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归纳课文描写的乡下生活的场景。
教学过程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回顾古诗:同学们,乡村生活是美好的,像一幅画卷,一起回忆一下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
2、导入新课:还有一位老人,他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后来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看到家乡的美丽景色,禁不住写下了这样一篇美文——《乡下人家》,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读一读。
2、认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构、饰、蹲、率、倘、眠”。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
(“构”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勾”,不要写成“勺”。
“蹲”是左右结构,右边“尊”中的短横一定不能忘记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眼中的乡下人家,请用横线画出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通读课文,作者介绍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简单概括一下。
(瓜藤攀檐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睡梦图。
2.乡下人家 导学案

2.乡下人家自主预习一、课文一点通。
1.读了这篇课文我眼前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的农家画面,那房前,门前几株的鲜花和屋后,那觅食的,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夜里伴着的歌声进入梦乡。
2.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字词扫描。
1.生字学习会认字:构芍冠朴素率倘附捣绘谐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素”,翘舌音“率”等。
其中“冠”在这儿读一声,组词“鸡冠花”,还有一个读音“guàn”,组词为“冠军”。
2.书写指导:会写字:构饰蹲凤序例率觅耸踏倘绘谐寄眠3.请在文中用“〇”圈出下列词语,弄清它们的意思。
装饰、时令、朴素、独特、照例三、自主研读自主研读课文:乡下人家,处处如画。
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月夜睡梦图,这些画面共同展现了温馨宁静的农家生活,从中我感受到作者之情。
课堂同步四、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 shì shùn xù shuài lǐng mì shí tà bù()()()()()tǎng ruò huì huà hé xié jì zhù cuī mián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小河一( )浓阴一( )石狮子一( )春雨一( )风景一( )农家风光六、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1.红梅有独特..的风格。
它在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开花。
()2.她衣着朴素..,大方。
()3.她今天穿着一身晚礼服尽显出华丽..精致的美感。
()4.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和谐..社会。
()七、小练笔。
同学们,很遗憾作者没有描写乡下人家的冬天,其实乡下的冬天也很美,那么你想象中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装饰、率领、觅食、和谐、倘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想象乡下人家的生活画面。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文字想画面,感受田园风光的独特美好,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
2.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吧,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可借助工具书,与同桌、教师讨论交流来完成)2.把课文读通顺,找出概括乡下人家生活的一个自然段。
3.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4.默读课文,看看其他几个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1)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间再互相讨论。
(2)让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教师选择最合适的小标题板书: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冒春笋竹林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瓜架秋虫鸣月下人入梦三、小结课后,请大家继续读课文,下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去欣赏那乡下人家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画面,品读感悟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美丽的乡村画面,再次感受乡村的独特、迷人之处。
2.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谈谈自己读后的所感所悟,组内同学纠正、补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14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理解时令、屋檐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描绘引入。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揭题)二、初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描写了哪几处乡村的风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第二自然段:门前的花、屋后的竹;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后的鸡群;第四自然段:屋后的小河;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饭的情景;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纺织娘。
三、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音:指名读、齐读。
(重点正音:棚péng不读póng;率shu ài翘舌;眠mián不读mín)形:采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谐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结构,寸应写在冖里面;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读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2.想想文中描写了哪几处乡村风景?3.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找出来并读读。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喜欢同一处风景的同学在一起品读,交换自己的看法。
5.有感情齐读全文,并想像画面。
6.你觉得这篇乡村课文写得怎么样?(形象、生动)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三、画。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乡下人家》教案4篇

《乡下人家》教案4篇《乡下人家》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课前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在走入课文之前,请给着我一起欣赏几幅图画。
(课件)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谈谈我们身边的熟悉的乡村风景画面。
(学生回答)引入:乡村自然清新的景色多么令人向往,我们的乡村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心和笔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那么,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村风景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二、复习字词。
(前面,你们的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
1.复习词语。
(齐读)2.指导学生理解有不明白的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率三、抓住最后一自然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统领全文的学习。
我们在读课文,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个句子不仅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而且还是全文的总结,找出这个句子。
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板书:独特,迷人)理解体会。
四、再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画面。
课文围绕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哪些画面?1.抽读第二自然段后半段,结合“云状图”里的话指导学生概括描写的场景:雨后春笋(板书)(强调学生记笔记)2.按照以上方法采用多种方式逐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乡下人家的优美情景),思考:你看到什么画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给画面取名。
《乡下人家》教案15篇

《乡下人家》教案15篇《乡下人家》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读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__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大家对农村生活充满向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无限风光。
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齐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语)课前老师曾让同学们预习课文,现在我们先来了解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程度。
三、初读课文1、(过渡语)生字大家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2、谁想读?你想怎么读?(自己读还是找小伙伴读?你来安排吧。
)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乡村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听完以后还要给他们评一评。
谁来评价一下(你对他说话,要用你。
)你听得真认真!读正确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你朗读的精益求精,对他读的流畅程度,你也可以评价一下。
评价的时候,不足要说,优点也要说,给他们全面的评价。
你听得真仔细,人家对你的评价,怎么看?你再读一读。
你对他的态度满意吗?给他们掌声。
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3、(过渡语)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什么?看谁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课文描写了乡村的美景,你谈得很好,谁和他的看法不一样?你认为课文描写了瓜藤、鲜花、竹笋、鸡鸭,奥,还有纺织娘,谁还有补充?还有吃晚饭。
)(过渡语)同学们自己读懂了这么多内容,你们真了不起!听读了全篇课文,乡村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谈得好,老师非常佩服你,你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你的看法很独特。
)四、品读课文。
3分钟(过渡语)是啊,这是多美的乡村啊!那么乡村生活到底美在哪儿?我们再来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多篇]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279f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b.png)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多篇]第一篇:《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乡下人家》(前置性学习内容导航)1.会认读5个生字:檐、饰、冠、捣、谐;会读会写下面14个生字:棚、饰、冠、菊、瞧、率、觅、耸、捣、搬、巢、谐、眠、辛。
2.能把上面会读会写的14个生字组成新的词语:3.在本课生字中找出两个多音字,并组成词语。
4.能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篇:乡下人家导学案21《乡下人家》导学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难点掌握本课生字词,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一、自主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会读词语。
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令:倘若:向晚:照例:二、自学生字、交流展示三、合作探究课文写了乡下人家哪些生活场景?给每个场景分别取一个名字。
四.课堂检测:1.为加点字选择确读音,画上横线。
场.地(chángchǎng)倘.若(tǎngshǎng)装饰.(shìsì)鸡冠.花(guàngu 扎.到水下(zhāzā)捣.衣(dāodǎo)2、按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我的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一、课前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全文,并圈出文中生字、新词(1)我能为加点的字正确注音:()()()()()()()()屋檐.装饰.鸡冠.花捣.乱和谐.率.领觅.食耸.着尾巴(2)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今:捣衣:向晚:2、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3)以小组为单位轮读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二、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2、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它们会依着时令显出。
人们还会养几只鸡,在房前屋后。
屋后倘若有小河,就会见到。
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会瞧见。
秋天到了,你还会听见三、梳理整合,回顾内容1、在这堂课中,我结识了两个多音字,我会分别注音并组词:冠_()率()_()()2、全班一起回顾一下文中所描写的六个生活场景。
3、、.我要把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阅读理解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
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我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点:
1.我要学习课文生字词。
2.我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难点:
1.我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2.我要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预习反馈→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过关检测
知识链接:
陈醉云, 浙江上虞县人。
现代小说家、诗人。
曾任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他是1932年上海创刊儿童刊物《小朋友》的约稿作家之一,并常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主要作品有《玫瑰》、《游子的梦》等书。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耍、无暇、波澜壮阔”等词语。
2.我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我要认真预习。
1.我要认真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难
家长评价:认真( ) 还需努力( )
读的多读几遍,不会读的查字典标注拼音。
不懂的我会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
帮助理解,并能听写以下词语:
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 捣衣、倘若、向晚归巢、 和谐、 辛苦、 鸡冠花、催眠曲、 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月明人静
2.我会正确标注自然段。
二、预习反馈
1.我能读准字音,读准句子,并能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 屋檐. 装饰. 鸡冠.花 捣.乱 和谐. 棚.架 率.领 觅.食 耸.
着尾巴 2.我能知道下面多音字的读音,还能组词: ( ) ( ) 冠 率
( ) ( )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这课中最容易写错的字是:“觅”“巢”“谐”,我是这样识记
的 。
2.我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知道课文是哪一句话概括
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3.我们分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试
着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第1自然段:屋 前 搭 瓜 架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第6自然段:
四、交流展示
我要代表小组同学作学习汇报。
1.我们是这样这样记“觅”“巢”“谐”的:
“ 。
”
2.我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知道课文的“ 。
”
这一句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3.我们用小标题概括了1-6自然段的内容,分别是:“ ”
小组评价: 颗星
同学评价:好( ) 一般( ) 自我评价:
满意( )
一般( )
五、过关检测
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P íng zh àng t ài sh ān p ān d ēng lu ò tuo
( ) ( ) ( ) ( )
w ú xi á b ō l án zhu àng ku ò f ēng lu án xi óng w ěi
( ) ( ) ( )
六、作业:
我是小小书法家,能把生字写得很漂亮。
板书设计:
屋前搭瓜架
门前花屋后笋
21乡下人家 院里鸡成群
(迷人、独特)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架上织娘唱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我要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2.我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
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一、我要认真预习。
1.读完课文后,我把感受深的词句在文中批划出来了。
2.我要把问题批注在书上与同学交流。
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的疑问是:
二、 预习反馈
我知道文中描写了几个怎样的场景,分别是什么?
( )、 ( )、( )
( )、 ( )、( ) 家长评价:认真( ) 还需努力( )
小组评价:
颗星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我知道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要找出段落读一读,和小
组同学交流交流。
( )、( )、( )
2.我要与同学交流品味文中的优美句段。
我最喜欢 场景,我要读一读,和小组同学说说我的感受。
(1)我知道第一段中为什么作者说“青红的瓜、绿的藤叶比石狮子、旗杆要可爱得多”,( )此句中运中了( )写作手法。
我是这样体会“可爱得多”( )。
(2)第二段中“鲜嫩的笋从土里探出头来”,我能通过情景演示感受笋是如
何从土里探出头来,(表演)“探”字用的独特到位,使感受鲜笋生命
力 ,引出词语“ ”。
(3)自由交流其他场景。
3.我理解并批注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交流展示 1.我知道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2.我最喜欢什么场景,我的感受、体会。
五、过关检测 通过读课文,我对乡下人家有了一定的认
识: ,我还知道作者采用 的方式
来布局谋篇.以 为总结句,
从 、 、 、 、 , 六个画面真实地再现了乡下人家质朴、自然而又
亲切的画面。
六、作业:
乡村生活如诗如画,我也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一写我见到的
乡村画面。
同学评价:好( ) 一般( )
自我评价: 满意( ) 一般( )
板书设计:
21 乡下人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鲜花竹
鸡鸭
人吃饭织娘唱
难忘
学后收获(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