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

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这四个汉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某些人借助于别人的威势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5年左右的中国战国时期,这时候的国家已经被分裂成了七个小国,这时候发生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故事中的狐假虎威成语就由此而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齐国的晏子,晏子生来就聪明绝顶,自幼就喜欢看书学习。
他曾经为齐国的君王嬴政撰写过《晏子使楚》一书,多次凭着口才和文学天分成功地化解了齐国和周边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次,晏子受到了齐国君王的委托,前往楚国拜访楚国君王南宫适,以达成友好协议。
在走到半路的时候,他碰到了一只雄壮的虎。
这时,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威慑力来抵御这只深山老虎,于是他便打算大声地呼救,向深山中发布自己的声响。
大声喊叫的他,却被大声呼喊声吓跑了一只小狐狸。
小狐狸对他咄咄逼人,说自己是大秦李斯的侄女,叫“丽华”,并要他向自己“投降”。
晏子看到小狐狸的样子和说话的气势,认为它是东方的狮子,便起了敬畏之心,认为它是狮子(中国古代没有狮子,所以把狐狸当成了狮子),并暂时服从于它。
小狐狸就借着这个机会认做了晏子的“大王”,并让它乘着车,穿着他雕花的布衣,张扬得意地进入了楚国。
晏子与小狐狸进入楚国,引发了楚国民众的恐慌和疑虑,他们都害怕这只狐狸会大开杀戒,惹来国家的祸患。
于是,楚王每天都派出大批的军队来保护他,使他不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
在楚国暂住的日子里,晏子和小狐狸相处的不愉快,加上他实在受不了楚国民众和楚王的对待,便决定寻找回家的路。
这时,他解开了小狐狸的面具,才发现它原来只是一只毫无用处的小狐狸,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他自己的天资和口才是他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什么虚伪的威慑力和假冒了的能力。
因此,晏子变得更为自信和稳重了,在以后担任齐王的时候,也以公正和真诚的态度,成功地治理了国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通过欺骗、丑化或威胁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这样的行为只是表明你是一个虚伪,缺乏真正能力的人。
成语故事一年级

成语故事一年级一、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很聪明,善于欺骗其他动物。
有一天,它偶然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狐狸心生一计,便走上前去,恭维老虎说,“老虎大人,您的身材魁梧,气势非凡,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了!”老虎听了很是得意,于是狐狸便请求老虎给它一个身份证,以便它在森林里行走时,其他动物都能知道它是老虎的朋友。
老虎一听,高兴地给了狐狸一个身份证。
从此,狐狸趾高气昂地在森林里游荡,其他动物都以为它是老虎的朋友,都不敢惹它。
狐狸越发得意忘形,开始欺负其他动物,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猎人,猎人看到了狐狸手中的身份证,便把它抓了起来。
狐狸后悔莫及,它明白了一个道理,借势欺人,最终会自食其果。
二、井底之蛙。
有一口井里住着一只青蛙,它整天盯着井口看,觉得这口井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一只大青蛙从外面跳进井里,对井底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小了,外面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广阔。
”井底的青蛙不信,它觉得井口外的世界一定没有井底好。
大青蛙只好跳出井口,告诉其他动物来帮助井底的青蛙。
于是,一只狐狸、一只老虎、一只大象都来到了井口,告诉井底的青蛙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美好。
井底的青蛙终于相信了,它跳出了井口,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原来世界是如此的广阔和美丽。
三、千里送鹅毛。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非常喜欢鹅毛。
有一天,一位臣子对国王说,“千里送鹅毛,意思是说鹅毛轻轻飘落,却能飞行千里,这是一种极好的礼物。
”国王听了很是喜欢,于是他下令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要送他鹅毛。
结果,全国的人民都纷纷送来了鹅毛,国王高兴得不得了。
可是,他并没有珍惜这些鹅毛,而是随意地乱丢乱扔。
这些鹅毛被风吹散了,最终散落在了千里之外。
国王后悔莫及,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珍惜每一份礼物,不要随意浪费。
四、画蛇添足。
有一个画匠,他非常擅长画蛇。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蛇,画得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他觉得这条蛇还不够完美,于是就在蛇的身体上再加上了几道线条。
结果,这条蛇就变得丑陋不堪。
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

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狐假虎威是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它有什么成语故事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狐假虎威的解析[释义] 假:假借;凭借。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
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语出]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正音] 假;不能读作“jià”。
[辨形] 狐;不能写作“孤”;假;右边不能写作“段”。
[近义]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反义] 独步天下独擅胜场[用法] 用作贬义。
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去欺压或吓唬人。
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
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
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
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
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
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
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
成语故事ppt课件狐假虎威

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狐假虎威”的原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狐假虎威故事

狐假虎威故事狐假虎威故事狐假虎威故事1【注音】hú jiǎ hǔ wēi【典故】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楚策一》【释义】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借机欺压别人【结构】主谓式【相近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相反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押韵词】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笑语指麾、一夫当关,万夫莫摧、斗艳争辉、雁影分飞、月衔半规、六问三推、不翼而飞、心旷神飞、蹑景追飞。
【年代】古代【灯谜】风顺腋臭浓【歇后语】狐狸跟着老虎走【成语故事】很久以前,森林里有只老虎看到一只狐狸就想吃掉它,狐狸大叫:“我是玉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如同一起走一走,看看森林里的动物是不是很害怕我。
”老虎想也没想就随同前往,果然小动物见了就跑。
【成语示例】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成语造句】◎ 另外还有一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如"四面楚歌")、寓言(如"狐假虎威")、民间口头流传的词语(如"换汤不换药")等。
◎ 先秦时代的屈原,在《天问》中的"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即月亮里有只兔子的说法,以及《战国策》中"狐假虎威"的故事,"可能是从印度传来的寓言和神话"。
◎ 他将这两个真实的生活形象综合在一起,于是一个肥肥胖胖,贪得无厌,对上溜须拍马、玲珑剔透,对下奸刁蛮横,狐假虎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监大总管的形象就深深地浮现在胡庆树的脑海里。
◎ 杨源辉乘机运用法律条文为李建国呐喊助威,致使陈书记气昏过去,由此表现出李建国目中无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杨源辉滥用法律、狐假虎威、狂妄自大。
狐假虎威故事2狐假虎威,吓跑了众兽。
老虎知道上了狐狸的当,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它发誓,总有一天要抓住狐狸吃掉它。
一天,老虎和狐狸狭路相逢。
狐假虎威 成语故事

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篇1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
它每天都要捕食其它动物,动物们都非常怕它。
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
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
它一本正经地大声对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令。
”老虎一听愣住了。
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
”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大,态度也很强硬,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
老虎看着动物们都逃跑了,不知道野兽们怕得是自己,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
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寓意:“狐假虎威”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别人。
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篇2在黎明第一缕阳光照进老虎洞中,老虎正在洞外寻找猎物,一只又一只的动物被老虎拖进老虎洞,大剁八块一一吃掉,现在一只狐狸被老虎盯上了……只见老虎如风一般冲向狐狸,狐狸一转身,看见正跑向自己的老虎,嘴中大叫:“别过来!快跑!妈呀!”边跑还一边回头。
不过这显然是激怒了老虎,老虎跑得更快了,大喊:“本来想放过你,可是你却不识趣,那我就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一转眼的功夫,狐狸就被老虎追上了,老虎用爪子把狐狸压在下面,嘴中却不停地叫道:“是直接吃还是切开来吃呢?算了,还是红烧吧!”狐狸听完惊恐万分:这可不行,我得想一个办法。
狐狸眼珠转了一圈,突然大声地喊到“有办法了。
”老虎大怒:“叫什么叫!叫得跟前几天让我试探了半天的驴子叫的一样,真难听!”狐狸呵斥道:“上帝派我下凡管理百物,小小老虎也敢和我搏斗,这就是违背上帝的命令!怎么你不信啦?不信你就跟在我身后,看看百物哪个不逃?”老虎信以为真,便跟在了狐狸的身后。
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

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成语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
例如"主观能动性""革命乐观主义""无限花序""平行四边形"这些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可是并不是成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一只老虎肚子饿了,想找什么小动物当一顿点心,正巧遇见一只狐狸。
老虎刚要扑上去,没想到狐狸大喝一声,说:“哼,你敢吃我!天老爷派我来掌管大小野兽。
你要是吃了我,天老爷可不饶你!”老虎看狐狸又瘦又小,不大相信他的话,可是听他这么大的口气,又不敢不相信。
老虎这样疑惑不决,早让狐狸给看出来了。
他冷笑一声,说:“嘿嘿,你以为我在骗你呀?要是真个不信,你就跟在我后头瞧吧。
我走到哪儿,大小野兽见了我就得逃跑。
”老虎想:“这倒真得瞧一瞧。
”于是狐狸大模大样地在前头走,老虎紧紧地跟在后头。
山上的鹿呀野羊呀,一看见狐狸后头跟着老虎,都吓得撒腿就逃。
老虎看了,还以为他们真害怕狐狸,没想到他们害怕的正是他自己。
“狐假虎威”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假”是“借”。
有人仗别人的势力欺负人,可以说他是“狐假虎威”。
故事中说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反过来欺骗了老虎,后来用这个成语并没有这层意思。
故事导读:【拼音】h jiǎ hǔ wēi 【成语故事】很久以前,森林里有只老虎看到一只狐狸就想吃掉它,狐狸大叫:我是玉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如同一起走一走,看看森林里的动物是不是很害怕我。
老虎想也没想就随同前往,果然小动物见了就跑。
【典故】虎求百兽而食之,得【拼音】hú jiǎ hǔ wēi【典故】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楚策一》【释义】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狐假虎威是什么故事

狐假虎威是什么故事狐假虎威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于《庄子·外物》中的一则寓言,被后人广泛传颂,并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版本。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经典,用来形容借助他人势力欺压他人的行为。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在一个森林里,有一只老虎经常威胁其他动物,让它们听话顺从。
一天,一只狐狸看到了老虎的威势,便决定借助老虎的势力来吓唬其他动物,让它们对自己顺从。
于是,狐狸找到了老虎,恭维奉承了他一番,表示愿意为他效劳。
老虎听到狐狸的话很高兴,便同意了狐狸的请求。
从此以后,狐狸便开始借助老虎的威势,四处吓唬其他动物,让它们对自己顺从。
其他动物都知道老虎的厉害,便不敢得罪狐狸,都听从了狐狸的吩咐。
狐狸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有了老虎的威势,便可以为所欲为了。
然而,有一天,狐狸遇到了一只聪明的猴子。
猴子看穿了狐狸的把戏,故意问狐狸,“你是不是依靠老虎的威势来吓唬我们的?”狐狸被猴子问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猴子继续说道,“你虽然借助了老虎的威势,但你自己并不具备实力,这样做只会让其他动物对你心存不满,终究会有一天被人发现你的虚伪。
”。
狐狸听了猴子的话,感到很害怕。
它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它并没有真正的实力,而是依靠了别人的势力。
于是,狐狸下定决心,不再借助老虎的威势,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其他动物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狐假虎威的危害性。
借助他人的势力来欺压他人,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真正的实力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不是依靠别人的威势。
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依赖于他人来获得所谓的权势和地位。
这才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真正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 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 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 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 大声叫道:“老虎,你不能吃我!”
你不能吃我!
老虎一愣, 说:“我为什么 不能吃你?”
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 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 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我是上天派来的! 老虎被蒙 住了,松开 了爪子。
看到老虎还不太相信,狐狸摇 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 前走一走,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我让你看看 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 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森林你的野猪啦、小鹿啦、兔 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 狐狸身后一看,呀!野兽吓得撒 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它哪里知道, 原来狐狸只是借了自己的威风,百 兽真正害怕的其实就是它自己!
谢谢大家!
问题: 在这个成语故事的开
始,狐狸还借了谁的威风? 吓唬了谁?
第一PPT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