天当真了,她真的被录取了——北京大学德语专业。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张泉灵有些发懵,更有一些哭笑不得!北京大学的确是自己向往的高等学府,但是德语专业,她可是提不起一点兴趣。

从小就很倔强的张泉灵这一次注定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这或许就是成长路上的收获。

她背着行囊从上海来到北京,谁也不曾想到,她这一来,就呆到了今天。

“可能别人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抱怨,会自暴自弃,但我不会,我会尽量培养自己对德语的兴趣,寻找自己人生的转机。

我相信机会一直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有一次在大学里做演讲的时候,我就告诉大学生们:人生会面临太多的选择和被选择,在被选择的时候,做必须做的事情,同时不断尝试着去推开另一扇门。

”果然,张泉灵很快就看见了幸福门,大三那年,中央电视台与北京大学合作拍摄《中华文明之光》,要在学校招一名学生做主持。

张泉灵北大演讲稿推荐

张泉灵北大演讲稿推荐

张泉灵北大演讲推荐以下是张泉灵北大演讲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张泉灵简介:张泉灵,被誉为“北京大学的才女”,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

他的祖籍是浙江宁波。

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文学系,1997年考入中央电视台国际部。

以下是张泉灵在北京大学2020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

读完之后,我被深深地鼓舞了,鼓舞了,鼓舞了。

亲爱的领导、老师、父母和我的弟弟妹妹们,早上好!首先,让我们谈谈我今天站在这里的感觉。

起初,每个人都在看一部关于北京大学和你四年生活的短片。

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

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我心里说,克,这真的是我熟悉的北京大学。

因为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们没有忘记北京大学人的个性化表达。

然后,当介绍台上的老师被介绍给副校长时,每个副校长都站了起来,赢得了比校长更大的掌声。

然后我突然想,克,这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北京大学。

因为这表明,即使他们成为副校长,他们仍然上课,所以他们有自己的支持者。

后来我发现徐院士在舞台上获得了最长、最持久、最衷心的掌声。

我想这真的是我喜欢的北京大学。

也许再过十年,每个人都会和我感觉相似。

当徐院士赢得这样的掌声时,我以为自己是一个情绪控制很强的人,但那一刻,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因为再过十年,你一定能体会到你和北京大学之间的感情。

从今天开始,也许从你四年前收到通知的那一刻起,这就是血缘关系。

所以今天,我想对你说,我真的想祝贺你,因为今天绝对是你应该骄傲的一天。

知道我今天要发表演讲,我大约提前一个小时来到这里。

停车后,我去了韦明湖,然后去了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了第四教学区,去了第五食堂,转了一个大弯。

今天,周校长告诉我,29楼是一栋即将翻修的宿舍楼,所以我认为我今天是对的。

十五年前,1996年7月,我在那里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将永远在我的书桌上。

其他照片总是会改变,但那一张不会改变,因为那一天对我的生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就像一个句号。

句号意味着完美的结束,但也意味着从头开始。

大学生职业发展(第二讲)

大学生职业发展(第二讲)

自我意识结构
自我观念
现实自我:个体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看法。(客观存在) 投射自我: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主观映像)
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一致,个体产生加快自我发展的倾向; 反之,个体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或试图改变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形象。(主观映像)
理想自我建立在现实自我基础上。如若符合社会期望,自我意识获得
大学生职业发展 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张泉灵北大致辞

2011年7月5日,北大本科 生毕业典礼,张泉灵发言。
经典语句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而准备,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


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经典语句

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 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 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 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
我们这个时代的麻烦就是将来不会
是过去那个熟悉的模样。
----保尔.瓦雷里
认识自己--自我认知的结构
• 从内容上划分: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形式上划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意识的内容结构

生理自我(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性别、身高、体
质终会成就一番惊人的事业。 李嘉诚的成功,虽然有机遇的垂青,更多则是他强烈 的自我认知以及不懈努力的结果。
你有多了解自己?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 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 虑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 活有些变化,厌恶被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 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 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 往往很不现实。

张泉灵最新演讲: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张泉灵最新演讲: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张泉灵最新演讲: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作者丨张泉灵来源丨好大夫医生端Lite(ID:haodf_dr)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我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东北人讲述自己的故乡。

我读了感触挺深的。

这篇文章里面,作者讲了一个案例。

他说:他爷爷有一年给他打电话,特别着急说「你们俩夫妻别在北京混了,赶紧回哈尔滨吧。

这儿有好事情,这儿的环卫局在招环卫工人,不是临时的,是正式的。

而且给上保险,2000 多元/月,可好了。

」如果你不是一个东北人,可能理解不了「体制内、有保障」这六个字的魔性,也就更理解不了作者爷爷为什么会如此看中一份2000 元/月的工作了。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后来哈尔滨招环卫工这个岗位时,报了几千人。

其中200 多人有完整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硕士毕业生。

我不知道这些硕士在走进大学校园时,甚至在完成他们硕士论文时,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竟然会去做一个环卫工。

当然,我们还是比较强调「人人平等」,强调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

但实际上,不同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还是不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去选择走环卫工这样一条路呢?借着这个案例,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活得特别不容易。

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但我们内心的价值观有可能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甚至在上上一个时代。

这个故事里的爷爷,我相信他的价值观,其实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

他相信一个不变的体制、一个不变的单位,一个体制内可以每个月给你固定工资的人生状态是最有安全感的,他完全不知道在外面世界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面对变化的焦虑感,其实在2 年前也发生在我的身上。

很多媒体会问「你当着央视的主持人,为什么要去改变身份,做另外一个职业,你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通常开玩笑说,我在央视面临这样一个状态,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人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

后来有人说:泉灵姐,我妈特别喜欢你。

再有人说:泉灵姐,我奶奶特别喜欢你。

我特别担心很快就没有人喜欢我了,我就离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演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讲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

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

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

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

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

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

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

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

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

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

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

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

句号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

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

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

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

再比如说的遗憾,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你们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

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快的就过去了。

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所以这个遗憾还是有机会来弥补的。

即便是你们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同时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

比如说我的师弟和同事撒贝宁,到现在为止,他离开校园已经十多年了,但他还是经常回到北大吃饭和打篮球,并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我听说其实在我之前,前两年,最受欢迎毕业生校友的代表,到这儿来做演讲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俞敏洪,一个是李彦宏。

我觉得其实学校经常请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他们很好,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觉得自己很失败。

那今天其实很多的同学毕业之后,不会像他们那样走上创业的道路,当然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来比他们更棒,这是一定的。

但是大多数会进入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单位,抛开北大两个字,从零开始,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一个很普通的起点开始,积累你的人生和事业。

从这个意义上,今天我的出现,就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了。

既然我代表了这种要进入一个什么都不是的,零的单位开始积累的这样一种存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

其实15年前,和大家一样,拿着毕业证书的时候,我挺茫然的。

我在北大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那个专业完全不是我自愿选择的,然后我一点都不喜欢德语。

然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去了神华集团,一个卖煤的公司,虽然说我是那个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要怎样发展,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话说回来,虽然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么,但我很清楚我要什么。

在那个时候,1996年的7月份,其实我内心已经清楚我要什么很多年了,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个经验。

我在北大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北大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个专题片,叫《中华文明之光》,在做嘉宾主持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然后那个灯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闪亮。

在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嘿,这是我想要的。

于是知道我要什么,两年之后,也恰恰是我毕业那年,我分配到神华公司那一年的暑期里,突然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地对社会招聘了,于是我感觉机会来了,于是我就去考试了,于是我走上了今天的这条道路。

于是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北大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的,那么多的选修课,让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

虽然发生在那一年暑假里的,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招聘空前绝后,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已经被人嚼烂了的话,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而准备,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如果在15年后,要我总结我的成功是从哪里来的,我觉得这点是最根本的。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和我要什么。

拿做新闻来说吧,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

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是才是一个主持人。

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

比如说在10年前,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

坐在演播室里显得多么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

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在那时,我做了大量的很有影响力的和明知完全没有影响力的直播的工作。

那等到十年之后,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

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清楚,我是个新闻人。

在直播的现场,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你意想不到的变化。

有时候你也许必须得通过自己卖一个破绽,让观众意识到你有这个破绽,而导出了一个系统的安全。

在这时候我会选择行内认可大于观众认可。

因为我首先知道,我是一个电视人,这比做一个完美的主持人来得更加重要,而电视本身是一个合作的系统。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当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人说,嘿,你来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吧,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知名度,我拒绝得都不会犹豫。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定位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其实在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

我通常的反驳是这样的: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所以其实工作15年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有一句话,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

最后还要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建议,等你将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不断地听到有人这样表达说,嘿,你是北大的高材生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请大家慢一点自豪。

因为通过我的观察,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诸位,你们挺聪明的,能考到这么好的一个学校。

那大家想想看,如果对北大的尊敬,仅仅是因为在18岁的时候经历的一场考试的话,你觉得这应该是北大人的骄傲么?而且请注意一下这句话的口气,如果这句话的重音在“北大”上,欸,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吧?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你可能挺有创造力,但可能不好合作吧?所以等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听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请大家说谢谢,并且以你们的行动来证明北大的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北京大学,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今天让我跟我的师弟师妹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骄傲,让我再有机会,对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谢谢!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

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

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

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

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

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

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

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

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

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

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

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

句号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

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

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

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

再比如说的遗憾,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你们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

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快的就过去了。

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所以这个遗憾还是有机会来弥补的。

即便是你们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同时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

比如说我的师弟和同事撒贝宁,到现在为止,他离开校园已经十多年了,但他还是经常回到北大吃饭和打篮球,并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