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讲座
防诈骗知识宣传讲座-防范于心反诈于行

二、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大部分都是打着网络恋情的名义, 与事主进行联系,等事主掉入感情陷阱的时 候,就会诱导事主进行投资理财。
防骗提醒:任何打着网络恋爱名义,进行的投资理财不要相信
三、贷款类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为噱 头,引诱被害人登录或下载虚假贷款网站或 APP,然后仿冒正规贷款平台流程,要求受害 人填写相关个人信息,最后再以交纳手续费、 保证金为由,骗取被害人转账汇款。
(二)预防方法
0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
0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
0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 0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
款或转账
8个“凡是”
0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 及验证码
0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
0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或转账
0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 息
若为网银诈骗,且有保存诈骗者开户及账号信息的话,可立即登录对方开户行的网银和电话银 行,输入对方的账号后,故意输错三次登录密码,这样对方的网银转账跟电话银行转账功能就 会被暂时冻结24小时,为我们联系银行、报警,进一步止损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第三章节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
一、兼职刷单类诈骗
诈骗分子在各种QQ群、微信群、招聘网站或短信息中发布兼职信息,声称招募网络兼职刷单, 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当事人上钩,要求事主执行刷单。 第一次小额的返利佣金往往会兑现,待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大时,就会以系统卡单、错误等理由 不予退还本金,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防诈骗知识宣传讲座
目 录
01 防诈知识之—电信诈骗 02 防诈知识之—网络诈骗 03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04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05 遭遇电信诈骗后的应急措施
认识网络远离网瘾青少年远离网瘾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

统计报告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调研结果显示:
• 在3.38亿网民中,六分之一的人倾向于上网成瘾。 • 16.4%的网民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 • 有17.4%的网民觉得“与现实社会相比,更愿意待在
网上”,而这些成瘾倾向的以青少年居多。
统计报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报告
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 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
第三部分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染上网瘾
统计报告
根据《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的功能使用青少年用户百分比:
玩游戏 62.0% 收发电子邮件 48.6%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25.0% 网络电话 14.7% 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 12.6%
使用聊天室 54.5% 下载、储存互联网网 39.7% 订阅新闻 21.9% 网上寻呼 14.3% 上传文件 9.4%
第二部分
什么是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路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为什么上网容易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上网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 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者会 终日沉浸在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着迷状态而 不能有效地控制上网时间, 在网络使用中能够持续获得满足 感和愉悦感从而诱发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而在现实社会中 却感觉身体不适, 不愿意花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 久而久之出现一些人格障碍, 导致个体生理心理受损。
认识网络 远离网瘾
青少年远离网瘾教育主题班会
目录
CONTENTS
INTERNET
01 网络的便利和弊端
02 什么是网路成瘾
03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 染上网瘾
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最新精选范文5篇

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最新精选范文5篇信息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安全是指所掌握的信息不被他人窃取的安全属性。
学习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必要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方便大家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1网络,这块充满着神秘色彩与诱惑力的被彩纸包着的糖果。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它是我们的老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器,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更是我们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钥匙。
从网络中,我们不仅可以迅速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与发生的事情,还能学到许多知识,宽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懂得的知识更多更广阔。
登陆网站看新闻固然好,但是同学们,现在的网站并不都是“绿色”网站,其中还有一些混水摸鱼混过去的黄色“垃圾”网站。
每当你要登陆一个网站时,一定要慎重考虑,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看这个网站能学到那些知识?有哪些好处呢?根据我提议:每次上网之前,应先把防火墙打开,因为防火墙可以抵挡一些黄色网站和病毒的侵袭。
说到网络,就不得不说到网络聊天。
现在的许多同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QQ 号,利用QQ号和网友进行聊天、交流、吐纳不快。
但有些同学却用一些脏话来辱骂他人,以其取乐。
他就没有想到网友的感受,这是不对的。
同时,这也是禁止刷屏的原因之一。
在家里,在学校,我们是言而守信的好孩子,在与网幼交谈的过程中,答应网友的事情一定要言而守信,如期完成。
一个人相貌不好不要紧,家庭条件不好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的美德―信任,守信。
对待网友也一样,只有言而守信,才能博得网有得信任。
有时,你正在聊天,突然从桌面弹出一个未知者发送的信件。
这时,你千万不要打开。
因为,里面可能是病毒,发行商想趁电脑死机之际盗走你的重要文件。
你一定要谨慎。
聊天时,如果网友无意中邀请你到某某某地方,你一定要三而后行,因为毕竟他只是网友,不是你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他可能是你真正的朋友,也可能是无恶不做的坏蛋。
小学生上网安全知识讲座范文

小学生上网平安学问讲座主讲人: 蔡美容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它既没有空间限制,也没有时间限制。
但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净的世界,网上色情作品泛滥,很多犯罪活动都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展的。
这告械世人,互联网世界虽然是个奇异的虚拟天地,但也是一个必需加倍提防的地方。
成千上万的父母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上的危急。
互联网世界充溢了陷阱,遍布着别有专心、引诱孩子走入歧途的人;孩子单纯的心灵很简单被污染,而孩子和父母却往往觉察不到。
那么,怎样让孩子面对互联网这个无形的、难以捉摸的世界呢?作为父母,应当和孩子努力沟通,以便共同消退网络世界带来的危害。
要建立预防网络成瘾症措施,督促学生做到以下四点:1 、遵守校规校纪,养成安康的学习、生活规律,不到校外网吧上网,肯定杜绝通宵上网。
2 、学会利用网络进展科学探讨,学会利用网络开展自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步学习效果、工作程度和综合素养。
3 、遵守网络公共道德标准,严格自律,杜绝担心康上网方式。
4 、建立同学自己的网站,用安康、有价值的信息填充网络空间。
上网的危害一、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逼。
互联网是一张无穷无尽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学生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扬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
长此以往,对于我国学生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明显是一种潜在的宏大威逼。
二、互联网使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学生荒废学业。
及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学生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意了学生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袤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
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学生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峻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

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日渐增多,而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淡薄,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那么你对青少年网络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 1、网络安全的预防与应对(1)没有经过家长同意,不要在网上泄露姓名、年龄、学校或家庭地址、电话或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2)如果在网上看到不良信息,离开这个网站,并告诉家长。
(3)固定聊天室。
使用哪个聊天室,要告知父母,必要时由父母确认该聊天室是否适合我们使用。
不要在各聊天室之间串门。
(4)未经父母同意,不与任何网上认识的人见面。
如果确定要与网友见面,必须先征求父母的同意,然后在父母陪同下进行。
(5)收到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如主题为中奖、问候之类,应立即删除。
若有疑问,立刻询问父母如何处理。
(6)不要浏览儿童不宜的网站或栏目,如果无意中进入了此类网站,要立即离开。
(7)记住:互联网上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网上的人也并不都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有可能是伪装的。
2、小朋友不能进游戏厅和网吧。
3、小朋友不可以把自己与家人的照片、地址、电话、学校班級等个人资讯告诉你的网友,除非经过爸妈和老师的同意。
4、小朋友不能把自己在网络上使用的名称、密码告诉网友。
5、小朋友上网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学生的视力。
6、小朋友在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时候,上网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要超过3小时。
7、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们不可以模仿游戏中的暴力遏制对方。
8、小朋友上网结束后,应该关闭电脑。
青少年网络安全小知识第一,要提高网络安全立法与监管工作。
不管是过去有多好,但隐患还有很多,要尽快制定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法,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法。
同时,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从立法和监管两方面保障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成长。
第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首先,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怎么样去鉴别网络信息,这是一个过程,一定要有这种教育意识。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 法律知识讲座 两卡犯罪知识科普 说课PPT(完整框架)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下列帮助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 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 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5张(个)以上的; (二)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20张以上的。
什么是帮信罪
什么是帮信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条规定: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 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 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 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举一个明知的例子
2、张三还是个电信诈骗犯,主要从事网络赌博诈骗犯罪,李四这次是个金牌 外卖骑手。 这个张三吃了很多外卖骑手送的饭,但是就李四送的香,每天只要吃了李四送 的饭,干起诈骗贼有劲,运气也特别好,每天都有违法创收。那么问题来了, 张三天天给李四送饭,构成帮信罪吗?
明知+帮助行为+情节严重=帮信罪
什么是帮信罪
定罪
总结:帮信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
帮信罪的构成要件 明知+帮助行为+情节严重=帮信 罪,这是帮信罪的定罪。缺一不 可!
帮助行为
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对被帮助对象是否可能实施犯罪活动有相对具体的认知,既最起码 要知道被帮助的对象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犯罪活动,至于被帮助的对象最终利用信息网 络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在所不问,不要求行为人确切知道
校园网络安全知识讲座

校园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校园里。
学生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交流互动、娱乐休闲,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今天我们特别举办了这场校园网络安全知识讲座。
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隐藏着各种风险。
首先,个人信息泄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同学们在网上注册账号、填写表单时,可能会无意中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暴露出去。
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会被用于诈骗、骚扰甚至更严重的犯罪活动。
其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例如,有些不法分子会冒充银行、公安机关等机构,通过发送虚假短信、邮件等方式,诱导同学们点击链接、输入银行卡密码等信息,从而骗取钱财。
此外,网络上还存在着恶意软件、病毒等威胁。
这些恶意程序可能会窃取我们的个人数据、破坏电脑系统,导致文件丢失、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
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不法分子会通过发送看似来自合法机构(如银行、电商平台等)的邮件、短信或社交媒体消息,诱导用户点击其中的链接,并在虚假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银行卡号等。
2、恶意软件恶意软件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软件等。
它们可以通过下载不安全的软件、打开不明来源的附件或访问恶意网站等方式进入我们的设备。
恶意软件可能会窃取个人信息、控制设备、干扰正常的系统运行。
3、社交工程攻击社交工程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人的心理弱点,如好奇心、同情心、恐惧等,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敏感信息或获取对系统的访问权限。
例如,攻击者可能会冒充朋友向你索要密码,或者以紧急情况为由让你提供个人信息。
4、网络欺凌在校园中,网络欺凌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同学可能会在网络上恶意攻击、侮辱他人,给受害者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三、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1、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在网上注册账号或填写表单时,要仔细查看网站的隐私政策,只提供必要的信息。
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精选范文5篇最新

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精选范文5篇最新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想,作为一名学生,在我们学习信息安全相关知识的同时还一定要在上网时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方便大家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心得1网络,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了,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使用网络的人,老年人、小孩子、中年人人们使用网络看电影、炒股、浏览新闻、办公等等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有了网络,人们办公更加高效,更加环保,减少了纸张的使用。
正好符合了我们当前的环保主题——低碳、节能、减排。
并且,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专门培养这方面的高端人才,但也许,在培养专业的技能之时忽略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他们有能力步入社会的时候,他们利用专业的优势非法攻克了别人的网站成了黑客走上了一条再也回不了头的道路!确实是,网络不同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它虚拟、空泛、看得见却摸不着,而我们的现实生活,给人感觉真实。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活动有着一定的条例、法规规定,在网络世界中,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它也有它的制度、法律法规。
在这里,我简单罗列些一些关于网络中的法律法规: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其中第三十条(五)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修改、翻译、注释其软件作品;(六)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复制或者部分复制其软件作品; 在94年又相继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一)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 (二)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制度的;(三)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的; (四)接到公安机关要求改进安全状况的通知后,在限期内拒不改进的;(五)有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直到97年,公安部再一次完善了我国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公安机关会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处罚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六个月以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