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的分类

合集下载

3 热水供暖系统

3 热水供暖系统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单管热水供暖系统的作用 压力与水温、加热中心与冷却中心的高度差以 及冷却中心的个数有关,且每一根立管只有一 个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为了计算单管系统重力循环作用压力,需求出 各个冷却中心之间管路中水的密度,为此,首 先要确定各冷却中心管路的水温。
单管系统各点水温的计算
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相比,除了作用压 力不同外,各层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也 是不同的。因而各层散热器的K值不同, 从而影响散热器面积的多少
空调总回水管 采暖系统入口 各种换热设备之前 各种小口径调压装置之前
选择(确定管径)
除污器或过滤器横断面流速宜取0.1m/s
(四)、分集水器、分气缸
(1)当需要从总管接出两个以上的分支 环路时,考虑各个环路之间的压力平衡 和使用功能要求,宜采用分气缸、分水 器、集水器。
(2)分气缸直径的确定
二、双线式系统
(1)垂直双线式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2)水平双线式热水供暖系统
三、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第四节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 路布 置和主要设备及附件
一、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1、热力入口(供暖系统的引入口) 位置:应设置在建筑物热负荷对称分布的位置 用户供暖系统与热水管网的连接形式: 直接连接 间接连接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供暖系 统。
一、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和重力循环热 水供暖系统的比较
循环推动力 管内流速 管径 作用半径 耗电 维修 应用
重力循环
小 小 大 小 无 方便 小型
机械循环
大 大 小 大 水泵耗电 麻烦 大、中型
共性 (1)均有膨胀水箱和空气排除问题,但 排气方式不同。 (2)均有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二、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 式

供热基本知识

供热基本知识

主要运行参数
• 2、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用符号 “t ”表示,常用的单位是摄氏温度, 符号“0C” • 供热管网中常用的温度计有:玻璃液体温 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
主要运行参数
• 3、热量:物体依靠温差进行的热交换过程
中,吸入或放出热能的多少。用符号 “Q” 表示,常用的单位是焦耳“J”。也可用卡作 为热量单位,1卡(cal)=4.18焦耳(J)。
供热基本知识
• 1、供热 分类 • 集中供热、区域供热、分散供热。 • 集中供热: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
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 • 区域供热:城市某一个区域的集中供热。 • 送给热用户的管线系统。
供热基本知识
• 2、供热系统的组成 • 有热源、热网、热用户三部分。 • 热源:将天然的或人造的能源形态转化为
来电后如何操作
• 1、系统补水至规定压力,同时打开排气阀进行排
• • •
气。 2、按下循环泵启动按钮,开启循环泵出口阀,将 调速旋钮调至原转速,注意观察循环泵出入口压 力是否在规定值; 3、启动补水泵定压装置,观察系统压力是否在规 定值内,关闭排气阀。 4、待循环正常后缓慢开启热力站主控阀,恢复正 常运行。
• 2)充水要遵循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原则。
热用户系统的充水原则及步骤
二、充水步骤: 1)开启热用户顶部排气阀。分、集水 器上对应阀门,启动补水泵,开启热用户 回水管阀门。 2)随时检查热用户系统有无遗漏,并 随时观察排气情况,待空气排净后,将排 气阀门关闭,开启热用户供水管阀门,补 水泵停运,热用户充水结束。
失水率和补水量
• 失水率的概念----- 热网的小时漏水量与总循 • 环流量的比值,一般控制在1%-2% • 补水量的概念----为保证供热系统内必须的 • 工作压力,单位时间内向供热系统补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具有水平式供暖系统的特点, 能够进行分层调节调节。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水平双线供暖系统
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定义:在垂直方向上分为若干组,每组 若干层(2~3层),每一组均为 双管系统,各组之间用单管相连
系统中的每一组双管系统,只对2~3层 房屋供暖,形成的自然压头仅在2~3层 中起作用,避免了纯双管系统造成的 严重的垂直失调现象;
三种压强的关系
表压 绝对压强 真空度
余压(绝压)
实测压强 当地大气压强 实测压强 绝对零压
表 压= 绝对压强 - 当地大气压强 真空度=当地大气压强 - 余压(绝压) 表 压= - 真空度•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一、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3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
2
凝水回流有两种形式:
4 10
5
1、重力回水:
凝水依靠重力
下面对自然压头进行理论分析,以二层房屋为例: 首先假定系统沿程热损失为零,即系统中的热媒仅在 锅炉内升温及在散热器内降温。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假定图中最低点断面A-A处有一假想阀门,若突然 将阀门关闭,则断面A-A两侧所受到的水柱压力之差 就是驱使水进行循环流动的自然压头。
h3
h2
对于经过一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
机械回水蒸汽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疏水器:阻止蒸汽通过,只允许凝结水及不凝气体 (空气)及时排往凝结水管的一种装置。
注意:在每组散热器后都要安装疏水器。
恒温式疏水阀: 启闭由内部装有酒精的 金属波形囊控制。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沿途凝水: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向外散失热量, 因供暖系统一般用饱和蒸汽,很容易造成 一部分蒸汽凝结成水,叫做“沿途凝水”。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1、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2.1 热水采暖系统概述

2.1 热水采暖系统概述
(4)烟气供暖系统:以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为热媒,把热量带给 散热设备。如火炉、火墙、火坑、火地等形式在我国北方广大村镇中应用比较 普遍。
5

2.根据供热区域不同分类
(1)局部供暖系统 将热源、管道和散热设备合并成一个整体,分散设置在各个房间
里,叫做局部供暖。如火炉、火墙、火炕、电红外线供暖、电热供暖、 煤气或天然气供暖(壁挂炉)等均属于局部供暖。 特点:简易,卫生条件较差,耗能大。
6

(2)集中供暖系统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热源通过热媒管道向各个房间或
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系统。 特点:供热量大,节约燃料,污染小。
7

三、热水供暖系统
低温水与高温水
●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100°C的热水为低温水,水温超过 100°C的热水称为高温水。
●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设计供回水温度采用 95℃/70℃。
②高温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高于100℃。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 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 (2)蒸汽供暖系统:以水蒸气为热媒的供暖系统,主要应用于工业建筑。
①低压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相对压力小于70kPa ②高压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相对压力为70~300kPa
4

(3)热风供暖系统:以热空气为热媒的供暖系统,把空气加热至30~ 50℃,直接送入房间。主要应用于大型工业车间。例如暖风机、热风幕等就是 热风供暖的典型设备。
23

★ 上供下回管型特点 对单管系统,由于各层的散热器串联在一个循环管路上,从上而下逐
渐冷却过程所产生的压力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总压力,因此单管系统不 存在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即使最底层散热器低于锅炉中心,也可以使 水循环流动。由于下层散热器入口的热媒温度低,下层散热器的面积比上层 要多。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供暖系统是指将热能转化为热空气或热水等形式,通过输送系统向建筑物内部提供热能,以保持舒适的室温和温度条件的设施。

简单来说,就是在寒冷的冬季,通过供暖系统为民众提供温暖的居住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从组成和分类两个方面,对供暖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供暖系统的组成供暖系统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发热设备、输送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

1. 发热设备:即供热设备,主要包括锅炉、换热器、热泵等。

锅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供暖设备,可使用煤、燃气、燃油等作为燃料,将水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供给系统,实现热能转换。

热泵是一种新兴的供暖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2. 输送系统:即热力输送系统,主要包括管道、散热器、风机盘管等。

通过热水或热空气在输送系统内流动,将热能输送到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

3.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控阀、传感器、中央控制系统等,实现对供暖系统的温度和运行状态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

4. 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阀门、水箱、排气阀等,用于维护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供暖系统的分类根据供暖方式和能源来源不同,供暖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锅炉供暖系统:利用燃气、燃油、煤等能源加热水,在建筑物内输送热水实现供暖的方式。

2. 暖气片供暖系统:通过管道输送热水或热空气,使散热器散发出热量,从而实现供暖的方式。

3. 空调供暖系统:利用空气冷热交替制冷或制热,通过空气供应系统将热空气输送到室内达到加热的目的。

4. 地暖供暖系统:利用地下的热能,通过地暖管道将热能输送至各个房间实现供暖的方式。

总之,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非常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供暖方式,能够既保证居家舒适,又能节约能源,真正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供热系统的分类

供热系统的分类

h
回水干管
ρh
回水立管
锅炉。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课程
?基本概念:
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供水和回水由于温 度差的存在,产生了密度差,系统就是靠供回 水的密度差作为循环动力的。这种系统称为自 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循环作用压力: Δp=p右-p左=gh(ρh-ρg) Pa ρg
课程
h
ρh
水平式
线连接的系统。
课程
垂直式
水平式
课程
3. 按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分类
单管系统
顺流式
跨越式
双管系统
单管顺流式
单管跨越式
双管式
课程
单管系统特点: 节省管材,造价低,施工进度快, 单管系统的水力稳定性比双管系统好。
顺流式单管系统: 不能调节单个散热器的散热量。
跨越式单管系统: 多用管材 (跨越管)、设置散热器 支管阀门和增大散热器的代价换取散热量在一定程度上 的可调性。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垂直 单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垂直 双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垂直 双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课程
水平式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蒸汽采暖系统
? 原理:利用蒸汽凝结时放出的汽化潜热来供暖。 ? 分类:低压蒸汽供暖系统(P≤0.07MPa)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P>0.07MPa) ? 适用:系统的加热和冷却过程都很快,特别适
暖风机的使用要求
1、暖风机运转前,必须排净管路系统及散热管中的冷空 气。 2、调整暖风机百叶开启角度,以便得到合适的气流。 3、热风采暖气的热媒采用0.1~0.3MPa的高压蒸汽或不低 于90℃的热水.也可以采用燃气、燃油。 4、暖风机的供水温度一般应保持在90 ℃以上,最低不 低于80 ℃,水流速在0.2m/s. 5、暖风机的送风温度宜采用35~50 ℃,不得高于70 ℃。

热力系统分类

热力系统分类

热力系统分类热力系统是指由热源、传热介质、传热设备、传热管道、热负荷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的热力学系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热力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热源的不同,热力系统可以分为燃烧热力系统和非燃烧热力系统。

燃烧热力系统是指以燃料为热源的系统,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

非燃烧热力系统则是指以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为热源的系统,如电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

按照传热介质的不同,热力系统可以分为水热力系统和蒸汽热力系统。

水热力系统是指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系统,如地暖系统、空调系统等。

蒸汽热力系统则是指以蒸汽为传热介质的系统,如蒸汽锅炉、蒸汽发生器等。

按照传热设备的不同,热力系统可以分为换热器热力系统和直接加热热力系统。

换热器热力系统是指通过换热器将热源的热量传递给传热介质的系统,如热水器、空调系统等。

直接加热热力系统则是指直接将热源的热量传递给传热介质的系统,如电热水器、电锅炉等。

按照传热管道的不同,热力系统可以分为集中供热系统和分户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是指通过管道将热源的热量传递给多个用户的系统,如城市热力管网。

分户供热系统则是指将热源的热量直接传递给单个用户的系统,如家庭热水器、电锅炉等。

按照热负荷的不同,热力系统可以分为恒温热力系统和变温热力系统。

恒温热力系统是指传热介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的系统,如恒温水暖气系统。

变温热力系统则是指传热介质的温度随着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如空调系统。

按照控制系统的不同,热力系统可以分为手动控制热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热力系统。

手动控制热力系统是指通过人工调节阀门、开关等手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的系统,如手动调节的暖气系统。

自动控制热力系统则是指通过自动控制器、传感器等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的系统,如自动调节的空调系统。

热力系统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力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热力系统类型,以满足不同的热负荷需求。

供暖系统简介,很有价值解读

供暖系统简介,很有价值解读

1.1 热负荷

热负荷
外门附加率
外门布置状况 一道门 两道门(有门斗)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公共建筑和厂房的主要出入口 附加率 65n% 80n% 60n% 500%
注:n——建筑物的层数
1.1 热负荷

热负荷
高度附加率
民用建筑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房间 高度大于4m时,高出1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 于15%。 需要修正的耗热量等于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门、窗、 外墙及用顶的垂直部分)的基本耗热量和其它附加(修正) 耗热量的总和乘以相应的高度附加率。
3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下供上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3
无需设置集气罐等排 气装置(水与空气流 动方向一致) 。
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 小,便于布置。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5、混合式采暖系统
混合式系统是由上供下回式、下供下 回式和下供上回式等串联组成的系统。 由于两组及以上的系统串联,系统的 压力损失大些。这种系统一般只宜使用在 连接于高温热水网路上的卫生要求不高的 民用建筑或生产厂房。
下供下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4 5
6
a b
>h
3 1 2
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 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无效热 损失小。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较易。
3、中供式采暖系统
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 系统中部。 下部:上供下回; 上部:下供下回(左) 上供下回(右)
中供式采暖系统特点
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过低,
放热中心1 (散热器) 加热中心2 (锅炉) 供水管3 回水管4 膨胀水箱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采暖系统:
集中采暖系统:
课程
局部采暖系统
采暖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构造 上都在一起的方式。
如:烟气采暖(火炉、火墙和火炕),电热 采暖和燃气采暖。
课程
集中采暖系统:
1-热水锅炉;2-循环水泵;3-补给水泵; 4-压力调解阀;5-除污器;6-补充水处理装置;7-采暖散热器;
8-集中采暖锅炉房;9-室外供热管网;10-室内采暖系统
异程式 同程式
课程
同程式系统特点:各环路易于平衡,水力失调 (沿水平方向各房间的室内温度偏离设计工况叫水平 失调)较轻,布置管道合理时耗费管材不多。
异程式系统特点:节省管材,降低投资。但由于 流动阻力不易平衡,常导致离热力入口近处立管的流 量大于设计值,远处立管的流量小于设计值的现象。
➢常见形式:
顺流式单管系统:不能调节单个散热器的散热量。
跨越式单管系统:多用管材(跨越管)、设置散热器 支管阀门和增大散热器的代价换取散热量在一定程度上 的可调性。
双管系统特点:可单个调节散热器的散热量,管材 耗量大、施工麻烦、造价高,易产生垂直失调。
课程
4. 按并联环路水的流程分类
同程式系统
异程式系统
各环路管路总长度基本相等的系统 各环路管路总长度不相等的系统
5 供热与供燃气
1 供热系统的形式与特点

2供暖系统的设备及附件


3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4燃气供应
课程
5、1 供热系统的形式与特点
课程
1、什么是采暖? 2、什么是采暖系统? 3、采暖系统的组成呢? 4、采暖系统的分类呢?
课程
➢采暖( heating;space heating ):
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已达到适宜的 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也称供暖。
不同
行循环的
靠循环水泵使热水进行循环的
膨胀水箱连接 位置不同
排气方式 不同
连接在供水主立管的上方 膨胀水箱排气
连接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 主要靠集气罐排气
干管坡度 供水、回水干管低头走,坡度为 i=0.005~ 供水干管抬头走、回水干管低头走,
坡向不同 0.01
坡度为 i=0.002~0.003
课程
➢系统形式的分类
1. 按供回水干管布置位置分类 2. 按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分类 3. 按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分类 4. 按并联环路水的流程分类
课程
1. 按供回水干管布置位置分类
上供
按 供




中供


置 分
下供
上回

回 水



中回


置 分
下回
上供下回式
上供上回式
下供上回式
下供下回式
课程
上供下回式
集中采暖系统:
热源和散热设备 分别设置,由热 源通过管道向各 个房间或各个建 筑物供给热量的 采暖方式。
课程
供水管 散热器


回水管
集中采暖系统
课程
根据热媒种类不同来分:
热水采暖系统: 蒸汽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系统:
课程
根据采暖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来分: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低温热水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一定(95℃/70℃) 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应尽量增大锅炉 与散热设备之间的垂直距离。
•自然循环系统的作用压力都不大,作用半径一般不 超过50 m。
课程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特点: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 行时无噪音,不需要消耗电能。但它的作用半径小, 系统所需管径大,初投资较高。当循环系统作用半径 较大时,应考虑采用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供水干管 i=0.005~0.01
供水干管
i=0.002~0.003
集气罐
i=0.005~0.01
回水干管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i=0.002~0.003
回水干管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课程
机械循环与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不同
不同之处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循环动力 靠供回水的密度差产生的作用力使热水进
下供上回式
课程
2. 按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分类
垂直式
是指不同楼层的各散热器用垂直

立管连接的系统。








是指同一楼层的散热器用水平管

水平式
线连接的系统。
课程
垂直式
水平式
课程
3. 按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分类
单管系统
顺流式
跨越式
双管系统
单管顺流式
单管跨越式
双管式
课程
单管系统特点:节省管材,造价低,施工进度快, 单管系统的水力稳定性比双管系统好。
i=0.005~0.01
课程
i=0.005~0.01
i=0.005~0.01
i=0.005~0.01
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垂直双管热水供暖系统
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垂直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垂直 单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垂直 双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垂直 双管热水采暖系统
➢采暖系统的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热源
供热管道
供热管道 热源
散热设备
散热设备
课程
热源:主要是指生产和制备一定参数(温度、压力) 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 供热管道:将热媒输送到各个用户或散热设备 散热设备: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的设备。 热媒:是可以用来输送热能的媒介物。
常用的热媒是热水、蒸汽。
课程
➢采暖系统分类
根据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分
课程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依靠循 环水泵提供动力,强制 水在系统中循环流动。
✓特点:增加了运行管 理费用和电耗,但系统 循环作用压力大,管径 较小,系统的作用半径 会显然提高。
膨胀水箱 供水干管
集气罐 散热器
锅 炉
回水干管
循环水泵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课程
机械循环与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不同: 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
课程
✓基本概念:
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供水和回水由于温 度差的存在,产生了密度差,系统就是靠供回 水的密度差作为循环动力的。这种系统称为自 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循环作用压力: Δp=p右-p左=gh(ρh-ρg) Pa ρg
ρh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图
h
课程
•自然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与供、回水的密度差和锅 炉中心与散热器中心的垂直距离有关。
课程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a)平面布置图
一户两室的土暖气系统
(b)系统图
课程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
水在锅炉中
膨胀水箱
被加热后密度减 小,水向上浮升,
供水干管
供水立管
经供水管道流入 散热器。在散热 ρg
散热器
器内热水被冷却,
密度增加,水再
锅 炉
沿回水管道返回
h
回水干管
ρh
回水立管
锅炉。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