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表
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和教龄认定全套表格

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教龄认定卷宗封面县(市、区):乡镇(街道):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现住址:类别:□本地□跨市、县、乡镇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及教龄认定卷宗目录序名称份数起始页备注号1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教龄补助申请表2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3申请人承诺书4未曾被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录用的证明5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证明6未纳入计划内离岗退养的证明7无刑事犯罪情况的证明8无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辞退的证明9乡镇(街道)认定工作小组取证材料登记表10证人承诺书11证人证词12调查笔录13湖南省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申请表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教龄补助申请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户籍类型户口地现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照片新农保号离岗时间及原因离岗后是否被录用任教经历证明人及相关信息任教起止时间乡镇任教学校任教年限身份类别时任校长姓名性别住址联系电话年月至年月年月至年月年月至年月本人签字:(手印)年月日填表说明1.上表“任教经历”应按时间段填写,每一时间段必须填写3个以上证明人,证明人指时任校长或其他学校领导、同事、学生等在该时段与本人有过工作接触的在职公职人员(本人亲属除外)。
2. “任教经历”部分可续接,此表替代个人书面申请。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注:复印件应显示户籍类型及本人信息;此两项复印件由乡镇审核,并签署“用于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认定,复印件与原件一致”,审核人签字后加盖公章。
申请人承诺书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原任教学校申请人承诺本人所提交的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及教龄认定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可靠,无虚假作假行为,并对所提供的材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申请人签名(或按手印):年月日说明1、申请人应对所提供的各种材料真实性做出承诺,否则不予认定。
2、必须由申请人亲自签名(无法签字的按手印)。
3、如在认定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申请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认定后若查实为弄虚作假冒领国家资金,将取消享受的待遇、追回被冒领的资金,并依法予以惩处。
(完整版)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表

本人意见
签字:年 月日
备注
注:此表由干部所在单位填写,存干部档案第五类,若此前单位对干部已有认定,且符合政策,此表可免填。
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表
姓名
性别
籍贯
单位及
职 务
按照考察组审核意见,经研究,同志个人基本信息认定结果如下:
认 定 结 果
出生时间
参加工作
时间
入党
时间
干部身份
干部民族
全日制
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及专业
全日制
最高学位
在职
最高学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毕业院校及专业
在职
最高学位
干部简历
信息与档案一致情况
认定单
位意见
党委(组)负责人:公章
“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表填写规范及样表

“三龄二历一身份”核定表填写规范《“三龄二历一身份”核定表》是我校干部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记录和反映干部任职及其变化的重要书面文件, 是干部自然情况、经历及职务变动情况的客观反映,是历史、全面地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一、填表基本要求1、表内所列项目要逐项实事求是地填写,不能遗漏,所填内容要准确无误。
“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学习简历”、“工作经历”要如实填写,并保持前后的一贯性,不能随意更改。
2、表内的年、月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
3、表格要求电脑输入填写,除“个人承诺”栏填表人签字外不要手写,表格打印一律采用16K规格纸,正反面打印(表格左边为装订处,需多留空白),16K规格纸可到党委组织部领取。
4、“单位”一栏填写到所在二级单位,如“河北经贸大学xxxx学院”、“河北经贸大学xxxx处”,“填表时间”统一为2010年9月9日。
二、具体项目填写说明1、“姓名”栏:填写档案所用的姓名。
2、“民族”栏: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3、“政治面貌”栏:填写“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需注明民主党派名称,如.“九三学社”、“民盟”、“农工党”等。
无党派人士,在栏内注明“无”。
4、“出生年月”栏:中央组织部自1958年以来明确要求出生日期一律按公历填写,因此,干部出生日期不再进行农历与公历换算,对于已经填写农历日期的一律不得更改。
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1972.05”。
5、“参加工作时间”栏:干部参加工作时间以入伍、招工、毕业分配等时间为准,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2003.06”。
6、“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2001.11”。
民主党派成员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的时间。
无党派人士,注明“无”。
在党的历史上,有些时期各党有预备期,有些时期则没有预备期,有些时期入党时间从党员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有些时期入党时间则从党委批准之日算起,情况不尽相同,请根据入党时间认真填写。
“三龄两历一职称”审查确认表

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
号码
民族
籍贯
婚姻状况
参加工 作时间
连续计算 工龄时间
政治面貌
入党时间
预备党员转正时间
现职称/
技能等级
取得
时间
发证机关
学历
学位
全日制教育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及专业
入学时间: 年 月 日~毕业时间: 年 月 日
全日制教育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及专业
入学时间: 年 月 日~毕业时间: 年 月 日
本人意见
上述信息属实。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出生年月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组通字[2006]41号)
干部“三龄两历一证”审查确认表
注:本表经本人确认和公司审查无误后存入人事档案。
在职教育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及专业
入学时间: 年 月 日~毕业时间: 年 月 日
在职教育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及专业
入学时间: 年 月 日~毕业时间: 年 月 日
工作经历
审查意见
1、经审查,上述信息属实,与本人档案中相关材料一致。 □
2、档案中记载,实际为,经核实,以为准。 □
审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和民族身份认定表

人事档案中类别及差异
组织人事部门认定
姓名
姓名
吕星
姓名
吕星
年龄
档案资料名称
出生年月
出生时间
(年月)
1955.02
职工登记表
1955.02(材料形成时间为1972.12.16)
“以工代干”人员转正审批表
1955.12(材料形成时间为1984.4.12)
干部任免呈报表
1955.02(材料形成时间为1984.08.01)
工龄
档案资料名称
参加工作时间
参加工作时间
(年月)
党龄
档案资料名称
入党(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入党(团)时间
(年月)
学历
档案资料名称
学历
学历
民族
档案资料名称
民族
民族
本人意见
年月日
市局党组
审核意见
年月日
备注
职工登记表为整卷档案形成时间最早的一份材料
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标准和原则

“三龄两历一身份”,是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被组织人事管理人员形象地称为一个人的“标识”。
每个人从其参加工作之日,就建立了这样的“标识”。
那么“三龄两历一身份”是指哪一部分,我们又怎么认定呢?
“三龄”是指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两历”指学历、工作经历;“一身份”指干部身份。
出生日期:以招工、入伍、升学、入团、参加工作等较早填写的材料为依据,身份证、户口本不作为依据。
参加工作时间:以招工、入伍、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等档案历史材料上记载的情况为依据。
入党时间:党员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
学历:国家承认的学历有统招、自考、成教以及电大的开放式教育等,分为高中、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几个层次。
认定标准:材料是否齐全、内容印章是否真实、教育部网站是否能查到。
工作经历:参加工作以来每个阶段的记载,档案材料要前后一致,填写连续无间断,无矛盾之处。
干部身份:确定干部身份有三种情况,一是大中专毕业生,档案中要有《报到证》。
二是工人转干,档案中要有《以工代干转干人员审批表》,《吸收录用国家干部审批表》,《转干审批表》。
三是军人转业,档案中要有《军人转业(复员)审批表》。
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认定

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认定学习内容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录用、培训、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中的“三龄”是指干部的年龄,工龄、党龄,“两历”是指干部的学历、经历(工作和任职经历),“身份”是指是否是干部身份。
(一)出生日期的审核认定:1、更改出生日期的情况。
干部的年龄(出生日期)的更改,凡未经组织确认的视为擅自更改,更改后的出生日期不予承认。
2、出生日期前后记载不一致的情况。
根据组通字[2006]41号文件规定,原则上以干部材料中本人最先填写(表格或出生日期部分明确要求本人填写或有本人签名)的出生日期为审核依据进行审核确认(注:一般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生学籍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等),或以调查后新收集的早于现有档案材料、并可归档的本人所填写材料中的出生日期或原始户口底账、登记卡片、出生证等为依据,按程序报批后确认(建国前出生的,以当地解放后的原始户口底账等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3、出生日期存在农历、公历的情况。
中组部颁发《干部履历表》以来,明确要求出生日期一律按公历填写,因此干部出生日期不再进行农历与公历换算。
过去已经换算的,干部档案中最早材料中有古历或农历记载的,予以承认;档案中最早材料或其他原始材料无古历或农历记载,后期材料中又填写古历或农历的不予承认。
4、对干部因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等不够法定,而将干部人事档案早期材料记载的年龄填大,后根据形成时间更早的户籍档案材料已改回的,按照公平公正原则,须根据干部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时填大的年龄进行认定,不得重复得利。
对干部因入伍、招工等超过年龄,而将干部人事档案早期材料记载的年龄填小的,组织人事部门须派专人到公安、教育等部门调查核实,全面取证,严格按照组织认定程序做出认定。
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标准和原则

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标准和原则“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两历”指学历、工作经历;“一身份”指干部身份。
1关于出生日期的判定(一)把握最先最早原则。
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二)把握公平公正原则。
审核过程中我们通过仔细甄别年龄改动的历史背景和利益目的,区分年龄改大和改小的不同情况,对出生日期进行了合理认定。
(三)关于出生日期农历、阳历换算的问题。
干部人事档案最早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注明了阴历或农历等字样的,可按换算后的阳历时间认定;没有注明的,不得换算为阳历时间认定。
(四)出生日期真实性存疑的,应区别对待。
应将档案送公安机关部门鉴定,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和公安机关的鉴定结论,结合本人干部档案中早期入学、入团、参加工作的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综合作出判定。
2 关于参加工作时间的判定判定标准是招工、招干的,以招工、招干登记表中批准的时间为准,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的,以转正定级表的时间为准,经公开考试、考核录用的,以录用审批表录用时间为准,转业、复原、退伍军人的时间,以入伍登记表的时间为准,档案第五类“政审材料”中有更改参加工作时间材料、并有原始有效证明材料的,以组织人事部门的结论为依据。
3 关于入党时间的判定对入党时间的判定我们均以入党志愿书为准。
对没有入党志愿书或者入党志愿书填写不规范的,必须要求本人补填入党志愿书,由原单位党组织开具证明材料,并将现党组织申报的意见通知等等相关材料一并存入档案才能认可。
4 学历学位的认定对学历的认定一种可以查学信网,自1991年至今毕业的学历均可查询。
对学信网查不到的就需对干部档案认真查询,看成绩表、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是否齐全再对比其他材料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等才可认定。
若档案中材料不齐全就需要调函其发证学校查询其学籍真实性,查询学生在校期间的录取名册、毕业名册等相关作证。
5 工作经历的认定一般我们以干部履历表和干部任免审批表为参考,再和其他的佐证材料相互映证,比如招干登记表,公务员登记表,劳动合同,工资表,职称材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