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优秀课 公开课教案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教案标题: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方法。
3. 能够应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概念(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多边形的定义和常见的多边形名称。
2. 提问:你认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3. 解释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特点。
步骤二:内角和计算(15分钟)1. 介绍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内角和 = (n - 2) × 180°,其中 n 为多边形的边数。
2. 给出一些多边形的例子,引导学生计算其内角和,并解释计算过程。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多边形内角和计算的理解。
步骤三:外角和计算(15分钟)1. 介绍多边形外角和计算公式:外角和= 360°,其中360° 为一个圆的角度。
2. 解释为什么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一个圆的角度,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3. 给出一些多边形的例子,引导学生计算其外角和,并解释计算过程。
4.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多边形外角和计算的理解。
步骤四:应用问题解决(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利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思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和特点。
2. 提醒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
3.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与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相关的知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在练习题和应用问题中的解答情况,检查他们对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2)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掌握计算多边形外角和的方法;(3)能够运用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学习的品质;(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1)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2)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3)一般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2.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1)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2)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2)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2)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内角和定理:(1)让学生通过剪拼方法,尝试计算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出一般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3. 验证内角和定理: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几何画图软件或实物模型,验证内角和定理的正确性。
4. 探究外角和定理:(1)让学生观察多边形的外角,尝试计算外角和;(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出多边形外角和的定理。
5. 应用与拓展:(1)让学生运用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内角和与外角和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3.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解决。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能够运用该定理计算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
2. 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能够运用该定理计算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让学生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2.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难点:1. 理解并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
2. 理解并运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计算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多边形有什么特点?你能总结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规律吗?2. 新课讲解:(1)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2)讲解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n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3. 实例演示:教师展示几个简单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定理。
四、课后作业:3.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些多边形,并计算其内角和与外角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让学生掌握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计算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定理,并能够运用定理计算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公开课教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多边形内角和)

公开课教案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多边形内角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过程与方法】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功喜悦和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和应用【教学难点】多边形定义的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创设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三角形是如何定义的?2.仿照三角形定义,你能学着给四边形、五边形……边形下定义吗?3.结合图形认识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及对角线。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么得出的?①用量角器度量:分别测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和。
②拼角:将三角形两个内角裁剪下来与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可组成一个平角。
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又是怎样得出的?1度量; 2拼角; 3将四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求内角和。
目的:学生先通过度量、拼角两种方法,猜想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分割的方法,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来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进一步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索过程中,用到了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请讲述你的理由。
度量法:不精确;拼角法:操作不方便;当多边形边数较大时,度量法、拼角法都不可取。
第三种方法:精确、省事且有理论根据。
目的:通过几种方法的展示,比较几种方法的优劣,为五边形内角和的探索提供最简捷的方法。
4.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你能否求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呢?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交流,寻找解答方法,并共同进行归纳总结。
估计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1:如图1,连结AD、AC,五边形的内角和为:3×180°=540°。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教案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叙述多边形的定义.2.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使学生懂得数学内容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难点: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推导.教学过程: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请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石英钟、六角螺母、地板砖等).[师]刚才大家看到许多实物图片,它与数学图形联系起来,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图形?[生]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师]对,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多边形.Ⅱ.讲授新课.[师]什么叫多边形呢?多边形是由一些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我们在初中阶段主要探讨的平面几何.所以现在定义的多边形应在同一平面内,即: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在定义中应注意:①若干条;②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不可.多边形有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之分,如图.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如图(2)).图(1)的多边形是凹多边形.我们探讨的一般都是凸多边形.多边形的边、内角、顶点、对角线、内角和的含义与三角形相同,即: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顶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对角线:在多边形中,连结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多边形的内角.如图:多边形通常以边数命名,多边形有n条边就叫做n边形.三角形、四边形都属于多边形,其中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多边形.多边形的表示方法与三角形、四边形类似.可以用表示它的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可顺时针方向表示,也可逆时针方向表示,如图(3),可表示为五边形ABCDE,也可表示为五边形EDCBA,还可以用下标表示为五边形A1A2A3A4A5,n边形可表示为n边形A1A2A3…A n(n≥3的自然数).三角形可用三条边来表示,四边形可用四条边来表示.n边形呢?要画多少条边来表示呢?我们可用虚线表示省略的边,其余的边用实线表示.如上图,就是n边形A1A2A3…A n.n边形有n条边,n个顶点,n个内角.好,我们了解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后,看一幅图及问题.(1)上图中广场中心的边缘是一个五边形,你能设法求出它的五个内角的和吗?与同伴交流.(2)小明、小亮分别利用下面的图形求出了该五边形的五个内角的和.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3)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讨论、画图、归纳).[生甲](1)求五边形的内角和可以利用量角器测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求出这五个内角的和,即是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也可以把五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生乙]小明是直接把五边形的五个内角分割在3个三角形中(如图(1)),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为3×180°=540°.小亮是在五边形内任意取一个点,然后把五边形分割成五个三角形(如图(2)),但从图中可以知道,这时多了一个周角,即360°.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为:180°×5-360°=540°.[生丙]也可以在五边形的任一条边上取一个点,然后这个点与各顶点连结,这时五边形被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如图(3)),但多了一个平角,即180°,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为:18 0°×4-180°=540°.[生丁]在五边形外任取一点,将这点与五边形的各顶点连结起来,这时五边形被分割成四个三角形,此时,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出一个三角形.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为180°×4-1 80°=540°.[师]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求五边形的内角和时,先把五边形转化成三角形.进而求出内角和,这种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方法是我们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下面大家来“想一想”1.按如下图(5)所示的方法,六边形能分成多少个三角形?n边形(n是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呢?2.你能确定n边形的内角和吗?[师]同学们可以多画几个边数不一样的多边形,来总结归纳分割多边形的方法.[生甲]如图(5),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和它不相邻的顶点引了两条对角线,这时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和它不相邻的顶点引了三条对角线,这时六边形分成了四个三角形;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和它不相邻的顶点引四条对角线,这时七边形分成了五个三角形.……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和它不相邻的顶点引(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生乙]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自身和相邻的两个顶点无法引对角线,向其他顶点共引(n-3)条对角线,这时n边形被分割成(n-2)个三角形,因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n 边形的内角和为(n -2)·180°.[师]要求n 边形的内角和,关键是将n 边形分割转化为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n 边形的内角和.即:n 边形的内角和为(n -2)·180°.大家想一想,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中,字母n 取值有没有范围?[生]有,必须是大于3的自然数.[师]对,同学们口答一下:12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生齐声]1800°.[师]很好,要求n 边形的内角和,只需把n 代入内角和公式:(n -2)·180°,即可算出.下面大家“想一想”.观察下图中的多边形,它们的边、角有什么特点?[生]这五个多边形,每个多边形的边都相等,内角也都相等.[师]很好,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如上图中的多边形分别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即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下面大家想一想,议一议:1.一个多边形的边都相等,它的内角一定都相等吗?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都相等,它的边一定都相等吗?3.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的内角分别是多少度?[生甲]一个多边形的边都相等,它的内角也一定都相等,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生乙]错的.如菱形的四条边相等,但它的内角不一定都相等,所以应该说:一个多边形的边都相等,它的内角不一定都相等.[生丙]一个多边形的内角都相等,它的边不一定都相等,如:矩形的内角都是直角,但它的边未必都相等.[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准确的答案,非常好,接下来看第(3)小题.[生丁]因为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且它的内角和为(n -2)·180°,所以,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为:nn )2( ·180°.因此,正三角形的内角是:︒=︒⋅-603180)23(. 正方形的内角是:4)24(-·180°=90°. 正五边形的内角是:5)25(-·180°=108°. 正六边形的内角是:6)26(-·180°=120°. 正八边形的内角是:8)28(-·180°=135°.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做练习来巩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例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已知:四边形ABCD 的∠A +∠C =180º.求:∠B 与∠D 的关系.分析:本题要求∠B 与∠D 的关系,由于已知∠A +∠C =180º,所以可以从四边形的内角和入手,就可得到完满的答案.解: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C =180º.∵∠A +∠B +∠C +∠D =(4-2)×360º=180º,∴∠B +∠D =360º-(∠A +∠C )=180º.这就是说:如果四边形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Ⅲ.课堂练习.1.如下图.(1)作多边形所有过顶点A 的对角线,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来.(2)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解:(1)如下图:过顶点A 的对角线是AC 、AD 、AE .(2)从(1)图中可知:这个六边形被过顶点A的对角线分割成四个三角形,所以,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4=720°.也可以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行计算即:(6-2)×180°=720°.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多边形的定义及其内角和公式,重点探讨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它揭示了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Ⅴ.课后作业.课本P145习题5.9的1、2、3.《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多边形的外角.2.熟记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积极探求客观真理的科学态度,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及数学来源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师]大家清早跑步吗?小明每天坚持跑步,他怎样跑步呢?清晨,小明沿一个五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1)小明每从一条街道转到下一条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是哪个角?在图中标出它们.(2)他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3)在上图中,你能求出∠1+∠2+∠3+∠4+∠5吗?你是怎样得到的?[师]同学们来分组讨论,演示一下.(学生6人一组,可实地做一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甲](1)小明每从一条街道转到下一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如图中)是∠1、∠2、∠3、∠4、∠5.(2)我们五个人做为五边形的顶点,围成一个五边形,由××伴为小明进行跑步,跑完一圈后,他的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360°.(3)由上述知道:∠1,∠2,∠3,∠4,∠5分别是小明从一条街道转到下一条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而他跑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是360°,因此得:∠1+∠2+∠3+∠4+∠5=360°.[生乙]我们讨论的结果和甲同学的一样,只不过求∠1、∠2、∠3、∠4、∠5的和时,我们组是先画了一个如投影所示的五边形.然后把∠1、∠2、∠3、∠4、∠5这五个角剪下,将它们的顶点拼在一起,即各角的顶点重合,这时发现这五个角正好组成了一个周角.由此得到:∠1+∠2+∠3+∠4+∠5=360°.[师]很好,下面大家来看小亮的思考:如图所示,过平面内一点O分别作与五边形ABCDE各边平行的射线OA′、OB′、OC′、O D′、OE′,得到∠α、∠β、∠γ、∠δ、∠θ,其中:∠α=∠1,∠β=∠2,∠γ=∠3,∠δ=∠4,∠θ=∠5.∠α、∠β、∠γ、∠δ、∠θ恰好组成一个周角.这样,∠1、∠2、∠3、∠4、∠5的和等于360°.[师]小亮也验证了大家得到的结论,好,大家看图,∠1、∠2、∠3、∠4、∠5不是五边形的角,那是什么角呢?它们的和叫什么呢?[生]这五个角是五边形的外角,它们的和叫外角和.[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多边形的外角、外角和.Ⅱ.讲授新课.[师]那什么是多边形的外角、外角和呢?我们可类似三角形的外角定义来定义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一般地,在多边形的任一顶点处按顺(逆)时针方向可作外角,n边形有n个外角.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呢?我们来回忆一下:三角形的外角和为多少?[生齐]360°.[师]好,刚才我们又研究了五边形的外角和,它为360°,那大家想一想如果广场的形状是六边形、八边形.它们的外角和也等于360°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生甲]我们通过讨论,演示得到:六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八边形的外角和是360°.[生乙]老师,能不能由此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呢?[师]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丙]由五边形、六边形和八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不能得出所有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只能是猜想: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师]能得证吗?[生丁]因为多边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的外角和加内角和等于n·180°,内角和为(n-2)·180°,因此,外角和为:n·180°-(n-2)·180°=360°.[师]很好,由此我们得到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师]由此可知,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多边形的边数无关,它恒等于360°.下面大家来[师]好,学完了外角和公式,现在我们来应用一下,以熟悉巩固外角和公式.[例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它是几边形?分析:这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公式的简单应用.根据题意,可列方程解答.(让学生动手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则它的内角和是(n-2)·180°,外角和等于360°,所以:(n-2)·180°=3×360°.解得:n=8.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师]好,通过同学们的解答,知道大家基本掌握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外角和公式.Ⅲ.课堂练习.1.一个多边形的外角都等于60°,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解: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所以根据题意,可知道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360°÷60°=6.1?为什么?2.是否存在一个多边形,它的每个内角都等于相邻外角的5解:不存在,理由是:如果存在这样的多边形,设它的一个外角为α,则对应的内角为180°-α,于是:1×α=180°-α,解得α=150°.5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150°=2.4,而边数应是整数,因此不存在这样的多边形.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多边形的外角及其外角和公式.知道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多边形的边数无关,它恒等于360°,因而,求解有关多边形的角的计算题;有时直接应用外角和公式会比较简便.Ⅴ.课后作业.课本P147习题5.10的1、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6.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1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6.4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多边形的概念,了解了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
他们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深入。
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
2.难点: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特点。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实例。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运用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实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定义,解释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3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外角等概念.2.能通过不同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并会应用其进行有关计算.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难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探究1.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我们还知道,正方形的四个角都等于90°,那么它的内角和为360°,同样长方形的内角和也是360°.3.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其内角和为360°,那么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4.画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四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与同伴交流你的结果.从中你得到什么结论?二.思考几个问题1.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们将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2.从五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那么这五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3.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吗?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想一想:要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必需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来完成,就是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除利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外,还有其他的分法吗?你会用新的分法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由同学动手并推导在与同伴交流后,老师归纳:(以五边形为例)分法一:在五边形ABCDE内任取一点O,连结OA、OB、OC、OD、OE,则得五个三角形.其五个三角形内角和为5×180°,而∠1,∠2,∠3,∠4,∠5不是五边形的内角应减去,∴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80°-2×180°=(5-2)×180°=540°.如果五边形变成n边形,用同样方法也可以得到n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一个周角,即可得:n边形内角和=n×180°-2×180°=(n-2)×180°.分法二:在边AB上取一点O,连OE、OD、OC,则可以(5-1)个三角形,而∠1、∠2、∠3、∠4不是五边形的内角,应舍去.∴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180°一180°=(5-2)×180°用同样的办法,也可以把n 边形分成(n -1)个三角形,把不是n 边形内角的∠AOB 舍去,即可得n 边形的内角和为(n -2)×180°.第2课时教学目标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推导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并会应用其进行有关计算.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2.难点: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的推导.教学过程1234A BCD EF 56例:如图,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已知:∠1,∠2,∠3,∠4,∠5,∠6分别为六边形ABCDEF 的外角.求:∠1+∠2+∠3+∠4+∠5+∠6的值.分析:关于外角问题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平角,这样我们就得到六边形的6个外角加上它相邻的内角的总和为6×180°.由于六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720°.这样就可求得∠1+∠2+∠3+∠4+∠5+∠6=360°.解:∵六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加上它相邻的内角和为180°. ∴六边形的六个外角加上各自相邻内角的总和为6×180°.由于六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720°∴它的外角和为6×180°-720°=360°如果把六边形横成n边形.(n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同样也可以得到其外角和等于360°.即: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2. 多边形的外角和:n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展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特点。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规律。
4. 利用例题讲解,培养学生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多边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
2. 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介绍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即(n-2)×180°。
3. 讲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介绍多边形外角和的计算方法,即360°。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验证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求多边形的面积等。
6.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检查学生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重点)2.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解决有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演示:清晨,小明沿一个多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方向跑步.提出问题:(1)小明是沿着几边形的广场在跑步?(2)你知道这个多边形的各部分的名称吗?(3)你会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吗?导入:小明每从一条小路转到下一条小路时,身体总要转过一个角,你知道是哪些角吗?你知道它们的和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同小明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类型一】利用内角和求边数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它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解析: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设它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选B.方法总结: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1620°B.1800°C.1980°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解析:1800÷180=10,∴原多边形边数为10+2=12.∵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新多边形的边数可能是11,12,13,∴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620°,1800°,1980°.故选D.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原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复杂图形中的角度计算如图,∠1+∠2+∠3+∠4+∠5+∠6+∠7=()A.450°B.540°C.630°D.720°解析:如图,∵∠3+∠4=∠8+∠9,∴∠1+∠2+∠3+∠4+∠5+∠6+∠7=∠1+∠2+∠8+∠9+∠5+∠6+∠7=540°,故选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灵活运用五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内外角关系.根据图形特点,将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体现了转化思想的优越性.【类型四】利用方程和不等式确定多边形的边数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时,求得内角和为1125°,当他发现错了以后,重新检查,发现少算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解析:本题首先由题意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进而求出这一内角的取值范围;然后可确定这一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得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解:设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x,则有1125°<x<1125°+180°,即180°×6+45°<x<180°×7+45°,因为x为多边形的内角和,所以它是180°的倍数,所以x=180°×7=1260°.所以7+2=9,1260°-1125°=135°.因此,漏加的这个内角是135°,这个多边形是九边形.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列出不等式求出这个少算的内角的取值范围.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类型一】已知各相等外角的度数,求多边形的边数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6°,则该多边形是正()A.八边形B.九边形C.十边形D.十一边形解析: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则这个多边形是正十边形.故选C.方法总结:如果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求边数可直接利用外角和除以这个角即可.【类型二】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综合运用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为540°,则它是()A.五边形B.四边形C.三角形D.不能确定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依题意可得(n-2)×180°+360°=540°,解得n =3,∴这个多边形是三角形.故选C.方法总结: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三、板书设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外角和的关系:(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3,n是正整数),可见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n有关,每增加1条边,内角和增加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与边数的多少无关.3.正n边形:正n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为(n-2)·180°n,外角的度数为错误!.本节课先引导学生用分割的方法得到四边形内角和,再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然后采用完全开放的探究,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1.复习并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2.学习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能够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重点)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总结出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能够综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小明的父亲的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类型一】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判定平行四边形已知,如图,AB、CD相交于点O,AC∥DB,AO=BO,E、F分别是OC、OD 中点.求证:(1)△AOC≌△BOD;(2)四边形AFBE是平行四边形.解析:(1)利用已知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证明△AOC≌△BOD;(2)此题已知AO=BO,要证四边形AFB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全等三角形,只需证OE=OF就可以了.证明:(1)∵AC∥BD,∴∠C=∠D.在△AOC和△BOD中,∵⎩⎪⎨⎪⎧AO=OB,∠AOC=∠BOD,∠C=∠D,∴△AOC≌△BOD(AAS);(2)∵△AOC≌△BOD,∴CO=DO.∵E、F分别是OC、OD的中点,∴OF =12OD,OE=12OC,∴EO=FO,又∵AO =BO,∴四边形AFBE是平行四边形.方法总结:在应用判定定理判定平行四边形时,应仔细观察题目所给的条件,仔细选择适合于题目的判定方法进行解答,避免混用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交BD于点O,点E,F分别是OA,OC 的中点,请判断线段BE,DF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出OA=OC,OB=OD,利用中点的意义得出OE=OF,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BFD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BE=DF,BE∥DF.解:BE=DF,BE∥DF.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A=OC,OB =OD.因为E,F分别是OA,OC的中点,所以OE=OF,所以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E=DF,BE∥DF.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是证明线段相等或平行的重要方法.探究点二:平行线间的距离如图,已知l1∥l2,点E,F在l1上,点G,H在l2上,试说明△EGO与△FHO 的面积相等.解析:结合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证明.证明:∵l1∥l2,∴点E,F到l2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设为h.∴S△EGH=12GH·h,S△FGH =12GH·h,∴S△EGH=S△FGH,∴S△EGH-S△GOH=S△FGH-S△GOH,∴S△EGO=S△FHO.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等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探究点三:平行四边形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 ∥BC,∠B=90°,AG∥CD交BC于点G,点E、F分别为AG、CD的中点,连接DE、FG.(1)求证: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点G是BC的中点,且BC=12,DC=10,求四边形AGCD的面积.解析:(1)求出平行四边形AGCD,推出CD=AG,推出EG=DF,EG∥D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由点G是BC的中点,BC=12,得到BG=CG=12BC =6,根据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可知AG=DC=10,根据勾股定理得AB=8,求出四边形AGCD的面积为6×8=48.解:(1)∵AG∥DC,AD∥BC,∴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AG=DC.∵E、F分别为AG、DC的中点,∴GE=12AG,DF=12DC,即GE=DF,GE∥DF,∴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2)∵点G是BC的中点,BC=12,∴BG=CG=12BC=6.∵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DC=10,AG=DC=10,在Rt△AB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8,∴四边形AGCD的面积为6×8=48.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平行线的距离;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平行四边形判定和性质的综合.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分组讨论、操作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在探究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要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时,要根据其判定和性质综合考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看望;访问。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3.竭力保持庄重。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寂静幽静恬静安静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