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项目背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而编写的。

本项目是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位于某市中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五层。

本项目旨在建造一座商业综合体,包括商场、写字楼和停车场等。

二、测量任务1. 建筑物外部测量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外部轮廓和各个结构物的位置,包括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测量建筑物与周围道路、水源等的距离。

2. 建筑物内部测量测量建筑物内部的各个房间和走廊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测量各个房间之间的距离和布局。

3. 地形测量测量项目用地的地形情况,包括地势的起伏、地表的坡度等。

同时,还需要测量地表的水平度和平整度。

4. 基础测量测量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包括地基的深度、基坑的尺寸等。

同时,还需要测量基础结构与地面的高度差。

5. 建筑物竖向测量测量建筑物的竖向尺寸,包括楼层高度、楼梯的高度等。

同时,还需要测量建筑物各个楼层之间的高度差。

6. 建筑物水平测量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度,包括地板的水平度、墙面的垂直度等。

同时,还需要测量建筑物各个部位之间的水平差。

7. 建筑物平面测量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包括各个房间的位置、大小等。

同时,还需要测量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

三、测量方法1. 建筑物外部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建筑物各个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建筑物的外部轮廓和各个结构物的位置。

2. 建筑物内部测量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各个房间和走廊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计算出建筑物内部的尺寸。

3. 地形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地势的起伏、地表的坡度等参数,计算出项目用地的地形情况。

4. 基础测量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地基的深度、基坑的尺寸等参数,计算出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5. 建筑物竖向测量采用水平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楼层高度、楼梯的高度等参数,计算出建筑物的竖向尺寸。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文件。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标准格式,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要求和数据编写。

二、测量任务概述本工程测量任务旨在对某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尺寸、位置和形状的准确性。

具体测量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基础测量:测量建筑物基础的尺寸、位置和高程,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2. 土方工程测量:测量土方工程的开挖和填方量,控制土方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3. 结构工程测量:测量结构工程的各个构件的尺寸、位置和形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4. 室内装饰工程测量:测量室内装饰工程的各项尺寸和位置,确保装饰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5. 管线工程测量:测量管线工程的布设、坡度和高程,确保管线的通畅和安全。

三、测量方法与仪器1. 测量方法:本工程测量将采用全站仪测量法、平面测量法和水准测量法等多种测量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仪器:本次测量将使用精密全站仪、电子级水准仪、自动平面仪等高精度测量仪器,以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

四、测量控制点的设置与测量1. 控制点设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提供测量的基准和参考。

2. 控制点测量: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其坐标、高程和描述等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校核,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处理:对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筛选、平差和校核等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测量误差分析、变形分析和偏差分析等,以评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测量报告编写1. 测量报告内容:测量报告应包括工程概述、测量任务描述、测量方法与仪器、控制点设置与测量、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结果与评价等内容。

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1.前言衡阳市是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衡阳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公司承接了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五福堂水库的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标准》〔GB/T18314—2001〕。

3、《城市测量标准》〔CJJ8—99〕。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标准》〔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佛山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8、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本测区位于东经112°41’、北纬26°47’附近。

本工程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测区北临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南至衡南县,西有107国道,东与春陵河相依,面积约5.0k㎡;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50 m至120 m。

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标准》进行1:500、1:2000地形图测量布设E级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

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引言概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工程测量的各个方面,包括测量目的、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等内容。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1. 测量目的1.1 工程定位测量1.1.1 确定工程位置和范围1.1.2 确定工程地形和地貌1.1.3 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1.2 工程高程测量1.2.1 确定工程地面高程和等高线1.2.2 为工程设计提供基准面1.2.3 确定工程各个部位的高程差1.3 工程形状和尺寸测量1.3.1 测量工程各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和高度1.3.2 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尺寸数据1.3.3 确定工程各个部位的形状和曲线2. 测量方法2.1 传统测量方法2.1.1 针对不同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传统测量方法2.1.2 使用经典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2.1.3 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记录2.2 先进测量方法2.2.1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2.2.2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2.2.3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测量2.3 综合测量方法2.3.1 结合传统测量方法和先进测量方法进行测量2.3.2 利用多种测量技术相互验证和校正2.3.3 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仪器设备3.1 传统测量仪器3.1.1 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等3.1.2 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3.1.3 保养和校准仪器设备3.2 先进测量仪器3.2.1 GPS接收器、激光测距仪等3.2.2 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3.2.3 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3.3 数据处理软件3.3.1 使用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3.3.2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3.3 生成测量报告和图纸4. 数据处理4.1 数据采集4.1.1 对测量仪器进行设置和校准4.1.2 进行实地测量并记录数据4.1.3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2 数据处理4.2.1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去噪4.2.2 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4.2.3 生成测量结果和报告4.3 数据存储和管理4.3.1 建立合适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4.3.2 对测量数据进行备份和归档4.3.3 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5. 总结5.1 测量目的的实现5.2 测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5.3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5.4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5 测量结果的报告和分析总结: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工程测量的各个方面,从测量目的、方法、仪器设备到数据处理等内容。

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

1、任务概述.......................... - 2 -2、测区概况 .......................... - 1 -2。

1测区范围 ...................... - 1 -2.2测区特点 ....................... - 1 -3、测量相关规定及精度要求 (3)3.1测量依据 (3)3.2测量的基本规定 (3)3。

3测量精度要求 (4)3.4测量工作的主要步骤 (4)4、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5)4。

1平面控制资料 (5)4.2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6)5、控制测量 (6)5。

1一级导线测量 (7)6、高程控制测量 (8)6、1四等水准测量 (8)6。

2四等水准观测 (9)7、野外数据采集 (11)7。

1 碎部测量方法及要求 (11)7、2碎部点的采集及处理 (11)8、地形图的绘制 (13)8。

1图形文件的生成及编辑 (13)8.2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8。

3地形图绘制的基本要求 (16)8。

4地形图的拼接 (16)9、提交成果及资料 (17)10、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及工作进度计划 (17)10.1工作安排方案 (17)1、任务概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北校区位于德州市晏城区齐河舟桥西南部,该校区占地两千亩,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北三面均连农用地,西临西湖.该校是一所国办高职专科学院,拥有学生五千多人,师资力量雄厚。

为了学校设施改良,为同学们营建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单位承接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

通过室外地形勘察、地形图的测量等、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

现依据有关规定及学校要求等对数字测图工作进行具体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拟定作业计划,以保证测量工作在技术上合理、可靠,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引言概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测量工作的指导和规范性文件。

它包含了工程测量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文将从测量的准备工作、测量方法与仪器、测量数据处理、误差控制和测量报告等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一、测量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测量目标和要求:在进行工程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测量对象的特点等。

1.2 确定测量方法和仪器:根据测量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例如,对于地面测量,可以选择全站仪或GPS仪器进行测量。

1.3 制定测量方案: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的起点和终点、测量的路线和方法等。

同时,需要考虑到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测量方法与仪器:2.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测量方法包括经纬仪测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等。

这些方法在工程测量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2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于一体的先进测量仪器。

它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2.3 GPS测量:GPS测量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范围的工程测量。

三、测量数据处理:3.1 数据采集: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仪器直接输出或者手动记录。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校正、筛选和平滑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图表的绘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测量结果。

3.3 数据存储与管理:将处理后的测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文件索引,方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使用。

四、误差控制:4.1 系统误差的控制:系统误差是指由于测量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小系统误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引言概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对于测量工作的全面规划和设计的文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

一、工程背景与目标1.1 工程背景:介绍工程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工程的地理位置、规模、用途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1.2 工程目标:明确工程建设的目标,包括工程的主要功能、设计要求、预期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二、测量方法与仪器选择2.1 测量方法:详细介绍工程测量的方法,包括水平测量、垂直测量、角度测量等方面的具体方法。

2.2 仪器选择:根据工程测量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方面的仪器选择原则。

三、测量控制网的建立3.1 控制网设计:根据工程的要求,设计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包括控制点的数量、位置、高程等方面的设计。

3.2 控制网建立:根据设计方案,实施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确保控制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控制网的调整与监测:对已建立的控制网进行调整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控制点的误差,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四、工程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4.1 数据处理:对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筛选、计算等方面的处理过程。

4.2 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方面的分析工作。

4.3 结果展示: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结果进行展示,包括图表、报告等形式的结果展示。

五、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查5.1 编制要求:根据工程测量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编制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规范和要求。

5.2 编制内容:明确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具体编制内容,包括前言、引言、正文、附录等方面的内容要求。

5.3 审查与修改:对编制完成的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结论: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文件,通过对工程背景与目标、测量方法与仪器选择、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工程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查等方面的全面规划和设计,能够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是为了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和技术指导。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工程测量的目标、范围、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的测量设备和技术要求。

二、目标和范围1. 目标:本次工程测量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准确的地形图、建造物位置和高程数据,以支持工程设计和施工。

2. 范围:本次工程测量的范围包括土地测量、建造物测量、道路测量和水文测量等。

三、测量方法和步骤1. 土地测量:a. 使用全站仪进行地面控制点的测量,以建立基准点网络。

b. 进行地形测量,使用全站仪和GPS测量仪获取地形数据。

c.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和地形特征等。

2. 建造物测量:a. 使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进行建造物的平面和立面测量。

b.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建造物平面图和立面图,包括建造物结构和尺寸等。

3. 道路测量:a. 使用全站仪和测距仪进行道路中心线的测量。

b.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道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包括道路等级和坡度等。

4. 水文测量:a. 使用测流仪和水位计进行河流流量和水位的测量。

b.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河流剖面图和流量曲线图,包括河床形态和水流速度等。

四、测量设备和技术要求1. 测量设备:a. 全站仪:用于测量地面控制点、建造物和道路等。

b. GPS测量仪:用于获取地形数据和建立基准点网络。

c.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建造物的尺寸和距离。

d. 测流仪:用于测量河流的流量。

e. 水位计:用于测量河流的水位。

2. 技术要求:a. 测量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b. 测量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测量技术和操作经验,以保证测量工作的可靠性。

c. 测量数据应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和图表。

五、质量控制1. 在测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测量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

2. 测量数据应进行重复测量和比对,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技术设计书1.前言衡阳市是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衡阳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公司承接了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五福堂水库的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 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1、平面采用1954 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 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2001)。

3、《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007)。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本测区位于东经112°41 '、北纬26°47'附近本工程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测区北临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南至衡南县,西有107国道,东与春陵河相依,面积约 5.0k心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50 m至120 m。

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 5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 500、1:2000地形图测量布设E级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

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2. 2已有资料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二等点大皂山、D级GPS点东阳派出所、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衡韶5 一个国家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委托方提供的1: 1万地形图,1: 1万地形图的地物、地貌逼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的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4)2. 3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基本等高距1:500为0.5米、1:2000为2.0米。

3)测区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6365500m大气折光系数K=0.14。

4)1:500图幅采用自由分幅,1:2000图幅采用50*50正规分幅;图幅号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X, 丫的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丫坐标在后,1:500、1:2000中间以短线相联;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名的应标注图名。

5 )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的正中;图幅上方右侧标注工程名称;图幅左下方标注测绘单位名称。

2. 4施工质量、进度保证及技术难点解答1)经过实地踏勘,本测区位于丘陵地区、测区内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这些都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生产质量、施工进度及后继工程服务,我公司组织专业技术小组进行踏勘、搜集资料、编写设计书,严格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运行。

2)组织了以黄秋亮、王少军等5名工程师,5名专业技术员,8名测工FAL DY组成共4小组的队伍。

3)组织了下列主要测绘仪器:阿什泰克全球定位接收机6台、杰科FALDY-7 i型全站仪1台(尼康2”级)、拓普康211D全站仪1台(5”级)、索佳BS3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西安光学仪器厂产大平板仪4台套、东芝便携式手提电脑1台、方正1800A台式电脑1台,佳能4650型喷墨式打印机1台、摩托罗拉GP88型对讲机6台、PCE500S+算机1台及各相应配套设备。

4)公司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对以后的质量跟踪、后继服务等起到一定的保障。

5)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公司组织了各小组对本工程可预见的技术难点、工程质量及进度、安全生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工程是块状地形约 5.0平方公里,经讨论决定平面位置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联测高等级控制点,以边连式、点连式推进布设E级GPS点四个,高程测量由于一般的四等附合水准路线控制的路线不长,路线过长时最弱点中误差难以保证,故决定采用布设四等水准网的方式进行施测,以确保四等水准高程的精度,平差时按结点网进行严密平差,在施测过程中,与三角高程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便及时处理。

3. 控制测量3. 1平面控制1.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当边长小于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当GPS网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统转换成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时,应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o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o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 .布网原则与设计1)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布网状况进行设计。

GPS网的点应有二点以上的点相互通视,有利于常规测量施测时的应用。

2)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的测绘成果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

3)为求定GPS点在地面坐标系的坐标,应与附近的国家高级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2个。

4)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构成。

各等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下表规疋:3. 选点与标石埋设1)选点前应收集与工程相关的各项资料:测区1: 1万地形图;原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测绘部门所布设的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2)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3)各等级GPS点均需埋设永久性标石,标石埋设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埋设,也可采用现场灌制标石4 .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2 .外业观测2)观测作业要求:每时段采集数据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记录此时段的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故障情况;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接收机初始化(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集间隔、改变天线位置;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仪器、以免遮挡卫星信号;观测时不应在接收机旁使用手机和对讲机,避免干扰卫星信号;在观测过程中应保证接收机正常工作,数据记录正确,每天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输出到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会丢失。

3. 数据处理1)基线解算的质量检验:无论采用单基线模式或多基线模式解算基线,都应在整个GPS网中选择一组完全的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全长闭合差应满足W<2*;:*SQR(3*n) ,W为环闭合差,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为标称精度;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宜超过ds < 2*r*SQR(2).2) 复测与重测: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一个控制点不能与两条合格独立基线相联结,则在该点上必须补测或重测不得少于一条的独立基线。

3) GPS网平差处理: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 x、Vy、V z) 绝对值应满足V x < 3*r V y < 3*? V z < 3*r,当超限时,可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线,应采用软件提供的或人为的方法剔除某些误差较大的基线值,直至符合要求;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dVx、dVy、dVz)应符合dVx < 2* : dV :y< 2*r dW z < 2*r,当超限时,可认为作为约束的已知坐标、距离、已知方位与GPS网不兼容,应采用软件提供的或人为的方法剔除某些误差较大的约束值,直至符合要求。

3 .1. 3 一级导线控制1 . 一级导线点在GPS控制点基础上,布设成单一附合导线或导线网。

2)导线水平角均采用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3.1 23.10 执行。

3) 光电测距导线边采用单向或往返观测,导线边长均观测2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较差应小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应小于10mm3. 2高程控制1 )本测区以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起算点,布设四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以满足测区高程控制发展的需要。

2 )等外水准、测距高程导线,自四等水准联测点起发展不得超过2次。

3)四等水准观测采用DS3以上型号的水准仪,三丝法读数,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各测段测站为偶数站。

作业前须对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检校,DS1型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 <15",DS3型\ <20"。

4注:L以km为单位5)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主要技术要求:注:为边长,以百米为单位;为测站数。

4. 平差计算和资料整理1)各等级GPS空制网的解算及平差计算采用厂家提供的随机软件,导线网平差采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编写的《导线网相关程序》,《单导线按条件法严密平差》和《水准网平差程序》。

2 )平面坐标成果等级点取至0.001m,图根点取至0.01m。

水准联测高程成果取至0.001m,三角高程取至0.01m。

3 )所有等级控制点(包括所有用到的起算点)和埋石图根点成果装订成册,并在备注栏中写出该点点位。

经四等水准联测的等级点应在成果表备注栏中注明“四等水准”。

5. 地形图测绘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不断完善,电子文件地形图已逐渐代替了手工清绘图。

且电子文件地形图以坐标方式记录图形要素的几何位置,以编码方式记录图形要素的属性,给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工程成图时使用“广州开思ScsG2000软件”根据矢量化图进行编图、网格注记、图幅整饰及坐标系转换,将修改好的地形图使用HP-450C绘图仪将地形图打印出来,刻录成光盘提供给用户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