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光学知识点
光学薄膜基础知识介绍

光学薄膜基础知识介绍光学薄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薄膜材料,通常由多个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层次交替排列组成。
它以其特殊的折射、反射、透射等光学性质,在光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光学薄膜的基础知识。
一、光学薄膜的分类1.反射膜:反射膜是一种具有高反射特性的光学薄膜,适用于折射率较高的材料上,如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
2.透射膜:透射膜是一种具有高透射特性的光学薄膜,适用于折射率较低的材料上,如玻璃、塑料等。
二、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1.蒸镀法:蒸镀法是最常用的制备光学薄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所需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蒸发或升华,并在基板上形成薄膜。
2.溅射法:溅射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光学薄膜制备方法。
它通过在真空环境中,使用离子束或电子束激活靶材料,并将其溅射到基板上形成薄膜。
3.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以气体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制备光学薄膜的方法。
它通过将反应气体通入反应室中,在基板表面沉积出所需的材料薄膜。
三、光学薄膜的性质和应用1.折射率:光学薄膜的折射率是指光线在薄膜中传播时的折射程度,决定了光的传播速度和路径。
根据折射率的不同,可以制备出不同属性的光学薄膜,如透明薄膜、反射薄膜等。
2.反射率:光学薄膜的反射率是指光线在薄膜表面发生反射的程度,决定了光的反射效果。
反射薄膜广泛应用于光学镜片、反光镜、光器件等领域。
3.透射率:光学薄膜的透射率是指光线透过薄膜并达到基板的程度,决定了光的透射效果。
透射薄膜常用于光学滤波器、镜片涂层、光学器件等领域。
四、光学薄膜的设计与优化光学薄膜的设计与优化是制备高性能光学薄膜的关键。
根据所需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调节不同层次的材料及其厚度,来达到特定的光学效果。
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正向设计、反向设计、全息设计等。
通过有效的设计与优化,可以实现特定波长的高反射、高透射、全反射等特性,满足不同光学器件的需求。
总结:光学薄膜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中。
光学薄膜的知识

1mmHg=1.00000014Torr
13
初真空
低真空
高真空 超高真空
真空度Pa
>103
103~10-1
10-1~10-6
<10-6
平均自由 程(cm)
<10-4
10-4~5
5~105
>105
气流特点
1.以气体分子 间的碰撞为主
2.粘滞流
过渡区域
1.以气体分子 与器壁的碰撞 为主
2.分子流
平均吸 附 时间
35
四、辅助系统
加温——————温度测量与控制 充气——————真空度测量与压强控制 工件架——————公、自转,均匀性调整 离子轰击——————直流与射频 比较片架——————透射、反射、内反射
36
五、薄膜材料
透明区 折射率 强度 激光阈值 蒸发方法
1、金属材料:铝、铬、银、金等
2、介质和半导体材料
32
三、控制系统 1、时间 2、颜色 3、光学控制 4、石英晶体震荡控制
33
光学膜厚监控系统
34
石英晶体法监控膜厚
主要是利用了石英晶体的两个效应,即压电效应和质量负荷 效应。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的固有频率不仅取决于其几何尺寸、切 割类型,而且还取决于晶片的厚度。当晶片上镀了某种膜层, 使晶片的厚度增大,则晶片的固有频率会相应的衰减。石英 晶体的这个效应是质量负荷效应。石英晶体膜厚监控仪就是 通过测量频率或与频率有关的量进行膜厚测量的。
12
15
机械泵原理图
16
17
油扩散泵
18
扩散泵示意图
19
注意事项:
1、不能在泵内气压高于1帕时加热扩散泵;已工作的扩散 泵停止加热后,应继续用机械泵抽空,直至冷却,否则泵 油易氧化变质。
薄膜光学知识点

薄膜光学:1. 整部薄膜光学的物理依据就是光的干涉。
(托马斯 杨干涉实验)2. 列举常用的光学薄膜镀膜镜片,牛顿环,滤光片、反射镜,ITO 膜,幕墙玻璃,红外膜,DWDM 、光纤薄膜器件,电致变色膜。
3. 利用薄膜可以实现的功能减少反射,提高透射率;提高反射率;提高信噪比;保护探测器不被激光破坏;重要票据的防伪等等。
总之能列出多少光的用途就能列出多少光学薄膜的用途。
提高光学效率,减少杂光。
如高效减反射膜,高反射膜。
实现光束的调整和再分配。
如分束膜,分色膜,偏振分光膜。
通过波长的选择性提高系统信噪比。
如窄带及带通滤光片、长波通、短波通滤光片。
实现某些特定功能。
如ITO 透明导电膜,保护膜等。
4. 一束入射角为0θ的光入射到厚度为d1、折射率为n1的薄膜上产生的相位差为:111024cos /n d δπθλ=;双光束强度为:221212122cos2R R R r r rr δδ=+±=+±详细计算过程:5. 单层膜的多光束干涉计算:(薄膜光学2PPT 中P26-29)6. 电磁场间的关系:()111H N k E =⨯光学导纳:HN N r E=⨯,这是的另一种表达式称为光学导纳7. 光在两种材料界面上的反射:0101cos ,cos N p r s N ηηθηηηθ⎧--⎪==⎨+-*⎪⎩光:光:01010101R ηηηηηηηη*⎛⎫⎛⎫--=∙ ⎪ ⎪++⎝⎭⎝⎭8. 掌握单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 PPT 中P 15-211112111sin cos 1sin cos i B C i δδηηηδδ⎡⎤⎡⎤⎡⎤⎢⎥=⎢⎥⎢⎥⎢⎥⎣⎦⎣⎦⎣⎦ B C ⎡⎤⎢⎥⎣⎦称为膜系的特征矩阵 CY B=单层膜的反射系数和反射率为:000000,YY Y r R Y Y Y ηηηηηη*⎛⎫⎛⎫---==⋅ ⎪ ⎪+++⎝⎭⎝⎭9. 掌握多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 PPT 中P 26-2910. 【计算】偶数四分之一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2231222r r sr rY ηηηηη------=--- 奇数四分之一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222422231r r r r r sY ηηηηηη-------=--- 计算多膜层(膜层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的整数倍)的反射率。
光学薄膜基础知识

机械性能
硬度与耐磨性
光学薄膜需要有足够的硬 度和耐磨性,以抵抗摩擦 和划痕对光学表面的影响。
韧性
光学薄膜材料需要具有一 定的韧性,以防止因受到 外力而破裂或变形。
附着力
光学薄膜与基材之间的附 着力需要足够强,以保证 薄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与涂层技术
通过表面处理与涂层技术,可以改善光学薄膜的表面质量、提高附着力、增强抗划伤能力等,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和使用寿命。
降低制造成本
规模化生产
通过规模化生产,可以实现成本的降 低和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产品的可 靠性和一致性。
优化工艺参数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以减少生产过 程中的浪费和损耗,降低制造成本。 同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模 式,也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 提高。Fra bibliotek环保照明
光学薄膜可以用于LED照明设备中,提高光 效和照明质量,降低能耗和热量的产生,同 时还可以实现可调色温、可调亮度等功能, 为环保照明提供更多可能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材料分类
光学薄膜可以分为金属膜、介质膜、半导体膜等,不同的材料对光的 反射、透射、吸收等特性有显著差异。
02
光学薄膜的特性
光学性能
反射与透射
光学薄膜能够根据需要改变光的 反射和透射行为,如增反膜增加 反射,减反膜减少反射并增加透
射。
干涉效应
薄膜的厚度和材料会影响光的干涉, 通过调整薄膜的厚度和材料,可以 实现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干涉增强或 减弱。
光学薄膜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摄影 器材、照明设备、显示屏幕等领域, 对提高光学元件的性能和改善光束质 量具有重要作用。
光学薄膜复习要点

光学薄膜复习要点第四章光学薄膜的制造工艺1.光学薄膜器件的质量要素光学性能:●膜层厚度d●膜层折射率n折射率误差的三个主要来源:------膜层的填充密度(聚集密度)------膜层的微观组织物理结构------膜层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硬度:膜层材料的本身硬度和膜层内部的填充密度牢固度:是指膜层对于基底的附着力、黏结程度膜层与基底之间结合力的性质(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经典吸引)成膜粒子的迁移能环境稳定性:希望薄膜器件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在经历恶劣环境较长时间后仍然不变。
恶劣环境:盐水盐雾、高湿高温、高低温突变、全水浴半水浴、酸碱腐蚀提高方法:1.选用化学稳定性好的材料2.制作结构致密无缝可钻的膜层后果:1.结构致密:酸碱盐水对膜层的腐蚀为单一面腐蚀,速度慢,耐久性强2. 结构疏松:酸碱盐水对膜层的腐蚀是深入内部的体腐蚀,速度快,耐久性差。
填充密度:膜层的实际体积与膜层的几何体积之比。
后果:高的填充密度对应着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的环境稳定性。
低:机械性能:膜层与基底之间吸附能小,膜层结构疏松牢固度差膜层表面粗糙,摩擦因数较大,抗摩擦损伤能力差非密封仪器内部,面腐蚀变为深入内部的体腐蚀光学性能:光线在粗糙表面散射损大空隙对环境气体的吸收导致膜层的有效光学厚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折射率不稳定。
提高膜层的填充密---基片温度、沉积速率、真空度、蒸汽入射角、离子轰击影响膜层质量的工艺要素:1.真空镀制光学薄膜的基本过程清洗零件---清洁真空室/装零件---抽真空和零件加温---膜厚仪调整---离子轰击---膜料预熔---镀膜---镀后处理---检测。
2.影响薄膜器件质量的工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真空度:影响折射率,散射,机械强度,不溶性后果:真空度低,使膜料蒸汽分子与剩余气体分子碰撞的几率增加,蒸汽分子的动能大大减小,与基片的吸附能间隙,从而导致沉积的膜层疏松,机械强度差,聚集密度低,化学成分不纯,膜层折射率,硬度变差。
薄膜光学

N0 N1 cos cos 0 1 当 分 子 为 零 反 射 为 零这 ,一 入 射 角 称 为 布 儒特 斯角 N0 N1 又根据折射定律 N 0 sin 0 N1 sin 1 cos 0 cos1 N1 得 到t an 0 ; 0 布 儒 斯 特 角 N0
对于任何闭合的假想面(叫高斯面),通过假 想面的电场通量与该面所包围的净电荷之间的 关系:
0 E d S q
薄 膜 光 学——基础理论
磁学的高斯定律
对于任何闭合的假想面(叫高斯面),通过假 想面的磁场通量为0:
B d S 0
薄 膜 光 学——基础理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r H
由麦克斯韦方程: 4 1 D 4 i j E E c c t c c 4 H i N2E E i c c H
薄 膜 光 学——基础理论
平面电磁波理论——E和H的关系
比较可得 ( 1): N E r H; 同 理 E可 得 : H N r E ;这说明 r、 E、 H三 个 量 相 互 垂 直 电磁波是横波 E , 、 H不 但 垂 直 , 而 且 数 值 还 间有
薄 膜 光 学——基础理论
平面电磁波理论
整理后可得: E
2
2 E
c
2
4 E 2 1 2 t c t
设它的解: E E0e
2
i t x
v
2 带入(1)中
c 4 整理得到:2 i v
薄 膜 光 学——基础理论
薄 膜 光 学——基础理论
麦克斯韦方程组
E——电场强度
D——电位移矢量 H——磁场强度 B——磁感应强度 μ——磁导率 D =ε E B =μ H
光学薄膜-基础知识

热导率
表示薄膜材料导热的能 力,影响光学薄膜的散
热性能。
光学常数
描述薄膜材料对光传播 的影响,如折射率、消
光系数等。
机械性能参数
硬度
表示薄膜材料的抗划痕能力, 影响光学薄膜的耐用性。
弹性模量
表示薄膜材料的刚度,影响光 学薄膜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
抗张强度
表示薄膜材料抵抗拉伸的能力 ,影响光学薄膜的耐用性和稳 定性。
反射率
表示光在薄膜表面反射的比例,影响光的利 用率。
吸收率
表示光被薄膜吸收的比例,影响光的损耗。
透射率
表示光透过薄膜的比例,影响光的透过效果。
干涉效应
由于多层薄膜对光的干涉作用,影响光的相 位和振幅。
物理性能参数
密度
薄膜材料的密度,影响 光学薄膜的质量和稳定
性。
热膨胀系数
薄膜材料受热后的膨胀 程度,影响光学薄膜的
更稳定的性能等。
多功能化
光学薄膜正朝着多功能化的方向发 展,如抗反射、抗眩光、增透、偏 振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 需求。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光学薄膜的 环保性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使用环保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污染等。
技术挑战
制造工艺
光学薄膜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 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如何 提高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02
它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广泛 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显示、照明 、通信、摄影等。
光学薄膜的特性
01
02
03
高反射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膜层材料 和厚度,可以获得高反射 率,用于增强光的反射效 果。
高透射性
通过调整膜层的折射率和 厚度,可以获得高透射率, 用于提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透射效果。
光学膜片知识点总结

光学膜片知识点总结一、光学膜片的基本原理光学膜片是利用薄膜的干涉效应来实现对光的调控的光学元件。
薄膜的光学性质与其厚度、折射率及透射率等参数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设计和调控,可以实现对光的波长、偏振、相位等的调控。
光学膜片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薄膜的干涉效应和多层膜的反射和透射规律。
1. 干涉效应:当光线通过薄膜时,由于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的不同,光线在薄膜内部和表面之间会发生反射和透射,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这种干涉效应可以用来实现对光的波长和相位的调控。
2. 反射和透射规律:多层膜的光学性质与薄膜的材料、厚度、层序、折射率等参数相关,通过合理设计多层膜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光线的反射和透射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光的偏振和波长的调控。
基于以上基本原理,光学膜片可以实现对光的色散、偏振、透射率等的调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光学膜片的主要特性1. 调控范围广:光学膜片可以实现对光的波长、偏振、相位等的调控,调控范围广,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2. 光学性能优良:光学膜片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如高透射率、低反射率、高色散率等,能够满足各种光学系统的需要。
3. 结构简单紧凑:光学膜片的结构通常比较简单,可以设计成紧凑的结构,便于集成和应用。
4. 制备工艺成熟:目前光学膜片的制备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和工艺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光学膜片。
5. 适应性强:光学膜片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用于不同的光学系统。
在以上方面,光学膜片具有许多优良特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
三、光学膜片的制备工艺光学膜片的制备工艺是实现其优良性能的关键。
光学膜片的制备工艺通常包括薄膜沉积、膜层设计、光刻、膜层厚度和成分控制、表面处理等工艺步骤。
1. 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制备光学膜片的基础工艺,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溅射沉积等技术,通过这些技术能够在衬底上制备出所需的薄膜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膜光学:
1. 整部薄膜光学的物理依据就是光的干涉。
(托马斯 杨干涉实验)
2. 列举常用的光学薄膜
镀膜镜片,牛顿环,滤光片、反射镜,ITO 膜,幕墙玻璃,红外膜,DWDM 、光纤薄膜器件,电致变色膜。
3. 利用薄膜可以实现的功能
减少反射,提高透射率;提高反射率;提高信噪比;保护探测器不被激光破坏;重要票据的防伪等等。
总之能列出多少光的用途就能列出多少光学薄膜的用途。
提高光学效率,减少杂光。
如高效减反射膜,高反射膜。
实现光束的调整和再分配。
如分束膜,分色膜,偏振分光膜。
通过波长的选择性提高系统信噪比。
如窄带及带通滤光片、长波通、短波通滤光片。
实现某些特定功能。
如ITO 透明导电膜,保护膜等。
4. 一束入射角为0θ的光入射到厚度为d1、折射率为n1的薄膜上产生的相位差为:
111024cos /n d δπθλ=;双光束强度为:
221212122cos2R R R r r rr δδ=+±=+±
详细计算过程:
5. 单层膜的多光束干涉计算:(薄膜光学2PPT 中P26-29)
6. 电磁场间的关系:()
111H N k E =⨯
光学导纳:H
N N r E
=
⨯,这是的另一种表达式
称为光学导纳
7. 光在两种材料界面上的反射:0101
cos ,cos N p r s N ηηθηηηθ
⎧--⎪==⎨
+-*⎪⎩光:光:
01010101R ηηηηηηηη*
⎛⎫⎛⎫--=∙ ⎪ ⎪++⎝⎭⎝⎭
8. 掌握单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 PPT 中P 15-21
11
1211
1sin cos 1sin cos i B C i δδηηηδδ⎡
⎤⎡⎤⎡⎤⎢⎥=⎢⎥⎢⎥⎢⎥⎣⎦⎣⎦⎣⎦ B C ⎡⎤
⎢⎥⎣⎦
称为膜系的特征矩阵 C
Y B
=
单层膜的反射系数和反射率为:
000000,Y
Y Y r R Y Y Y ηηηηηη*
⎛⎫⎛⎫---==⋅ ⎪ ⎪+++⎝⎭⎝⎭
9. 掌握多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 PPT 中P 26-29
10. 【计算】偶数四分之一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
223122
2r r s
r r
Y ηηηηη------=--- 奇数四分之一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222
4222
31r r r r r s
Y ηηηηηη-------=--- 计算多膜层(膜层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的整数倍)的反射率。
【计算题:薄膜光学3PPT 中P35】
11. 单层减反膜的设计方法:【薄膜光学3PPT 中P37】
12. 无论膜层是否有吸收,膜系的透射率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
13. 厚基片反射率和透射率的计算【薄膜光学3PPT 中P52-54】
14.有些镀膜元件表面反射的光色彩与入射光颜色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在不同的波段元件表
面对于光的反射不同。
15.单层λ0/4减反膜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1)剩余反射高(2)带宽小
双层λ0/4-λ0/4减反膜的优缺点?
优点:在中心波长处增透效果好
缺点:λ0/4-λ0/4结构的V形减反膜只能在较窄的光谱范围内有效地减反射,即带宽较小。
因此仅适宜于工作波段窄的系统中使用。
λ0/4- λ0/2型双层增透膜的优缺点?
λ0/4- λ0/2型双层增透膜在中心波长λ0两侧可望有两个反射率极小值,反射率曲线呈W型,所以也罢这种双层增透膜称为W型膜。
在一定程度上展宽了带宽但是总体的减反效果不理想,在中心波长处得反射率和单层膜相同。
16.λ0/4-λ0/2-λ0/4型增透膜的优点?不仅提高了增透效果,而且展宽了带宽。
17.λ0/4-λ0/2-λ0/4型增透膜: G/M2HL/A的设计。
当其中有一膜层材料实际不存在时,应
可用奇数层高低交替的材料来替代xL/yH/xL或xH/yL/xH,该替代多层光学厚度之和必须等于原来膜层的光学厚度。
【薄膜光学5PPT中P25-42】
18. 红外宽带减反膜的具体设计方法。
19. 单层膜的反射率计算:2222
0101(/)/(/)s s R n n n n n n =-+【一般不会超过50%】
高反射率膜堆G/H(L/H)S /A 应具有的特点?
(1)高低折射率层交替,介质膜系两边的最外层为高折射率层。
(2)介质层每层的厚度均为λ0/4
20.如何提高高反射率膜堆的反射率?
nH /n1越大,或层数(2S+1)越多反射率越高。
21.典型的λ0/4高反射介质膜堆特点:四点。
(1)存在一个高反射带;(2)膜层数越多,反射率稳步提高;(3)高反射带的(波数)宽度2△g 是有限的,随着层数的增加,宽度2△g并不改变;(4)在高反射带的两边,反射率陡然降为晓得振荡着的数值,随着层数的增加,奖增大反射带内的反射率以及带外的振荡数目。
22.展宽高反射带宽的方法?两点。
23.区分介质高反射膜与金属高反射膜,各自的优缺点
介质高反射膜:优点:吸收几乎为零;反射率接近100%。
缺点:价格昂贵、结构复杂
金属高反射膜:优点:廉价、结构简单。
具有一下特点:1、高反射波段宽,几乎可以覆盖全部光频范围;2、不同金属膜层与基底附着能力差别较大,如Al、Cr、Ni与玻璃附着牢固,Au、Ag与玻璃附着能力很差;3、化学稳定性差,易被环境气体腐蚀;4、膜层软,易划伤。
24.在金属高反射膜中引入介质膜为何能够改善金属高反射膜的机械性能?
(1)改善金属与基底的附着力,如;(2)高硬度透明膜对金属层起到保护作用(3)提高金属层得反射率。
25.分光膜可以分为分束膜和分色膜;
分色膜是按颜色(波长)不同进行分光;
分束膜是把一束光按比例分成光谱成分相同的两束光,在一定的波长区域内,如可见区内,对各波长具有相同的透射率、反射率比例,因而反射光和透射光不具有颜色,并呈中性。
26.中性分束镜可分成介质中性分光镜、偏振中性分束棱镜和金属中性分光镜。
27.介质中性分光镜结构:周期性多层介质膜系(LH)S。
(较高反膜相比:层数少,反射率
滴(~50%))
28.介质中性分光镜特点:3点。
(1)因为无吸收,分光效率高;(2)偏振效应明显;(3)
分光特性色散明显。
29.如何改善分束镜分光曲线的平坦程度或者说色中性?3点。
(1)可通过2H、2L、甚至2M提高分光曲线的平坦程度(色中性);(2)将膜系中的H 层换成中等折射率的M膜层;(3)整体调整H、L膜层材料,改变n H
与n L比值或通过改变膜厚来改变n H与n L比值。
30.偏振中性分束棱镜工作原理?
偏振中性分束棱镜工作前提条件?
哪种金属分光镜在较宽的光谱范围内中性较好,且机械性能与化学性能都非常好?
镍铬合金(80Ni-20Cr)在较宽的光谱范围内中性较好,且机械性能与化学性能都非常好31.截止滤光片:要求某一波长范围的光束高效透射而偏离这一波长的光束骤然变化为高反
射(或称抑制)。
长波通滤光片:抑制短波区、透射长波区的滤光片;
短波通滤光片:抑制长波区、透射短波区的滤光片
32.截止滤光片分为吸收型、薄膜干涉型和吸收与干涉组合型。
33.列举吸收型截止滤光片,介绍其特点(优缺点)
优点:材料来源广泛,如颜色玻璃、晶体、烧结多孔明胶无机和有机液体以及吸收薄膜;使用简单,对入射角不敏感;造价便宜或适中。
缺点:截止波长不能随便移动。
吸收型红外截止滤光片,增强绿光,增加色彩平衡,加强近红外线阻隔滤光片,适合于带有切换盒的彩色+黑白摄像机,高速公路监控,车牌识别摄像机和野外测控.抗干扰强,拍摄清晰.
34.衡量干涉截止滤光片的重要指标?
(1)透射曲线开始上升(或下降)时的波长以及此曲线上升(或下降)的许可斜率(2)高透射带的光谱宽度、平均透射率以及在此透射带内许可的最小透射率
(3)具有低透射率的反射带(抑制带)的光谱宽度以及在此范围内所许可的最大透射率。
35.干涉截止滤光片压缩通带波纹的方法?
36.L/2HL/2适合短波通,H/2LH/2适合长波通
37.列举截止滤光片的应用:1、彩色分光膜;2、反热镜和冷光镜;3、红外截止滤光片
(CCD系统)。
38.反热镜:短波通滤光片,即抑制红外光,透射可见光
冷光镜:长波通滤光片,即透射近红外光,反射可见光
39.列举常用的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
热蒸发;溅射;离子镀;离子辅助镀技术
40.真空镀膜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物理气相沉积的过程中为何需要高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热蒸发系统;膜厚控制系统。
大气PVD存在的问题:常温常压下,分子密度:1.28*10-3g/cm3,即气体分子个数2.08*1022个/g,气体分子间距离3.34*10-6mm,气体分子的空间密度2.68*1016个/mm3。
导致:空气中活性气体分子与膜层、膜料、蒸发器反应,空气分支进入膜层成为杂质;常压下,气体分子密度太高。
蒸发膜料大多因碰撞而无法直线到达被镀件。
所以PVD过程需要使用高真空系统。
41.什么样的真空条件下可以镀膜?列举2-3种可以将真空腔抽到高真空的设备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蒸发源到被镀件之间的距离的条件下可以镀膜。
罗茨泵、油扩散泵、涡轮分子泵、低温冷凝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