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教材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教材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读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生:监生的意思。

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

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

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生:亲人,故友……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预设: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严监生的病为什么会病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出示:在《儒林外史》的第五回这样写道:1、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选4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选4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选4篇)临死前的严监生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塑造人物的习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设计理念: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守财奴的形象入木三分。

作者仅仅抓住严监生的几个动作,但也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动作,将他爱财如命的卑微个性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作者刻画人物的成熟笔调,正是学生习作的一个绝佳蓝本。

“取法其上,得法其中;取法其中,得法其下。

”秉着这样的观念,我想将本文的教学重点落在学习作家写作的技巧上,让学生在读悟中掌握描写人物的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人物身份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位家喻户晓的,在世界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人物——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谁会读这个名字?师随机正音并简介“监生”。

(严监生,注意“监”读四声,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2、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特别是他临死前的那一幕,奠定了小说《儒林外史》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板书补充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的导语。

二根据提纲,自主学习,交流感悟1、(展示字词)这是篇半文言半白话文,许多字词比较生僻,只有将这些字词读对了,才能读好并读懂文章。

诸亲六眷(juàn)、严监(jiàn)生、登时、两茎(jīng)、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灯盏、挑掉一茎(tiǎo,意思:“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比如把火挑开,挑了挑灯芯,挑刺”。

)(“已后、那里”不是错别字………指名读——正音——齐读2、(展示朗读)指名朗读,正音,评价3、(展示初读感受)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4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请同学们默读短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临死前的严监生》优秀公开课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优秀公开课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读中感悟严监生这一入木三分的吝啬鬼形象,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2、品中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题引入1、简介《儒林外史》⑴、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的著作。

有这样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大文豪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它,甚至连写作风格都深受影响。

知道是哪部小说吗?(《儒林外史》)作者是清朝的吴敬梓。

(强调“梓”的读音。

)⑵“儒”指的就是——(读书人),那么,许多读书人,则称之为——(“儒林”)。

在这部小说里,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群可笑又可悲的古代读书人。

2、揭示课题⑴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板书:严监生)(强调“监”的读音。

)⑵这严监生姓严,名——?“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就像我们常说的李秀才,王举人之类的,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致和,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也就是花钱买来的。

3、感受“富有”。

⑴他可有钱啦!我们来看看《儒林外史》中的描述:屏幕出示句子——“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指名读。

⑵什么感觉?(家财万贯啊!富得流油啊!富可敌国啊!)是啊,在那个时代,10两银子,就够一户普通人家用一年了,所以,用现在的话说,严监生绝对是—个(大富翁,大富豪)二、初读,感受“吝啬”1、这么富有,他临死前是怎么过的呢?(板书:临死前)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大声朗读这篇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多读几次。

这是一篇古代的白话文,有些说法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

让我来考考你:比如,文中称男孩子为,称中医的医生为,又叫,所有的亲戚,叫。

再来考考你:再不回头,一声不倒一声的,登时:。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懂得用注释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拗口的词语。

三、辐射文本,以写促读——课文里再不回头的意思是?(病情很重,再不见轻)你还从哪里看出严监生病得很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

(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

(板书:家财万贯)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

《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临死前的严监生 公开课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公开课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一、引读导语,初识文本1.师:同学们真棒!一个动作能体会出这么多不同的意思。

带着这种感觉,我们仔仔细细地体会作家吴敬梓是如何描写临死前的严监生。

(板书课题)2、师:谁来读课题?(指名读,正音“监”jiàn。

)再齐读。

理解“监生”: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3、师:对于严监生,你们有什么了解?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导语。

师:谁来交流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1)《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课件出示:《儒林外史》、吴敬梓)(2)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

(师补充: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他家中十分有钱,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4、这样一个人,临死前应该是怎样的情形?自己好好读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结合注释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2、生字学习这是一篇古白话问,它跟我们现在的白话文在表达上有很多不一样,课件出示:诸亲六眷(juàn)哥子(zǐ)两茎(jīng)灯草挑(tiǎo)掉已后、那里、登时、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注重读音,同时加以理解(思考:此处可否由学生交流,而不是由教师出示)3、初读检查4、交流教学:[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严监生病得有多重?出示:上句(2)读读这句话,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3)出示课文插图:看看此时的严监生已经气若游丝,濒临死的边缘了,可他却……(出示“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解析名著中的人物:严监生公开课教案

解析名著中的人物:严监生公开课教案

本文将围绕名著中的人物——严监生展开讨论,试图对他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思想情感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1.人物背景和性格特点在《红楼梦》中,严监生是一位具有高尚人格和超凡才华的人物。

他来自于一位官宦之家,拥有优越的家庭背景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和天分。

此外,严监生还是一位思维敏捷、精通多语种和富有责任感的人物,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并且对家人和朋友也非常体贴和关爱。

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知识渊博、才能卓越、情感细腻、严谨踏实、责任感强烈。

2.人物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情感严监生作为一位官宦之家的后代,从小就接受了极为优质的教育和人文熏陶,这使他日后在行为举止和思想情感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

具体来说,他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1)严格要求自我,认真执业严监生是一位十分严谨的人物,他在工作中总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在与贾母商量关于掌院的各项细节时,他思路清晰、全面考虑,不遗漏任何一点细节,完全体现了作为一位高官子弟所应有的职业精神。

(2)善待亲人和朋友,情感细腻严监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家人和朋友非常体贴和关爱,他对待婆婆的态度十分尊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尽自己所能对婆婆进行照顾。

此外,他还经常探望宝玉和黛玉,并且在他们遭受挫折时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表现出他非常细腻的情感。

(3)思维敏捷,才情横溢严监生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并且思维敏捷,能够迅速理清问题的脉络,做出明智的判断。

在与贾母商量关于荣府命运的问题时,他能够立刻找出切入点,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为荣府的兴衰命运提供了关键性思路。

3.人物的意义和价值严监生在《红楼梦》中作为一位高贵的官宦之家的后代,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和过人的才华,在思想情感、行为举止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提供了一种高尚的人格和处事态度的典范,为我们指明了不同的人生方向和道德规范。

张艳丽教案临死前的严监生(共5则范文)

张艳丽教案临死前的严监生(共5则范文)

张艳丽教案临死前的严监生(共5则范文)第一篇:张艳丽教案临死前的严监生(共)《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获奖时间:2013年春华杯校内一等奖授课人:伊宁市26小张艳丽授课时间:2013年4月18日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了解《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一、课前热身师:我们来做一个课前热身,倾听我描绘一个人物形象,你们迅速抢答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手持金箍棒,捉妖降魔,七十二变。

(孙悟空)少年英雄,三头六臂,带有六件法宝。

(哪吒)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持鹅毛扇。

(诸葛亮)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武松)聪明伶俐,熟读诗书。

整日泪光点点,多愁善感,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着装华贵富丽,心狠手辣,精明能干,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王熙凤)彪形黑大汉,性格粗鲁,好赤膊上阵,善使两把板斧。

(李逵)二、(一)揭示课题,结识文中人物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出示《儒林外史》书本的封面)儒林,就是众多的读书人。

他的名字叫——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谁来读读。

生:严监生。

师:请注意一个字的读音。

出示:jiān(监考)(监督)监: jiàn(监生)知道“监生”吗?。

生(读注释):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

师:对,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严监生,何许人也。

出示: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设计理念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 阅读提示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关注点感受严监生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四、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五、课时安排课时六、课前准备了解《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揭示课题,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四)、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2.交流,达成共识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学生反复读这句,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想些什么.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

(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
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
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
(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

(板书:家财万贯)
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

《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
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师范读句子,生想象画面)
2、请把眼睛睁开,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是怎样的(让学生轮流说)
3、你们真会想象!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四、精读,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1、出示幻灯片(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伸着两个手指头。

)齐读。

2、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严监生有事要说,又讲不出话来)从哪几个字中体会出来的(总、伸)请个别学生读。

3、同学们读书很用心的。

那么,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情形的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板:伸两个指头)
4、此时的严监生不会说话,只能伸出两个指头。

这两个指头的意思却难住了他的亲人,一次又一次猜测都不对,让我们再来看看在这一次次的猜测中,严监生有哪些变化。

教师引读,男生读大侄子、二侄子的话,女生读奶妈的话。

出示句子。

(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话:大侄子走上前……指着不动。

)从这一段描写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呢(着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生边说,老师边点红字)让我们来再读课文中描写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句子。

他伸出的两个指头是两个亲人两笔银子两位舅爷
5、此时的严监生会怎么想同学们能够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出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吗
6、最后赵氏明白了他的意思,挑掉了一茎灯草,然后他就怎样(断气了)。

这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赵氏明白他的什么意思(两根手指就是两茎灯草)(演示灯草,板书两茎灯草)
7、根据板书我们来回顾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不得断气,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后,他……(老师引,学生答)
8、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读完以后你认为严监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生上黑板写)
9、多么可笑而又多么可悲的严监生哟!在临死前,居然为了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而不能安息。

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
10、有人说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也有人说他很节约,你认为如何
(学生理解后老师小结)
11、大家明白了吗但是,严监生的行为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我们不能空口无凭,得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1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那个急呀!那个气呀!那个担心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边读边把那个急啊,那个气啊,那个担心啦用表情表现出来。

(小组分角色读选代
表演)
五、发散,学习作家人物描写之法。

1、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老师想问大家,作者为什么不用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严监生而只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呢
2、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我们在写人时,也应该选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文学名著中像这样的精彩描写比比皆是。

若沉醉其间,你一定会为之陶醉,为之神往,你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让我们共同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吧!
六、拓展,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

1、出示画面一:愤怒的乔丹
画面二:临死前的欧也妮·葛朗台
通过描绘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写成一段话。

2、作家吴敬梓用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严监生这样一个吝啬鬼形象,有着较强的讽刺意味。

严监生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在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还有著名的三大吝啬鬼,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请看大屏幕(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那些吝啬鬼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小说。

相信通过大家课外的阅读比较,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2、作业。

(幻灯片)
读老师推荐的名著,感受人物形象。

附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
家财万贯奄奄一息两个指头吝啬、爱财如命
两茎灯草节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