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__化学与健康__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远离有毒物质 化学与健康教学

四、拒绝毒品
1.常见的毒品
鸦片、吗啡、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及部分苯丙胺
类物质等。
2.危害
产生抗药性
对毒品的依赖性
课堂达标
1.《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不准吸烟,这是因为吸烟有害身 体健康。下列物质中因为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是( A ) A.一氧化碳 B.甲醛 C.黄曲霉素 D.二氧化碳
2.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永恒的话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 B .用SO2熏蒸红薯粉丝,使它的色泽变白 C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可以食用 D .烹调食物时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知识点3 远离烟草
3.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要远离烟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市售香烟通常装有过滤嘴,所以吸烟对人体无害 B.香烟烟雾中只有尼古丁有毒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香烟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四 拒绝毒品
1.毒品的危害:吸毒可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毒品的_依__赖_性____, 即通常所说的“_毒_瘾______”,危害极大。 2.远离毒品的最佳办法:一定要抵挡住__好_奇_心____的诱惑,千万 不要尝试吸食毒品。请牢记:“_毒_品__万_万_试__不_得_______!” ___拒__绝_毒_品_____ 就是在保护你和你的家人!
3.危害:误食霉变食物后会引起___恶_心______、_呕_吐______或 ___头_晕____、__昏_迷_____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 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知识点三 远离烟草
1.烟雾成分:含有__________多种化学物质,公认的致癌物
就超过__________种。40其00中最为有害的物质包括________、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河南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河南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 元素: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4.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常见元素- 氧、氢、碳、氮、钙、铁、铜、锌等。
2. 常见化合物- 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
- 酸:如硫酸(H2SO4)、盐酸(HCl)。
- 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 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钙(CaCO3)。
3. 酸碱反应- 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促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促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天平等。
2. 实验操作- 取用药品:使用药匙或滴管。
- 混合溶液:先倾倒密度小的液体,后倾倒密度大的液体。
- 加热:使用酒精灯外焰,注意均匀加热。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课件: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山东真题精练 栏目索引
解析 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A正确;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碘 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故B正确;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 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和青少年患 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故C错误;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 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主食 菜肴 饮料 你的补充
A.煎豆腐 C.凉拌黄瓜
B.炸大虾 D.蛋糕
米饭、馒头 炒鸡块、红烧鱼、油炸花生米 牛奶
山东真题精练 栏目索引
解析 菜谱中含有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 水,缺少的是维生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C。
山东真题精练 栏目索引
2.(2016滨州,7,3分)某饼干包装上的说明(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名称:××饼干 配料: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 奶油、食盐、膨松剂、食用香精等。 规格:400 g 储藏方法: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A.精炼植物油、鲜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 B.饼干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 C.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 D.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
、苯、甲醛、 尼古丁 、焦油和重金属盐等。 4.毒品: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极大的危害性,万万碰不 得。 易错警示 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不能用亚硝酸盐代替食盐来 腌渍食品,不能用明矾制作油条,不能用苏丹红一号给辣椒涂色。
山东真题精练 栏目索引
山东真题精练
考点一 食物中的有机物
1.(2017滨州,10,3分)下表是小滨制定的食谱单,为使营养均衡,在 “你的补充”栏可以选填的食物是 (C )
。 (2)蛋白质的检验:放在火上烧一下,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
化学与健康的总结和感想

化学与健康的总结和感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这个词日益的为人们所关注,对健康的理解也是越来越广泛,从过去的单纯的身体健康到现在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主要是表现个人的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而这些恰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忽略的,所以重申健康的含义是很有必要的。
化学与健康,当初选这门课程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思考会学习什么东西,无非是像化学课一样讲一些原子,离子,或者是钾镁铝等一一些化学元素而已,总想这些东西离我那的生活似乎非常的遥远。
对于我们这些文科生来说,这无关紧要的课程,上完这些课程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健康原来就是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真正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一门课程。
我们看看它包括那几个方面:生命化学与健康,食品化学,日用品化学与健康,农业化学与健康,药物学化学与健康,军事化学与健康,毒品与化学等等。
看到这么多,也许没有想到原来这些都是化学方面的。
你也不会意外先前的说法了。
从物质结构基础说起,也就是最基础的化学,讲到元素,元素的符号含义,例如水的化学式H2O等等。
把自然界的物质分类,每一类物质都有自己的名称,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氧硅铝鉄钙,到海水中元素的分布:O,H,CL,Na,Mg,再到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分布O,C,H,N,等等。
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具体的到波尔理论,原子的内部结构,等等。
这些就是比较化学的化学了。
生命化学与健康,它的主要内是有机化合物,构成生命的元素,构成生命的分子,人体中的化学反应,奇妙的生命化学系统。
生命的化学进化:从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生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生命。
这些看起来和化学无关的事情然而时时刻刻却发生着化学反应,同时因为这些反应,整个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进步。
饮食健康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个过多的涉及的是我们的身体健康。
初中化学_十单元《化学与健康》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中部分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了解组成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以及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在人体内存在元素平衡的概念,养成均衡膳食的意识。
3.知道一些有毒和有害的物质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远离有害物质的侵害。
【教学方法】启发式、诱导法、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讲解【教学过程】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食物中的有机物1.含有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它们为,如淀粉、纤维素等。
温馨提示:(1).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CaCO3等物质。
这些物质中虽含有碳元素,但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与无机物很相似,所以都属于无机物。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食物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1)糖类①又称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常见的糖有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②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鉴别方法是与碘水作用显蓝色。
淀粉在酶与水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释放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缓慢氧化6CO2+6H2O 。
③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油脂①由C、H、O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油脂在酶与水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②油脂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3)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氨基酸。
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合成人体中的蛋白质,一部分被氧化排出体外。
(4)维生素维生素能够调节肌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身体健康。
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总结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2、钠和钾(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 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Se 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二、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新版)鲁教版

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于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化合价等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分类。然而,对于一些具体的元素的作用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释。此外,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自己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述拓展阅读材料中的一个,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学生可以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选择一个具体的化学元素,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摄入方法。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部总结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 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结构。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质量守恒。
4.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颜色、状态等。
-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2. 主族元素- 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碳族、氮族、氧族、卤素和稀有气体。
3. 过渡金属- 包括第3至12族的金属元素,具有多种氧化态。
4. 化合物的性质- 酸碱盐的性质、氧化还原性质、配位化合物的性质等。
5. 无机化学- 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分支,包括无机合成、无机结构、无机反应等。
6. 有机化学- 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分支,包括烃、醇、酚、醛、酮、酸、酯、胺等。
三、化学实验与计算1.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气体的收集和检验、沉淀反应等。
2. 化学计算-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计算、化学平衡计算等。
3. 化学仪器的使用- 滴定管、天平、分液漏斗、蒸馏装置等。
四、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健康- 营养素的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作用、环境污染的化学问题等。
2. 化学与能源- 化石燃料、核能、可再生能源的化学原理。
3. 化学与材料- 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 化学与环境- 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化学技术。
五、化学安全与伦理1.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事故应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知识总结
第一节 食物中的有机物
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前四者是有机物,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碳的氧化物(CO CO 2)、碳酸H 2CO 3、碳酸盐Na 2CO 3等具有
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CH 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酸CH 3COOH (俗名:醋酸)、
乙醇CH 3CH 2OH (俗名:酒精)、葡萄糖、蔗糖、淀粉、蛋白质等
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物可分为小分子(如甲烷、乙醇、乙酸、葡萄糖)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等)
含碳、氢(含碳、氢、氧)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而在不充分燃烧时,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
3.糖类
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
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水(I 2)变蓝色。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4.油脂
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60g 油脂。
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重要的供能物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
5.蛋白质
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90g 。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6.维生素
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维生素A会引发夜盲症;缺维生素C会引发坏血症。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热值:脂肪>蛋白质>糖类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有11种,称为常量元素。
如氧、碳、氢、氮、钙等。
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如铁、铜、锌、氟、碘、硒等。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钙
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钙摄入量过多的表现:结石、骨骼变粗
缺钙的表现:(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
钠和钾
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120g。
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汞、铅、镉等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即使是必需元素,也要合理摄入。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蛋白质的性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
→氧合血红蛋白)
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
2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富含淀粉的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
只有温度达到280℃以上才能破坏黄曲霉素,所以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