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细胞的代谢 专题训练5-1 光合作用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高考模拟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2020·海南省高三二模)下图表示细胞内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D )A.a过程中必定有[H]的产生和消耗B.通过a过程,能源物质中的能量大多数可能是以乙的形式散失的C.放能反应一般与图中b代表的反应相联系D.图中c代表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解析】a过程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有[H]的产生和消耗,A正确;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正确;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为图中的b,C正确;图中c代表的反应是ATP的水解过程,可发生在所有细胞中,b代表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D错误。
2.(2020·湖南省长沙高三月考)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不一定发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产生B.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释放C.不一定有生物膜上进行,但一定有酒精产生D.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解析】有水产生的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有CO2产生,且一定有能量释放,B正确;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也没有酒精产生,C错误;细胞呼吸的底物一般是葡萄糖,但也可以是脂肪或蛋白质,D错误。
3.(2020·上海高三二模)如图是酵母菌呼吸实验装置示意图(BTB溶液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可以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B.可以用花生油代替石蜡油C.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BTB溶液D.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代替水浴【解析】乳酸菌是完全厌氧型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此实验中无法用BTB溶液检测,A错误;装置中的石蜡油起到液封的作用,为酵母菌提供一种无氧的环境,花生油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B正确;溶有二氧化碳后,由于会形成碳酸,BTB溶液变黄,可以检测是否有CO2产生,不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BTB溶液,C错误;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会导致受热不均匀,还有可能导致试管破裂,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2 细胞的代谢

解析: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 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则t1~t2时间段会延长,A 正确;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因此t5时适当升高温度,植株光合速率 会将减弱,B错误;由图可知,在t4时向玻璃罩内适量补充CO2会加快植株的 光反应速率,C正确;在t4时向玻璃罩内适量补充CO2会加快植株的光反应速 率,说明在t3~t4阶段,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CO2含量下 降,D正确。
物的生成 D.受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可由该途径的中间产物转化生成
解析:根据题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是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2反应产生水,A正确; 有氧呼吸是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而磷酸戊糖途径产生了多种 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进一步生成了其他有机物,所以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 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B正确;正常生理条件下,植物细胞内只有10%~ 25%的葡萄糖参加了磷酸戊糖途径,其余的葡萄糖会参与其他代谢反应,例如 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也会被标记,所以用14C标记葡萄糖,除了追踪到磷酸戊糖 途径的含碳产物,还会追踪到参与其他代谢反应的含碳产物,C错误;受伤组 织修复即是植物组织的再生过程,细胞需要增殖,所以需要核苷酸和氨基酸等 原料,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可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D正确。
B.实验过程中甲、乙两植物的呼吸速率相同且一直保持不变
C.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乙植物低 D.若将甲、乙两植物放在上述同一密闭装置中,一段时间后乙植物可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2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件

2.环境条件改变时光合作用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 (1)分析方法: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面综合分析。 示例: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
(2)物质含量变化
条件
光 照 由 强 到 光照由弱到强,CO2 供 应 由 CO2供应由不
弱,CO2供应 不变
CO2供应不变
充足到不足,足 到 充 足 , 光照不变 光照不变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H+由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膜间腔时需 要蛋白的协助,A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进行,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与O2反应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形成 大量ATP,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还原型辅酶NADH中的H+和电子被 电子传递体所接受,结果使得线粒体内膜外侧H+浓度升高,线粒体内膜 两侧形成H+梯度,C错误;分析题图,NADH中的H+和电子被电子传 递体所接受,使得线粒体内膜外侧H+浓度升高,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 一个质子跨膜梯度,NADH中的能量变为H+的电化学势能,再通过H+ 向膜内跨膜运输变为ATP中的能量,D正确。
变式三 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3.(2022·开封模拟)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 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 题:
(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 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自__由__水__是__细__胞__内__的__良__好__溶__剂__,__许__多__生__物___化__学__反__应__ _需__要__水__的__参__与__,__水__参__与__物__质__运__输_____(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 在线粒体,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故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都可产生ATP,A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阶 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丙酮酸分解为 CO2和[H]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需要水的参 与,不需要氧气的参与,C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含有 少量DN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2 细胞代谢(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2细胞代谢1.(2020•黑龙江省高三二模)细胞代谢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与底物混合前要调节pHC.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D.在真核细胞中,核外没有DNA合成酶与RNA合成酶【答案】B【解析】激素调节细跑代谢既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也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某些酶基因的表达来调节酶的数量,从而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与底物混合前要调节pH,以保证酶和底物都处于同一pH,B正确;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DNA和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合成酶和RNA合成酶,D错误。
2.(2020•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可被分解为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C.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D.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无机物时释放的能量分解有机物【答案】C【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可被分解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存在于所有生物中,B错误;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硝化细菌属于化能合成型,可利用周围氨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D错误。
3.(2020•江苏省高三月考)下图为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B.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③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D.与②过程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答案】D【解析】①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A 正确;该细胞能合成胰岛素,故为胰岛B细胞,③过程为胰岛素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C正确;②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然后经过加工形成胰岛素的过程,与②过程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2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

特训2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1.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番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 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
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由图推测错误的选项为( )A.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a点真正光合速率更高B.据图可知,黄光培养时,番茄试管苗与外界CO2的交换情况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2C.在红光条件下,CO2为300 μL·L-1时,对番茄试管苗叶肉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D.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番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可分别取白光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或颜色深浅)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答案 C2.(2018·宁波模拟)近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和O3浓度不断上升。
为了研究CO2浓度和O3浓度上升对农作物有何影响,研究人员用高浓度CO2和高浓度O3处理水稻“汕优63”,测定其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CK(对照,大气常态浓度);CO2(CO2常态浓度+200 μmol·mol-1);O3(O3常态浓度×160%);CO2+O3(CO2常态浓度+200 μmol·mol-1和O3常态浓度×160%)。
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外界的CO2量。
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升高CO2浓度,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B.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胁迫C.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D.实验结果表明,O3浓度降低会危及水稻的生长答案 D解析柱形图显示:在相同的生长发育时期,CO2组的表观光合速率均大于CK组,因此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升高CO2浓度,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A正确;CK组、O3组与CO2+O3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可说明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胁迫,B正确;对比分析两个柱形图可知,在生长发育时期相同的情况下,表观光合速率高,其胞间CO2浓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C正确;O3组与CK组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O3浓度升高会危及水稻的生长,D错误。
2020高考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专题

(3)若将烧杯口密封,持续一段时间,直至溶液pH保持稳定,此时RuBP和三碳酸的含量与密封前相比分别为 下降、下降 。
多少O2、消耗多少CO2)。 表观(净)光合速率:在光照条件下,人们测得的CO2吸收量是植物从外界环境吸收的CO2总量。 真正(总)光合速率:在光照条件下,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的量,加上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即 植物实际所同化的CO2的量。 呼吸作用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实验容器中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可表示植物呼吸作 用速率。
86
1.2
5.6
1.8
C新叶已成熟
பைடு நூலகம்
100
12.7
100
5.9
⑴叶片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其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的含量低,导致___光__能___吸__收__不__足_______;②气孔相 对开放度小,导致__C__O_2_吸___收__量__吸__收___不__足__。 ⑵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细胞___增__殖__、___分__化______的结果、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 合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__总__光__合__速___率_______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叶
30⑴
26
26
26寡霉素
30⑴
30⑵
18年11月 26;30
30⑵ 26除草剂 30⑴
19年04月
30
30⑴
30⑴
30⑴
30⑵
20年01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1细胞代谢

1.细胞代谢1.(2022山东枣庄二模)小麦的叶绿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晚上可将淀粉降解。
磷酸丙糖转运体(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的磷酸丙糖不断运到叶绿体外,同时会将磷酸等量运回叶绿体。
TPT的活性受光的调节,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活性最高。
光合产物在叶肉细胞内转化成蔗糖后进入筛管,再转运至其他器官,转化为淀粉储存或分解供能。
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
(1)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填具体部位),CO2固定生成C3的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2)环境条件由光照适宜转为光照较强时,淀粉的合成速率将(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
(3)在小麦灌浆期,籽粒的干重在晚上也可能增加,原因是。
(4)科研人员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用有机物表示),操作方法是:将小麦旗叶中间用刀片纵向切开,一半叶片用黑纸片遮光,另一半曝光,在自然条件下光照1 h后,将叶片摘下,用打孔器从两个半叶片各打下3个1 cm2的叶圆片,迅速烘干称重,遮光组平均干重为M(g),曝光组平均干重为N(g)。
通过上述方案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 (g·h-1·cm-2)。
2.(2022山东临沂三模)某品种玉米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却比野生型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在不同的施氮量下,突变体和野生型玉米的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每组突变体与野生型玉米消耗氮元素总量差别不大)。
(1)提取玉米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的原因是。
通过测定吸光度判断提取液中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填“红光”或“蓝紫光”)照射,以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
(2)玉米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叶绿素和RuBP羧化酶的合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更倾向将氮元素用于合成。
该突变体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更高,说明强光下制约野生型玉米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叶绿素含量,而是(答出两点)等因素。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突破练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2020某某某某4月一模)某高等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物质变化如下图,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植物为玉米,则③只发生在玉米胚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B.该植物②过程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的量不同D.只给根部细胞提供同位素标记的H218O,在O2和CO2中能同时检测到18O2.(2020某某滨州二模)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被氧化型辅酶Ⅰ(NAD+)结合而形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
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
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变性的eNAMPT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哺乳动物细胞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体内的NMN合成量增多可能导致哺乳动物早衰D.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3.(2020某某潍坊二模)Rubisco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
下表是不同温度对两品种水稻中Rubisco活性(μmol·mg-1·min-1)影响的有关数据。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其合成可能受核基因控制B.Rubisco只在植物绿色组织中表达,其催化的反应消耗大量的ATPC.Rubisco在不同品种水稻细胞内活性不同,可能与其分子结构的微小改变有关D.通过表中数据不能确定Rubisco的最适温度4.(2020某某某某二模)研究人员将某植物的绿色果肉薄片与NaHCO3溶液混合置于密闭反应室,提供一定的光照,水浴加热保持恒温,测定反应室中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CO2B.15~20 min O2浓度不变,表明光合作用已经停止C.若在15 min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增多D.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推测20~25 minX围内曲线斜率为负值5.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5-1 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2018湖州期末)光合作用中水分子光解的产物是( )A.氧气和氢气B.氧气、H+、e-C.氧原子、NADP+、e-D.氧气、NADPH、ATP答案 B解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分解反应,产物是氧气、H+、e-,其中氧气可以释放的外界环境或供线粒体进行需氧呼吸,H+、e-可以与NADP+反应生成NADPH。
2.(2018绍兴3月选考模拟)右图是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时得到的结果,出现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用70%乙醇作为提取液B.研磨时未加SiO2C.研磨时未加CaCO3D.分离时层析液液面高于滤液细线答案 C解析距离点样处由远到近的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新鲜菠菜叶正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要大于类胡萝卜素,出现图示结果可能是叶绿素被破坏,在研磨时未加入CaCO3导致。
3.(2018嘉兴3月选考模拟)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示意图,数字代表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3-磷酸甘油酸B.④的全称是核酮糖五磷酸C.⑦在叶绿体基质中被还原D.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主要用于合成蔗糖答案 A解析④可与CO2结合,④应为核酮糖二磷酸,即RuBP,①为六碳分子,②为三碳酸分子,即3-磷酸甘油酸,A项正确,B项错误;⑦为NADP+,在类囊体薄膜上被还原,C项错误;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主要用于RuBP的再生,D项错误。
4.如图表示叶绿体中各色素的吸收光谱,据图判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在研究叶绿素的过程中,为避免类胡萝卜素的干扰,应该选用红橙光区B.进入秋季,植物对420~45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C.用450 nm波长的光比用600 nm波长的光更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用550 nm波长的光改用670 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含量增加答案 D解析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光,即蓝紫光区,在研究叶绿素的过程中,为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最好选用红橙光区,A项正确;进入秋季,叶子变黄,叶绿素a含量减少,植物对420~45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B项正确;由图可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450 nm波长的光比吸收600 nm波长的光要多,因此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项正确;由图可知,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变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变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消耗的三碳酸加快,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RuBP和二氧化碳形成三碳酸的速度不变,则叶绿体中三碳酸的量减少,D项错误。
5.(2018浙江模拟)下列关于叶绿体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叶绿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D.叶绿体是进行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答案 A解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项正确;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藻蓝素、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项错误;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项错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不是叶绿体,D项错误。
6.(2018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右图为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能吸收红光的色素带是③B.低温对色素带④的破坏率最高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D.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答案 D解析吸收红光的主要是①叶绿素b、②叶绿素a,A项错误;寒冷时,叶绿素容易被破坏而使叶片呈黄色,所以色素带①②较色素带④更易被破坏,B项错误;纸层析的原理是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项错误;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素,即图中的①②,因此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D项正确。
7.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 )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答案 B解析图中a、b、c分别表示NADPH、ATP、CO2,若突然将CO2降至极低水平,叶绿体中三碳酸的含量会下降,三碳酸还原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由于光反应仍继续合成ATP和NADPH,故两者的含量都上升。
8.下列属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是( )A.2、4、6B.2、3、6C.4、5、6D.2、6答案 D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碳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三碳酸的还原,故光反应能发生的是2、6。
9.下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答案 D解析过程①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A项错误;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胞、线粒体,B项错误;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于ATP中,C项错误;过程④ATP水解释放能量,所以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D 项正确。
10.(2018温州期末)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中间两个呈肾形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其细胞壁近气孔侧更厚是调节气孔开闭的结构基础。
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内部温度为15 ℃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所示箭头为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此时叶肉细胞RuBP含量将减少B.图1所示箭头为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此时保卫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据图2分析,在1 klx光照条件下,该叶片8 h内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为179.2 mLD.土壤缺水,叶片中脱落酸含量将增加,B点右移答案 A解析据图1分析可知,此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固定减少,此时叶肉细胞RuBP含量将增加,A项错误;根据图1所示箭头为水分流动的总方向,可知此时保卫细胞失水,细胞液渗透压升高,保卫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项正确;据图可知,1 klx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量为11.2 mL/h,呼吸消耗量11.2 mL/h,光合总量=净光合量+呼吸消耗量=11.2 mL/h+11.2 mL/h=22.4 mL/h,因此8 h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22.4 mL/h×8=179.2 mL,C项正确;土壤缺水,叶片中脱落酸含量将增加,光补偿点增大,B点右移,D项正确。
11.如图1~3表示细胞中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能发生图1过程的结构只可能是线粒体的内膜B.图2中的结构代表细胞膜,其上的膜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C.图3中的结构代表类囊体膜,其中氧气产生于类囊体膜内D.图1和图3中膜蛋白都具有物质运输和生物催化的功能答案 A解析能进行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生物膜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也可能是原核细胞的质膜,A项错误;图2中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功能,B项正确;图3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氧气产生于类囊体膜内,C项正确;图1和图3中膜蛋白都具有物质运输和生物催化的功能,D项正确。
12.(2018浙江十校联盟联考)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悬浮在叶绿体基质中的所有类囊体是连成一体的B.叶绿素只能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不吸收其他光,所以呈绿色C.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只存在于叶片中D.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步骤是二氧化碳与RuBP结合答案 A解析类囊体是由膜形成的碟状的口袋,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其中又有许多叠在一起,像一摞硬币,称为基粒,A 项正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叶片呈现绿色,B项错误;光合色素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不只存在于叶片中,如蓝细菌的光合膜上也有,C项错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步骤是三碳酸的还原,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8金华期末)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与碳反应,光反应又包括许多个反应。
下图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PSⅠ和PSⅡ位于,具有的功能。
(2)从物质的变化角度分析,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和;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光反应的能量变化是。
(3)光反应涉及电子(e-)的一系列变化,电子(e-)的最初供体为。
(4)从图中ATP的产生机制可以判断膜内H+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膜外浓度。
答案 (1)类囊体薄膜吸收(转化)光能/传递电子(2)ATP NADPH 光能转化为ATP、NADPH中活跃化学能(3)H2O(4)大于解析 (1)图中的色素PSⅠ和PSⅡ位于类囊体膜,具有吸收、转化光能和传递电子的功能。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可以为碳反应提供ATP和NADPH;光反应中可以将光能转变为ATP、NADPH中活跃化学能。
(3)图中电子(e-)的最初供体为水。
(4)图中H+浓度在类囊体膜腔中的浓度大于膜外的,H+通过离子通道运出类囊体后驱动ADP和Pi合成ATP。
14.(2018台州3月选考模拟)为探究我省不同时期银杏叶片各种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引起7月~11月间银杏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2)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的阶段,该阶段的产物有;叶绿素几乎不吸收光。
(3)9月份叶绿素含量下降非常明显,但光合速率下降趋势反而变缓,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银杏叶色变黄与叶绿素总量呈(填“正”或“负”)相关。
(4)用纸层析法,对叶片光合色素进行分离实验,与7月的色素带相比,10月的色素带中重从上到下,第条带的宽度明显变窄。
答案 (1)光照和温度(2)光反应NADPH、ATP和O2绿(3)此时仍含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负(4)三、四解析 (1)7月~11月,气温和光强度均下降,引起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
(2)叶绿素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并且释放O2。
叶绿素与其他光合色素相比,几乎不吸收绿光。
(3)9月份叶绿素下降明显,但光合速率未呈现明显下降,主要是植物叶肉细胞中仍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参与光合作用,秋季银杏叶变黄,叶绿素含量下降,两者为负相关。
(4)10月相比7月,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因此滤纸条带上,由上到下,第三、四条带明显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