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务员行测备考:抽象思维
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解析(1/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1题关于政治思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B.伏尔泰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的思想C.柏拉图主张建立哲学王统治的国家D.让·布丹提出君主主权学说下一题(2/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2题下列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铅B.香烟中是含铅的C.铅在人体内日积月累,不会分解D.汽油中添加铅元素可以起到防爆的作用上一题下一题(3/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3题下列思想流派与产生时代对应错误的是:A.儒学——汉代B.玄学——魏晋C.理学——宋代D.心学——明代上一题下一题(4/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4题关于天体及其运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天球是为了确定天体位置和运动而假想的圆球B.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C.黄道面是指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D.星座是指在天球上投影位置相近的恒星群落上一题下一题(5/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5题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数学成就,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古埃及:“0”的发现B.古印度:阿拉伯数字C.古巴比伦:六十进位制D.古中国:勾股定理上一题下一题(6/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6题下列关于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石灰通常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B.澄清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C.汉白玉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D.“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熟石灰的高温煅烧上一题下一题(7/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7题关于海水及其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的冰点温度比淡水低B.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C.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D.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上一题下一题(8/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2014国考真题及答案逻辑推理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逻辑判断

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76.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类中的旋转,第一幅图形是沿逆时针平移,第二幅图形是顺时针平移,然后进行叠加得出第三幅图形。
在第二段图形中,按照上述的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C【拓展】位置类一直是近期国考中的热点,但是在位置类的知识点中,不仅仅只有旋转一点,还会有平移和翻转,所以有可能在之后的考试中,很有可能会将这些知识点融合。
77.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是对图形中的俯视图和侧视图,第一段的图形中的第二幅图是第一幅的俯视图,第三幅是第一幅的侧视图,按照上述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D 【拓展】从各个角度来看图形,不仅仅只有俯视图和侧视图,还会包括主视图、左视图、仰视图等等,这些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多多的进行提高,以防之后还会从这几个角度做文章。
78.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位置类中的其他位置,所出现的图形都是有两个部分构成,然后从每个图形的位置来看分别依次是相离、相交、相离、相交这种规律,因此,本题答案得出C【拓展】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中位置类的其他位置,并不是按照大家正常所学的平移、旋转、翻转这些平常所见的几类,这就会给考生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正常的位置推理,还要多多注意一个图形中多个图形的整体位置,如相交、相切等这种静态位置关系。
79.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位置类,第一行第一个图形阴影部分顺时针旋转90°,然后将第二个图形以数轴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行检验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A 【拓展】从这道题中看到实际是考查了两个元素的翻转和旋转,并且众多考生都会对很明显都是阴影部分作为考查对象,但是学生也要注意,随着国考题目中的难度增大,阴影也有可能成为一个陷阱。
2014年昆明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热点逻辑判断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太平洋中有AB两个相邻的小岛。
A岛居民都是诚实的人,B岛的居民都是骗子。
当你问一个问题时,A岛的居民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B岛的居民给你的答案都是错误的。
一天,一个旅游者独自登上了两岛中的某个岛。
他分辨不清这个岛是A岛还是B岛,只知道这个岛上的人既有本岛的居民又有另一岛的来客。
他想问岛上的人“这是A岛还是B岛?”却又无法判断被问者的答案是否正确。
旅游者动脑筋想了会一儿,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只需要问他所遇到的任意一人一句话,就能从对方的回答中准确无误地断定这里是哪个岛。
你能猜出旅游者所问的问题吗?如果旅游者直接问“这是A岛还是B岛?”那么当被问者是A岛人时,他会得到正确的回答;当被问者是B岛人时,他会得到错误的回答。
两种回答截然相反,而旅游者又无法知道他得到的答案对不对,因此这样问话达不到问路的目的。
聪明的旅游者的问话是,“你是这个岛的居民吗?”如果对方回答“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A岛;如果对方回答“不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B岛。
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对上面的问题作些讨论。
旅游者提出问题时并不知道提问地是何岛,也不知道被问者是何岛居民。
他要从所听到的第一句回答来判断问话地是何岛。
因此,所提问题的答案必须是因提问地而异,而不由被问者是A岛居民或是B岛居民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特点,我们设法找到这样的问题,使得在A岛提问时,被问者(不论是何岛居民)都回答同样的一种答案;在B岛提问时,被问者都回答另一种答案。
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任一人的回答来判断提问地为何岛了。
显然,这样的问题必须与提问地相关,并且还要与被问者有关,如果在A岛提出这样的问题时,A岛居民应作肯定回答(B岛居民也会作肯定回答,但这种回答与客观实际相反),那么在B岛提出同一问题时,A岛居民应作否定回答(B岛居民也会做否定回答,但回答与实际情况相反)。
“你是这个岛的居民吗?”这一问题就是一个满足以上要求的问题,我们通过下表表示在不同的提问地的不同的被问者对问题的相应回答。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07-11年行测判断推理精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07-11年行测判断推理精析行测答题技巧:距离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大家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
进行针对性复习的第一步,是对国家公务员常考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深入理解。
为此,集合众多专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2007年——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了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全面透析2007-2011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专项陈首宇图形推理判断推理类是国家公务员考试重要的题型之一,包含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几部分。
专家通过对历年真题分析,图形推理今年很有可能依然作为判断推理部分的第一部分。
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传统题型有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古典型图形推理。
在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出现了新题型——图形分类。
题型涉及的考点包括图形构成、几何性质、图形转化、空间推理四类,每类又有其高频考点,如线、封闭与开放、对称性、元素的位置、图形叠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化等。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的难度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图形本身的多变性和图形规律的复杂化,选项也非常具有迷惑性。
题目数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下面是专家针对2007——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的题型题量和考点进行的总结与分析。
一、2007-2011年图形推理题量分析二、2007-2011年图形推理题型分析三、2007-2011年图形推理考点分析四、2007-2011年图形推理整体分析综上所述,2007——2011年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具有以下特点:①从题目的数量上看,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在近两年显著增大,题量由5道增至10道,这是由图形推理这一题型的高区分度决定的。
可以预计,2012年题量是10道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②从题目的难度上看,试题的整体难度持续上升,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期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2. 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 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失去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 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 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 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 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5. 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⑤④②6.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D. 自由只服从法律7. 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A. 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 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8. 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 蓬山此去无乡路,青鸟殷勤为探看C.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D.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9. 俗语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A. 身正不怕影子斜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C. 水大漫不过船D. 有理不在声高10. 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预测题(15)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测预测题(15)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开始,公务员考试⺴为⼤家提供了⾏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共35题,参考时限40分钟) 本部分包括五种类型的试题: ⼀、图形推理:共5题。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 5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个填⼊问号处,使之呈现⼀定的规律性: 5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个填⼊问号处,使之呈现⼀定的规律性: 5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个填⼊问号处,使之呈现⼀定的规律性: 5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个填⼊问号处,使之呈现⼀定的规律性: 55.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右边哪⼀项能由它折叠⽽成? ⼆、定义判断:共10题。
每道题先给出⼀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
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
从中选出⼀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
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 56.融资,指为⽀付超过现⾦的购货款⽽采取的货币交易⼿段,或为取得资产⽽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段。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融资⾏为的是( )。
A.⼩张为了⽅便上下班,拿出⾃⼰的8万元积蓄,另找⽗⺟借了3万元买了⼀辆⼩轿⻋ B.某单位准备利⽤⼀块闲置⼟地解决职⼯住宿,但尚缺3千万资⾦,有⼈提议向职⼯借钱,并⽀付适当的利息,以后分期偿还 C.某企业拟上⻢刚开发的⼀项新产品,向银⾏贷款 D.张先⽣打算把⼀家饭店盘下来,钱不够找到了朋友李先⽣借了50万元,约定两年内连本带息全部还清 57.共⽣营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效率、增强市场竞争⼒为⺫的的⼀种营销策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共⽣营销的是( )。
A.甲企业和⼄企业决定整合资源,建⽴企业集团 B.甲、⼄、丙三家⼩家电企业决定建⽴市场消费信息共享机制,定期通报协调各⾃⽣产⼩家电的品种、品质和价格定位 C.某物流公司把货从甲地运到⼄地,⼜从⼄地带货到甲地,来回不放空,提⾼了公司效益 D.某商场既卖甲企业的产品,也卖⼄企业的产品 58.社会⼯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科学⽅法助⼈的服务活动。
透析公考行测图形推理必考古典型--抽象规律

透析公考行测图形推理必考古典型--抽象规律透析行测图形推理必考古典型(抽象规律)从以往到今的公考行测中的图形推理上来看,现在的图形推理都逐渐趋向于图形的复杂化,图形之间规律的多项化,使得以往最简单,或者说相对简单的题型被考生所放弃。
其实不然,我们说,之所以以前公考中曾经频繁出现的那些所谓简单的题型,到现在的图形推理变的越来越难,其实就是一种演变的过程,绝大部分还是在以前的基础上的升华版本,它的价值在于对基础的把握以及对复杂化的领悟,所以我们万万不能将简单的东西扔掉并掉以轻心。
古典型的图形推理另外的几种题型,也是以往经常出现的相对比较简单。
但是不是以图形要素上的数量变化为规律来推理。
一、图形旋转此类型的题,所给出的图形在要素上的数量都表现为一致,但是从平面效果上看,其中的一些要素是按照顺时针、逆时针或者顺-逆、逆-顺的规律所表现:例题1:2000年中央真题答案:A二、一笔画问题先看一个例题:答案:B 知识点:关于这一题型,在很多其他的资料里都有过不同的解释,但是不排除其中有很多的错误解释甚至于错误的答案,其实这种类型的题,仔细推敲,其实所给出的每个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一笔完成。
第一组图形中三个图形是一笔可以画完的,所以第二组图形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是一笔可以画完的,所以选择B。
三、重心变化问题重心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长考的知识点,重心:图形或物体的重心是由引力产生的,图形或物体的两条重力线的交点叫做图形或物体的重心。
例题1:2003年中央B类真题答案:C 例题2:三维(立体)图形的重心变化答案:B 解析:虽然是立体图形,但仍然存在重心变化的问题,显然第一组三个图形的重心是由低到高变化的,所以第二组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所以应选择B答案。
四,轴对称与中心对称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也是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常考的知识点,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备的能力:抽象思维

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备的能力:抽象思维_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能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很多人初中以前成绩很好,上了初中后,有一部分成绩很好的同学在数学上落后了,到高中阶段就更加明显了。
为什么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数学学习不能保持小学时的水平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跟上了知识水平的要求。
我们在初一开始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初二开始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谈到方程大家都不陌生,但说到列方程解方程很多人就没有那么自信了。
根本的原因在于方程思想的引入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大家的抽象思维能力,方程法的核心在于将形象具体的语言信心转化成为抽象的符号表达,方程法思想包含两大层面:一是发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说白了就是列方程;二是解方程——利用合适的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或利用方程进行求解。
列方程是抽象思维训练的关键。
比如:【例1】一只木箱内有白色乒乓球和黄色乒乓球若干个。
小明一次取出5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N次后,白球拿完了,黄球还剩8个;如果换一种取法: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问原木箱内共有乒乓球多少个?A.246个B.258个C.264个D.272个【解析】这道题复习过的同学大都知道:根据第二种取法,总数p=10m+24,可以使用整除判定或尾数法锁定答案为C。
然而我们能通过列方程求解吗?要列方程首先就要搞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白球和黄球不管怎么取,白球和黄球的数量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就有5n+8=3m;3n=3m+24。
很显然这道题的考察核心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求出了n和m的值,黄球和白球各多少个自然就知道了,总数也就可以算出来了。
再比如:【例2】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分钟步行60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步行150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
求队伍的长度?()A.630米B.750米C.900米D.1500米【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队伍行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能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很多人初中以前成绩很好,上了初中后,有一部分成绩很好的同学在数学上落后了,到高中阶段就更加明显了。
为什么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数学学习不能保持小学时的水平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跟上了知识
水平的要求。
我们在初一开始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初二开始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谈到方程大家都不陌生,但说到列方程解方程很多人就没有那么自信了。
根本的原因在于方程思想的引入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大家的抽象思维能力,方程法的核心在于将形象具体的语言信心转化成为抽象的符号表达,方程法思想包含两大层面:一是发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说白了就是列方程;二是解方程——利用合适的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或利用方程进行求解。
列方程是抽象思维训练的关键。
比如:
【例1】一只木箱内有白色乒乓球和黄色乒乓球若干个。
小明一次取出5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N次后,白球拿完了,黄球还剩8个;如果换一种取法: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问原木箱内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A.246个
B.258个
C.264个
D.272个
【解析】这道题复习过的同学大都知道:根据第二种取法,总数p=10m+24,可以使用整除判定或尾数法锁定答案为C。
然而我们能通过列方程求解吗?
要列方程首先就要搞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白球和黄球不管怎么取,白球和黄球的数量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就有5n+8=3m;3n=3m+24。
很显然这道题的考察核心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求出了n和m的值,黄球和白球各多少个自然就知道了,总数也就可以算出来了。
再比如:
【例2】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分钟步行60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步行150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
求队伍的长度?()
A.630米
B.750米
C.900米
D.1500米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队伍行进问题。
根据题意可知从队尾到队头所花的时间加上从队头到队尾所花的时间和应该为10分钟,这就是这道题告诉我们的等量关系。
而在队伍行进问题当中,我们知道从队尾到队头是追及问题,追及的路程差恰好是队伍的长度;从队头到队尾是相遇问题,相遇的路程和恰好也是队伍的长度。
因此就有{s÷(150-60)}+{s÷(150+60)}=10。
解出s=210。
当然这道题
也可以用比例法解决,因为追及的距离差和相遇的距离和是一样长的。
利用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很快就可以求解。
上边两道例题意在说明:方程法是解决数学运算问题的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方法,发现其中蕴含的等量关系往往是理解题意和解题的关键。
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里边一定要注意锻炼将具体但复杂的文字信息转换成抽象但明确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在考场快速反应。
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同学不妨回过头去翻看一下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教材,这个时
候你会发现以前不怎么理解的内容现在很容易就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