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简答题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2012年真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2012年真题

现当代文学
一、名解
新月诗派“文协”潜在写作双百方针先锋派小说
二、简答
1、丁西林剧作的艺术特点
2、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3、新时期文学的总体风格
4、茹志鹃小说的艺术特征
5、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怎样评价沈从文三四十年代的作品特征
6、结合《家》和《寒夜》,比较巴金前后期风格变化
三论述
1、老舍的市民形象及其价值
2、结合刘白羽的作品分析它的散文的成绩及不足
3、分析社会剖析派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结合具体作

四、诗评
分析下列诗歌的思想意蕴及艺术特点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1鲁迅《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从三部作品之中分析鲁迅的写作内容及其艺术手法。

答:鲁迅是以启蒙主义精神从事文学创作的,在“立人”的出发点上,揭露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束缚与摧残,他的小说立足于为人生,改良人生,努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以其独特的呐喊与彷徨,或揭示封建礼教,或针砭麻木灵魂,或抨击冷漠的社会,或讴歌诚与爱,呈现出执着的反封建精神。

内容:(1)鲁迅的小说揭示封建礼教。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揭破了那些戴着礼教吃人的滑头伎俩。

其思想忧郁深广。

这篇小说揭露了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从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这篇小说体现了他小说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2)鲁迅的小说抨击冷漠的社会。

社会环境的冷漠是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

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环境之中,人们自私冷漠,无情无义,给人一种冻僵了的感觉。

这种社会是孔乙己悲剧的催化剂。

对于孔乙己这样一个弱者来说,社会不仅没有关爱他,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

老板的无情,长衫的不屑,伙计的鄙视,甚至短衣帮的讥笑,都深深地伤害了孔乙己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心,这种社会正是鲁迅所批判的冷漠社会。

(3)鲁迅的小说针砭麻木的灵魂,小说《药》这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药》所描绘的是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会的现实,封建势力猖獗,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处于麻木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他们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目标是什么,更谈不上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

一句话,《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寻找唤醒他们的“药方。

(4)鲁迅的小说努力讴歌诚与爱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鼓了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2012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中国现代文学史》2012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0115《中国现代文学史》2012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中文、新闻和文秘等专业必修或选修的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断代史,它的历史范畴是1917年前后至1949年。

虽然只有短短30年时间,但它承前启后,衔接中外,承接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传统,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

该课程的考试题总共由五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型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

题型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题型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209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

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

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二、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1、大概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三个十年。

2、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1)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基本轮廓和基本特征: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因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

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

鲁迅、郭沫若等一批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的奠基作,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最初一批重要的社团流派,都出现在这一阶段。

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因为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高涨,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除了出现一批左翼作家作品之外,还出现了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一大批风格独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并出现了众多的社团流派,形成了现代文学的繁荣局面。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题签第一章1917年-191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2,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3,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4,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或影响)?5,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6,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7,为什么说1917-1919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8,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9,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10,简析文学革命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11,论文学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深远的意义?12,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3,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14,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15,论述抗战文学运动的基本特点?16,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17,分析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思潮的特点?18,“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19,分析评价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的特点?20,分析1927年-193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21,1927-1937年小说创作发展的标志?22,分析解放区文学的思潮特点?23,论述解放区文学运动的重要特点?24,简述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5,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或原因)26,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不足?27,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28,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2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30,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31.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32,简述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33,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34,试析左联的成就(历史功绩或贡献)和缺点(或历史局限性)?3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36,简述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37,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38,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及由各流派及和左联的思想论证?39,语丝社对现代散文的贡献?第二章鲁迅40,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41,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42,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3,试析阿Q性格?44,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4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46,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47,结合作品,具体论析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48,试论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49,举例论析《阿Q正传》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及其卓越的语言艺术?50,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51,简述《呐喊》《徬徨》的思想主题?5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5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54,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思潮、作家作品、文学批评等等。

在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中,简答题和论述题是非常常见的题型。

下面我将着重从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主题。

一、简答题1.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现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涵盖了各种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要特点包括了启蒙思潮的兴起、现代性意识的觉醒、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对传统的批判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3.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家有哪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家包括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思潮,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二、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非常重要。

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和思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联系,理解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时,除了熟读经典作品外,还要学会关注作家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特点和价值。

要注重对文学思潮和文学批评的理解,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文学作品。

对于论述题,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还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把握好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总结回顾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历史脉络和经典作品,还要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3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3
17、创造社的文学倾向是什么?
提示:是浪漫主义。这种倾向在诗歌与小说中都有相应的艺术表现。
18、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提示:《沉沦》时期的郁达夫处于青春阶段,下笔有锐气,亦有躁气,既有向旧道德冲锋陷阵的勇气,又有自伤自悼的晦气,相当真实而且深刻地显示了新旧转型期青年的人格特点和个性特点。《沉沦》以“路遇-自慰-窥浴-偷听-宿妓”作为基本情节,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孤僻自卑的青年形象,着重表现了极度自卑、苦闷压抑的忧伤情绪,大胆而又细微地描写了因压抑而产生的变态性心理,并把这种心理与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苦闷”。
提示:《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15、《女神》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他无限地张扬自我,充分肯定自我本质,具有超凡的力量,大胆地破坏与创造,热爱祖国,视野开阔,胸怀世界,是一位泛神论者。
20、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些特点。
提示:(1)强烈的主观抒情。(2)大胆的自我暴露。(3)散文化的结构。(4)诗化的语言
21、小诗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变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提示: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2012年7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试题和答案

2012年7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5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9年2.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的人物是( ) A.胡适B.钱玄同C.陈独秀D.刘半农3.文学研究会的理论批评家有沈雁冰和( )A.王统照B.郑振铎C.周作人D.许地山4.鲁迅评价“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 ) A.浅草沉钟社B.浅草社C.沉钟社D.莽原社5.阿Q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纯朴B.勤劳C.敢于反抗D.精神胜利法6.“五四”时期对郭沫若思想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是( )A.泛神论B.人道主义C.无政府主义D.马克思主义7.冰心的第一部诗集是( )A.《两个家庭》B.《春水》C.《去国》D.《繁星》8.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作家是( )A.郁达夫B.叶绍钧C.汪敬熙D.鲁迅9.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象征诗集是( ) A.《微雨》B.《毁灭》C.《昨日之歌》D.《为幸福而歌》10.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 )A.《踪迹》B.《毁灭》C.《火把》D.《北游》11.茅盾描写一幅浓郁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味的风俗画作品是( ) A.《水藻行》B.《林家铺子》C.《锻炼》D.《春蚕》12.老舍以中英两个民族心理对比来剖析国民性的小说是( ) A.《二马》B.《老张的哲学》C.《赵子曰》D.《离婚》13.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 )A.《新生》、《萌芽》、《灭亡》B.《雾》、《雷》、《电》C.《雾》、《雨》、《电》D.《雨》、《电》、《雷》14.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的作者是( )A.蒋光慈B.柔石C. 洪灵菲D.茅盾15.《丰收》、《电网外》、《火》等小说的作者是( )A.柔石B.叶紫C. 沙汀D.艾芜16.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 )A.《离婚》B.《骆驼祥子》C.《四世同堂》D.《鼓书艺人》17.田汉艺术探索转变期中最优秀的重要代表作品是( )A.《苏州夜话》B.《丽人行》C. 《名优之死》D.《卢沟桥》18.现代作家中,始终称自己是“乡下人”的是( )A.赵树理B.沈从文C. 王鲁彦D.王统照19.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 )A.李广田B.何其芳C. 陆蠡D.丽尼20.曹禺剧作《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是( )A.资产阶级的灭亡B.封建阶级的灭亡C.知识阶层的败落D.官僚买办的灭亡21.抗战时期沦陷区主要的小说作家是( )A.张爱玲、艾芜、沙汀B.师陀、萧红、巴金C.钱钟书、巴金、张天翼D.张爱玲、钱钟书22.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是( )A.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B.有浓厚的怀乡情调C.慷慨激昂的革命文学D.有浓厚的避世思想23.丁玲小说创作的处女作是( )A.《梦珂》B.《莎菲女士的日记》C.《阿毛姑娘》D.《暑假中》24.民族新歌剧的里程碑是( )A.《逼上梁山》B.《赤叶河》C.《兄妹开荒》D.《白毛女》25.1943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的女性作家是( )A.丁玲B.萧红C. 张爱玲D.苏青26.“七月”派中创作《饥饿的郭素娥》等小说的作家是( )A.绿原B.路翎C. 鲁蔾D.阿垅27.郭沫若为配合当时坚持抗战、反抗妥协投降,创作了影响最大的历史剧( )A.《孔雀胆》B.《虎符》C. 《屈原》D.《棠棣之花》28.解放区最早出现的表现新的人民英雄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 ) A.《高干大》B.《吕梁英雄传》C.《新儿女英雄传》D.《赶车传》29.郭全海这个人物出自于( )A.《光荣》B.《暴风骤雨》C.《荷花淀》D.《邪不压正》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 ) A.《火把》B.《赶车传》C.《王贵与李香香》D.《漳河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和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和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课程代码:005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学衡派”中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林纾B.梅光迪C.章士钊D.严复2.“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品是A.《沉沦》B.《斯人独憔悴》C.《水葬》D.《赌徒吉顺》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成仿吾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许地山4.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是A.《微雨》B.《毁灭》C.《昨日之歌》D.《为幸福而歌》5.“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A.1929年3月B.1930年3月C.1931年3月D.1933年3月6.在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中,自称“自由人”、“第三种人”的作家是A.胡秋原、苏汶B.胡秋原、梁实秋C.苏汶、梁实秋D.汪懋祖、许梦因7.赵伯韬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A.《腐蚀》B.《子夜》C.《幻灭》D.《林家铺子》8.在三十年代的散文作家中,以写作杂文著称的是A.陆蠡B.徐懋庸C.李广田D.丰子恺9.写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的剧作家是A.夏衍B.田汉C.丁西林D.洪深10.下列均属于丁玲创作的一组小说是A.《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B.《梦珂》、《生死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水》、《二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海滨故人》、《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11.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是A.徐志摩、卞之琳B.穆木天、蒲风C.艾青、臧克家D.戴望舒、何其芳12.《围城》批判知识分子灰色与病态人生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是A.方鸿渐B.苏文纨C.唐晓芙D.李梅亭13.将中国古典小说智慧与现代生存体验结合起来,描写都市男女的女作家是A.苏青B.张爱玲C.冯沅君D.庐隐14.张恨水创作于四十年代的社会讽刺小说是A.《八十一梦》B.《金粉世家》C.《春明外史》D.《啼笑因缘》15.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岩》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16.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以少女英子的视角,描写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故人旧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五、论述题41.联系作品论述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41.分析评价茅盾《蚀》三部曲对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各类精神面貌的反映。

42.分析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1.试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2.“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

42.以周朴园形象为中心分析曹禺《雷雨》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2.沙汀小说的创作特色。

41.结合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小说《家》中觉慧与觉新的思想性格。

1.试析造成老舍《骆驼祥子》中主人公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42.试论穆旦诗中的“自我”。

41.试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基本思想。

42.分析评价闻一多新格律诗“三美”理论和创作实践。

4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42.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41.为什么称沈从文为“文体”小说家?42.试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41.试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42.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试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42.《雷雨》中蘩漪要周萍记着:“一个女子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并且警告周萍:“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由这些台词联系全剧,分析蘩漪的思想性格及形象意义。

1.概述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

2.试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41.试论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及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42.试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1.论述艾青诗作的独特思想内容。

2.试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41.试从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方式两方面,论述《女神》的创作特色。

42.分析巴金《寒夜》的思想艺术成就。

1.试评左联的成就与缺失。

(15分)2.论述艾青诗作的独特思想内容。

(10分)4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42.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41.论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成就。

42.结合《屈原》剧作,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4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42.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41.结合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小说《家》中觉慧与觉新的思想性格。

42.联系作品,分析老舍小说《四世同堂》的思想性。

41.试论“五四”时期文学思潮的特点与表现。

42.试论穆旦诗中的“自我”。

1.论述艾青诗作的独特思想内容。

2.试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1.试评左联的成就与缺失。

(15分)2.论述艾青诗作的独特思想内容。

(10分)41.为什么称沈从文为“文体”小说家?42.试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41.试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基本思想。

42.分析评价闻一多新格律诗“三美”理论和创作实践。

1.试析造成老舍《骆驼祥子》中主人公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2.殷夫“红色鼓动诗”的艺术特点。

41.试论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及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42.试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1.概述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

2.试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41.以《家》为重点,试论巴金《激流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价值。

42.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41.试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42.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试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41.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剧意义。

42.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试加以具体论述。

41.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42.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说,他的《蚀》三部曲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请结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加以阐明。

41.试从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方式两方面,论述《女神》的创作特色。

42.分析巴金《寒夜》的思想艺术成就。

1.概述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

2.试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41.以《家》为重点,试论巴金《激流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价值。

42.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41.试论“五四”时期文学思潮的特点与表现。

42.试论穆旦诗中的“自我”。

41.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剧意义。

42.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试加以具体论述。

41.为什么说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42.以周朴园形象为中心分析曹禺《雷雨》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1.论述茅盾《蚀》三部曲中对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表现。

2.论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41.试从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方式两方面,论述《女神》的创作特色。

42.分析巴金《寒夜》的思想艺术成就。

41.论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成就。

42.结合《屈原》剧作,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0.简论左联的成就和贡献。

39.简述臧克家诗作“意新语工”的艺术特点。

1.闻一多的诗论。

38.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39.简析曹禺剧作戏剧语言的特点。

40.以小二黑、小芹或小顺、小保为例,简评赵树理小说中对“小字辈”人物的塑造。

38.简述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塑造的思想意义。

1.严家炎概括的新感觉派创作特色。

2.田间“街头诗”的特点。

1.周作人小品美文的艺术特色。

2.《啼笑因缘》的积极意义。

2.简析《漳河水》的艺术特点。

38.巴金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体现在哪里?39.简析《朝花夕拾》的主要艺术特色。

40.“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简析朱自清这段文字的“语言之美”。

38.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传记意义?39.简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的基本思想。

40.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38.简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类型。

39.简述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艺术表现的独特个性。

40.简述夏衍话剧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38.简析戴望舒在抗战爆发后诗风的变化。

39.简析张爱玲小说的主要特色。

40.简述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38.简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类型。

39.简述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艺术表现的独特个性。

40.简述夏衍话剧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1.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2.简析田汉早期话剧的主要特色。

3.举例说明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人物塑造“不脸谱化”的特点。

38.简论阿Q。

39.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40.简析曹禺《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1.简析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2.简评赵树理小说中对“小字辈”人物的塑造。

3.简析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本土性”特点。

38.简述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9.简析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40.简评《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意义。

1.简析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

2.简析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巴金后期创作的风格。

4.简评赵树理小说中对“小字辈”人物的塑造。

38.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传记意义?39.简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的基本思想。

40.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38.简述文学研究会创作的基本特征。

39.简述茅盾的《蚀》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40.简述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民族风格。

1.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2.简析田汉早期话剧的主要特色。

3.举例说明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人物塑造“不脸谱化”的特点。

38.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39.简析张恨水《啼笑因缘》的艺术特点。

40.简析穆旦诗中的“我”。

38.简述周作人小品美文的艺术特色。

39.简述沈从文《边城》中“边城世界”的特点与意义。

40.简述戴望舒早期诗作的思想特点。

38.简述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白话新诗的贡献。

39.语丝社散文的特色。

40.简析茅盾小说《腐蚀》中赵惠明的形象。

38.简述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塑造的思想意义。

39.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40.简述“现代派”诗人卞之琳的诗作特点。

1.简评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的特点。

2.略论闻一多的“三美”理论。

38.简述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9.简析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40.简评《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意义。

38.简述文学研究会创作的基本特征。

39.简述茅盾的《蚀》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40.简述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民族风格。

38.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传记意义?39.简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的基本思想。

40.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38.简要评价郭沫若的《女神》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

39.简述《野草》的主要艺术特色。

40.简析夏衍话剧《上海屋檐下》的主要思想内容。

38.简述周作人小品美文的艺术特色。

39.简述沈从文《边城》中“边城世界”的特点与意义。

40.简述戴望舒早期诗作的思想特点。

1.简析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

2.简析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巴金后期创作的风格。

4.简评赵树理小说中对“小字辈”人物的塑造。

1.简析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2.简评赵树理小说中对“小字辈”人物的塑造。

3.简析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本土性”特点。

38.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39.简析曹禺剧作戏剧语言的特点。

40.以小二黑、小芹或小顺、小保为例,简评赵树理小说中对“小字辈”人物的塑造。

38.巴金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体现在哪里?39.简析《朝花夕拾》的主要艺术特色。

40.“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简析朱自清这段文字的“语言之美”。

1.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在内容上的特点。

2.简析《漳河水》的艺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