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人复习》

合集下载

机械与人复习完整ppt课件

机械与人复习完整ppt课件
• 而且能量是不可能凭空产生或者凭空消失 的,只是由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另一 种形式的能量。
.
32
动能
像运动的小球那样,能对木块做功,它所具有的 能量,就是动能。换言之,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 能量叫做动能。
问题: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有动能?
总结:只有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且一 切运动的物体都能对其他的物体做功。也就是 说,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动力臂L1
O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F1
F2
.
11
.
12
如图中有下列工具: ①钢丝钳、 ②瓶盖起子、 ③理发剪子、 ④镊子。
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① ② )
.
13
.
14
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L2
L1
O
F1
.
15
思考
如图所示,要在A点施加力,使 O 杠杆平衡,最小的力是( B )
物体的质量 和运动速度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势能 动能
由于被举高而具 有的能
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 和被举高 的高度
.
31
能量的单位——焦耳
• 由于能量和做功联系很紧密,做功的过程 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物体做功越多,说 明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就越多,所 以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是一样的,也是焦 耳。
道钉撬
起子
.
铡刀
羊角锤
9
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若L1<L2,则 F1>F2 ;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特点: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
10
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机械与人》复习测试题

《机械与人》复习测试题

《机械与人》复习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杠杆才属于机械B.使用机械既可以省力,还可以省功C.省力的机械,在使用时一定费距离D.动滑轮既能改变力的大小,也能改变力的方向2.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s。

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那个值( )A.3W B.30W C.300W D.3000W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得实验中,我们曾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A.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4.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弹性势能工作的是()A.利用撑竿跳高 B.利用跳板跳水C.利用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 D.用力踩自行车能上到较高处5.如图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在O点支起时,恰能平衡。

若在O点处将它锯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粗端重B.细端重C.两端一样重D.无法比较哪端重6.如图所示中的三种情形里,作用力均为F,且在力F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设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 W1、W2、W3,则()A.W1> W2> W3B.W2> W1> W3C. W1=W2=W3D.W3> W2> W17.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泥石流只具有动能B.泥石流只具有重力势能C.泥石流具有做功的本领D.泥石流从山顶到山下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8.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A.投篮时,篮球上升的过程B. 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C.跳伞员从空中下落的过程D.小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的过程9.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时,对于它所具有的机械能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机械能一定不变B .动能一定不变C .势能一定不变D .动能可能增加10.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 .提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 .提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 .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11.在土耳其举行的举重世锦赛男子69公斤级比赛中,我国选手廖辉最后一举顺利地举起了198㎏的杠铃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他在举重时的情形。

初中物理《机械与人复习》(共41张)ppt

初中物理《机械与人复习》(共41张)ppt

忽略绳重和摩擦, 怎样计算拉力F呢?
F G
F
G
1 F= (G G ) n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 物。若物重1000N,不计摩 擦和滑轮重,要用多大的拉 力?
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移动 一段距离,我们就说牵引 力对汽车 。 吊车的作用力使货物上升 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吊 车对货物 。 小孩用力推车,车未动, 推力做功了没有?
被举高的重锤 站在3楼的同学 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静止在空中飞艇 被压缩的弹簧 拉伸的橡皮筋
用力搬弯的塑料棍
弹性势能
只要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具有弹性 势能
重力势能
只要物体处于高处就具有重力势能
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 • • •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 越高,重力势能_____ 越大 。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____ 越大,重力势能_____ 越大 。 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____ 质量 和______ 高度 有关,物体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与_____ ____,质量越_____ 越高 越高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优秀自运行车运动 员长时间运动的功 率是70w,短时间运 动的功率可达1000w. 马拉车长时间的功率 约为450w.
上海桑塔纳小轿车 功率约为66kw.
韶山型电力机车的 功率约为4200kw. 万吨级远洋货轮的 功率为 7000~23000kw.
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 350kw.
1、在水平地面上,用60N的水平拉力拉重100N的 木箱,使木箱沿拉力方向前进5m,拉力所做的功等 于 J,重力所做的功等于 J。
2、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B)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C)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一台机器,功率是1.5kW,它表示示机器在1s内 做了多少功,2s内做多少功.

机械与人复习课教案

机械与人复习课教案

图7 课题: 简单机械一、杠杆(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五要素:五要素 物理含义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 ”表示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 1”表示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 2”表示动力臂 从支点O 到动力F 1作用线的距离,用“l 1”表示阻力臂 从支点O 到阻力F 2作用线的距离,用“l 2”表示3.要点透析(1)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2)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3)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4)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5)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它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6)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7)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8)力臂的三种表示: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例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 .杠杆一定要有支点C .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公式表示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应用公式时单位要统一。

【例2】、如图所示,用力F 拉杠杆的A 点使它处在平衡状态。

图中F 1、F 2、F 3、F 4表示力F 的四种不同方向,其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为( )A .F 1B .F 2C .F 3D .F 4例3.如图7,每个钩码重0.49N,杠杆上每格长度相等,现用一弹簧测力计要求钩在支点右侧,使它的示数为0.98N,且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钩在 点处,拉力的方向应__________;如要求弹簧测力计钩在支点左侧,使它的示数为0.49N,且杠杆仍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钩在________点处,拉力方向应__________。

第九章机械与人复习提纲(整理后)

第九章机械与人复习提纲(整理后)

第九章 《机械与人》复习提纲一、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定义和五个要素:2、力臂的画法:先确定支点,画出两力,再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标出双箭头(或大括号)和力臂。

概括为“一点二线三垂直四标号”的步骤。

强调:①动力和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画动力或阻力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②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即指杠杆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

4、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公式:①F l F l 1122=⋅②F F l l 2112= 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 l l 12>,F F 12<,省力费距离。

如起钉锤、钢丝钳。

费力杠杆: l l 12<,F F 12>,费力省距离。

如船桨,镊子。

等臂杠杆: l l 12=,F F 12=,不省费力,不省费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

省力的杠杆,需要多移动距离,即费距离。

费力的杠杆,则可少移动距离,即省距离。

二、滑轮及其应用 1、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的叫做定滑轮。

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理想情况下:F=G ;实际情况下:F >G ,因为有额外功。

S=h 。

2、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理想情况下:F=1/2G ;实际情况下:F >1/2G ,因为有额外功。

S=2h 。

F=1/2(G 物+G 动)3、滑轮组:能省力,有时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

理想情况下:F=1/nG ;实际情况下:F >1/nG ,因为有额外功。

S=nh 。

F=n1(G 物+G 动) 三、机械功1、机械功:物理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

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复习

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复习

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复习【要点突破·典例分析】类型一:杠杆的分类1.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道钉撬B.钢丝钳C.开瓶扳手D.筷子【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方法来对杠杆进行分类:(1)根据力臂大小关系:对于较为复杂的杠杆,最好在图上找到支点、动力、阻力,然后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进行比较(2)根据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在生活中使用杠杆的目的是不同的,为了省力,则该杠杆是省力杠杆,为了省距离,则该杠杆是费力杠杆,既不省力又不费力的则是等臂杠杆.(3)常见的省力杠杆: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铁皮剪刀,钢丝钳等。

费力杠杆:镊子,钓鱼杆,理发用的剪刀,筷子,火钳,划桨等。

【易错警示】(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2)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自身受到的力,而不是杠杆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3)要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4)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类型二:力臂的画法1.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O为支点)。

【总结归纳】(1)首先确定支点(2)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类型三:最小力臂的画法1.一重为G的均匀杠杆,可绕O点上下转动,若让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F和F的力臂L.2.在甲图中,O为支点,画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保留作图痕迹).【总结归纳】求解最小动力的方法(1)动力作用点要选在杠杆上距支点最远处;(2)连接动力作用点和支点(用虚线);(3)以动力作用点为垂足,作动力作用点与支点连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即为动力作用线;(4)根据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确定动力的方向.类型三: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2. 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 = BO, 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A. m1>m2B. m1<m2C. m1=m2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杠杆仍能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无法判断4. 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400N。

《机械与人》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机械与人》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机械与人》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实质及其作用,知道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滑轮组;3.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4.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5.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6.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学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计算,同时结合受力分析解决综合的力学问题。

7.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会在实际应用中分析能量的相互转化。

【知识网络】要点一、杠杆1、杠杆的概念: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2、杠杆的力臂:力臂的画法:(1)明确支点,用O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

3、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要点诠释: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 F2L2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F2。

(2)费力杠杆:L1<L2,F1>F2。

(3)等臂杠杆:L1=L2,F1=F2。

要点二、滑轮和滑轮组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使用时它的轴固定不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使用时轴会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机械与人复习(一)

机械与人复习(一)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 态,杠杆平 衡时需满足的条件是:F1L1=F2L2。 L1、L2分别是动力臂和阻 力臂,找准力臂是解决杠杆平 衡条件的关键。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将杠杆进行分类:省力杠杆、费力 杠杆、等臂杠杆。
方法小结
滑轮 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都是变形杠杆。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是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 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特点是 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 变力的方向。
图6-1-13
课时训练
6.如图6-1-14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图6-1-14
A O B 6-1-12 甲 乙
答案: 8.0×103kg/m3 .
方法小结
在认识杠杆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 的力臂。 作力臂的一般程序是:确定支点、动力和阻力;画两个 力的作用线(必要时作用线可用虚线延长);从支点向两力的 作用 线作垂线(标明垂足),用大括号标注出相应的力臂。 力臂可在杠杆上,也可不在杠杆上,通 过支点的力的力 臂为0。
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 方向。 F 省力的特点是: F动= n ,距离特点是:S绳=nS物。

在 解决杠杆和滑轮问题时,经常会与压强、浮力、运动、 功和能等知识来联系,要求学生平时训练中加强 综合分析能 力的培养。
课时训练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1.动滑轮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 用动滑轮的优点是 可以省一半力 _____________,缺点是 不可改变施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