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李游【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

考核配分如下:2、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注:每个项目考核中知识占40%,技能占60%。

【教学说明及实施建议】1、教学条件要求(1)教材、教辅素材:教材内容应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编写应图文并茂,最好有立体结构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汽车维护及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及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李游【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

考核配分如下:2、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注:每个项目考核中知识占40%,技能占60%。

【教学说明及实施建议】1、教学条件要求(1)教材、教辅素材:教材内容应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编写应图文并茂,最好有立体结构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保养与维护【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1.课程性质《汽车保养与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汽车总体结构,掌握丰田卡罗拉汽车二级维护9个顶起位置作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9个顶起位置维护作业,为学生顶岗实习近距离上岗打好技能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紧密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职学生职业发展,融入相关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个课程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

3.课程目标通过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掌握汽车维护作业内容与操作流程。

职业能力目标:(1)能合理选择并熟练使用各种相关维修工具;(2)具有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3)能独立完成卡罗拉9个顶起位置二级维护作业;(4)熟悉卡罗拉二级维护项目相关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4.课程内容和要求6顶起位置3底盘维护2.掌握发动机机油的排放方法;3.能正确排放发动机机油;4.能独立完成顶起位置3底盘的维护。

1.顶起位置3的作业内容;2.发动机机油的检查和更换方法;3.传动皮带的检查方法;4.转向动力液、自动传动桥液、自动变速器液的检查方法;5.驱动轴防尘套的检查方法;6.转向机构和转向连接结构的检查方法;7.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悬架以及底盘螺母和螺栓的检查方法。

二、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和实操设备进行如下技能学习:1.举升车辆;2.检查发动机机油;3.检查传动皮带;4.检查转向动力液;5.检查自动传动桥液;6.检查自动变速器液;7.检查驱动轴防尘套(左右侧);8.检查转向机构;9.检查转向连接机构(左右);10.检查制动管路;11.检查燃油箱及燃油管路;12.检查排气管;13.检查悬架;14.检查螺母和螺栓。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李游【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

考核配分如下:2、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保养与维护【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1.课程性质《汽车保养与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汽车总体结构,掌握丰田卡罗拉汽车二级维护9个顶起位置作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9个顶起位置维护作业,为学生顶岗实习近距离上岗打好技能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紧密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职学生职业发展,融入相关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个课程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

3.课程目标通过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掌握汽车维护作业内容与操作流程。

职业能力目标:(1)能合理选择并熟练使用各种相关维修工具;(2)具有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3)能独立完成卡罗拉9个顶起位置二级维护作业;(4)熟悉卡罗拉二级维护项目相关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4.课程内容和要求6顶起位置3底盘维护2.掌握发动机机油的排放方法;3.能正确排放发动机机油;4.能独立完成顶起位置3底盘的维护。

1.顶起位置3的作业内容;2.发动机机油的检查和更换方法;3.传动皮带的检查方法;4.转向动力液、自动传动桥液、自动变速器液的检查方法;5.驱动轴防尘套的检查方法;6.转向机构和转向连接结构的检查方法;7.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悬架以及底盘螺母和螺栓的检查方法。

二、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和实操设备进行如下技能学习:1.举升车辆;2.检查发动机机油;3.检查传动皮带;4.检查转向动力液;5.检查自动传动桥液;6.检查自动变速器液;7.检查驱动轴防尘套(左右侧);8.检查转向机构;9.检查转向连接机构(左右);10.检查制动管路;11.检查燃油箱及燃油管路;12.检查排气管;13.检查悬架;14.检查螺母和螺栓。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汽车维护》课程标准(适用三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制订人:郗军红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本标准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汽车维护》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

用于指导《汽车维护》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汽车维护》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汽车常规维护职业能力为重点,与丰田公司合作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关键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汽车维护的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

本课程可为《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器检修》、《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等后续课程提供支撑,具体课程见下表。

二、课程目标汽车维护是汽车机电维修工在职业成长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在汽车维修企业需从事的基本工作之一。

本课程是汽车机电维修人员根据服务顾问或车间调度提供的维修工单,在汽车机电维修车间,在规定工时内以经济的方式借助维护作业工单独立或合作完成。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维修手册等资料,制定汽车维护作业计划,并实施和检查反馈。

在维护操作过程中能完成对所做维护工作的陈述、能对维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增项内容及时对服务顾问进行反馈、能对所完成维护操作中车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调整或换件处理、能对专用检测仪器的正确操作、就维护作业进度与车间调度进行工作沟通,将完成维护操作的车辆及维护作业工单交由车间质检。

能正确填写维护作业工单,遵守5S 工作要求及安全规程要求。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车辆运用工程系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1)二、课程概述 (1)(一)课程理念 (1)(二)课程性质 (1)(三)课程设计思路 (2)三、课程目标 (2)(一)总体目标 (2)(二)具体目标 (2)四、课程内容 (4)(一)教学内容模块 (4)(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6)(三)教学进度安排 (9)五、实施建议 (10)(一)教学建议 (10)(二)课程考核评价建议 (10)(三)课程团队建设建议 (11)(四)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12)(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2)(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2)六、其他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理念《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是根据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的需求,以职业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采用“教、学、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完成课程目标要求。

(二)课程性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机电维修工在职业成长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在汽车维修企业需从事的基本工作之一。

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汽车维护与保养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工作流程。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正确选用和使用工具和仪表,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业,填写作业工单,遵守5S工作要求和工作安全规程要求。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汽车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汽车方面的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汽车维护与保养》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围绕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企业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定位《汽车维护》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拆装与调整》、等课程的基础之上。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经理、同事沟通的能力,养成安全环保、质量意识,二、学习领域目标通过《汽车维护》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工具对车辆进行维护;(3)完成与蓄电池有关的维护作业内容;(4)完成与润滑有关的维护作业项目;(5)完成与车轮有关的维护作业内容;(6)执行整车全面维护;(7)能正确使用汽车维护所需的常用工具、专用工具和检测仪;(8)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汽车维护质量;(9)能检查汽车维护质量,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10)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

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方法能力(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不断积累汽车维护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三、学习情境设计1.学习情境设计思想《汽车维护》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

学习情境是在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李游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
【总学时】120学时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
1、岗位任务分析
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
(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
【课程内容和要求】
【教学评价】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
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

考核配分如下:
2、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注:每个项目考核中知识占40%,技能占60%。

【教学说明及实施建议】
1、教学条件要求
(1)教材、教辅素材:教材内容应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编写应图文并茂,最好有立体结构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较好的完成实训教学内容,编写好工作页。

(2)校内实训场地:实训场地为一体化教室,建议配备好8个实训工位,保证实训过程中每四个同学有一个实训工位。

(3)硬件与软件:教学场地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中必须制作好多体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建议
(1)本课程标准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具有通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本专业实际,精选内容,因材施教。

(2)建议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