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合集下载

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和方法

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和方法

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它涵盖了个人身体、财产以及网络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防护知识和方法,以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一、个人身体安全防护知识和方法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注意定时定量饮食,防止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2. 锻炼身体: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保持3-5次的锻炼频率,每次30分钟以上。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等。

避免与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接触,如流感、传染性肠胃病等。

4. 预防意外伤害: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人过马路时的安全。

参与高风险活动时,佩戴合适的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膝等。

同时,避免从事危险的运动或活动,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早期治疗。

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个人财产安全防护知识和方法1. 银行卡安全:妥善保管银行卡,不随意透露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使用银行卡时,注意周围环境,避免被他人窃取或损坏。

2. 防盗防抢:确保住宅的门窗安全,安装好门锁和窗锁,出门时记得锁好门窗。

避免将贵重物品暴露在外,注意保管好贵重物品的凭证和相关文件。

3. 防范电信诈骗:提高警惕,不随意接听陌生电话,不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遇到可疑电话,可通过拨打公安机关电话核实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4. 网络安全:设置强密码,不轻易泄露个人账号密码。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避免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或文件。

定期更新电脑和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入。

5. 财产保险: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财产保险,如家庭财产保险、车辆保险等。

简述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个人防护小常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毕竟生病遭罪的是自个儿,所以咱们要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的健康守护人!1、合理佩戴口罩外出时随身携带一次性医用口罩。

在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室内公共场所(如:电梯等密闭空间),以及近距离接触他人时,要规范佩戴口罩。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与居家隔离、新冠肺炎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一定要佩戴口罩。

2、随时保持手卫生尽量少触碰公共物品。

饭前便后、处理垃圾后、外出回家后,马上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不方便洗手时,先用湿巾擦去污渍,再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清洁双手。

不要用脏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3、注意社交礼仪咳嗽、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手帕等掩住口鼻;没有纸巾、手帕时,可用手肘或衣襟掩住口鼻。

请勿随地吐痰。

社交保持1米距离。

人多分批乘电梯(在电梯内请尽可能佩戴口罩)。

4、做好清洁消毒与通风冬季天气寒冷,仍然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选择气象条件适宜的时间段,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

空调长时间未使用,再次使用前要进行清洁消毒;使用中央空调时,要加大新风量,关闭回风。

保持居家、办公及公共场所环境清洁卫生,对桌面、台面、地面等物体表面及电梯、厕所等公共设施定期清洁消毒;不乱扔垃圾。

5、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

处理、盛放生食、熟食的菜板、刀具和餐具要分开使用。

海鲜、禽畜肉类和蛋类要彻底煮熟再食用。

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用餐。

6、合理安排外出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阴冷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与病毒接触的机会。

若必须进入这些场所请根据场所要求规范佩戴口罩。

7、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脸盆、毛巾、牙刷等物品。

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漫不经心的去面对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自我防护意识应该被每一个人所重视。

因此,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个人卫生保健保持个人卫生,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注意的。

首先,要勤洗手、多喝水、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为身体充分地补充营养。

(这里可以举一些与个人卫生保健相关的例子)其次,在特殊时期,比如天气转暖、季节更替、新冠疫情等疾病高发期,更应该重视个人卫生的保养。

在外出时一定要带上口罩,避免人员密集场所,避免与病毒或细菌直接接触。

对于家中的物品用具,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滋生病菌。

第二,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上下班、上学路上,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警觉,尽量减少走夜路或者单身女性晚上出行,切勿贪图便捷而选坐黑车或拼车,避免意外发生。

特别是在自驾车出行时,一定要注意换好刹车片、灯光等维护内容,及时检查保养及保险,遵照交通规则,切勿酒后驾车或过度疲劳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

第三,家庭安全保障家庭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注意家庭安全的每一个细节。

首先,要留意周边环境,避免和陌生人接触,不要接受陌生人送来的礼物或饮料。

其次,家里要安装好防盗门和窗户,关闭好入户口,以免小偷进入家中偷窃。

夜间最好安装报警器,以保护家庭的安全。

另外,在家中也应该学习如何灭火、如何使用医药箱、如何预防火灾等应急处理措施。

出现意外情况,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四,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我们要更加注重自我网络安全。

首先,要保持谨慎和警觉,切勿泄露个人隐私和重要信息,尤其是涉及到资金交易、个人账户、登录密码等关键信息时更要谨慎处理。

另外,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避免受到网络诈骗、传销等安全威胁。

总的来说,做好自我防护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学会自我保护 避免意外伤害

学会自我保护 避免意外伤害

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意外伤害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意外伤害。

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学会自我保护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避免意外伤害,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安全。

一、增强安全意识首先,培养和增强安全意识是自我保护的第一步。

我们应该意识到身边的潜在危险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

比如,在街上行走时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交通状况,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此外,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应该了解相关的安全常识,选择合适的装备,规避危险因素,不要盲目冒险。

二、加强自我防护能力除了增强安全意识外,我们还应该加强自我防护能力。

这包括身体上的防护和保护个人信息的防护。

在身体防护方面,健康是最基本的保障。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治疗疾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此外,适当学习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了解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可以在紧急时刻自救或者给他人提供帮助。

在个人信息防护方面,我们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在网络使用中,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加强账号密码的保护,杜绝各种诈骗和网络攻击。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加强对个人物品的保护,以免遭受盗窃和损失。

三、学习自卫技巧在遭遇危险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自卫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安全水平,还可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首先,自卫技巧包括防范和抵御攻击的技巧。

比如,学会正确使用防身器械,如防狼喷雾、警报器等,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地制止对方。

其次,掌握一些防守和攻击技巧,如基本的格斗术、躲避攻击的方法等,可以提高自身的逃生能力和自保能力。

四、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除了自我保护的技巧和能力,我们还应该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都存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规范。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同时,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五、积极参与安全教育活动最后,积极参与安全教育活动也是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

自我保护方法措施

自我保护方法措施

自我保护方法措施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保护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人身攻击,还是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都需要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措施,帮助您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1. 防止意外事故意外事故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保持清醒并专注于驾驶。

注意不要超速、不开手机等。

•预防火灾:不随便乱烧东西,避免使用劣质电器和多电器插座。

•避免跌倒: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整洁,穿着合适的鞋子,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防滑。

2. 自我防身技巧自我防身技巧对于保护自身安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遭遇攻击或遭遇威胁的情况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自我防身技巧:•学习基本防身术:学习一些基本的防身术,如基本的格斗技巧和解脱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您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

•注意周围环境: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环境。

避免独自在黑暗或人烟稀少的地方行走。

•自信和果断:在危险情况下,保持自信和果断的行动。

不要表现出害怕和软弱的态度。

•善用应急工具:携带必要的应急工具,如防身喷雾剂、警报器等。

就算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提高安全感。

3. 网络安全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护自己免受网络攻击的方法:•使用强密码:使用足够复杂和安全的密码来保护您的账户,同时,不要重复使用相同的密码。

•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更新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修复程序。

•谨慎点击链接: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尤其是在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中收到的链接。

•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火墙和安全软件,以确保您的计算机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4. 自我防御心理自我防御不仅包括实际的技巧和措施,也需要具备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心理防御能力。

•保持冷静: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因恐慌和紧张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自护自救措施

自护自救措施

自护自救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和危险时,自护自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自护自救措施,帮助人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自护措施1.保持警觉:在公共场所或不熟悉的地方时,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学会使用防身器械: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和器械的使用方法,如催泪喷雾器、防狼器、防盗器等。

3.提高体质素质: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学习自我防护技能:如自救、逃生、灭火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助自己保命。

5.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避免在危险地带逗留,警惕陌生人和可疑物品。

二、自救措施1.冷静应对危险: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2.迅速报警求助: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尽快拨打紧急电话,向警方求助,同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3.寻找逃生通道:在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下,要迅速找到逃生通道,尽量避免拥挤的区域。

4.正确使用灭火器:在火灾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但要确保自身安全。

5.避免与施暴者对抗:在遇到恶意攻击时,不要与施暴者对抗,应尽量保持距离,争取逃生的机会。

6.寻求他人帮助: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呼叫周围的人们帮助,互相合作应对危险。

7.适时撤离危险地带:在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情况时,要根据情况及时撤离危险地带,确保自身安全。

三、自护自救的重要性自护自救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它能帮助我们在危险时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自护自救不仅能够保护个人的安全,还可以为他人提供援助和支持,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通过学习自护自救措施,人们能够增强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冷静应对,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自护自救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还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

做好个人自我防护措施有哪些

做好个人自我防护措施有哪些

做好个人自我防护措施有哪些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个人自我防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个人自我防护措施,以帮助您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保持健康和安全。

1. 戴口罩。

戴口罩是目前最为普遍的防护措施之一。

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选择合适的口罩也很重要,医用口罩或N95口罩是比较好的选择。

2. 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外界环境后、接触食物前、接触面部前。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来进行消毒。

3. 保持社交距离。

保持社交距离是减少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

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人群聚集,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间内。

4. 避免触摸面部。

病毒可以通过眼睛、鼻子和口腔进入人体,因此避免触摸面部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尤其是在外界环境后,应该及时洗手再进行触摸。

5. 加强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定期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助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

6.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定期洗澡、更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

另外,饮食健康、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7. 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在疫情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必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8.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个人自我防护措施是预防病毒传播的关键。

通过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加强室内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安全防护措施方法一、个人安全防护措施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2.合理饮食:科学饮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或不洁食品,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3.合理使用药物: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或错用药物。

4.穿戴防护装备:在特定场合,如野外活动、实验室工作等,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防止受伤或感染。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家庭安全防护措施1.防火安全:确保家庭电线、煤气管道等设施正常运行,注意用火安全,不乱扔烟蒂等,定期检查家庭火灾风险。

2.防盗安全:安装门窗防盗装置,不随意开门或与陌生人交流,合理使用家庭保险柜等措施,提高家庭防盗能力。

3.家庭急救:学习基本急救知识,配置基本急救药品和设备,及时处理家庭急救事件。

4.儿童安全:防止儿童摔倒、触电等意外伤害,教育儿童遵守安全规则。

5.防水安全:确保家庭卫生间、厨房等地方的防水设施正常,避免漏水和滑倒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场所安全防护措施1.安全培训:对雇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工作环境整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清洁,防止杂物堆积导致的意外事故。

3.安全设备:安装并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备,如防护网、消防器材、安全标识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4.防火安全:严格遵守火灾防治规定,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备,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

5.用电安全:合理使用电器设备,防止电器故障引起的火灾和触电事故。

6.防护用品:在需要的场合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员工安全。

四、网络安全防护措施1.使用强密码:选择安全且难以破解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2.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保护个人电脑和手机,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作者:————————————————————————————————日期: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一、做好作业过程当中的自我安全防护的重要意义一个单位的安全生产是要通过员工的劳动来实现的,员工既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又是事故危害的对象。

在企业中最宝贵的是员工的生命。

为此,增强和规范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安全工作的主题,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是员工安全维权、生命维权的重要体现。

二、做好作业过程当中的自我安全防护的有效方法1、做好职业病危害的防护(1)、什么叫职业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本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共七章七十九条(2)、职业病的种类经国家认定:法定职业病为九大类99种尘肺类:危害接尘作业工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现行的职业病名单中,有12种尘肺类型。

1、矽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末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成为矽肺。

2、煤工尘肺:煤矿工人肺内以煤为主的粉尘的积沉,并引起的肺内组织反应的一种尘肺,是煤炭生产中影响劳动力、威胁矿工健康的一种最普遍、最严重的职业病。

3、石墨尘肺:石墨是自然界存在的单质碳,按其生成来源,可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

石墨尘肺是长期吸入石墨粉尘所引起的一种尘肺,多发生于石墨工厂的工人。

4、碳黑尘肺:长期吸入碳黑粉尘所致的尘肺。

患者可有气短、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5、石棉肺:在硅酸盐尘肺中,石棉肺危害较严重。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硬化综合症候群,患者常有咳嗽、气短、劳动时加重。

6、滑石尘肺:滑石矿开采、滑石粉加工等作业工人在滑石开采、加工、使用过程中,长期吸入滑石粉尘而引起的肺部广泛纤维化病变的一种尘肺。

7、水泥尘肺:水泥尘肺是一种病变较轻的硅酸盐尘肺。

患者可有气短、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8、云母尘肺:长期吸入纯云母粉尘引起的一种尘肺。

临床表现与矽肺相似,主要为气短、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而无特殊临床体征。

9、陶工尘肺:陶工尘肺为陶瓷制造和黏土采矿工人所患尘肺。

10、铝尘肺:长期吸入铝粉尘引起的一种尘肺。

11、电焊工尘肺:由于长期吸入电焊时产生的烟、尘所引起的尘肺病,是一种混合性尘肺。

12、铸工尘肺:是机械制造业的铸造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一种尘肺,以病变进展较缓慢为其特点。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类中暑: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减压病:在高气压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在转向正常气压时,因减压过速所致的职业病。

高原病:人在低气压环境对缺氧不能适应所发生的这种特发性疾病。

航空病:在高空环境中、由于气压下降、氧分压降低而导致的飞行人员以缺氧为主要边表现的职业病。

手臂振动病:由于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类炭疽: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

人感染炭疽,主要是由于职业的关系与病畜或染菌的产品接触所造成的。

屠宰、肉类加工和皮毛加工工人可能感染B型炭疽,又被称为工业性炭疽。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布氏杆菌病:是由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杆菌的奶制品(如黄油和奶酪)而引起的,是肉制品加工者、兽医、农民和牧民的职业病。

职业性皮肤病类接触性皮炎: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

光敏性皮炎:指在劳动中,接触光敏物质(如煤焦沥青、氯丙嗪及其中间体、苯绕蒽酮等),并受到日光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反应。

接触性皮炎: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

光敏性皮炎:指在劳动中,接触光敏物质(如煤焦沥青、氯丙嗪及其中间体、苯绕蒽酮等),并受到日光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反应。

电光性皮炎:是指在劳动中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如电焊器、碳精灯、水银石英灯等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

黑变病:指劳动或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是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

痤疮:由煤焦油、氯化物等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溃疡:是指铬、铍、砷等化合物引起的鸟眼型溃疡。

化学性皮肤灼伤:指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直接对皮肤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损伤。

职业性眼病类化学性眼部灼伤:指工作中眼部直接接触碱性、酸性或其他化学物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所致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害。

电光性眼炎:是眼部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急性角膜结膜炎,常发生于电焊、气焊、氧焰切割、电弧炼钢,以及使用弧光、水银灯、紫外灯的作业,其中又以电焊工最为常见。

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指在正常人的眼睛内部,虹膜的后面有一个双凸形透明体,这就是晶状体。

一般当晶状体失去透明性而变混浊均可称为白内障。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类噪声聋: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听神经细胞在噪声的刺激下,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使暂时性听力下降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被称为噪声性耳聋。

铬鼻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牙酸蚀病:指较长期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脱矿缺损。

职业性肿瘤类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石棉是一种天然纤维状矿物,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等工业部门,吸入石棉纤维不仅导致肺部纤维化而且能诱发支气管肺癌,还可引发间皮瘤。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染化工业中的常见职业病,由于职业接触联苯胺15—20年,有可能会导致膀胱癌。

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工业产品中常杂有双氯甲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除其对上呼吸道、眼、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外,长期接触可诱发肺癌。

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由于吸入含致癌物质多芳烃的焦炉逸散物而引起的。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职业性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性氟病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农药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其他职业病类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是由于接触工作环境中职业性致喘物后引起的气道疾病。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棉尘病:是指长期职业性接触棉尘、麻等植物性粉尘可引起以呼吸道阻塞的病症。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指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

(3)、怎样防护职业危害职业病的突出特点是不可逆性和可预防性。

这两个特性决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即建设项目的预防性职业卫生审核。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防护眼睛和面罩、呼吸防护器、防噪声用具和皮肤防护用品。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关键在要懂得其防护特点和性能,训练使用者正确使用、维护、管理。

使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特别是呼吸器。

(2)使用人员要接受了解使用防护的目的、意义、性能方面的教育。

(3)对结构复杂的防护用品要反复训练,务求迅速正确地戴上、卸下使用。

(4)应急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接近点摆放,及时可用。

(5)要熟悉各种用品的性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6)有组织、有制度、正确、合理地发放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器根据结构和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离式(供气式)两大类。

(1)、过滤式(净化)呼吸防护器机械过滤式-----防粉尘、烟、雾,常见的防尘口罩化学过滤式-----防毒面具或组成有滤合与空气接触过滤(2)、隔离式(供气)式呼吸防护器自带式-----防毒面具(罩)自带空气瓶供呼吸不与现场空气接触。

外界输入式-----防毒面具(罩)通过蛇管由场外供氧。

2、做好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三遵守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工艺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三会会发现隐患、会排除故障、会紧急避险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三必须必须熟记安全技术规程、必须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熟悉工艺、设备技术性能并会熟练操作四不准未经安全教育不准上岗、未通过应知应会考试不准上岗、特殊作业人员无证不准上岗、设备带病不准操作五确认对安全技术措施的确认、动作行为的确认、工作对象的确认、周围环境的确认三查安全检查班前查、班中巡查、岗位自查3、切实发挥好员工互保的作用4、以身边耳熟能详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为教材。

提高安全意识,事故案例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因为那都是活的血的教训,员工要以发生在身边的生产安全事故为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如何防范,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危害的完整阐述,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震撼,切实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是终身的,是家庭的悲剧所在,是社会安定最大的敌人。

总之,自我保护意识其中的内涵就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