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抗震救灾集体先进事迹

抗震救灾集体先进事迹抗震救灾集体先进事迹(精选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抗震救灾集体先进事迹(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抗震救灾集体先进事迹15月12日下午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地处汶川附近的都江堰也成了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建筑屋倒塌不计其数。
灾情发生时,家在都江堰的杨磊正好休假在家,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将杨磊所在的网吧倒塌,杨磊被埋其中,只露出一个头,危急时刻,旁边的人迅速将杨磊解救了出来。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被解救出来双手受伤并流血不止的杨磊,虽然极度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但是看到网吧里还有更多的人被埋,听到他们的呼救声音,杨磊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双手去解救被埋的群众。
下定决心后,顾不得自己已受伤的双手大量流血,甚至房屋有再次因为余震倒塌的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杨磊忍受着伤痛,在塌陷的房屋内寻找呼救者的声音和被困者。
听到被石板压在下面的一男一女在叫救命后,他便快速来到他们身边,由于没有工具,杨磊便用着受伤的手一点一点拨开房子的碎片、碎石,并且还不停的安慰他们说:“你们冷静一点,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在他和另外两人的努力下,一个、两个、三个……总共五个生还者解救出来了,看到生还者大量流血,考虑到他们的安危,杨磊和其他两个人一边呼救,一边拦车将生还者送到附近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五个人很快就脱离了危险。
这时,杨磊才想到自己家人也有可能会被埋在废墟里。
他便迅速回到自己的外婆家时。
不幸中的大幸,虽然外婆家房屋已经倒塌,但家人安然无恙。
看到这一切,杨磊这才回到医院进行了简单的包扎。
此时,心存挂念的他想到门店可能发生的情况,在简单安抚家人后,便回到门店继续上班,全力保护公司的财物安全。
虽然,杨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防损员,但是,在灾难面前,他没有被击倒,甚至奋不顾身,不顾惊险和劳累,不顾自己也身受创伤,积极地投入到抢救工作中,从未道过一声苦,也没说一次累,以一颗普通防损员的火热之心,敢用生命冒险换甘泉,树立了防损员的良好形象。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第一篇: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当压倒一切的中心工。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
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
为取得防汛工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
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
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典型事迹材料优秀五篇

关于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典型事迹材料优秀五篇关于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典型事迹材料优秀五篇【一】7月31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大苏河乡,暴雨肆虐达6小时之久,洪水冲毁超多房屋、农田、道路,造成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12014万元,仅平岭后村就因暴雨造成6户房屋不同程度被淹,水毁农田150余亩,冲走肉食鸡8000多只,公路冲毁长度达3公里,冲断桥梁3座,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灾情不容怠慢,在千钧一发之际,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祥冲锋在前、勇挑大梁,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经受住了洪灾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住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凌晨4时,暴雨如注、水势迅猛,应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刘忠祥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场抗洪抢险攻坚战迅速打响。
应对困难不退缩,应对压力不妥协,为了鼓舞干劲,刘忠祥身先士卒,冒着大雨,奔波于四个村组之间,针对各村组实际状况做好安排部署。
当他再次回到形势最严峻的梁家屯时,河堤已经出现塌方,桥身眼看要被冲垮,危急时刻,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持铁锨,趟着过齐腰深的河水,同党员群众一齐装沙袋,堵决口,迅速筑起了一道沙袋堤坝,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死看死守,桥和大坝最后保住了。
随着雨量增大,河道旁养鸡场房及部分村民家中的积水越来越深,刘忠祥意识到,如果再不转移群众和财产,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过短暂分工,村干部分头开始组织转移河边的农户和鸡场,当梁房组孙喜峰家养鸡场刚被转移完,肆虐的洪水就顷刻将整个鸡房全部卷走。
孙喜峰家人和在场的村民看了这一幕,再看到满身泥水的刘忠祥,顿时感动得流下热泪。
应对灾情,刘__组织全体村干部和党员在对全村各受灾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后,及时妥善安置灾民,指派村干部专人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受灾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同时加强危险地段巡查,要求村两委干部自始自终在岗在位,对所有被水浸泡过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灾民的生活妥善安置。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背景介绍2021年7月,中国多地持续暴雨,洪水泛滥,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有一些先进集体以及其中的个人表现出色,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本文就对其中的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进行介绍。
具体介绍湖南省衡阳市医学高中党支部湖南省衡阳市医学高中党支部不仅是一所教育界的先进单位,其在抗洪救灾中的表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2021年7月19日凌晨,衡阳市岳屏洲塘水库发生溃坝事件,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作为衡阳市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单位,医学高中党支部立即行动,组织全体党员赶往灾区抢险。
他们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寻找被困群众并进行救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身份的特殊意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南山区菱角湖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南山区菱角湖村是一座偏远山区的小村庄。
2021年7月大降雨后,菱角湖村被水淹没,村民们无法获救。
在此危急时刻,村庄中的一位年轻人——雷志涛挺身而出,他组织同村年轻人一起建起临时看守站,每个人值班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同时,他还调动本村15辆拖拉机,捐献了自己的积蓄和家里的人口险金,全力展开救灾行动。
最终,他们在48小时内救出了村庄里的所有人,并且安排好了伤者的后续救治。
这一次救灾行动将雷志涛带到了全国人民的注目点中,他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先进人物。
新疆和田市新疆和田市是一个多山的地区,7月持续降雨后,河流水位迅速上升,洪水氾滥,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和田市各级政府专业救援队伍以及部分志愿者组织成立了抗洪救灾小分队。
这个队伍不仅在抢险救援方面表现出色,在宣传队伍中,他们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在社会上组织捐款活动,为灾区群众提供各种物力、人力、财力支持。
在这场抗洪救灾行动中,和田市全体出动的志愿者和救援队伍是最值得关注和表扬的团体之一。
总结以上所提到的三个案例,各自展现了不同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抗洪救灾中的表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无私奉献、甘于冒险、冷静应对等特质,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5篇)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第一篇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当压倒一切的中心工。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
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
为取得防汛工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
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
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实行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拉网式巡查,对于险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第一篇: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当压倒一切的中心工。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
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
为取得防汛工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
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
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救助先进集体材料范文简短

救助先进集体材料范文简短我所在的部门是一个爱心与责任并重的团队,我们始终秉承着“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理念,努力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关爱。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上级组织号召,投身到救助先进集体的工作中。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救助先进集体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使命和担当。
每一个行动、每一次帮助都是对先进集体的支持和致敬,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和贡献。
因此,我们不辞辛劳,不计个人得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救助工作中,只为能为先进集体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救助先进集体的工作中,我们团队充分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救助对象面前,我们竭尽全力、细心呵护,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忘对先进集体和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表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奉献和付出。
在救助先进集体的工作中,我们收获了成长和收获,更收获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救助先进集体的事业努力奋斗,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我们的救助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他们不仅自愿参与到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中,还纷纷捐款捐物,帮助我们扩大救助的范围和力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更坚定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
救助先进集体的工作既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教育。
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信任和友谊,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收获成长。
在与受助者交流中,我们也学到了如何同情他人,如何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救助工作的机制和路径,积极探索创新,让我们的爱心和关怀传递得更远更深。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投身到救助先进集体的工作中,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们要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人们,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
优秀应急保障集体事迹

优秀应急保障集体事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优秀应急保障集体事迹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对国家和社会的应急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优秀的应急保障集体应运而生,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行动,有效协调资源,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应急保障集体的事迹。
一、XX省某地消防救援队XX省某地消防救援队成立于2005年,是当地的一支专业救援队伍。
这支队伍在平时通过各种演练和训练,提高了队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2018年,当地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山火,燃烧面积达到数十公顷,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救援队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往火场,展开救援工作。
他们不畏艰险,顶着烈日和滚烫的火焰,奋力扑救火灾。
经过连续48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将火势控制住,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次救援行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赞扬,消防救援队的队员也成为了当地的英雄。
XX市某医疗救援队是一支由医生、护士和志愿者组成的救援队伍。
2016年,该队伍在一次大规模的地震中表现出色,为伤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援。
地震发生后,医疗救援队迅速赶往灾区,组织起临时医疗点,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
他们坚持工作24小时不间断,为受伤的群众提供了及时的医疗救助。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医疗救援队的医生和护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医者仁心的精神,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和赞扬。
三、XX县某志愿者应急救援队XX县某志愿者应急救援队成立于2010年,是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该队伍在平时通过不定期的演练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救援能力。
2019年,该县发生了一场突发洪灾,许多村庄被淹没,数百人被困在水中。
志愿者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利用小船和绳索,将被困村民一个个救出。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面对涉水深陷的情况,坚持救援,直至最后一名被困者得救。
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顽强精神感动了全县人民,被誉为“最美的逆行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一: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
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作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
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
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
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实行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拉网式巡查,对于险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7月12日,巡堤人员发现幸福湾排涝站有两处管涌。
镇主要领导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抽调100余人,实施紧急抢险,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奋战,终于排除了隐患。
7月13日凌晨,巡堤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细小管涌,管涌口仅一指来宽,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巡堤细致,发现及时,处理得当,这一险情被迅速扑灭。
7月12日,田家庵水位达到23.68米,超行洪水位1.18米,创造了上窑镇防段23.68不破坝的历史新纪录。
大汛当前,团结协作是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
镇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一些党政领导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6天6夜,从未回家一次,为广大干群做好表率作用。
机关4名同志带病上堤,轻伤不下火线,24小时坚守在大坝上。
镇党委书记李保安带头扛起了土袋,和广大群众一起穿梭在筑坝的大堤上。
在广大党员干部在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几千人的护堤大军中,有年逾70的老者,有数十名妇女同志,还有无数自发赶来的群众。
原本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工作,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全部完成。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
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我镇受灾人口已达5800多人,受灾面积达到1.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990万元。
针对此情况,党委政府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镇救灾办公室,由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组成,密切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
镇民政部门每天都要下村查访灾情,做到灾情每天一上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
我镇云南岗村内涝灾害最为严重,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目前已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
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
同时在云王小学设置了灾民安置点,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安排专人帮助群众搬迁,现仅云王小学已转移安置群众50户170多人,镇民政部门及时送去了群众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并联系区卫生防疫组深入灾区开展防疫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做好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截止7月底,我镇受灾人口已达2.3万人,受灾面积达到2.7万亩,全镇11个村,1个社区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100万元。
镇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摆到了当前工作的第一位,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设置灾民安置点4个,转移受灾群众两千余人,安置群众近500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援助。
为了保证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
我们为灾民安置点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发放米、面、粮、油。
重新打深井,建水池,保证灾民饮用水安全。
在安置房安装了吊扇,向灾民免费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对环境卫生和饮用水进行消毒,注重做好灾后防疫工作。
在受灾最为严重的云南岗村,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
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
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一但洪水退去,立即组织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篇二: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日前,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侵袭##,造成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线、凤煤线中断,矿井透水巷道被淹,生产供电设备受到损坏,地面山体滑坡20余处,道路堵塞10多段,堆积物300多吨,生产原料被冲失,厂房、风机房、配电房、炸药房、锅炉房等墙体、围墙被冲垮,化验室、配电室、招待所、居民房被淹10余处。
在灾难面前,涌现出一支抗洪抢险队伍,他们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时代之歌!他们的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如下:让我们记住:灾情发生在凌晨。
7月17日凌晨,夜黑风大、浪高风急、风雨交加的黑夜,闪电刺破天空,雷声炸响平地,暴雨倾盆强降,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地处##区青木关镇的##公司矿区。
这是继7月5日、7月8日之后,再次遭受的特大洪灾。
顷刻间,洪水暴发、矿井透水、山体滑坡、岩石裸露、道路堵塞、树木倒塌、堡坎塌方、路面水位猛涨,超历史水位。
暴雨挟着淫威,洪水裹着狰狞,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洪灾无处不在,全矿区停电停产,抗洪抢险进入最危急时刻。
决策帷幄在现场。
灾情就是命令。
大约4时30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冒着暴雨,趟过横穿矿区老成渝公路上的积水,急奔公司安全生产调度室,副经理陈福启、巫祥毅等公司领导随后赶到。
“有没有情况?”陈书记直问调度员,“还没有灾情消息”调度员回答。
看见调度室外公路地面洪水不断上涨,陈书记说:“不好,要出事”。
经理##命令调度员:“通知撤出矿井、水泥厂生产作业人员,抽排水泵房留人值班”。
“机关全体中层干部和“三防”抢险队员快速到调度室报到”;。
公司领导心急如焚,经过5分钟的短暂碰头后决定:启动雨季“三防”抢险预案,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由##书记和陈福启副经理坐阵调度室指挥。
同时,公司6位领导进行了明确分工,##经理负责指挥水泥厂、矿井抽风机房、炸药库房及恢复供电的抢险;##书记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内外通联、治安稳定等工作;陈福启、巫祥毅副经理负责矿井抢险、调运抢险物资;陈能淑副经理负责水泥成品、原煤产品保护,筹集抢险资金;张明群工会主席负责生活后勤保障。
党委书记##面对300多名穿好工作服待令的各路抢险队员作了战前动员:抗洪抢险、防汛救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重要工作,不仅是对我们各级领导班子把握大局、正确决策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先进性、每一个干部示范性和职工敬业精神的检验,我们要发扬##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协作、特别能奉献的“五铁”精神,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保护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经受考验。
经理##强调:全员抗洪“不淹井、不毁厂、不伤人”,把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我们坚决服从指挥”,党员、干部、职工的回答在空中回荡。
##公司进入抗洪抢险的紧急状态。
抗洪抢险在一线。
“暴雨持续强降,洪水汹涌咆哮”。
##经理挑选了几位“精兵强将”分赴矿区各厂、点观察灾情。
“嘟”、“嘟嘟”,调度室电话急促响个不停。
“请讲”,陈福启副经理抓起话筒,“井下+130二水平水位猛涨”、“多少?”,“每小时1公尺多”。
“快,启动二水平3号、4号、5号、6号水泵和井筒1号、2号、3号、4号潜水泵向井筒外的公路上抽排水,各泵房、排水点,实行电工、水泵工24小时“双岗”值班”;。
矿井8台备用水泵全部启动抽排水。
综合队花烨、张顺模、文昌平轮流在井下各泵房观察水位,组织抢运设备。
“指挥中心,二水平涌水量现在已达800多吨/小时,怎么办?”。
陈福启副经理调集采煤队抢险员装运沙袋300多袋,在+130二水平主石门筑牢1.5米高的水闸墙,把外大连的透水挡在+130二水平风门以南400多米巷道和延深工程井底车场,缓解了+130水仓排水压力;“三水平水势上涨”,“二水平排水太慢”,“三水平两台泵暂停一台向二水平的抽水泵”,“启用-30水平南翼水闸墙,坚决保证不淹井”。
-30三水平南翼石门以内巷道被淹800多米,采区配电所、四石门文秘杂烩网空压设备、电机等损坏。
综合队职工陈东、彭岳杰、谢光华、郑应杰连续四天四夜坚持在井下抽排水,保证了矿井排水渡汛。
“水泥厂、炸药库、风机房,汇报情况”。
由于通讯网络中断,##书记手持对讲机,冒雨站在急流洪水和泥泞中,不停呼叫着各个观察点人员。
“快点,炸药库围墙冲垮了”。
派往炸药库的守护员急来报信。
20多名机关、掘进队、采煤队人员跑步到炸药库房,围墙已被冲垮,大量的石块、树木、树枝、泥沙堵住了炸药库纤丝门,围墙内洪水上涨。
见此危情,生产科长等机关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翻墙跳进1米多深洪水的围墙内,凿墙开口泄洪。
撬开炸药库房门,抢运存放的2822.7kg炸药和6888发雷管,保住了炸药库房。
“锅炉房背墙被泥石流冲垮了”。
掘进队党支部书记张登模、延深队长张光明带领20多名掘进队抢险队员赶到锅炉房,看见转眼间堆积的1300多方泥石,堵塞了排水沟,锅炉房已淹1米多深,引风电机等设备被淹,“挖道开沟排水”。
共产党员王长富第一个破窗翻入已淹1.5米深的房内清除门口堵住的泥沙、树枝等杂物,随后5名职工也翻进房内帮助泄洪。
室外职工挥舞铁铲、掏扒等工具排水。
铲不动了,用手搬石头,树木长了,两人扛,手破了、衣裤湿透了,丝毫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